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4(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02/21/wKhkFmaxtWuAGaY8AAIv1nXC6q0987.jpg)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4(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02/21/wKhkFmaxtWuAGaY8AAIv1nXC6q09872.jpg)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4(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02/21/wKhkFmaxtWuAGaY8AAIv1nXC6q09873.jpg)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4(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02/21/wKhkFmaxtWuAGaY8AAIv1nXC6q09874.jpg)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4(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M03/02/21/wKhkFmaxtWuAGaY8AAIv1nXC6q098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4七年级语文1.全卷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2.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积累运用。(30分)1.古诗文默写。(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2)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3)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4)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6)《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的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西厢记》中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天净沙•秋思》中与此意境相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影入平羌江水流②.落花时节又逢君③.遥怜故园菊④.不知何处吹芦管⑤.杨花落尽子规啼⑥.闻道龙标过五溪⑦.海日生残夜⑧.江春入旧年⑨.夕阳西下⑩.断肠人在天涯⑪.择其善者而从之⑫.其不善者而改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易错字词:羌、落、逢、芦管、溪、生、涯、善。2.看拼音写词语。(1)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énshēngdǐngfèi()。(2)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xiǎoxīnyìyì()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3)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chúncuì()的共产党员。(4)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tāntā()了。【答案】①.人声鼎沸②.小心翼翼③.纯粹④.坍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形。人声鼎沸(rénshēngdǐngfèi):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小心翼翼(xiǎoxīnyìyì):原指恭敬谨慎,多用于形容十分谨慎,一点也不敢疏忽。纯粹(chúncuì):不掺杂其它成分的;无杂质的;不含添加、替代或异质物质的;也指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坍塌(tāntā):倒塌。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中考临近,室友们都在认真复习,丁刚同学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B.这道数学题很难,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同学们终于大彻大悟了。C.她性格孤僻,常常妄自菲薄,大家都认为她是一个自负的人。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精神,还要有信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不能形容沉迷游戏,使用有误;B.大彻大悟:形容彻底醒悟。不能形容在老师的反复讲解下明白,使用有误;C.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自轻自贱;指对自己的能力等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与“大家都认为她是一个自负的人”的语境不符,使用有误;D.坚韧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使用正确;故选D。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目的性强,它和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的点相关。B.他背着老师和家长和我到我们一直神往的风景区去游玩了好几天。C.“教养”折射出一个人对社会和自然,乃至对自己和家人的态度。D.我们学习古代诗文,要注意把握它的意蕴,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病句辨析。A.成分残缺,应在“目的性强”加上“的阅读方式”;B.表意不明,可删去“和我”,并在此处添加逗号;C.语序不当,应将“对社会和自然”与“对自己和家人”调换位置;故选D。5.我校将举行“少年正是读书时”系列活动,请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任务:【任务一】:阅读班级聊天记录,请根据语境按示例的格式补全对话。小语:张老师,你说《朝花夕拾》是经典名著,可我觉得读起来好无聊呀!张老师:哦,我读《朝花夕拾》时感觉特别亲切,里面写的“捉蟋蟀”“捕鸟”,老师小时候也经历过。耐心阅读,说不定你也能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呢!小文:是呀。读《朝花夕拾》,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鲁迅的人生经历,有助于破除我们对鲁迅的隔膜感。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童年捕鸟的经历,写得活灵活现,这些事情我童年时也有过,一点也不陌生,可见鲁迅童年时和我们一样都天真活泼。【答案】①.示例1: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看到鲁迅在百草园用手按压斑蝥,拔何首乌根等一系列活动,生动再现童年鲁迅的快乐时光,令我感同身受。意对即可示例2:在《五猖会》中,鲁迅渴望观看迎神赛会,但又迫于压力,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这种少年儿童渴望自由惧怕束缚心理让我深有体会。②.任务二:A③.任务三:①六耳猕猴;④.唐僧误会悟空,师徒间产生裂痕,六耳猕猴乘虚而入,唐僧险些遇害。⑤.任务四: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识记。任务一:根据小文的回答“《朝花夕拾》,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鲁迅的人生经历,有助于破除我们对鲁迅的隔膜感”可知,接下来要举的例子需要破除对鲁迅的隔膜感,表现鲁迅的童真童趣,选择篇目中表现童趣的情节进行分析即可。示例:《五猖会》这篇文章中,鲁迅描述了小时候对迎神赛会的热切期盼和父亲强迫他背诵《鉴略》的扫兴和无奈。这让我感同身受,仿佛我也曾经历过这样的失落与不满。原来,鲁迅的童年和我们一样,既有无忧无虑的快乐,也有来自家庭、社会的种种束缚。这种共鸣让我对鲁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同情,也消除了我对他的隔膜感。任务二:A.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这一回描述了孙悟空学成归来后,闹地府、毁生死簿以及后来接受天庭招安和自封齐天大圣的经过。此回目中并未提取经路上历经磨难;B.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这一回中,孙悟空为了救唐僧,前往南海普陀山请观音菩萨帮忙,最终观音菩萨收服了红孩儿(即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之子),这是取经路上历经的磨难;C.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此回描述的是唐僧师徒与牛魔王家族的冲突,牛魔王变成八戒,接过定扇,现出三相与悟空相斗。在众护法神将帮助下,牛魔王败走。诸金诸刚与天兵天将,将牛魔王收伏。悟空用罗刹女交出的宝扇扇息山火,师徒翻越火焰山;这是取经路上历经的磨难;D.第九十二回“三僧大战青龙山四星挟捉犀牛怪”:这一回主要讲述的是唐僧师徒与三只犀牛精的战斗,唐僧师徒在青龙山遭遇三只犀牛精的阻挠,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与之大战,久战不胜。随后,悟空上天请来四星宿,在众人合力下终于降服犀牛怪,救出了唐僧并继续西行取经。这是取经路上历经的磨难;故选A。任务三: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故事大致内容:唐僧因悟空打死拦路强盗,把他撵走。孙悟空离开后便去了观音那。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打伤了唐僧,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沙僧去求观音菩萨,于是悟空跟沙僧回去验真。谁知真假悟空实在难辨。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佛祖才使假悟空现出原形。孙悟空将其打死便回到了唐僧身边。据此可知假美猴王是六耳猕猴;情节据此概括作答即可。任务四:A.《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这部作品是海伦·凯勒的自传体散文,讲述了她如何在盲聋哑的困境中,通过莎莉文老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重新塑造自己的生命,学会了阅读、写作和说话,成为了一位杰出的作家和社会活动家。这部作品明显表达了“在挫折中成长”的主题。B.《西游记》吴承恩:这部古典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艰难历程。他们经历了种种挫折和困难,如妖魔的阻挠、自然环境的恶劣等,但最终都克服了这些困难,完成了取经的任务。这部作品也体现了“在挫折中成长”的主题。C.《金色花》泰戈尔: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的温馨场景。诗中并没有涉及到挫折和成长的元素,更多的是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热爱和依恋,以及对母爱的赞美。因此,这部作品没有表达“在挫折中成长”的主题。D.《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小时候在悬崖上的一次经历。他因为害怕而无法自己下崖,但在父亲的指导和鼓励下,他一步一步地克服了恐惧,最终成功下崖。这篇文章通过讲述作者如何面对和克服恐惧的过程,展现了“在挫折中成长”的主题。故选C。二、阅读(40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问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乙】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注释】①世祚:指国运。②玄:深奥。③政:只,仅仅。(选自《太平广记》)6.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1)非学无以广才(2)俄而起惊(3)乃博览群籍(4)忽于眠中7.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的意思。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②险躁则不能治性。8.用两条“/”给下列句子断句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9.乙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答案】6.(1)增长;(2)不久,一会儿;(3)于是(4)睡觉7.①用宁静来提高自己的修养,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②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8.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9.“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说明他博览群书;“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说明他常在梦中诵读书;【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译为: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广,增长;(2)译为:不久就惊醒了。俄而,不久、一会儿;(3)译为:于是他博览群书。乃,于是、就;(4)译为:忽然在睡梦中。眠,睡觉。【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①静,摒除杂念和干扰,内心宁静专一;以,用来;修,修养;德,品德。②险,轻薄;躁,浮躁;治,修养【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本句译为:和我谈论国运兴衰、日月光明的道理,没有不精妙到极致的。“世祚兴亡之事”与“日月广明之道”并列关系,是“与我言论”的内容;故断为: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乙文中,“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此句表明吕蒙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并且把《易》作为主要研习的典籍,体现出他学习范围之广、阅读数量之多。“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意思是他经常在孙策宴会上喝得大醉,却能在睡梦中背诵《易》,哪怕是在醉酒和睡梦中都心系读书,足见其对学习的痴迷和勤奋,突出了他好学的程度之深。【点睛】参考译文:【甲】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内心恬淡、不慕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乙】吕蒙来到吴国,吴王劝他学习。于是他博览群书,以《易经》为主。(他)经常在孙策宴会上喝得大醉,忽然在睡梦中背诵《易经》一部。不久就惊醒了。众人都问他怎么回事。吕蒙说:“刚才梦见伏羲、文王、周公,和我谈论国运兴衰、日月光明的道理,没有不精妙到极致的;但我没有领会其中深奥的言论,只是凭空背诵它的文章罢了。”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是在说梦话背诵文章。(二)课内现代文阅读(10分)阅读文章,完成各题。①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相见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②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0.选文第一段中“似乎”和“确凿”这两个词语放在一起矛盾吗?为什么?11.选文第二段描写“我”童年时期的哪几件趣事?请简要概括。12.说说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能否改为括号内的字,为什么?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飞)向云霄里去了。【答案】10.不矛盾。用“似乎”是因为连那最末次的想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所以用不肯定的语气;用“确凿”是指我对儿时在百草园的有趣生活至今记忆犹新,所以又用肯定的语气。11.(1)找蜈蚣(2)按斑蝥(3)拔河首乌(4)摘覆盆子12.不能。“窜”字显示速度快,又来得突然,准确传神地写出了叫天子的敏捷,用“飞”字则无法表达这种效果。【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第①段“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中“似乎”表示不确定、不肯定;联系前文“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相见七八年”可知,因为距离“我”最后一次见到百草园已经过去了七八年,时间久远,记忆可能有些模糊,所以用“似乎”来表达这种不确定性;而“确凿”则表示肯定、确切,联系后文“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可知,虽然时间过去了很久,但“我”对于儿时在百草园的有趣生活仍然历历在目、印象深刻,所以用“确凿”来强调那些记忆的清晰和真实。因此,“似乎”和“确凿”放在一起并不矛盾,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回忆和感受。【1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概括。根据第②段“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可概括为:找蜈蚣。根据“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可概括为:按斑蝥。根据“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可概括为:拔河首乌。根据“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可概括为:摘覆盆子。【12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赏析。本题应首先表明态度:不能将“窜”改为“飞”,再阐述理由。原句“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中,“窜”字形象地表现出叫天子动作的迅速和突然,强调了它的速度之快和出其不意,仿佛是一瞬间就从草间冲出去,“窜”字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爆发力和敏捷感。而“飞”字相对较为平常和普通,只是描述了一种常规的向上移动的动作,无法突出叫天子动作的迅猛和突然性。如果用“飞”字,就无法准确传神地展现出叫天子那种瞬间爆发、快速冲向云霄的敏捷姿态。(三)课外现代文阅读(15分)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秋天是场人间秀①秋天对于我来说,是季节的华丽盛装,是每一个细节上的精致点缀,它那样骄傲,又是那样的精细别致,它更像是季节降临人间的一场大秀。②每年秋天,晒秋的照片便扑面而来,你无法躲开那一场场色彩艳丽纯粹的炫和秀。婺源的篁岭在群山环抱之中,在徽州老房子的楼上,竹竿伸出的架子上,摆放着一个个竹匾,竹匾上晒着红的辣椒、橙黄的玉米、金黄的菊花、粉白的山芋干,也不只是这些,还有一些山里人家收获的其它东西。秋天里,乡村总有许多可晒、要晒的东西。在篁岭,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总能看到那些色彩缤纷的晒匾,它们点缀、调和着徽派老房子粉墙黛瓦的深沉色调,在青山之间,在秋阳之下。③去皖南歙县的阳产,是在一个秋日的黄昏,在层林尽染的山峦之中,夕阳余辉里的一栋栋土楼,晕染着温暖的色泽,一见之下,顿觉惊艳。我对阳产土楼是熟悉的,也极喜欢它们,它们实在太朴实了,有点山里人的憨厚和纯朴。而那一天,再次看到这些群山之中土楼的瞬间,我有一种艳羡时光的感觉,它们那样安静而又华丽的形象,让我默然不语,就像见到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人,又生怕惊动了眼前的风景。我静静地站立在高处,凝神望着眼前的土楼和混杂其间的几栋徽州老房子,恍然如置身尘世之外。定睛细看,许多土楼人家的楼上都晒着一些竹匾,只是竹匾里东西摆放得更随意一些。竹匾里有青的红的柿子、雪白的金黄的菊花、青绿的橙黄的南瓜、红豆绿豆、褐色的栗子红色的辣椒、雪白的棉花。在阳产,晒秋是那样的随意,就像秋天随意地在山间、田野涂抹一样,不在意色调,它的创意也是随意的吧。④总觉得秋天的这场秀,是在一棵棵秋树之上。没有一个季节的树会像在秋天那样炫耀生命的华彩,诠释季节的秘密。秋天,在黄山脚下的太平湖边,我走在湖心岛上的栈道上,眼前有几株柿树,叶子将要落尽,树枝上挂着一个个橙红的柿子,透过柿树和树上的柿子望出去,远山深蓝,湖水碧蓝,沿岸,蔚蓝的波浪卷起堆堆如雪的浪花。秋天,便在柿树如画的景框中明媚起来。⑤我是在某个清晨,去看黟县塔川秋色的。在清晨的薄雾里,村庄中,粉墙黛瓦的人家已经有几处炊烟升起,能听到不远处的鸡鸣犬吠之声,乡村的自然景致就这样坦然地呈现在眼前。在浓白的雾里,深红欲滴的应该是乌桕,我老家村东的石桥边,也有一棵乌桕树,在这个季节,它就是我眼前所见到的样子。老家的那棵乌桕是社树,村里没有人会伤它的一枝一叶,这几棵乌桕不知道是不是,即便不是,它们那样好看,可能也不会有人去伤害它的一枝一叶吧。凤凰山的银杏树很老了。秋天,银杏叶全黄了,是一树金黄。风中,银杏叶扇动秋风,纷落如蝶,落了一地,一地的金黄。我喜欢一个人站在银杏树下,看树上叶黄,看风中叶落,弯腰捡起地上的黄叶,这是我与那株老银杏的秋日秀。⑥与一棵树共秀,便有时光的静美了吧。(选自《意林》,有删改)(1)默读文本,勾画关键信息。梳理行文思路,填写下面表格。秋天是场人间秀地点景物秀“秀”的特点①青山秋阳晒匾秀②皖南歙县阳产土楼竹匾秀随意黄山脚下太平湖柿子秀③黟县塔川④静美(2)阅读散文要善于从字里行间体悟作者的情感。揣摩下面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①竹匾里有青的红的柿子、雪白的金黄的菊花、青绿的橙黄的南瓜、红豆绿豆、褐色的采子、红色的辣椒、雪白的棉花。(加点的色彩词能否删去?为什么?)②没有一个季节的树会像在秋天那样调皮,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炫耀生命的华彩,诠释季节的秘密。(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3)老师请小语朗读第⑤⑥段,她应该把握怎样的感情基调呢?请选择并结合选文内容简述理由。A.激情澎湃B.轻松舒缓C.急切欣喜【答案】(1)①婺源复岭;②色彩缤纷;③如画;④一棵树秀(2)①不可以。加点词语表示各种颜色,突出青山秋阳晒匾秀色彩缤纷的特点。②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树在秋天硕果累累的情景。(3)选B,理由合乎题意即可【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由选文第②段“婺源的篁岭在群山环抱之中,在徽州老房子的楼上,竹竿伸出的架子上,摆放着一个个竹匾”可知,本段交代的地点为婺源的篁岭,故①为:婺源篁岭;由第②段“总能看到那些色彩缤纷的晒匾”可知,婺源的篁岭秋天“秀”的特点为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故②为:色彩缤纷;由选文第④段“便在柿树如画的景框中明媚起来”可概括此处景致特点:如画,故③处为如画;由选文第⑤段“我老家村东的石桥边,也有一棵乌桕树”“凤凰山的银杏树很老了”和第⑥段“与一棵树共秀”可知,⑤⑥两段讲述作者在黟县塔川欣赏到的一棵棵树,因此,④处可概括为:一棵树秀。【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词句赏析。①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作用。解题时首先表明态度,即不能删除;其次,要解释词语本义,结合文章内容解释该词在文中的含义,指出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分析时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加点词“青的红的”“雪白的金黄的”“青绿的橙黄的”“褐色的”“红色的”“雪白的”为描述颜色的词语,描绘出竹匾中颜色众多、五彩缤纷的各种物品;由选文第②段“在篁岭,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总能看到那些色彩缤纷的晒匾,它们点缀、调和着徽派老房子粉墙黛瓦的深沉色调,在青山之间,在秋阳之下”可知,加点的色彩词,突出青山秋阳晒匾秀色彩缤纷的特点;因此,加点词不能删去。②本题考查句子赏析,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迫不及待地想要去炫耀生命的华彩,诠释季节的秘密”一句中,“迫不及待”“炫耀”等词,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把树人格化;由选文第④段“树枝上挂着一个个橙红的柿子”可知,此处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柿子树在秋天硕果累累的情景。【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朗读技巧。由第⑤段“在清晨的薄雾里,村庄中,粉墙黛瓦的人家已经有几处炊烟升起,能听到不远处的鸡鸣犬吠之声,乡村的自然景致就这样坦然地呈现在眼前”可知,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静谧祥和的乡村晚秋图,因此,朗读时语气应轻柔舒缓;第⑥段“与一棵树共秀,便有时光的静美了吧”一句,作者发出诚挚且深情的呼唤,这种呼唤并非呐喊,而是饱含深情的祈盼,语气应轻松惬意;综上,在朗读⑤⑥段时要把握轻松舒缓的感情基调;故选B。三、写作(50分)14.题目一:进入初中虽然才两个月,你一定已经有了丰富多彩的经历。有的经历让你快乐、自豪、幸福,有的经历让你困惑、懊恼、伤心……这些都是成长中的宝贵财富。请以“这件事真让我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请自拟题目,然后写作。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信息和学校信息。④严禁抄袭。⑤书写工整,字迹清楚,不少于600字。【答案】例文:这件事真让我难忘我盯着那昏黄的灯光下被我蹂躏得皱皱巴巴的卷子,心头一片愁云惨淡。进入初中,如此黑色的“噩耗”倒还是头一遭,这简直就像乘云霄飞车一般刺激,刺激得我无语凝噎。我闭目靠在椅背上,心中翻江倒海一团乱麻。忽然,我的房门被敲响,我自是知晓那是母亲。我暗叫不妙,既然躲不过,只能面对。“进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动汽车智能化技术的商业模式创新
- 现代职教实训中心创新教育模式的建设与实践
- 2024-2025版高中生物第一单元第一章细胞的概述第一节人类对细胞的认识教案中图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1单元生活与消费框题能力提升四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11章机械振动第4节单摆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4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单元提升训练五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双测过关五减数分裂新人教版必修2
- 电商物流行业教育培养新模式探讨
- 环保新材料的创新技术及其市场前景
- 短视频平台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与维护
- 城市绿化与生态环境改善
- 2024-2025学年中小学校第二学期师德师风工作计划:必看!新学期师德师风建设秘籍大公开(附2月-7月工作安排表)
- 《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处理》课件
-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简便计算》练习题(310题-附答案)
-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5届中考生物仿真试卷含解析
- 2024年河南省《辅警招聘考试必刷500题》考试题库及答案【全优】
- 2024年中国养老产业商学研究报告-银发经济专题
- 高教版2023年中职教科书《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全册
-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6篇(含答案)
- 房地产公司管理制度
- 《太空一日》导学案(教师用)(共5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