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简答_第1页
中国现代史简答_第2页
中国现代史简答_第3页
中国现代史简答_第4页
中国现代史简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第一章——1、五四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的原因。1)一战时期,几个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欧战,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2)辛亥革命的影响,在制度上,国人观念上支持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北洋政府实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4)这一时期抵制日货运动对于民族工业的发展也起了一定作用。2、中共创建的历史意义。中共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表明中国革命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并成为其一部分,是中国革命有可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3、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方式1)各地出现了一大批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进步刊物。首先是许多早期宣传新文化的报刊这时都以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为主要内容之一;其次是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2)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在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如李大钊倡导下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3)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被翻译出版,如《共产党宣言》(陈望道翻译)、《资本论自叙》等。4)涌现出一批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进分子,如李大钊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4、五四后,工人运动的特点。1)五四后,工人的经济罢工更加频繁,规模更大,组织程度提高;2)五四后,工人阶级的政治罢工和政治斗争也逐渐增多;3)工人群众在斗争中迫切要求组织起来;4)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逐渐形成,并已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做宣传和组织准备。5、20年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有哪些?为什么没能在中国实践成功实用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共读主义、新村主义、合作主义、平民教育马克思主义?不符合中国实际情况;没有成熟的思想,领导团体和机构;马克思主义思想更有活力。6、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五四运动为实现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运动目的,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表现了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2)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力量的伟大,积极投身到工人中间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和组织工作。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共成立做了思想上的干部上的准备。4)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7、中共是在什么背景下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1)华盛顿会议后,帝国主义又开始共同支配中国,加强了对中国的争夺;2)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军阀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3)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第二章——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条件国民党认识到联俄必须联共;(2)国民党需要补充新的血液;(3)改组和发展国民党的需要;(4)发展和完善三民主义的要求;(5)中共方面壮大本身党力量的需要;(6)使中共本党活动公开化;(7)夸大中共的影响;(8)苏俄的帮助,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变化,使其外交和对国民党的态度有所改变。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最低纲领的不同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八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而新三民主义仍然以政治内容为主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在实现民生主义方面仅限于实行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等措施;(2)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除民主革命阶段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即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革命纲领,而新三民主义民主革命的纲领,仅限于发展资本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与评价内容:(1)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中国民族自救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政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理由及权利。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评价:三民主义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立的政治思想,并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但是自孙中山去世以后,国民党领导的阶层表面上继承、实践和发展了三民主义,实则在保持其基本形式及构架的幌子,改变了它的基本精神和本质内容。北伐战争迅速取得重大胜利的原因国共合作的伟大力量,形成了革命人民的大团结。北伐的正义性,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得到苏联政府的援助支持。战略方针的正确性。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进行了哪些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湖南湖北等地的农村革命。北伐战争前,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同国民党右派的斗争国民党有左中右三派之分,缘于国民党一大的改组,左派是国民党的进步势力,他们支持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要求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实现新三民主义,右派是国民党的反动势力,他们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中有不少人就是买办、官僚、或地方军阀,他们一贯或明或暗的反对孙中山三大政策、发对国共合作,中派是介于左派和右派之间,中派人较多,成分复杂。这三股力量的出现不可避免的要在国民党内形成冲突,中共自从加入国民党之日起,就试图在国民党内扶助和支持起一个有国民党人武汉国民政府是怎样由革命转为反动的大权在握的汪精卫和蒋介石立场是一致的,汪精卫在明知蒋介石反共阴谋的情况下,还与陈独秀发表《联合宣言》,为蒋介石的反革命活动作掩护。颁布一系列限制共产党,压迫工农运动和保护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的法令。1927年5月17日,武汉政府对反动军官的叛变采取纵容、庇护态度,发动“马日事变”的许克祥被汪精卫赞扬。4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武汉国民政府仅仅形式上留着国共合作的局面,实质上已变为资产阶级政府。7月15日,发动反革命政变,正式与共产党决裂,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第三章——1、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是如何确立其统治的?国民党结束“军政时期”,开始“训政时期”。蒋介石于1928年7月发表《中国建设之途径》的演讲,鼓吹“以党治国”。随后召开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并相继颁布《训政纲领》和《国民政府组织法》,确立其一党专政的统治。由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组成的五院制的建立,完备了国民党的政府机构。2、从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内政外交分析其阶级性质内政:=1\*GB3①例行“清党”,镇压革命,这一命令把人民群众在国民革命时期争得民主权利,完全取消。=2\*GB3②编遣部队。实际上是为了削弱其他军事集团的力量,加强自己的地位。=3\*GB3③整理财政:加重了民族资产家的负担。=4\*GB3④《土地法》和《土地处理条例》的颁布使农民的负担更加沉重。=5\*GB3⑤改订新约是对帝国主义采取亲近、妥协的方针。外交:“对俄绝交”和中东路事件。总之,南京国民政府的几项内政外交政策体现了其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一党专政性质。3、八七会议的内容及评价内容:会议通过了关于最近农民斗争、最近职工运动、党党的组织问题等决议案,发表了著名的《告全党党员书》,主要解决了三方面问题:=1\*GB2⑴坚决清算了国民革命高潮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就会主义错误。=2\*GB2⑵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GB2⑶成立了新的中央临时政治局。评价:八七会议清算和结束了共产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针,为全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新的阶段。八七会议在纠正错误的同时,滋长了“左“倾错误。但会议的功绩是主要的。4、中共六大的内容及评价内容:=1\*GB2⑴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2\*GB2⑵分析了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形势:中国处于两次革命之间。策略:争取群众,积蓄力量,准备武装暴动。=3\*GB2⑶批判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盲目主义,着重批“左“。=4\*GB2⑷决议:政权问题,农民和土地问题,职工运动问题等,评价:(积极意义)大会解决了中国社会性质、革命形势的重大问题,为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不足:=1\*GB3①对于中间阶级的两面性和反动势力的内部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2\*GB3②对于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和民主革命的长期性认识不足。5、简述国民党新军阀混战的原因及蒋介石集团取胜的原因原因:=1\*GB2⑴地盘分配不均,各军阀心里不平衡,矛盾尖锐。=2\*GB2⑵军队编遣问题上,充分暴露了蒋排斥异己的野心,加剧了蒋同其他各派,特别是冯玉祥的矛盾,1931年5月份召开的国民会议上蒋介石公然推崇法西斯主义,以及胡汉民被软禁又一次加剧了国民党的派系斗争。蒋介石集团取胜的原因:=1\*GB3①蒋比其他军阀在政治、经济上具有很大的优越性。=2\*GB3②蒋利用了各派系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方针,加之其他派系之间矛盾重重,不能协调作战,各保实力,使蒋介石有机可乘。=3\*GB3③蒋在外部有英美帝国主义支持。=4\*GB3④蒋有张学良的拥护,免除了后顾之忧。6、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第一,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由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己自足的地方性农业经济广泛存在,这就为红色政权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2)由于近代中国政治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而农民又是革命的主力军,这又使红色政权获得了深厚的阶级基础;由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和互相间的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这又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3)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有广泛回旋余地。第二,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备客观条件。第三,向前发展的革命形势,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客观条件。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主观条件。第五,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性的主观条件。7、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共连续出现三次“左”倾错误的原因客观原因:=1\*GB2⑴国民党对中共的残酷镇压,使中共一直无暇清理“左”倾情绪。=2\*GB2⑵小资产阶级的影响。=3\*GB2⑶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影响。主观原因: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背离实事求是的原则,严重脱离中国的国情,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共产国际的指示。第四章——1、九一八事变后英美等国对日绥靖政策的原因"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英国一方面为谋求"英日同盟"的恢复,百般偏袒、讨好日本,另一方面为使国联从事变中脱身,千方百计地拉美国"合作"。而美国则遵循事变前与日方达成的秘密谅解,并力图使事变主导权掌控于币原外相之手。英、法、美对日本侵略东北原是纵容的,其目的是鼓动日本对抗苏联,甚至北上进攻苏联。对事变处理的不同对策使英美两国在"九一八"事变时期始终处于一种"不合作"状态,这不仅极大地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也为英美两国以后处理远东问题埋下了互相猜疑的种子。2、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的目的答: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英、法、美对日本侵略东北原是纵容的,其目的是鼓动日本对抗苏联,甚至北上进攻苏联。但日本占领东北后就停止北上,努力巩固其在东北的既得利益,建立伪“满洲国”。这不能不引起英、法、美各国对其自身在东北权益的关注。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政府决定在上海制造事端,挑起军事冲突,企图转移国际视线,并以此分散列强对东北的注意力,以便它能在东北放肆地侵占和掠夺,把它一手策划的“满洲国”建立起来。总的说来,当时日本尚未做好全面侵华的准备,其国策重心仍是在中国东北,它发动“一二八”事变的主要目的是转移国际视线,并迫使国民党政府承认其占领东三省的“既成事实”。3、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1)长征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发展壮大的巨大精神力量,并极大地影响了全国人民;2)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主力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沿途播下了革命的种子;3)三支主力红军为担负起中国革命的新任务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职责而在西北会师,这无疑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4)长征预示着中国革命新的局面的开始;5)它用铁的事实表明,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具有战胜任何困难的无比坚强的生命力,是国内外任何反动势力所不可战胜的。4、简述日本发动华北事变的的背景及华北事变的主要事件华北事变,是指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1935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妄图把华北地区从中国分离出去的活动,这一系列事件的统称。背景:日本财阀渴望垄断华北市场;日本法西斯扩军备战的需要;中国的币制改革,打击了日本独霸中国的野心。主要事件:何梅协定:通过这个协定日本基本夺取了河北省和平津的权力秦土协定:中国在冀察两省的主权大部丧失。华北自治事件(“丰台事件”、“香河事件”“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至此,华北危机到达顶点。冀察政府委员会的建立:主权上属于中国在军事、经济上由日本管理,外交上亲日,思想上亲日反共5、简述瓦窑堡会议的内容及评价内容:一、分析了当时政治形式的基本特点;二、规定了中共在新形势下的策略路线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提出了成立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的问题;四、提出了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的问题;五、指明了中共党内的主要危险倾向问题;六、阐述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评价:瓦窑堡会议是一次机关重要的会议,它是遵义会议的继续和发展,是共产党政治路线真正转变的起点,为迎接抗日新高潮的到来做了理论上和政治上的准备。它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基本经验,批评了“左”倾关门主义,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党的政治策略问题,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6、简述法币政策的背景及评价背景:=1\*GB3①币制的混乱;=2\*GB3②币值不稳;=3\*GB3③帝国主义国家转嫁经济危机;评价:=1\*GB3①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2\*GB3②在货币形成上是一种进步;=3\*GB3③中国国家垄断资本最后形成,同时,加强了对英美的依赖。7、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形成、理论及其危害形成:1931年1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六届四中全会,王明的一批等从前苏联回国的教条主义者在共产国际米夫直接支持下,夺取了中央领导权,而后推行了一整套不切合当时实际的错误路线。在1934年1月的六届五中全会上,博古作了《目前革命形势与党的任务》的报告,通过了《政治决议案》。这次会议把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推向了顶点。理论指导:《两条路线》进攻中冒险主义、防御中保守主义。是事前对困难估计不足,盲目乐观轻敌;中途又不会随机应变,教条主义冒险主义盛行;事后(失败后)又是失败情绪蔓延,容易滋生保守主义逃跑主义。危害: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内统治达四年之久,使党的白区组织几乎丧失了百分之百,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损失了百分之九十。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第五章——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积极作用1)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力,是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3)支援了敌后战场的开辟,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4)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必胜的信念;5)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抗战初期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及表现原因:1),中国的抗战有力地支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2)是美国战略构想的需要。美国为了满足战时策略和战后策略构想的需要,希望获得中国的支持来对付太平洋。其他国家,即英、俄、日,希望抵消民族解放运动在东方各国人民中的号召力,使中国成为屈从美国利益的亚洲警察之一,希望中国帮助他对那些由于战争而同其宗主国分离的殖民地和托管地建立一种战后的国际托管制,希望在中国的支持下,最终确立一个美国控制的有效的天平洋安全体系。表现:1)废除不平等条约;2)中国以大国身份参与解决国际事务;3)海外华侨待遇得到改善。中共七大的内容及评价内容:1)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2)在抗战即将胜利的形势下,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评价:1)中共七大向全国人民指明了建立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的明确目标;2)大会总结了我国民主革命的历史经验,制定了更为具体的纲领和政策;3)经过这次大会,令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这就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内容及评价内容:1)中苏两国协同其他联合国对日作战,自己获得最后胜利为止;2)中国长春铁路归中苏共有,并共同经营;3)大连为自由港;4)中苏两国共同使用旅顺口为海军根据地;5)苏军进入东北作战后,有关作战一切事物之最高权力与责任,属于苏军总司令。评价:《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加强了中苏两国对日协同作战,直至反法西斯战争完全胜利为止,条约保证了远东地区战后的稳定和和平。但它是一种新的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二战时期中国战场的地位和作用=1\*GB3①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入侵的时间最长,牵制和消灭日军最多,中国人民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2\*GB3②中国抗战牵制了日本北犯苏联,有力支援打击了德意法西斯的欧洲战场。=3\*GB3③中国抗战迟滞了日军南进计划,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赢得了宝贵时间。=4\*GB3④有助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抗战胜利的意义=1\*GB3①血洗了105年得耻辱,在很大程度上赢得了民族解放。=2\*GB3②推动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进步力量的成长壮大创造了条件,严重削弱了统治阶级的力量,改变了近代以来西方列强联手制华的不利因素。=3\*GB3③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4\*GB3④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第六章——解放战争后,面对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中共提出了什么方针?中共的方针有军事方针、政治方针和经济方针。军事方针: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存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和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各个歼敌的作战方针。政治方针: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人。经济方针:做持久打算和依靠自力更生。为什么说制宪国大是一次非法的、分裂的国大?因为按照政协协议及其所规定的”国大”召开程序,必须是在内战完全停止、政府已经改组、宪草修正案完成之后才能召开,而且要各党派共同参加。但蒋介石不经与各方协商,就宣布于11月12日召开“国大”,并压迫共产党和民盟交出国民大会代表名单。国民党的这种“违犯政协的非法分裂行为”理所当然地遭到共产党和民盟的坚决反对。但蒋介石在中共、民盟及其他民主分子拒绝参加的情况下,拉着青年党、民社党及一些所谓社会贤达,在南京召开了非法的“国大”。国民党一党召开的“国大”是违反政协决议和全国民意的,中共、民盟及其他民主党派都坚持反对和不承认这个“国大”及其所通过的宪法。简述解放战争时期反将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国统区以学生为主力的人民运动,形成了与人民解放军相配合的反美反蒋斗争的第二条战线。1946年继“六二三”下关惨案发生之后,7月中旬国民党特务又在昆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暗杀李公朴和闻一多的“李闻惨案”,后又掀起了上海摊贩斗争。1946年底,驻华美军在北平强奸北京大学女学生,以此为导火线,触发了以北平为中心的抗议美军暴行的群众运动。抗暴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