室内外陶瓷墙地砖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1页
室内外陶瓷墙地砖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2页
室内外陶瓷墙地砖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3页
室内外陶瓷墙地砖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4页
室内外陶瓷墙地砖技术要求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室内外陶瓷墙地砖通用技术要求》标准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标准编制的意义、作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归口工业产品行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4号)文件的要求,编制本标准。陶瓷砖是一种常用于室内外墙、地面装饰用的建筑材料。其花色多样,品种齐全,性能优异,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客户的需求。然而多年来,由于没有陶瓷砖行业的通用技术要求,缺乏合理生产、选用陶瓷砖的技术依据,在工程中(特别是重点工程)需方无法按使用部位、使用气候条件等向企业提出陶瓷砖产品的技术要求,实现按需生产,企业盲目生产出的产品也不一定能真正满足工程的需要,再加上施工不尽合理,致使陶瓷砖使用性能下降、寿命减少,陶瓷砖的空鼓、开裂、脱落随处可见。根据不同使用环境对陶瓷砖的不同的使用要求,确定陶瓷砖通用性能的指标和分级,是陶瓷砖生产、应用过程中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二、工作简况1、2012年7月12日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召开了编制组成立会暨第一次工作会。确定了编制组成员,对标准编制大纲、标准的初稿等具体内容做了详细的讨论。制定了下步编制工作分工和进度计划。2、2014年6月4日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召开了编制组第二次工作会。经过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的探讨,主要形成如下意见:1)调整陶瓷砖的工作尺寸范围,取消<70mm工作尺寸,增加≥600mm工作尺寸及相应偏差要求。2)取消陶瓷马赛克破坏强度及断裂模数的要求。3)建议按工作场所分类控制无釉地砖耐磨性指标要求,而非按不能数字化的“人流的多少”进行分类。去掉有釉地砖可见磨损研磨转数≥12000的耐磨性分级,这种情况采用其他耐磨地面更为合理。4)重负荷场所极少使用或不建议使用陶瓷砖铺地,因此建议取消对恢复系数的要求。5)建议增加“陶瓷砖粘接强度”、“铺贴缝预留宽度”等应用要求。6)建议增加外墙陶瓷砖相关企业进入编制组。3、2014年6月20日编制组内部征求意见。4、2014年7月31日完成《室内外陶瓷墙地砖通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本标准文本经过了拟定草稿阶段、讨论初稿阶段,拟申请进入征求意见稿阶段。三标准编制的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及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机标准的情况。在标准编制过程中,严格遵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本标准适用于以水泥基胶粘剂、膏状乳液胶粘剂或反应型树脂胶粘剂与基层非密缝粘贴的陶瓷墙地砖。本标准主要参考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有:ISO13006:2012《陶瓷砖—定义、分类、特性和标记》A5209:2008《陶瓷材质墙地砖》A5209:2010《陶瓷材质墙地砖(追加补充)》EN14411:2012《陶瓷砖—定义、分类、特性和标记》ANS1A137.1-08《美国陶瓷砖国家标准规范》2005/31/EC欧盟指令ANS1A1264.2-2006《步行区/工作场所表面防止滑倒的规定—标准》AS/NZS4586澳大利亚/新西兰标准《新人行道地面防滑性能分类》四主要编制内容范围标准适用于以水泥基胶粘剂、膏状乳液胶粘剂或反应型树脂胶粘剂与基层非密缝粘贴的陶瓷墙地砖。本条文明确排除了国内不符合规范要求采用水泥砂浆粘贴的工艺。在欧标和日标中虽未将其列在标准适用范围中,但也有相关条文出现在其标准的相关条文中。在现实工程中,有些业主为了美观要求密缝粘贴不留缝,现标准生产的陶瓷砖不能满足其变形和力学性能要求,形成工程质量问题,故在范围中强调。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中规范性引用文件是根据正文中所引用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列出的。术语和定义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按照中文习惯进行编写。分类在本标准中,将陶瓷砖按主要用途、按吸水率(E)、按表面特征、按成形方法分为四大类,他们均与陶瓷砖在使用过程中的物理力学性能要求密切相关。要求要求共分为5个部分。5.1外观5.2尺寸允许偏差尺寸允许偏差包括长度及宽度允许偏差,厚度允许偏差,边直度允许偏差,直角度允许偏差和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5项指标。为确保工程质量,其值的确定主要按用途是室内墙地砖还是室外墙地砖来区分。从感官要求室内严于室外;兼顾成形方法可能达到的指标,干压严于挤出。允许偏差的数值一改GB/T4100《陶瓷砖》采用百分比的做法,给出了陶瓷砖不同用途各个工作尺寸的允许偏差和绝对值。对企业生产或工程应用时的尺寸允许偏差一目了然,无论是对生产企业还是选用者,均极为方便。5.3外墙砖背纹的形状及尺寸本标准中,外墙砖背纹的形状及尺寸与ISO13006:2012《陶瓷砖—定义、分类、特性和标记》、EN14411:2012《陶瓷砖—定义、分类、特性和标记》、A5209:2010《陶瓷材质墙地砖(追加补充)》一致。在广东省地方标准DB44/T843-2010《外墙用陶瓷砖》中只给出了三种样式及槽的最小深度,且仅对表面积≥30cm2的平块砖有要求。而本标准则详细规范了表面积≥15cm2及≥60cm2时,不同面积的最小深度。外墙砖背纹是保证外墙砖粘结强度及可靠性的一项重要指标,将大大提高外墙砖粘贴的安全性。5.4物理性质5.4.1吸水率本标准按主要用途是室内墙砖、室内地砖,还是室外墙砖、室外地砖给出了不同吸水率的适用气候区,是允许使用、不允许使用还是不宜使用。5.4.2抗冻性给出了霜冻环境下,不同气候区应进行冻融循环的次数。明确试验的低温环境温度应采用JGJ126《外墙饰面砖工程师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的低温环境温度采用(-30±2)℃保持2h后放入不低于10℃的清水中融化2h为一个循环的试验方法,不允许按GB/T3810.12-200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规定的5℃和-5℃之间100次冻融循环的试验方法。GB/T3810.12-2006的试验方法基于认为-5℃冻胀的体积最大最危险,而JGJ126则基于冻害与冻结温度及冻结深度(时间)关系更为密切(日本业者也持此观点),否则北京地区比哈尔滨地区更为危险,因为北京地区寒冷季节的冻融循环次数要远远大于哈尔滨。5.4.3破坏强度5.4.4断裂模数按主要用途是室内墙砖、室内地砖,还是室外墙砖、室外地砖给出,给出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小值。5.4.5耐磨性按主要用途给出了无釉地砖耐磨性和有釉地砖耐磨性分级的指标。在有釉地砖中去除了可见磨损耐研磨转数为12000及>12000两个等级,因为在高耐磨损的场合,采用花岗石等更为恰当。无釉地砖的耐磨等级,同时参照了欧标、ISO及美国等标准确定。5.4.6粘结性欧盟标准规定:当陶瓷砖用于交通场所,且法规对陶瓷砖偶然脱落有要求时,应测试并报告产品与合适的粘接剂之间的粘接强度。结合我国国情,吸水率≤0.5%的玻化砖无论是内墙用还是外墙用,脱落现象比比皆是,按现行标准JC/T547《陶瓷墙地砖胶粘剂》生产的产品,无法解决玻化砖的脱落问题。影响玻化砖粘牢的自身因素很多,如背纹、吸水率和气孔分布等有关,故生产砖的企业应提供水泥基胶粘剂(耐久性好,比较经济)的产品及技术指标,通过拉拔试验,证明已有适宜的胶粘剂能粘牢。5.4.7抗热震性5.4.8有釉砖抗釉裂性本项目检验是防止面砖上墙后釉裂的一项重要措施。5.4.9湿膨胀湿膨胀是陶瓷砖釉面后期龟裂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不规范安装和一定湿度条件下,当湿膨胀>0.6mm时,就有可能出现釉裂。5.4.10小色差单色有釉砖或无釉砖之间的小色差会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特别是高档工程。5.4.11防滑性地面防滑性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性指标。本标准按主要用途区分地面的防滑等级、防滑安全程度,防滑性能指标与JGJ/T331-2014《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协调一致。并参考国外标准补充了非防滑地面摩擦系数COF的下限值≥0.40。5.5化学性能5.5.1耐污染性根据有釉砖的生产水平并确保工程质量,规定有釉砖耐污染性不低于4级。为减少工程争议和确保工程质量,规定无釉砖耐污染性不宜低于3级。5.5.2耐化学腐蚀性若陶瓷砖有可能在腐蚀的环境下使用,应对此提出要求。5.6有釉砖铅和镉溶出率当有釉砖用于有可能接触到食品的台面或墙面时,应对其铅和镉的溶出率做出规定。目前国内HJ/T297-2006《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