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 第16部分:土壤微生物毒性试验 编制说明_第1页
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 第16部分:土壤微生物毒性试验 编制说明_第2页
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 第16部分:土壤微生物毒性试验 编制说明_第3页
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 第16部分:土壤微生物毒性试验 编制说明_第4页
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 第16部分:土壤微生物毒性试验 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第16部分:土壤微生物毒性试验》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国标委发[2023]64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23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2023年12月28日发)第390项,由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主持承担GB/T31270.16-2014“《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第16部计划号20232956-T-326。(二)制定背景化学农药对控制病、虫、草害,保证农作物高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容忽视的污染和危害,甚至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威胁。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已将有毒化学品列为21世纪全球七大环境问题之一,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危害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2重大环境问题,农药的安全性(包括环境和人体健康)管理也已逐步成为全球农药管理的重点。为了加强农药的环境管理,以便在使用农药的同时保护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世界各国都加大了监管力度。农药环境管理的法律、标准不断完善,继英国于1952年首先颁布了《农药环境预防条例》之后,美国于1972年制定了《联邦环境农药法规》,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81年颁布了《农药登记环境指南》。对农药环境安全性作出评价,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试验。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试验准则的制订工作,FAO于1989年重新修订了农药登记的环境试验基准指南;OECD于1981年制定了化学物质(包括农药)的测试指南,并随时加以修订。USEPA农药及有毒物质预防办公室(OPPTS)在综合40CFR、NTIS及OECD测试指南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统一的生态影响测试指南,其目的就是为了使各研究机构的测试结果更准确,更具可比性。药登记制度》,规定申请正式登记的农药产品需提供生态环境资料。我国1989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了《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简称原准则)。随着农药环境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农药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对我国的农药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药环境管理的法律、标准不断完善。因此,为了满足新世纪农药管理的需求,促进我国3农药的国际贸易,加强与规范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安全评价工作,2014年制订并发布国家标准GB/T31270-2014《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国家标准的制订,进一步完善我国农药环境安全评价技术体系,通过农药登记前的环境安全性评价,从源头控制农药对环境可能产生的污染。同时试验准则的标准化、规范化,可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及可比性。据农业农村部测算,2020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农药利用率为40.6%,其余大部分会通过各种途径最终进入土壤中,从而对土壤中微生物活性等产生影响,为明确化学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毒性影响,2014年制订并发布了相关的国家标准GB/T31270.16-2014《化学农药环境安全式实施。农业农村部6月21日公布了新的《农药登记管理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我国近年来农药特别是熏蒸剂等易挥发农药登记的实际需要,原有的试验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现有农药登记试验的国情需求和农药登记管理的实际要求,亟需对相关的标准进行的修订,旨在进一步完善我国农药环4境安全评价技术体系,通过农药登记前的环境安全性评价,从源头控制农药对环境可能产生的污染。同时试验准则的标准化、规范化,可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及可比性。因此,国家标准的修订,对于规范我国农药环境安全评价工作,使之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的农药登记和农药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具有重要意义。GB/T31270.16-2014至今已实施近10年,广泛应用于农药登记、新农药研制筛选和科研等领域,以氮转化法测定化学农药对土壤微生物毒性的研究被广泛采纳,而CO2吸收法基本不采用,因此可以将标准仅保留氮转化法。同时,OECD于2000年发布的适用于化学品测试的“土壤微生物毒性”试验指南(Guideline216:SoilMicroorganisms:NitrogenTransformationTest,OECDGuidelinesfortheTestingofChemicals.)可以适用于易挥发等化学农药,可以为标准的修订提供方法参考。(三)起草过程(1)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自项目通知下达后,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组织相关专家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提出标准修订实施方案。起草组成员主要包括:袁善奎、毛连纲、陈朗、周艳明、刘亮、朱丽珍、吴迟、张兰、王永江、白小宁、杨斯琪、王英杰、杨宇。(2)文本起草。2024年2-6月,标准编制组查阅了国5内外相关标准和文献资料,调研了国内外相关试验方法的进展以及ISO国际标准及其他国外有关标准中关于此类试验的情况。经起草小组共同讨论,确定了《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第16部分:土壤微生物毒性试验》修订标准的框架结构、评价指标、试验项目及其主要内容等。并同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编写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二、标准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修订行业标准时,还包括修订前后技术内容的对比;1.规范性原则一是格式的规范性,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进行起草编写;二是指内容的规范性,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力求做到试验条件的规范化。2.先进性原则本标准所涉及的主要试验方法从满足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与国际通用试验准则的接轨。注意吸收国内外相关标准,国际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技术最新进展。在符合我国最新《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登记管理办法》要求的前提下,为满足我国《农药登记资料要求》的实际需要,积极地把先6进技术、要求纳入本标准,推动农药登记试验更加科学规范,加快和国际要求接轨,提高我国农药登记产品的竞争力。3.适应性原则本标准代替GB/T31270.16-2014《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第16部分:土壤微生物毒性试验》,近些年由于新《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登记管理办法》的颁布,相应新发布的《农药登记资料要求》对环境资料要求也有新的变化。原有的试验方法已无法完全满足我国现有农药登记试验的国情需求和农药登记管理的实际要求。本标准的提出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且与相关标准协调。在确定标准的主要试验方法和具体试验操作要求时,综合考虑了农药登记试验单位的能力和我国农药登记的实际需求,适应我国国情,有利标准的实施。1.范围。给出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规定了试验用水规格、试验用土壤理化性质检测和微生物量测定以及试验最低浓度设置等应采用的方法标准。3.术语和定义。给出了氮转化等本标准涉及的术语、定4.原理。简单介绍了化学农药土壤微生物毒性氮转化法试验的基本原理。75.试验条件。规定了试验期间温度、光照、土壤含水率等方面的要求。6.试剂或试剂。给出了开展化学农药土壤微生物毒性氮转化法试验所需的试剂,规定了供试土壤的选择、采集、运输、处理、保存、理化性质测定等方面的要求。7.仪器设备。给出了开展化学农药土壤微生物毒性氮转化法试验所需的仪器。8.样品。给出了被试物相关信息。9.试验步骤。规定了土壤预培养、试验设计、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的具体要求。10.试验数据处理。规定了检测结果的表示方式。11.质量控制。规定了被试物染毒操作及对照组重复性等质量控制要求。12.试验报告。给出了试验报告中至少应包含的内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00年发布了化学品Microorganisms:NitrogenTransformationTest,OECDGuidelinesfortheTestingofChemicals.)。该文件是国际通行的研究农药对土壤微生物毒性(氮转化法)的试验准则,大多数国家农药管理机构接受按该准则开展的农药对土壤微生物毒性试验资料。OECD216经过多年使用已较为完善,8本标准在OECD216基础上制定,除文字性修改外,本标准与OECD216试验方法的技术内容基本一致。本文件代替GB/T31270.16-2014《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第16部分:土壤微生物毒性试验》,与GB/T31270.16-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删除了CO2吸收法的相关规定,删除了“本部分不适用于易挥发和难溶解的化学农药”的规定(见2014年版的b)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见第2章c)删除了化学农药、原药、制剂、有效成分、供试物、d)增加了“试剂或材料”一章,列出了试验所需的试剂,细化了供试土壤性质、采样和储存要求(见第6章,2014年版的4.1.2e)增加了试验容器相关要求(见7.2f)更改了土壤样品培养方法,规定了挥发性被试物的适用方法(见9.2.2,2014年版的4.2.2.3g)细化了被试物制备方法,增加对挥发性被试物的制备要求(见9.2.3,2014年版的4.2.299.3.3,2014年版的4.2.2.4i)更改了数据处理方法,明确了统计学方法(见10.1,2014年版的4.3.2j)增加了试验结果表达方法(见10.2k)删除了“氮转化法对土壤的要求”、“试验土壤的采集与储存”、“农药对土壤微生物毒性的毒性等级划分”(见2014年版的附录A、附录B、附录Cl)删除了部分参考文献(见2014年版的[1]、[2]、[4])。三、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验证该方法在国内实验室的可行性和各实验室间结果的可重复性,标准制定工作组组织开展了验证试验。由北京绿城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三家试验室开展了96%氯虫苯甲酰胺原药土壤微生物毒性验证试验。土壤微生物毒性验证试验结果汇总见表1。表1土壤微生物毒性验证试验结果汇总表室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三家实验室的试验结果均一致,表明试验方法在国内实验室的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目前国际通行的研究农药对土壤微生物毒性(氮转化法)的试验准则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2000年发布了化学品土壤微生物毒性试验准则(Guideline216:SoilMicroorganisms:NitrogenTransformationTest,OECDGuidelinesfortheTestingofChemicals.大多数国家农药管理机构接受按该准则开展的农药对土壤微生物毒性试验资料。本标准在OECD216基础上制定,除文字性修改外,本标准与OECD216试验方法的技术内容基本一致,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据估计,我国农药的有效利用率约为40%,其余部分多数进入土壤。农药对土壤中的微生物、蚯蚓等土壤生物的影响以及易淋溶农药对地下水的影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农药对土壤中微生物的毒性是评估农药对土壤环境安全性的重要部分,我国《农药登记资料要求》也规定化学农药申请农药登记时需要提交土壤微生物毒性试验报告。本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利于规范化学农药对土壤微生物毒性试验,明确农药对土壤微生物毒性(氮转化法试验结果可用于农药对土壤生物(土壤微生物部分)的环境风险评估,减少高风险农药的登记使用,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四、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技术内容的对比情况,或者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本标准制定和起草过程中参考了国际通行的OECD试验准则,结合我国土壤实际情况,与欧美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现行的试验准则水平相当。本标准没有专用仪器设备和专用标准样品,不存在国内外样机与样品对比问题。五、以国际标准为基础的起草情况,以及是否合规引用或者采用国际国外标准,并说明未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因;主要参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化学品测试216:SoilMicroorganisms:NitrogenTransformationTest,OECDGuidelinesfortheTestingofChemical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