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背景下广西蚕丝出口贸易分析与研究 国际贸易专业_第1页
经济危机背景下广西蚕丝出口贸易分析与研究 国际贸易专业_第2页
经济危机背景下广西蚕丝出口贸易分析与研究 国际贸易专业_第3页
经济危机背景下广西蚕丝出口贸易分析与研究 国际贸易专业_第4页
经济危机背景下广西蚕丝出口贸易分析与研究 国际贸易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危机背景下广西蚕丝出口贸易分析与研究摘要经济危机影响下,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出口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作为广西的蚕丝出口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应对呢?广西抓住商务部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东桑西移”工程的契机,大力发展桑蚕产业,以农促工,带动全区茧丝深加工,蚕丝出口贸易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世界蚕丝业发展的基本概况,然后介绍中国蚕丝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利用SWOT法和调查问卷实证分析法对广西蚕丝业发展历程进行归纳,说明经济危机对广西蚕丝业的影响及如何在经济危机过后走出低迷进一步发展。关键字蚕丝;贸易;经济危机;广西TheanalysisandresearchofGuangxisilkexporttradeinthecontextofeconomiccrisisAbstractDuringtheperiodof"11thfive-Yearplan",Guangxiseizetheministryofcommercetoimplement"DongSangXiYi"engineeringopportunity,Vigorouslydevelopthesilkwormindustry,promotingtheworkbyagriculture,leadingtothedeepprocessingofcocoonandsilkexporttradedevelopment.Inthispaper,wefirstintroducethebasicsituationoftheworldsilkindustrydevelopment,andthenintroducethedevelopmentofChinasilkindustry,onthisbase,summarizedthedevelopmentprocessofsilkindustryinGuangxi,explaineconomiccrisisonthesilkindustryinGunagxiandhowtofurtherdevelopmentoutofthedoldrumsaftertheeconomiccrisis.KeywordsSilk;Trade;EconomicCrisis;Guangxi一、引言世界蚕丝业发展概况19世纪术20世纪初,世界蚕丝主产地集中于以中国和同本为中心的东亚地区,以及以意大利和法国为代表的地中海北部沿岸地区和古代“丝绸之路"沿途的中亚和西亚地区;20世纪50年代,当时世界蚕丝业的主产地集中在以日本和中国为代表的东亚地区,以乌兹别克斯坦为代表的中亚地区,而在意大利、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等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地区也有相当量的蚕丝生产;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世界蚕丝业的主产地进一步集中东亚地区。工业化的发展促使世界蚕丝生产格局发生了大变化。蚕桑生产从劳动力成本高的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泰国等。这种变化尤以日本最为突出。自1975年以后,日本和韩国的蚕丝业进入衰退期,中国、印度和泰国的蚕丝业快速发展,东南亚地区在世界蚕丝中的地位明显提高;随着巴西蚕丝业的发展,南美洲在世界蚕丝业中开始占有一定的地位;而以乌兹别克斯坦为代表的中亚地区还有相当量的茧丝生产。中国蚕丝业发展概述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从丝绸文明古国到现在的丝绸大国,中国的丝绸业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可是到了近代,长期的战争使丝绸生产一落千丈。1949年全国蚕茧产量只有3万吨,处于消失的边缘。新中国的诞生为丝绸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1977年中国生丝产量恢复到1.8万吨,超过同本,重新跃居世界首位。随后20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蚕丝生产国与供应国。但近十年来中国生丝产量波动较大,1995年达7.8万吨,随后几年产量陆续下降,2000年为5.1万吨,2002年又回升到6.0万吨。到现在为止已经成为丝绸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其生丝产量在世界上占据垄断地位,据统计,目前中国蚕茧和生丝产量已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生丝和真丝绸缎的出口量分别占到世界贸易总量的90%和70%。国内蚕桑业在局部地区也经历了发展高峰期,从局部发展情况看,蚕丝业从经济富裕地区向经济落后地区转移。国家推动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后,不仅促进了蚕桑生产的梯度转移,更使蚕桑生产朝着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东部如江苏海安、东台等蚕桑基地优质化,西部地区如广西、云南、甘肃等蚕桑基地规模化,东西中部协调发展的格局。广西蚕丝生产和出口的基本状况(一)广西蚕丝业发展的概况广西桑蚕大面积生产始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于1994年到达发展高峰。之后,由于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全球经济发展缓慢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广西桑蚕业进入产业结构调整期,桑蚕生产一度跌落低谷。随着国际经济好转和国际市场对绿色环保产品的推崇,广西桑蚕生产发展速度加快,并高于历史水平。但在蚕丝产业链中,广西主要是生产蚕茧,只有部分蚕茧在当地深加工生产生丝,其余外销到其他省份,经济效益比较低。广西缫丝企业有90%以上的厂家均以厂检丝内销,除非用户要求时才商检,主要针对国内户销售,几乎没有什么出口桑蚕丝,并且其价格比四川商检丝低l~3万元/t,比江苏、浙江、山东等商检丝低2~4万元/t。随着广西蚕茧产量的提高,蚕丝的产量也相应提高,但是质量并未相应跟上,这种低质蚕丝实际上是浪费现有广西蚕茧资源,使行业的优势并未真正凸显,反而让低质蚕丝成了广西蚕丝的代名词。因此发展蚕茧缫丝业和桑蚕丝出口贸易是广西新一轮发展要解决的问题。经济危机对蚕丝业的影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经济危机对广西经济造成严重损害:在进出口的贸易中,广西与亚洲的贸易总额是最大,随后是美国、日本的贸易,从国别上看,广西的进出口贸易影响最大的是越南、欧盟、美国、日本。在这个经济大环境下广西桑蚕业也受到伤害:茧丝市场疲软,茧贱伤农、缫丝厂减产、蚕茧市场供大于求、整个产业发展后继乏力。目前,经济危机还在震荡调整,广西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危机,发展桑蚕业:(1)稳面积留住根,增强发展信心。桑蚕产业是我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保持桑蚕产业高效、生态、稳定发展,对全区“三农”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蚕业产业是外向依赖度较高的产业,金融危机对蚕业产业生巨大影响,厂丝、干茧市场价格急剧下跌,鲜茧市场收购价格接近历史最低水平,蚕农收入大幅下降,当前一些蚕区出现弃桑或毁桑现象,桑蚕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对此各地要充分认清形势、加大宣传、增强市场意识、稳定桑园面积。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蚕茧市场价格波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金融危机对蚕业的冲击是全球性的。我区发展蚕业自然条件优越,蚕茧具有高产、优质、高效等竞争优势,只要采取合理的综合措施,加大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就能渡过目前难关,为下一轮蚕业大发展和做大做强广西蚕业奠定坚实基础。(2)发展茧丝绸深加工企业,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蚕桑茧丝绸产业是一个典型传统的以外销为主的产业,各环节产品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丝绸产外贸价格,这种由终端产品决定的产销机制决定了产业链上各环节的风险和利益分配比例,赢利的必然是外贸,亏损只能由上游的丝厂、绸厂和最广大的蚕农承担。虽然广西蚕茧产量居全国第1,每年可产鲜茧15万~20万t;有缫丝企业78家,生丝产能2万t,可消化85%左右的原料茧,但是广西茧丝绸产业链不完整,主要产品是生丝,为中下游企业提供原料;因此,获得的产业利润少。近年来广西蚕丝被有较快发展,织绸还刚刚起步,印染及丝绸服饰几乎还是空白。(3)实施人才科技战略,增强发展后劲。广西蚕业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大量蚕桑专业人才储备和蚕桑科研成果的积淀,而蚕业的可持续发展更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科研成果作为支撑。因此,广西要加快蚕桑茧丝绸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尤其要加大蚕桑本科人才的培养力度;要充分利用蚕业研究院这一科研平台,在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同时,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快蚕桑茧丝绸产业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蚕业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我们从南宁海关获得了最近几年的蚕丝出口的相关数据如下:表1.广西近几年蚕丝商品进出口总值年份出口进口累计比上年同期±%12月01至12月12月01至12月进出口出口进口20118212510800168.4173.9-100.0201016259167018939.637.6372.9200912506662440-26.6-26.5-39.620082109069066129.7-86.22007992394840481370.5-32.02006083946708-9.018.020055192370600-31.30.0表1为广西近几年蚕丝商品进出口总值的数据报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在2005和2006年我区的蚕丝出口均为负增长,还依赖于进口,这与那时候才开始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有关,需要一个缓冲期。到2007年后,除了2009年出口出现了负增长外,其他几年均都为正增长,且在去年2011年出口达到了173.9%,而进口为0,这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后广西蚕丝逐步调整产业结构,逐渐占据国际市场的结果,但我们同时在表中也看到2009年也出现了出口负增长,为-26.5%,这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所致,可见我区惨死的出口受世界经济影响较明显,结合上述SWOT分析法模型分析得到的结果,避免劣势,加强优势,把握机会,如何在危机中发现生存之道是我们所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三、广西蚕丝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一)研究方法SWOT分析法模型(也称TOWS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在现在的战略规划报告里,SWOT分析算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工具了,同样SWOT也是来自Mckinsey咨询公司的。SWOT分析代表分析企业或行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广西蚕丝产业的SWOT分析竞争优势“东桑西移”工程为我区的蚕丝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我国东部地区一直是蚕丝产业的主要产区,随着2006年开始实施的“东桑西移”工程,逐渐使我国丝绸原料生产基地向地域广阔的中西部内陆省区转移,为我区吸收东部良好经验,改进本区以往的低成本蚕丝的制造,提升蚕丝的品质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且在我区相对人力、物力等成本相对较低,从而成本优势得以保持,可提升国际竞争力。截至2008年,“东桑西移”工程实施3年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不仅逐渐使我区的养蚕生产从小规模分散经营向大规模经营转变,同时又带动了我区蚕茧和生丝等原料产品质量的提高。2.竞争劣势虽然随着“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我区的蚕丝产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蚕茧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然而,目前的生丝加工还未完全从东部转移到西部地区,相应配套的产业链和加工服务体系并未我区蚕茧生产基地形成,而且蚕茧生产现代化程度还不高,没有彻底改变以前的小规模、粗放式的生产模式。随着目前“东桑西移”工程的不断推进,多个万亩以上的大规模现代化蚕茧生产基地将在广西地区陆续建成,形成新兴蚕茧产区,同时还将陆续发展多个初级茧丝绸加工龙头企业,这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蚕茧生产的粗放式经营现状,但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来彻底改变西部地区产业基础较薄弱的现状。同时,加工生产设备现代化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差距,缺少相应的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不强。3.机会从国际蚕丝生产来看,以前的蚕丝主要生产国日本和韩国的生产迅速衰退,世界蚕丝生产中心逐渐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位我区的蚕丝大力发展提供了国际大环境。同时,印度、越南、泰国等国由于国家的重视和国外的经济援助,蚕丝产业则迅速崛起,而我区作为与这些国家最近的地区,将会处在竞争和合作的最前沿阵地,他们将和我们一起成为亚洲新的丝绸生产集聚地。与以上地区相比,我区适宜种桑养蚕的区域广,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由于“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蚕丝的上游产业已逐渐从东部转移到西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产成本上升的问题,使得我区的蚕丝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得以保持,这对我区蚕丝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新的契机。而且,丝绸贸易配额的取消使我区丝绸出口具有更大提升空间,加入WTO后,我国取消了蚕丝类商品出口公司审核经营管理,并取消了丝绸和部分丝类商品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因此使我区的蚕丝相关产品的出口具有了一个自由的贸易环境,这为扩大出口提供了良好的机遇。4.威胁首先是国际丝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区分别面临来自印度、泰国、越南、巴西等国的竞争,其次是贸易壁垒日益影响我区的蚕丝出口规模的扩大,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不断通过提高技术标准来制造贸易壁垒,限制我区由于技术相对较低造成的技术不过关产品,最后还有反倾销调查使我区蚕丝出口面临严峻形势。SWOT分析矩阵外外部环境OT内部环境SW机会O1、世界蚕丝生产中心逐渐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位我区的蚕丝大力发展提供了国际大环境。2、印度、越南、泰国等国由于国家的重视和国外的经济援助,蚕丝产业则迅速崛起,而我区作为与这些国家最近的地区,将会处在竞争和合作的最前沿阵地。3、加入WTO后,我区的蚕丝相关产品的出口具有了一个自由的贸易环境,这为扩大出口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威胁T1.国际丝绸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区分别面临来自印度、泰国、越南、巴西等国的竞争。2.贸易壁垒日益影响我区的蚕丝出口规模的扩大。3.反倾销调查使我区蚕丝出口面临严峻形势。优势S1.“东桑西移”工程为我区的蚕丝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遇。2.我区相对人力、物力等成本相对较低,从而成本优势得以保持,可提升国际竞争力。优势机会策略SO1.“东桑西移”工程,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在对国外出口大环境中充分发挥作用。2.充分利用良好的人力成本,在与国外同行竞争中具备更好的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增大出口。优势威胁策略ST1.利用国家好的政策大力发展,争取在和印度、泰国、越南、巴西等国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2.加强对贸易壁垒的攻坚。劣势W1.生丝加工还未完全从东部转移到西部地区,配套产业链和加工服务体系并未在我区蚕茧生产基地形成2.生产现代化程度还不高,没有彻底改变以前的小规模、粗放式的生产模式,缺少相应的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不强。劣势机会策略WO1.抓住国家好政策机遇,加快转移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2.利用国际竞争的平台机会,大力促进精细生产规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国际知名品牌。劣势威胁策略WT1.在与国外竞争中,大力学习改进现有的落后的技术。2.加强自身的产业建设,增加技术含量,提高国际竞争力。数据处理(这部分放在广西发展的基本背景中去)我们从南宁海关获得了最近几年的蚕丝出口的相关数据如下:表1.广西近几年蚕丝商品进出口总值年份出口进口累计比上年同期±%12月01至12月12月01至12月进出口出口进口20118212510800168.4173.9-100.0201016259167018939.637.6372.9200912506662440-26.6-26.5-39.620082109069066129.7-86.22007992394840481370.5-32.02006083946708-9.018.020055192370600-31.30.0表1为广西近几年蚕丝商品进出口总值的数据报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在2005和2006年我区的蚕丝出口均为负增长,还依赖于进口,这与那时候才开始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有关,需要一个缓冲期。到2007年后,除了2009年出口出现了负增长外,其他几年均都为正增长,且在去年2011年出口达到了173.9%,而进口为0,这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后广西蚕丝逐步调整产业结构,逐渐占据国际市场的结果,但我们同时在表中也看到2009年也出现了出口负增长,为-26.5%,这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所致,可见我区惨死的出口受世界经济影响较明显,结合上述SWOT分析法模型分析得到的结果,避免劣势,加强优势,把握机会,如何在危机中发现生存之道是我们所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四、广西蚕丝业出口贸易的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一)影响因素的确定蚕丝业是一个易受国外市场影响波动性较大的产业,高峰时期可以给地方经济带来很大收益,在滑波时也会造成很大损失。结合国内外市场和我区的蚕丝现实生产情况,影响我区的蚕丝出口贸易的发展因素总结如下。茧丝价格的影响自2007年以来,茧丝市场价格持续走低,价格大幅波动。尤其是去年10月份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厂丝、干茧市场价格急剧下跌,鲜茧市场收购价格接近历史最低水平,蚕农收入大幅下降,当前一些蚕区出现弃桑或毁桑现象,桑蚕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蚕丝产业链单一,产品缺少深加工的影响蚕丝业是一项可以再生的产业,具有经济与生态双重效应,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其产业链包括桑蚕—蚕茧—蚕丝—丝绸—印染—服装、家纺等几大环节。2010年我区又实现了种桑、养蚕的大丰收,成为地道的茧丝绸业原料基地。但是,据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1-11月我区蚕丝及交织机织物产量为358.49万米,只占全国总产量的0.26%左右。这与全国1/3的蚕茧产量极为不对称,严重暴露了我区蚕丝业头重脚轻的不均衡格局。过分集中在种桑、养蚕和缫丝环节的产业链,受外部影响较大,面对经济危机时无法通过链内的利益重新分配来自行调整,一旦链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全局。同时,我区蚕农和加工企业分家现象严重,相互之间基本处在竞争状态,利益的联动性不够,经常因价格纠纷和利润目标差异而矛盾重重。我区的蚕丝相关产业还处在卖蚕、卖丝,卖原材料的阶段,丝绸原料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加工业的发展速度。目前,广西丝绸工业依然以缫丝生产为主,所承接的企业也主要是缫丝厂。真正能从蚕茧到成衣实行一体化经营的企业一家都没有。2009年,全区共有丝绸企业78家,其中缫丝企业就占了73家,丝绸厂和服装企业仅有5家。因为深加工能力能力差,产业受限因素太多,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都会给广西的蚕丝业带来极大冲击。缺乏品牌意识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那永远是只能为他人作嫁衣。目前广西的蚕丝业从桑叶、蚕茧、生丝、绸布、蚕丝被、真丝服装整个产业链均没有打造出属于自己区域,具有特色鲜明的品牌。我国“六大绸都”,杭州、苏州、嘉兴、无锡、湖州、吴江,都属于江浙地带,而广西榜上无名;中国十大丝绸品牌:天堂故事、万事利

、丝绸之俯

、丝绸之路、喜德宝

、凯喜雅

、都锦生

、古之美、爱丝利

、丝瑞和,也没有一家来自广西。虽然这与历史渊源有关系,而且广西的蚕丝业也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但这不能作为我们滞后的借口。2005年,广西蚕茧产量就达14.13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5%,总量居全国第一位,至今多年已过,广西依然没有培育出自主品牌,哪怕就是细分行业的蚕茧、蚕丝品牌都没有打出名堂,如果说开始的底子差基础不好我们可以接受,但给予充分的时间来发展还不能到达一定的水平的话,那就值得我们深思了。而作为出口贸易,品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响亮的品牌,其效应甚至超过其商品本身,这一点我们要向国外特别是意大利学习和借鉴。4.销售渠道的建立和对产品的宣传力度的影响同时产品的销售也主要是靠客户上门收购。企业的触角没有伸出去,很少有企业在江苏、浙江、上海等传统茧丝绸集散区设立销售机构。这种没有稳定营销渠道和客户群体的状况,不利于广西茧丝绸业的持续发展。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对上述实证分析,我们采取了查阅相关数据分析处理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别对这4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茧丝价格的实证分析从相关报道和中国纺织协会我们整理得到近20年广西地区茧丝收购价格的对比,见表2:表2.近20年广西地区茧丝收购价格的对比年份鲜茧收购价(元/kg)年份鲜茧收购价(元/kg)年份鲜茧收购价(元/kg)19909.42199715.13200415.9419918.44199813.5200517.7619927.98199911.04200625.82199310.36200015.02200716.86199412.34200114.49200816.18199511.9220029.77--199611.63200312.93--我们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处理,见图1:图1历年蚕茧价格分析对比图中我们可以发现:近20年来广西的蚕茧价格总体是上扬趋势的,但也呈现除波浪式的起伏,其中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前后价格发生剧烈的波动,由1997年的15.13元跌到了1999年的11.04元,甚至回到了好几年的前的价格水平;随后经过周期调整,在2002年又跌倒了低谷9.77元,随后随着国内2006年的“东桑西移”工程的推动在2006年达到了顶点25.82元,这个时间里本区蚕丝业大力得到了发展,但随后的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有席卷全球,价格又大幅下跌到16.18元。综合以上数据说明蚕丝的价格受国际影响非常明显,牵一发而动全身,价格的下跌必然影响出口贸易。蚕丝加工产品丝绸的实证分析表3.2007年广西地区丝绸出口与其他省区的对比序号省市名称金额(万美元)份额(%)-合计361064.881001浙江156016.0643.212江苏50458.0713.973上海44911.0512.444广东39939.0611.065四川24680.846.846山东13583.643.767重庆4914.731.3620广西466.330.13表3为2007年广西地区丝绸出口与其他省区的对比,表中我们可以发现江苏、浙江和上海的丝绸出口量接近70%,而我区广西只有很少的0.13%,仅为最大比例浙江的1/400,可见我区在蚕丝的深加工及整个产业链发展上存在严重的脱节,仅满足于简单的粗放式的生产,缺少东部地区的产品意识,虽然“东桑西移”工程给我区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模仿,而要学会超越。蚕丝相关品牌的调查分析采取问卷的形式对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消费层次的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180份。调查结果如下:图2丝绸品牌首先被想起的比例图3各年龄段不了解任何丝绸品牌的比例从图2、3中可以发现品牌意识对消费者的影响,爱马仕最为国际顶尖品牌深入人心,为广大群众所熟悉,而相对应的其他品牌有的就非常低,都不到1%,但在这些品牌中没有一个是我们广西自己的品牌,这从侧面告诉我们发展属于我们自己的蚕丝相关产品的品牌已经迫在眉急了;而从各年龄段不了解任何丝绸品牌的比例我们也可以发现,年轻人了解丝绸产品的较少,这与他们的经济状况有关系,而30-50之间了解是最多的,这为我们销售渠道的建立和贸易的建立可以提供很好的参考。结论和建议(一)开放思想、注意承接的针对性在经济危机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做好蚕丝的出口贸易,首先我们需要做好本地的产品,而做好本地的蚕丝产品就需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这才是是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由于长期以来处在相对封闭环境,导致广西地区欠发展,,一般只能靠中央的拨款支持才能发展。“等、靠、要”的思想在我们脑中已经根深蒂固,而对市场经济理念和发展观念接受程度较低。在产业承接中,政府要牢记政企分开原则,树立服务观念、切实提高办事效率,为“承接”开辟绿色通道,创造良好宏观环境。同时,也要承担起政府应该承担的职责:为企业搭建招商引资的平台、合理规划工业园区、组建产业承接机构为企业牵线搭桥、为种桑养蚕提供技术援助;在蚕农、丝绸商户、丝绸企业、科研院所之间做好指导和协调工作。企业则要摆脱长期缺少竞争而害怕竞争的狭隘思想,以发展的眼光,共赢的心态,制定符合实情的方案,主动与待迁企业联系,通过企业间的市场交流和合作,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促进企业实现质的飞跃。在招商引资、自身发展和产业承接的多重作用下,从2005年开始,广西的缫丝工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全区缫丝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了大幅度提高,大部企业的产品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已达到3A—4A级。在技术和设备都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后,为避免过渡竞争,广西蚕丝业承接重心应该后移,将重点转向绢纺、印染和制衣企业等环节上。缫丝厂则应该在提高工厂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上多做下功夫。鼓励和支持本地缫丝厂或相关企业通过租赁、承包、设施整体搬迁、创办新厂等多种方式,把茧丝绸业下游企业引入广西,逐步对产业链进行补充完善。广西毗邻广东,洛湛铁路通车、两省间高速公路和等级公路不断开通,空间障碍日益消失。丝绸成衣目前主要是时装和女装,深圳的女装和东莞的时装在我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比较优势。而且当地都是产业转移较为迫切的地区,广西应该主动寻找当地丝绸厂、真丝服装加工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承接。(二)打造龙头企业、创建自主品牌龙头企业通常是指能带动一个行业或者是一个地方经济的,有影响的核心企业。它的带头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广西茧丝绸业蓬勃发展而又群龙无首的情况下,打造本地龙头企业显得尤为迫切。广西各级政府应该通力合作,重点扶持宜州、环江、鹿寨、象州等一批优质原料茧生产大县(市)优先打造龙头企业,从用地、税收、贷款等实施适当倾斜政策,或从本地企业里精选培育或从产业转移区重点引进。对本地企业的打造,广西可以通过“企业+基地+桑农”的方式,实行股份合作,建立企业桑农更加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的扩张。只有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以及管理和制度创新作用,才能激活整个产业链,才能引导和组织桑蚕基地有序生产、稳定和平抑市场价格、为蚕农消除后顾之忧。品牌不仅仅是一种符号结构,一种产品的象征,更是企业、产品、社会的文化形态的综合反映和体现,有时也是企业和城市的名片,是无形资产。品牌意味着高质量、高信誉和高效益。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品牌,一流企业卖标准,超一流企业卖趋势,这在服装界已是共识。广西茧丝绸业依然停留在卖产品的阶段。创建自己的特色品牌也就成为了当务之急。品牌的创建关键是要有品牌意识,桑、蚕、茧、丝、绸、服装、家纺等各个节点都可以创建品牌。广西可以先从蚕茧、蚕丝等优势产品着手,对同一区域的特色蚕茧、蚕丝统一包装、统一冠名、统一对外宣传,通过专店、门市部等渠道统一销售,逐步打造本土品牌。(三)未雨绸缪、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人才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决定的因素。茧丝绸业产业链较长,是农业、种植、加工、贸易、研发高度结合的一个产业,从科学种桑、养蚕、蚕茧收烘、缫丝与织丝、纺织、丝织服装设计与加工、丝绸贸易以及茧丝绸副产品综合利用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目前,广西的种桑、养蚕、制蚕、缫丝等环节在部分地区已经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但全面推广开还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来承担。而且,随着产业日益庞大,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支撑,广西茧丝绸行业人才的缺口显而易见。国内产业转移中所表现的设备无法利用、产品质量不合格、生产效率下降等“水地不服”问题,归根到底是人才无法对接的因素。广西本地高校、职业院校应该发挥人才培养基地作用,通过聘请专家、教研相辅相助、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等途径,为广西茧丝绸业的长远发展输送人才,真正履行地方院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职责。企业也可以主动与相关院校建立对口培养、培训机制,或派遣在职员工进修,或与院校签订委托培养协议,多渠道培养、储备专业人才。(四)逆向思维、企业职能反向转移在产业的转移和承接中,广西本地企业也要注意自身的扩张。广西的缫丝工厂、丝绸企业、服装公司应该走出去,把企业的部分职能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目前该产业的行业精英基本集聚在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福建以及北京等地,国内外客户也喜欢来这些传统蚕丝绸集散区域采购。企业可以将营销、设计等职能部门向这些区域转移。1.提高技术、改变观念。广西虽拥有一定的产业前端技术基础,但在市场营销、品牌推广、开发设计、国际贸易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发展瓶颈。通过企业职能的反向转移,可以就近吸纳行业人才,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可以通过业务交流,参观学习,深入沿海发达地区的工厂和企业,到第一线实地学习最新技术;可以通过对沿海企业管理模式、经营体制的深入了解,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现代营销意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2.拓展渠道、招揽客户。设立在传统蚕丝绸集散区域的分支机构,在分享沿海市场的同时,也能发挥窗口推介作用,扩大企业和产品的影响。长期与客户近距离接触和合作,更利于相互的信任和理解的加深。有品牌者得市场、有渠道者得天下,通过企业职能的反向转移,既能拓展营销渠道也能逐步建立起稳定的客户群。3.及时掌握行业信息。信息是是企业进行成功谋划的基础。在当今信息时代,不能及时掌握信息,就不能准确决策。广西目前毕竟不是我国的茧丝绸业中心,关于行业市场价格波动、技术变迁以及真丝产品的流行趋势变化等信息都是从沿海发达地区扩散而来,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无疑都将受到一定的影响。通过企业职能的反向转移,广西企业就能实现与沿海发达地区企业信息资源的同步利用。参考文献[1]黄旭华等.关于促进广西蚕丝业稳定发展的思考[J].广西蚕业,2009(3):50-55[2]唐涛.应对金融危机做强广西桑蚕业的思考[J].广西蚕业,2009(2):37-41[3]黄世勇.国际金融危机对广西经济影响的初步观察[J].经济研究参考,2009(59):40-42[4]吴大洋,蓝广芊.我国蚕丝业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方向[J].丝绸,2008(12):1-6[5]许才定,孔育国.我国蚕丝业与丝绸业的发展[J].国外丝绸,2006(1):21-38[6]彭小硕.广西桑蚕丝绸产业发展战略思考[D].广西大学,2006:3-5[7]韦波.广西壮族自治区蚕桑生产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6:5-6[8]沈兴家.广西蚕丝业现状分析和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J].中国蚕业,2010(3):1-6[9]范作冰等.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丝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蚕业科学,2010(3):564-570[10]王绍熙,王寿椿.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8[11]谢荣贵.WTO与广西农业[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12]王玉荣.中国蚕丝绸业陷入困境的原因及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1997(1):29-33[13]吴裕贤.丝绸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改革管理,2000(1):4-6[14]孔育国,许才定.把我国建设成世界丝绸强国的建议[J].改革与管理,2006(9):1-3[15]邱明池.广西桑蚕丝亟待提升自身品牌[J].丝绸,200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