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南充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南充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南充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南充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南充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历史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先秦时期,儒家学者极力宣扬得众、爱众和济众思想,如孔子说“宽则得众”(《论语·尧日》)孟子说“与众乐乐”(《孟子·梁惠王下》)。由此可知,先秦儒学A.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 B.以批判法家刑罚为宗旨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极力宣扬“兼爱”思想2.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在《法学阶梯》中说:“通过合意缔结契约之债是因为,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语言或文字,只需要实施交易行为的人们相互同意。这种交易也可在未出席者之间缔结”。这反映了当时罗马法A.重视保护居民的意愿B.突破了形式主义的束缚C.注重对法律追本求源D.二元法律体系最终消亡3.夏商君主依据当时的“天命说”,宣称自己得天命。而周人认为天命需要德行来相配,天对于任何部族都是公平的;周朝建立后,周公又提出周的先祖们长期得到天的信任,因而能配命于天。这反映出A.早期政治中神权与王权逐步分离B.传统学说维持政权合法性的功能强化C.周朝继承了商代的中央政治体制D.宗法制确保了周朝王权继承的稳定性4.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中央提出了“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不新建”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A.注重了工业发展的区域平衡 B.确立了国有企业的主体地位C.突出了重工业的优先发展 D.标志着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5.下表是中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类型比重的变化情况表(不包括手工业)。此表可以说明当时新中国A.已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 B.社会主义改造条件成熟C.计划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D.资本主义工业备受挫折6.英国学者WC.丹皮尔在《科学史》中提到:在牛顿的时代(科学知识的第一次大综合时代),光不再是弥漫、纯粹、无色的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宗教信仰的寄身之所由心转移到头脑中,神秘主义被数学所驱逐。作者在此强调A.科技发展促进理性传播 B.自然科学取代宗教地位C.宗教改革推动科技进步 D.启蒙运动消除愚昧无知7.据《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仔细观察《秦灭六国示意图》,秦所灭六国中属于西周初期分封的“姬姓”诸侯国的是A.② B.④ C.⑤ D.⑥8.“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作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多快好省的经济方针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9.“秦皇扫六合”,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华帝国是在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初C.公元前2世纪末 D.公元前3世纪末10.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一部A.笔记体的科技著作 B.日记体的天文专著C.散文体的随感 D.对话形式的科技访谈11.据统计,1970年全1979年,美国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从事制造业的人口从30%下降到13%,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加大经济干预的力度 B.经济滞胀影响人口的就业分布C.新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D.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12.明朝《四方斋丛说》称“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乾隆《元和县志》“(安徽)歙人阮弼在芜湖创立染局,招来‘染人’,分工操作,费用省而获利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两段史料包含的相同信息是A.地域性商人群体较为活跃 B.新的生产关系迅速发展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商品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华夏认同观念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的主要角度。(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的历史作用。14.(20分)材料新中国成立后,从宪法到政府组织法均设有专门的国家荣誉条款,并出台了授勋条例等,初步形成了以勋章奖章制度、国家荣誉称号表彰制度和政府奖励制度为基本内核的国家荣誉制度。文革期间,屡遭破坏;改革开放后,再次启动。除不断修订《宪法》中对国家荣誉制度的相关规定外,还陆续制定和修订了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等。尤其是2015年《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的通过,对我国国家荣誉制度的基本原则、制度体系、制度内容进行了系统的规定。到目前,我国主要国家荣誉称号和政府奖励的种类有:军事类的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等;经济类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科技类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此外还涉及武警类、文艺类、教育、体育、文学、医学类等。2007年开始评选“全国道德模范”。经地方和各系统的推荐后,利用媒体和网络广泛宣传候选人的主要事迹,然后按社会公众、万名公众代表和评选委员会投票支持率分别占30%、30%和40%的权重相加,得出每位候选人的总支持率,最后评选出获奖名单。2019年9月17日,授予叶培建等28人“国家荣誉称号”。经中共中央批准,称号颁授仪式于2019年9月29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据彭怀祖《我国国家荣誉制度建设的回顾与展望》等(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建国以来国家荣誉制度建设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国家荣誉制度建设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得众、爱众和济众的意思是统治者要善待百姓,这思想有利于缓和统治者与民众之间的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故选C项。汉武帝之后儒学才成为正统思想,变成封建统治的理论工具,先秦时期的儒学还并未受到统治者的尊崇,排除A;儒学体系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思想体系,对其他学派的批判会有,但这种批判不可能是其思想宗旨,排除B;“兼爱”是墨家的主张,而非儒家,故排除D项。【点睛】本题考查先秦儒学,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得众、爱众和济众的意思。2、B【解析】由材料“合意缔结契约之债……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语言或文字,只需要实施交易行为的人们相互同意……也可在未出席者之间缔结”可见,罗马法的此项规定突破了形式主义的束缚,故选B。材料仅反映交易双方的意愿,不同于居民的意愿,故A项错误;C、D项在材料信息中无体现,故排除。3、B【解析】

据材料夏商君主单纯的依据当时的“天命说”维护统治;而周人认为天命需要德行来相配,从而加强了对统治者的自我约束力,故传统学说维持政权合法性的功能强化的说法符合题意,B正确;材料中夏商周统治者都强调“天命说”,这说明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维护统治,A说法错误;材料中夏商周统治者都强调“天命说”以维护统治,材料没有涉及中央政治体制的内容,C与题意无关;材料中夏商周统治者都强调“天命说”以维护统治,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的内容,D错误。4、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一五计划期间对沿海地区的工业采取“一般不扩建不新建”的方针,在当时主要把重点放在内陆地区,说明国家注重了工业发展的区域平衡,A正确;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B排除;材料未涉及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特征,C排除;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于1952年底就已经完成,D排除。故选A。5、B【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到1952年社会主义工业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的比重占据绝对优势,这说明当时社会主义改造的条件走向成熟,B正确;当时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刚完成,A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C排除;D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6、A【解析】

根据材料“科学知识的第一次大综合时代”“成了一个物理现象”“神秘主义被数学所驱逐”等信息,可判断牛顿时代科技的发展促进理性传播,故选A项;自然科学冲击宗教地位不等于取代宗教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科技进步的影响,与宗教改革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科技进步传播理性观念,为启蒙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故D项错误。故选A。7、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战国后期的地图中,⑥是西周初期分封的“姬姓”诸侯国燕国,D项正确;与图中②④对应的是战国初期“三家分晋”建立的韩国和赵国,AB两项错误;⑤是田氏代替姜氏统治的齐国,不是西周初年分封的姬姓诸侯国,C项错误。8、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阅读和获取材料信息。材料信息“单干邀伴变互助”、“大组变作合作社”等明显的反映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史实,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目信息。考点:现代中国的经济•中国特色会主义建设道路•三大改造9、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公元前221年是公元前3世纪末,D项正确;排除A、B、C项。10、A【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古代汉族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即笔记体的科技著作,故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联系北宋沈括《梦溪笔谈》的内容分析解答。11、D【解析】

材料反映了美国第一、第二产业人数下降,而第三产业人数大幅度上升。依据信息革命的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国民经济比例发生变化,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与美国各行业人口变化相符,表明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D正确;据所学可知,美国在70年代经济滞涨时期,采取了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科技进步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而不是经济滞胀对人口就业分布的影响,B错误;美国的新经济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时间不符,C错误。故选D。12、D【解析】

“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说明从事商业经营人增多,“其产品行销于全国各地”说明商品经济发展较快,D正确;商帮材料没有体现,A错误;材料没有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B和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2)为其合法地位寻找历史依据,有利于巩固政权,稳定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有利于学习借鉴汉文化,促进本民族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解析】

(1)角度:根据材料“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可知,这一认同角度是追溯血缘关系至黄帝;根据材料“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可知,这是从文化角度认同;根据材料中《金史·百官志》可以看出,金朝的制度与中原王朝制度一致,由此可知,这是从制度层面的认同。(2)历史作用:从政权巩固角度分析,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为其合法地位寻找历史依据,有利于巩固政权,稳定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从本民族发展角度看,华夏认同有助于少数民族学习借鉴汉文化,促进本民族的发展;从民族融合来看,华夏认同本身是民族融合的手段,有利于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4、(1)起步早,注重立法;种类多,领域全面;构建起较完整的体系;评选程序公开、公正、民主。(2)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强国家凝聚力;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全社会积极向上的精神;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