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3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考籍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磷元素对生物体的代谢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磷属于大量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B.核酸、蛋白质及糖类中均含有磷元素C.含磷无机盐可以参与人体内环境pH的调节D.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磷元素会直接导致蓝藻死亡〖答案〗C〖祥解〗1、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2、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详析】A、磷是构成细胞膜、细胞核的重要成分,属于大量元素,但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A错误;B、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不含磷元素,B错误;C、含磷无机盐HPO42-/H2PO4-可以参与人体内环境pH的调节,C正确;D、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磷元素会导致蓝藻大量繁殖,造成水体污染,D错误。故选C。2.某同学将家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观察其形态发生皱缩或膨胀的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家兔红细胞的皱缩和膨胀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若发现红细胞皱缩,则说明NaCl溶液浓度比细胞内液低C.若发现红细胞在逐渐膨胀,则其吸水能力在逐渐减弱D.若发现红细胞先皱缩后膨胀,说明有离子能进入细胞〖答案〗B〖祥解〗家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其形态发生皱缩或膨胀,说明细胞在NaCl溶液中发生了细胞吸水和失水。【详析】A、红细胞的皱缩和膨胀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A正确;B、若红细胞皱缩,则说明NaCl溶液浓度比细胞内溶液浓度高,细胞失水,B错误;C、若红细胞在逐渐膨胀,说明细胞发生了吸水,细胞内溶液浓度逐渐降低,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变小,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C正确;D、若红细胞先皱缩后膨胀,说明细胞先失水后有离子能进入细胞,又发生了吸水,D正确。故选B。3.甲流病毒有多种类型,是因为甲流病毒的表面抗原经常发生细小变异,被称为“抗原漂变”,通过这种漂变,病毒能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因此医生建议易感人群每年可通过接种不同的流感疫苗来预防甲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流病毒容易发生抗原漂变,可能是因为其遗传物质是RNAB.甲流病毒初次进入人体后只能被B细胞识别,引起B细胞增殖分化C.接种一次流感疫苗后,人体对所有类型的甲流病毒都有防卫能力D.甲流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通过细胞免疫就能将其彻底消灭〖答案〗A〖祥解〗体液免疫的过程:一部分病原体可以与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一部分病原体经过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后呈递再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使其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B细胞接受到两个信号刺激后开始进行分裂分化,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并分泌抗体。【详析】A、甲流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单链的RNA不稳定,更容易发生变异,因此甲流病毒容易发生抗原漂变,A正确;B、甲流病毒初次进入人体后,可以被B细胞、抗原呈递细胞识别,B错误;C、甲流病毒有多种类型,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接种一次流感疫苗后,人体对并非对所有类型的甲流病毒都有防御能力,易感人群每年可通过接种不同的流感疫苗来预防甲流,C错误;D、甲流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就能将其彻底消灭,D错误。故选A。4.夏季稻田中往往分布着许多杂草和昆虫,由于鸭能防虫除草,鸭粪还能为水稻提供优良的有机肥,稻田养鸭这种生态种养模式得到了广泛推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鸭和昆虫能加快该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大气 B.稻田养鸭调整了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方向C.稻田养鸭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杂草、昆虫与鸭之间能发生物理信息的传递〖答案〗C〖祥解〗鸭取食昆虫和杂草等,调整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分解者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无机物以促进水稻的生长。鸭的引入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性,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功能提高。【详析】A、鸭和昆虫的呼吸作用能够加快碳元素进入大气,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正确;B、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昆虫,可降低昆虫对水稻的捕食,调整了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方向,能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B正确;C、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该模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C错误;D、杂草、昆虫与鸭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间传递的物理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故选C。5.下图为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模式图,其中前导链和后随链为两条母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均为从3'端到5'端B.DNA的复制只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催化C.DNA前导链和后随链的核糖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D.前导链指导子链连续合成,后随链指导子链不连续合成〖答案〗D〖祥解〗DNA分子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每个DNA分子各含一条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称为半保留复制。【详析】A、DNA分子的两条互补链是反向平行的,而复制的时候只能是5'→3'延伸,即DNA分子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均为从5'端到3'端,A错误;B、由图可知,DNA的复制除了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催化,还需要DNA连接酶的催化,B错误;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DNA前导链和后随链的核糖核苷酸序列互补,C错误;D、由图可知,前导链指导子链连续合成,后随链指导子链不连续合成(需要DNA连接酶参与),D正确。故选D。6.如图所示细胞来自基因型为aaBbee的某二倍体雌性动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含有4条染色单体,2个染色体组B.图中A基因可能来源于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C.该细胞可能是第一极体,也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D.着丝点分裂后,纺锤丝的牵引导致染色体移向两极〖答案〗D〖祥解〗分析题图:图示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断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析】A、图示细胞着丝点已经分裂,不含染色单体,A错误;B、由于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因此图中A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B错误;C、图示为来自雌性动物的细胞,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应为第一极体,C错误;D、图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纺锤丝的牵引导致染色体移向两极,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第7~1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1、1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7.苋菜是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夏季蔬菜,嫩叶和茎部分可食用,口感鲜嫩,具有抗癌、抗菌、抗糖尿病和抗高血压等作用。大棚种植能通过控制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使人们在冬季也能吃上苋菜。回答下列问题。(1)在阳光充足的白天,苋菜叶肉细胞产生的氧气的去路是_____和_____。(2)在冬季,为了升高大棚内的温度,农民常常在大棚内焚烧秸秆,除了能快速升高温度外,这种方法的好处还有_____(答出2点即可)。(3)冬季白天大棚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5°C左右,晚上则控制在10°C左右,从增大苋菜产量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答案〗(1)①.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②.释放到外界大气中(2)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土壤肥力(3)白天适当升温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夜间温度低,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蔬菜产量〖祥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等。白天适当升温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夜间温度低,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蔬菜产量。【小问1详析】阳光充足的白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苋菜叶肉细胞产生的氧气一部分用于自身线粒体的细胞呼吸,其余的释放到外界大气中。【小问2详析】大棚内焚烧秸秆,除了能快速升高温度外,秸秆焚烧能释放二氧化碳,另外秸秆焚烧后的灰烬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有机质,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小问3详析】白天将温度控制在25°C左右,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晚上控制在10°C左右,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蔬菜产量。8.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深受人们的喜爱,为精确控制猕猴桃采摘后果实成熟的时间和品质,某研究团队使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ABA)以及脱落酸抑制剂(NDGA)处理采摘后的猕猴桃,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可溶性糖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等)。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乙烯的主要作用是_____。(2)由图1可知,NDGA能抑制乙烯的产生,依据是_____。由图2可推测,猕猴桃采摘后自然放置_____天左右口感最佳。(3)研究表明,ABA处理能诱导猕猴桃体内ABA合成代谢和信号转导的关键基因的表达,同时能激活乙烯相关基因和多糖分解酶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果实成熟,由此可说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_____。(4)研究表明,猕猴桃采摘后的软化过程依赖细胞壁降解酶的作用,请设计实验证明ABA能促进细胞壁降解酶基因的表达(写出实验思路):_____。〖答案〗(1)促进果实成熟(2)①.采摘6天后用NDGA处理组的组乙烯产量高于对照组②.6(3)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4)将采摘的新鲜猕猴桃平均分为两组,一组用适宜浓度的ABA处理,一组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猕猴桃的软化程度。〖祥解〗据图1分析可知,猕猴桃储存4天后,用脱落酸处理可促进乙烯的合成,而用脱落酸抑制剂(NDGA)处理的组则会抑制乙烯的合成。与对照组相比,图2中用ABA处理会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小问1详析】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小问2详析】根据图1可知,用脱落酸抑制剂(NDGA)处理的猕猴桃乙烯产量小于对照组,因此可说明NDGA能抑制乙烯的产生。由图2可知,采摘后自然放置(对照组)到第6天时,可溶性糖的含量最高,口感最佳。【小问3详析】研究表明,ABA处理能诱导猕猴桃体内ABA合成代谢和信号转导的关键基因的表达,同时能激活乙烯相关基因和多糖分解酶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果实成熟,由此可说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小问4详析】研究表明,猕猴桃采摘后的软化过程依赖细胞壁降解酶的作用,因此要证明ABA能促进细胞壁降解酶基因的表达,自变量是ABA的含量,因变量是采摘后猕猴桃的软化程度,故可将采摘的新鲜猕猴桃平均分为两组,一组用适宜浓度的ABA处理,一组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猕猴桃的软化程度。9.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的彭州市大宝镇和小鱼洞乡境内,该保护区森林植被保存完整,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有中国特有的单属植物珙桐、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毛冠鹿等。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调查该保护区内毛冠鹿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法,被捕捉过的毛冠鹿会变得十分狡猾,不易被再次捕捉,会导致调查出的种群密度_____(填“偏大”或“偏小”);该保护区的毛冠鹿种群密度直接由_____决定。(2)野生生物保护专家认为保护毛冠鹿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其理由是_____;他们常常通过_____的方法来描述、解释和预测一个种群的数量变化。〖答案〗(1)①.标记重捕②.偏大③.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2)①.改善毛冠鹿栖息环境,从而提高其环境容纳量②.建立数学模型〖祥解〗
标记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小问1详析】毛冠鹿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若要调查该保护区内毛冠鹿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记重捕法,根据调查估算出的种群数量=第二次捕捉的数目×第一次捕捉标记的数目/第二次捕捉中带标记的数目,若被捕捉过的毛冠鹿会变得十分狡猾,不易被再次捕捉,会导致调查出的种群密度偏大。该保护区的毛冠鹿种群密度直接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小问2详析】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改善毛冠鹿栖息环境,从而提高其环境容纳量。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解释和预测一个种群的数量变化。10.某二倍体植物的抗倒伏和易倒伏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和a控制,抗病和易感病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B和b控制。现用纯合抗倒伏易感病和纯合易倒伏抗病植株杂交,F1均为易倒伏抗病植株,F1再进行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易倒伏抗病:抗倒伏易感病:抗倒伏抗病:易倒伏易感病=4:4:1:1,回答下列问题。(1)显性性状是指_____;根据F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2)F1的基因型是_____,某同学认为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依据是_____。(3)F2中出现抗倒伏抗病和易倒伏易感病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答案〗(1)①.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②.易倒伏、抗病(2)①.AaBb②.纯合抗倒伏易感病和纯合易倒伏抗病植株杂交,F1均为易倒伏抗病植株,F1进行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不符合9:3:3:1(3)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导致同源染色体中的非等位基因发生重组〖祥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小问1详析】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亲本中抗倒伏和易倒伏杂交F1均为易倒伏,故易倒伏是显性性状;易感病和抗病杂交,F1均为抗病性状,显性性状是抗病。【小问2详析】纯合抗倒伏易感病和纯合易倒伏抗病植株杂交,F1均为易倒伏抗病植株,易倒伏抗病为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是AaBb,如果两对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1进行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易倒伏抗病:抗倒伏抗病:易倒伏易感病:抗倒伏易感病=9:3:3:1,题干中F1进行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易倒伏抗病:抗倒伏易感病:抗倒伏抗病:易倒伏易感病=4:4:1:1,故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小问3详析】纯合抗倒伏易感病(aabb)与纯合易倒伏抗病(AABB)品种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得F2,F2易倒伏抗病:抗倒伏易感病:抗倒伏抗病:易倒伏易感病=4:4:1:1,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导致同源染色体中的非等位基因发生重组。(二)选考题: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道题计分。[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某兴趣小组用凝胶色谱法从猪的红细胞中提取了血红蛋白,然后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了鉴定,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的步骤是:样品处理→粗分离→_____→纯度鉴定;将分离得到的血红蛋白溶液装入透析袋中进行透析,可以_____,或用于更换样品的缓冲液。(2)进行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点样处应该接电压仪的_____极,由图示结果可知,提取样品中_____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_____的含量最多。(3)与标准样品相比,提取样品多出现了三条肽链条带,原因是_____。〖答案〗(1)①.纯化②.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2)①.负②.肽链3③.肽链2(3)α和β是由3条肽链构成〖祥解〗在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时通常使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取决于它所带电荷的多少以及分子的大小等因素。为了消除净电荷对迁移率的影响,可以在凝胶中加入SDS。SDS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小问1详析】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程序可分为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将收集的血红蛋白溶液放在透析袋中进行透析,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进出,而大分子则保留在袋内,可以去除样品中分子量较小的杂质或用于更换样品中的缓冲液。【小问2详析】因SDS带负电,故电泳时应在负极一侧点样;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各种蛋白质SDS复合物在电泳时的迁移率,不再受原有电荷和分子形状的影响,只受分子量大小的影响,分子量越大,移动距离越近,故肽链3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图中肽链2条带最宽,说明含量最高。【小问3详析】分析题意可知,实验结果是α和β凝胶电泳时出现3个条带,则可推知α和β是由3条肽链构成。[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青蒿素主要用于恶性疟疾的症状控制以及耐氯喹虫株的治疗,科研人员利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制备了抗青蒿素的单克隆抗体,以快速检测青蒿素,该抗体的制备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给小鼠注射青蒿素一牛血清白蛋白结合抗原,该处理的目的是可以从小鼠的脾中得到_____。(2)过程②细胞相互融合利用的生物膜特性是_____,获得的细胞乙有_____(填“一种”或“多种”)。(3)过程③需要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只有_____(即细胞丙)才能生长,其他细胞不能生长;过程④需要对细胞丙进行_____和_____,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细胞丁。(4)要使细胞丁大量增殖,最简便的培养方法是_____,最后能从_____中提取出单克隆抗体。〖答案〗(1)具有特异性的B淋巴细胞(2)①.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②.多种(3)①.杂交瘤细胞②.专一抗体检验阳性③.克隆化培养(4)①.将细胞注入小鼠腹腔进行培养②.小鼠腹水〖祥解〗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小问1详析】制备单克隆抗体前,需要给小鼠注射青蒿素—牛血清白蛋白结合抗原,促进小鼠产生具有特异性的B淋巴细胞。【小问2详析】过程②细胞相互融合利用的生物膜特性是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乙可能有多种,包括甲-甲融合型、骨髓瘤-骨髓瘤融合型、细胞甲-骨髓瘤融合型以及未融合的细胞。【小问3详析】过程③是在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细胞和同种融合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过程④需要进行专一抗体检验阳性和克隆化培养,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细胞丁,丁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也能产生所需抗体。【小问4详析】若要使细胞丁即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大量增殖,可采用的方法有将细胞丁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或体外培养,其中操作更简便将细胞注入小鼠腹腔进行培养,最后从小鼠腹水中提取单克隆抗体。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考籍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贴条形码区”。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磷元素对生物体的代谢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磷属于大量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B.核酸、蛋白质及糖类中均含有磷元素C.含磷无机盐可以参与人体内环境pH的调节D.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磷元素会直接导致蓝藻死亡〖答案〗C〖祥解〗1、碳链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2、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详析】A、磷是构成细胞膜、细胞核的重要成分,属于大量元素,但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A错误;B、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不含磷元素,B错误;C、含磷无机盐HPO42-/H2PO4-可以参与人体内环境pH的调节,C正确;D、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磷元素会导致蓝藻大量繁殖,造成水体污染,D错误。故选C。2.某同学将家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观察其形态发生皱缩或膨胀的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家兔红细胞的皱缩和膨胀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若发现红细胞皱缩,则说明NaCl溶液浓度比细胞内液低C.若发现红细胞在逐渐膨胀,则其吸水能力在逐渐减弱D.若发现红细胞先皱缩后膨胀,说明有离子能进入细胞〖答案〗B〖祥解〗家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其形态发生皱缩或膨胀,说明细胞在NaCl溶液中发生了细胞吸水和失水。【详析】A、红细胞的皱缩和膨胀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A正确;B、若红细胞皱缩,则说明NaCl溶液浓度比细胞内溶液浓度高,细胞失水,B错误;C、若红细胞在逐渐膨胀,说明细胞发生了吸水,细胞内溶液浓度逐渐降低,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变小,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C正确;D、若红细胞先皱缩后膨胀,说明细胞先失水后有离子能进入细胞,又发生了吸水,D正确。故选B。3.甲流病毒有多种类型,是因为甲流病毒的表面抗原经常发生细小变异,被称为“抗原漂变”,通过这种漂变,病毒能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因此医生建议易感人群每年可通过接种不同的流感疫苗来预防甲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流病毒容易发生抗原漂变,可能是因为其遗传物质是RNAB.甲流病毒初次进入人体后只能被B细胞识别,引起B细胞增殖分化C.接种一次流感疫苗后,人体对所有类型的甲流病毒都有防卫能力D.甲流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通过细胞免疫就能将其彻底消灭〖答案〗A〖祥解〗体液免疫的过程:一部分病原体可以与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一部分病原体经过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后呈递再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使其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B细胞接受到两个信号刺激后开始进行分裂分化,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并分泌抗体。【详析】A、甲流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单链的RNA不稳定,更容易发生变异,因此甲流病毒容易发生抗原漂变,A正确;B、甲流病毒初次进入人体后,可以被B细胞、抗原呈递细胞识别,B错误;C、甲流病毒有多种类型,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接种一次流感疫苗后,人体对并非对所有类型的甲流病毒都有防御能力,易感人群每年可通过接种不同的流感疫苗来预防甲流,C错误;D、甲流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就能将其彻底消灭,D错误。故选A。4.夏季稻田中往往分布着许多杂草和昆虫,由于鸭能防虫除草,鸭粪还能为水稻提供优良的有机肥,稻田养鸭这种生态种养模式得到了广泛推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鸭和昆虫能加快该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大气 B.稻田养鸭调整了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方向C.稻田养鸭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杂草、昆虫与鸭之间能发生物理信息的传递〖答案〗C〖祥解〗鸭取食昆虫和杂草等,调整了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分解者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无机物以促进水稻的生长。鸭的引入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性,从而使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功能提高。【详析】A、鸭和昆虫的呼吸作用能够加快碳元素进入大气,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正确;B、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昆虫,可降低昆虫对水稻的捕食,调整了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方向,能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B正确;C、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该模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C错误;D、杂草、昆虫与鸭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间传递的物理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故选C。5.下图为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模式图,其中前导链和后随链为两条母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均为从3'端到5'端B.DNA的复制只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催化C.DNA前导链和后随链的核糖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D.前导链指导子链连续合成,后随链指导子链不连续合成〖答案〗D〖祥解〗DNA分子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每个DNA分子各含一条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称为半保留复制。【详析】A、DNA分子的两条互补链是反向平行的,而复制的时候只能是5'→3'延伸,即DNA分子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均为从5'端到3'端,A错误;B、由图可知,DNA的复制除了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催化,还需要DNA连接酶的催化,B错误;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DNA前导链和后随链的核糖核苷酸序列互补,C错误;D、由图可知,前导链指导子链连续合成,后随链指导子链不连续合成(需要DNA连接酶参与),D正确。故选D。6.如图所示细胞来自基因型为aaBbee的某二倍体雌性动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含有4条染色单体,2个染色体组B.图中A基因可能来源于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C.该细胞可能是第一极体,也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D.着丝点分裂后,纺锤丝的牵引导致染色体移向两极〖答案〗D〖祥解〗分析题图:图示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断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析】A、图示细胞着丝点已经分裂,不含染色单体,A错误;B、由于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ee,因此图中A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B错误;C、图示为来自雌性动物的细胞,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应为第一极体,C错误;D、图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纺锤丝的牵引导致染色体移向两极,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第7~1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1、1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7.苋菜是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夏季蔬菜,嫩叶和茎部分可食用,口感鲜嫩,具有抗癌、抗菌、抗糖尿病和抗高血压等作用。大棚种植能通过控制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使人们在冬季也能吃上苋菜。回答下列问题。(1)在阳光充足的白天,苋菜叶肉细胞产生的氧气的去路是_____和_____。(2)在冬季,为了升高大棚内的温度,农民常常在大棚内焚烧秸秆,除了能快速升高温度外,这种方法的好处还有_____(答出2点即可)。(3)冬季白天大棚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5°C左右,晚上则控制在10°C左右,从增大苋菜产量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答案〗(1)①.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②.释放到外界大气中(2)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土壤肥力(3)白天适当升温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夜间温度低,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蔬菜产量〖祥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等。白天适当升温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夜间温度低,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蔬菜产量。【小问1详析】阳光充足的白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强度,苋菜叶肉细胞产生的氧气一部分用于自身线粒体的细胞呼吸,其余的释放到外界大气中。【小问2详析】大棚内焚烧秸秆,除了能快速升高温度外,秸秆焚烧能释放二氧化碳,另外秸秆焚烧后的灰烬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有机质,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小问3详析】白天将温度控制在25°C左右,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晚上控制在10°C左右,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蔬菜产量。8.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深受人们的喜爱,为精确控制猕猴桃采摘后果实成熟的时间和品质,某研究团队使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ABA)以及脱落酸抑制剂(NDGA)处理采摘后的猕猴桃,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可溶性糖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等)。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乙烯的主要作用是_____。(2)由图1可知,NDGA能抑制乙烯的产生,依据是_____。由图2可推测,猕猴桃采摘后自然放置_____天左右口感最佳。(3)研究表明,ABA处理能诱导猕猴桃体内ABA合成代谢和信号转导的关键基因的表达,同时能激活乙烯相关基因和多糖分解酶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果实成熟,由此可说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_____。(4)研究表明,猕猴桃采摘后的软化过程依赖细胞壁降解酶的作用,请设计实验证明ABA能促进细胞壁降解酶基因的表达(写出实验思路):_____。〖答案〗(1)促进果实成熟(2)①.采摘6天后用NDGA处理组的组乙烯产量高于对照组②.6(3)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4)将采摘的新鲜猕猴桃平均分为两组,一组用适宜浓度的ABA处理,一组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猕猴桃的软化程度。〖祥解〗据图1分析可知,猕猴桃储存4天后,用脱落酸处理可促进乙烯的合成,而用脱落酸抑制剂(NDGA)处理的组则会抑制乙烯的合成。与对照组相比,图2中用ABA处理会增加可溶性糖的含量。【小问1详析】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小问2详析】根据图1可知,用脱落酸抑制剂(NDGA)处理的猕猴桃乙烯产量小于对照组,因此可说明NDGA能抑制乙烯的产生。由图2可知,采摘后自然放置(对照组)到第6天时,可溶性糖的含量最高,口感最佳。【小问3详析】研究表明,ABA处理能诱导猕猴桃体内ABA合成代谢和信号转导的关键基因的表达,同时能激活乙烯相关基因和多糖分解酶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果实成熟,由此可说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小问4详析】研究表明,猕猴桃采摘后的软化过程依赖细胞壁降解酶的作用,因此要证明ABA能促进细胞壁降解酶基因的表达,自变量是ABA的含量,因变量是采摘后猕猴桃的软化程度,故可将采摘的新鲜猕猴桃平均分为两组,一组用适宜浓度的ABA处理,一组不做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猕猴桃的软化程度。9.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的彭州市大宝镇和小鱼洞乡境内,该保护区森林植被保存完整,生物多样性异常丰富,有中国特有的单属植物珙桐、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毛冠鹿等。回答下列问题。(1)若要调查该保护区内毛冠鹿的种群密度,可采用_____法,被捕捉过的毛冠鹿会变得十分狡猾,不易被再次捕捉,会导致调查出的种群密度_____(填“偏大”或“偏小”);该保护区的毛冠鹿种群密度直接由_____决定。(2)野生生物保护专家认为保护毛冠鹿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其理由是_____;他们常常通过_____的方法来描述、解释和预测一个种群的数量变化。〖答案〗(1)①.标记重捕②.偏大③.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2)①.改善毛冠鹿栖息环境,从而提高其环境容纳量②.建立数学模型〖祥解〗
标记重捕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算种群密度。【小问1详析】毛冠鹿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若要调查该保护区内毛冠鹿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记重捕法,根据调查估算出的种群数量=第二次捕捉的数目×第一次捕捉标记的数目/第二次捕捉中带标记的数目,若被捕捉过的毛冠鹿会变得十分狡猾,不易被再次捕捉,会导致调查出的种群密度偏大。该保护区的毛冠鹿种群密度直接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小问2详析】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改善毛冠鹿栖息环境,从而提高其环境容纳量。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描述、解释和预测一个种群的数量变化。10.某二倍体植物的抗倒伏和易倒伏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和a控制,抗病和易感病为另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B和b控制。现用纯合抗倒伏易感病和纯合易倒伏抗病植株杂交,F1均为易倒伏抗病植株,F1再进行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易倒伏抗病:抗倒伏易感病:抗倒伏抗病:易倒伏易感病=4:4:1:1,回答下列问题。(1)显性性状是指_____;根据F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2)F1的基因型是_____,某同学认为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依据是_____。(3)F2中出现抗倒伏抗病和易倒伏易感病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答案〗(1)①.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②.易倒伏、抗病(2)①.AaBb②.纯合抗倒伏易感病和纯合易倒伏抗病植株杂交,F1均为易倒伏抗病植株,F1进行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不符合9:3:3:1(3)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导致同源染色体中的非等位基因发生重组〖祥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小问1详析】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亲本中抗倒伏和易倒伏杂交F1均为易倒伏,故易倒伏是显性性状;易感病和抗病杂交,F1均为抗病性状,显性性状是抗病。【小问2详析】纯合抗倒伏易感病和纯合易倒伏抗病植株杂交,F1均为易倒伏抗病植株,易倒伏抗病为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是AaBb,如果两对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F1进行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易倒伏抗病:抗倒伏抗病:易倒伏易感病:抗倒伏易感病=9:3:3:1,题干中F1进行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易倒伏抗病:抗倒伏易感病:抗倒伏抗病:易倒伏易感病=4:4:1:1,故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小问3详析】纯合抗倒伏易感病(aabb)与纯合易倒伏抗病(AABB)品种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得F2,F2易倒伏抗病:抗倒伏易感病:抗倒伏抗病:易倒伏易感病=4:4:1:1,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最可能的原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导致同源染色体中的非等位基因发生重组。(二)选考题: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道题计分。[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某兴趣小组用凝胶色谱法从猪的红细胞中提取了血红蛋白,然后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了鉴定,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冷库买卖拆除合同范本
- 剪力墙和伸缩缝施工方案
- 亚马逊推广服务合同范本
- 分包电气合同范本
- 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 中英文演出合同范本
- 农作物安全生产合同范本
- 加盟燕窝店合同范例
- 加工面店转让合同范本
- 出口篷布采购合同范本
- 老年护理相关法律法规
- 《陶瓷工艺技术》课件
- 变更强制措施的申请书
- 供电所安全演讲
- 深度学习架构创新-深度研究
- DL∕T 5210.2-2018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2部分:锅炉机组
- 电梯每月电梯安全调度
-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 (新教材)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 部编2023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活动园问题及答案
- GB/T 2951.12-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2部分:通用试验方法-热老化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