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5单元11-2与妻书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6/2B/wKhkGWayY3WAFioVAAE_IBDMetc957.jpg)
![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5单元11-2与妻书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6/2B/wKhkGWayY3WAFioVAAE_IBDMetc9572.jpg)
![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5单元11-2与妻书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6/2B/wKhkGWayY3WAFioVAAE_IBDMetc9573.jpg)
![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5单元11-2与妻书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6/2B/wKhkGWayY3WAFioVAAE_IBDMetc9574.jpg)
![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第5单元11-2与妻书课时作业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16/2B/wKhkGWayY3WAFioVAAE_IBDMetc95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妻书
基础积累练
一、基础清单化预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眷属()吾尝塔曰()
依依旁汝()如崎()
能熨()蟆解()
使之为我()姆笔()
称心()双栖()
情不自辇()恸哭()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称心快意,几家能毂()
(2)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3.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⑴老吾老以戌人之老
古义:
今义:表并列的连词。
(2)此吾历绊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①古义:......................................................................
今义:表结果的连词,因此。
②古义:......................................................................
今义:任性;由着自己的性子。
(3)及与汝尊可
古义:........................................................................
今义:相对立,相比较。
⑷钟情如我辈者
古义:........................................................................
今义:菽情专注(多指:情)。
(5)汝可以模不得之
古义:........................................................................
今义:模仿。
4.写出下列词类活用的用法和意义。
⑴四分之日可以如()
(2)吾平生未尝以吾所有语汝()
(3)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藜计()
⑷意洞手书()
(5)汝幸而假我()
(6)吾之逃家复归也,汝该告我()
⑺望今后有匹行,必以告妾()
⑻考吾者以及人之老()
(9)纱吾国J以及人之幼()
(10)称心快意()
(11)当亦不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⑵卒不忍独善其身()
5.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句子。
(1)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
译文:........................................................................
(2)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译文:........................................................................
(3)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
译文:........................................................................
(4)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
译文:........................................................................
(5)称心快意,几家能骰?()
译文:........................................................................
二、语基习题化细练
6.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称心快意,几家能骰
B.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C.散六国之从
D.汝幸而偶我
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
B.吾亦望其言奉实
C.汝可以模飒得之
D.吾之逃家复归也
8.下列加点的词,不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汝可以模坦得之
B.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磺利
C.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稔掩映
D.却看萋于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9.下列加点词的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卒不忍独善其身②者吾老以及人之老③汝幸而偶我④小分之日可以死⑤当
亦不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10.对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②当哭相和也③一恸④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
所⑤天灾可以死⑥必以告妾⑦钟情如我辈者
A.①③⑤⑦/②④/⑥
B.②③⑤/①④/⑥⑦
C.①③⑤/②④/⑥⑦
D.(D@③⑤⑥/④/⑦
11.下列句子中,使用借代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B.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C.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D.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此爱汝一舍念:念头,想法
B.必不能辇失吾之悲禁:禁止
C.抑汝能之乎抑:还是
D.使之学我肖:像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汝募勿悲
A.j望请基指教
[请以剑舞
B'[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
,(汝可以模拟得之
[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
'〔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与妻书》中,作者引用了《孟子》中的“...............,..................”
两句来说明自己不顾妻儿而勇于牺牲的原因。
(2)《与妻书》中,作者用“...............,.................”八个字概括了没
有几家可以过上称心快意生活的原因。
(3)《与妻书》中,写出了月夜下庭院美丽景色的句子是
三、课文高考化精练
15.下列对课文中文言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A.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B.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C.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D.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16.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春衫:司马,古代官名,其官服为青色。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
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伤。
B.望日:指月圆的那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五。“既望”指农历十六。而“朔日”
指每月最后一天。
C.寸管:毛笔的代称。毛笔在历代都有不同的称呼。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对毛笔的称
呼都不同。吴国叫“不律”,燕国叫“弗”。
D.九泉:指地下深处,死人埋葬的地方,迷信的人指阴间。“九”字,因为它是数字
单数中最大的数字,有“极限”之意。
17.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妻书》形式上是一封家书,实际上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
散文。
B.本文抒发了作者对妻子的挚爱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反映了一个民主革命战士高尚
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一个革命者的生死观和幸福观。
C.林觉民在牺牲前给妻子的绝笔书中既表现了儿女之情的缠绵细腻,也表现了革命豪
情的激昂慷慨。
D.理贯于情,情中见理。全篇语言华美,感情色彩浓烈,体现了英雄本色和儿女情长
的和谐统一。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译文:........................................................................
(2)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
译文:......................................................................
19.既然作者如此“至爱汝”,又为何忍舍妻而“勇于就死”呢?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
看法。
译文:...................................................................
四、文本联读化巧练
20.《谏逐客书》和《与妻书》同为“书”,二者在文体特征方面是否相同?请简要分
析。
答:..........................................................................
素养提升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人格是一种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甚至可以发挥出超物质的力量。人格是一种信念,
信念如山在野,........。信念能否形成,有助于群体、社会、乃至个体规范的树立。当我
们述说人事,歌颂英雄,甚至亲身感受那些开国元勋、将军元帅、教授学者或者能人强人们
的惊人业绩时,其实这种感受中常常有一部分是感动于他们的人格魅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
移,()。文天祥宁死不叛,的正气;戊戌义士谭嗣同坐等清廷来拘,愿为
变法流血的自豪;辛亥义士林觉民在起义前与妻写绝笔书的慷慨;周恩来长年日理万机,无
私无怨的大度;彭德怀在庐山一人独谏万言,.......群小的骨气,这些都远远超出他们所
为之事的意义,而特别爆发出一种精神的冲击波和辐射力。当我们数典寻祖时,要感谢这一
串串巨星为我们划出的精神轨迹。这时我们才真正地感觉到,虽然这些具体业绩.......,
但一部中国历史,不,整个一部世界历史,就是这样在人类前进、创新和牺牲精神的鼓舞下
书写而成的。而体现着这种精神的,就是那些跨越时空在人格方面光芒四射的星座。
1.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填入文中横线处。
高山景行高山仰止披肝沥胆肝胆相照不齿不耻物换星移时过境迁
答:..........................................................................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信念既成,会树立起社会、个体乃至群体的规范。
B信念能否形成,将影响个体、群体乃至社会规范的树立。
C信念能否形成,会树立起个体、群体乃至社会的规范。
I)信念既成,关系到群体、社会乃至个体规范能否树立。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的人格魅力体现在执着地完成某件事上
B常常愈显强大而愈发照耀在我们的身边
C这种人格魅力超越事件本身的意义
D他们的人格魅力早已凌驾于万众之上了
(二)语言文字运用n
4.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过25个字。
《与妻书》的感人,最重要的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
缠绵俳恻而又充满激情,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叫人断肠落
泪,而又撼人心魄,令人感奋。虽然已时隔百年,但文章的魅力依然,作者对爱妻的那份真
情,那种“以天下人为念”、舍生取义的革命者的气度风范,依然令人动容,而且将流芳百
世,名垂千古。
答:..........................................................................
5.下面是齐豫的歌曲《觉》(遥寄林觉民)的一段,请根据歌词的特点以及对文意的理
解,模仿它完成第二段。
觉
当我看见你的信
我竟然相信
刹那即永恒
再多的难舍和舍得
有时候不得不舍
答:..........................................................................
二、课外拓展深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孙文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峨,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跋踣®者屡,死
事之惨,以举豕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
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惇天地、
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杯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
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
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上迂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
滋可痛已!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
贼氛方炽,机隍②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
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
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
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有删改)
【注】①蹑踣:遭受挫折。②机阻:(局势、局面、心情等)不安定。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
可遏抑
B.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
可遏抑
C.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
可遏抑
D.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
可遏抑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亥即辛亥年,属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其中,“辛”为十天干之一,“亥”
为十二地支之一。
B.“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中“惊”与《鸿门宴》中“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中“惊”含义不同。
C.史迁即司马迁。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
唱,无韵之《离骚》”。
D.序也作“叙”“引”,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作者情况的文章,
序只能写在文章前面。
8.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运用对偶、拟人、排比、夸张等手法高度评价黄花岗起义,认为它与武昌起义
一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革命进程.
B.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事迹十年之后才有比较完整的记载,这主要是因为当时国内政
局动荡。
C.作者有感于当时形势,奋笔疾书,痛斥黑暗势力气焰嚣张,呼吁后来人继承先烈遗志。
D.鉴于黄花岗起义失败,作者深感必须发动民众,说明了作者思想的转变和进步。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译文:........................................................................
(2)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译文:........................................................................
10.作者为什么用了较大篇幅谈时局和任务?
答:..........................................................................
*与妻书
基础积累练
1.答案:juanyubangwugouwfinxiaogechenqijintong
2.答案:(1)“骰”同“够”,能够
⑵“念”同“廿”,二十
3.答案:(1)双音复合词,并且推广到。
(2)①……的原因。②勇敢,按照自己的本性。
(3)面对面。
(4)感情丰富,多情善感。
⑸想象,揣摩。
4.答案:(1)瓜,名词作状语,像切瓜一样;死,动词的使动用法,其后省略宾语“之”,
使...死
(2)名词作动词,追求
(3)名词作状语,用数字
(4)名词作状语,用手,亲手
(5)名词作动词,婚配,嫁给
(6)动词作状语,小声哭着
(7)动词作名词,远行的事情
(8)第一个“老”,形容词作动词,尊敬;后两个“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9)第一个“幼”,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后两个“幼”,形容词作名词,小孩
(10)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愉快
(1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1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善
5.答案:(1)判断句我写这封信时,还是世间的一个人。
(2)判断句小厅旁边有一间房子,那是我和你共同居住的地方。
(3)定语后置句天下的不应当死却死了和不愿意分离却分离了的人,不能用数字来计
算。
(4)省略句希望今后要远走,一定把这事告诉我,我愿随着你远行。
(5)主谓倒装句有几家能称心满意呢?
6.答案:D
解析:A项,“骰”同“够”;B项,“念”同“廿”;C项,“从”同“纵”。
7.答案:C
解析:C项,模拟,古义是“想象、揣摩”的意思,今义是“模仿”的意思。
8.答案:C
解析:C项,依稀:古今意思相同,均为“含糊不清地,不明确地;隐隐约约,若有若
无”之意。A项,模拟:古义指“想象,揣摩”;今义指“模仿”。B项,福利:古义指“幸
福”;今义指“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的照顾”。D项,妻子:
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性的配偶”。
9.答案:B
解析:①②是形容词作动词;③是名词作动词;④是名词作状语;⑤是动词的意动用法。
10.答案:D
解析:①②③⑤⑥均为省略句,④为判断句,⑦为状语后置句。
11.答案:C
解析:“寸管”代指写字用的笔。A项,用典;B项,反问;D项,比喻。
12.答案:B
解析:禁:经受。
13.答案:B
解析:B项,两个“以”皆为介词,用。A项,副词,表祈使,规劝/代词,她们。C项,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作者的“情”。D项,动词,作为/介词,替。
14.答案:(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遍地腥云满街狼犬
(3)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
15.答案:C
解析:原文标点为: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16.答案:B
解析:B项,“朔日”指农历每月初一。
17.答案:D
解析:D项,“语言华美”错。本文语言质朴,直抒心声。
18.答案:(1)与其让我先死,不如让你先我而死。
(2)即使能够不死,但是夫妻离别分散,不能相见,白白地使分处两地的你我把眼睛都
快望穿了,尸骨化为石头,试问自古以来有几次见过失散的夫妻能够重新团圆的呢?
解析:关键词:(1)“与使……无宁……”,相当于“与其……不如……”。(2)“即”,
即使;“可”,能够;“徒”,白白地。还要注意“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反问句的
翻译。
19.答案:国家腐败,社会黑暗,灾难深重,百姓苦痛,作者爱妻子,但是更想帮天下
人谋幸福。就是将爱妻之情与报国之志统一起来,即舍小我以成大我。
20.答案:不相同。①《谏逐客书》中的“书”不是书信,而是文书、奏章,是古代臣
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是一种公文,与“表”性质类似。该文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公
文的一些本质属性,这些本质属性形成了该文鲜明的特色。
②《与妻书》形式上是一封家书,实际上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
散文。它反映了一个民主主义革命战士高尚的内心世界,表达了革命者的生死观和幸福观,
以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素养提升练
1.答案:高山仰止披肝沥胆不齿时过境迁
解析: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高山景行:崇高的德行。结合“人格”“信
念”分析,此处主要讲人格信念对高尚品德的追求等,应选用“高山仰止”。披肝沥胆:比
喻开诚相见,也形容极尽忠诚。肝胆相照:以真心相见。此处修饰文天祥的正气,应选用“披
肝沥胆”。不齿:不与同列;不看作同类(表鄙视)。不耻:不以……为耻。结合“一人独谏
万言”“群小的骨气”等分析,此处指不愿和群小同列,应选用“不齿”。时过境迁:随着
时间的推移,境况发生变化。物换星移: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指节令变化,
时间推移。此处主要讲“这些具体业绩”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应选用“时过境迁”。
2.答案:B
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把“社会、个体乃至群体”改为“个体、群体乃至社会"。C
项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应把“会树立”改为“将影响”。D项两面对一面,应把“既成”
改为“能否形成”;语序不当,应把“群体、社会乃至个体”改为“个体、群体乃至社会”。
3.答案:C
解析:A项说法过于绝对,与下文衔接不紧密。B项缺少主语。D项夸大了人格魅力的
作用,且与下文的内容不照应。
4.答案:《与妻书》以对妻子的深情和为国捐躯的激情感动世人。
解析:作答时,首先要找出语段的关键词,然后将这些关键词连缀成句即可。本段文字
的关键词语有“《与妻书》”“深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陶瓷铸造砂行业投资前景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 2024年12月金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武义县社会福利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夏季保健课件
- 《时尚北京》杂志2023年第5期
- 《颅脑损伤的护理》课件
- 《Ch全面质量》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彩色石英玻璃管液位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妇幼卫生用品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单密码门禁控制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浮油脂肪酸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祛痘产品祛痘产品》课件
- 人轮状病毒感染
- 儿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二)
- 二年级下册计算小能手带答案
- 《石油产品分析》课件-车用汽油
- 2024年临沧市工业产业发展集团限公司招聘2名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2023年3月云南专升本大模考《旅游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 《你为什么不开花》儿童故事绘本
- 方案优缺点对比表模板
- 数据真实性承诺书
- 湖北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化学(八)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