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2155-2020 高清版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评价规程_第1页
DL∕T 2155-2020 高清版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评价规程_第2页
DL∕T 2155-2020 高清版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评价规程_第3页
DL∕T 2155-2020 高清版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评价规程_第4页
DL∕T 2155-2020 高清版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评价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评价规程国家能源局发布I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则 25监测系统完备性评价 25.1一般规定 25.2仪器观测项目 25.3巡视检查内容 45.4评价标准 56监测系统可靠性评价 96.1一般规定 96.2监测方法 6.3监测设施工作状态 6.4监测成果 6.5评价标准 7监测系统总体评价 7.1一般规定 7.2评价标准 7.3增设、修复、停测封存、报废的条件 附录A(规范性)永久及长期监测项目分类 附录B(资料性)外部变形测量理论精度计算方法 20附录C(资料性)监测设施现场检查及现场测试内容和方法 25附录D(资料性)混凝土坝、土石坝监测物理量变化一般规律 41Ⅱ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秀丽、谢霄易、王玉洁、周建波、崔何亮、1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评价规程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GB/T12898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6818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17942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51416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标准DL/T1254差动通阻式监测仪器鉴定技术规范DL/T1271钢弦式监测仪器鉴定技术规范DL/T1558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运行DL/T5178混凝上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209混凝土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DL/T5211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技术规范DL/T5256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DL/T5259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DL/T5353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规范JJG414光学经纬仪检定规程JJG425水准仪检定规程横跨河床和水库周围垭口的所有永久性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输水和过船建筑物的挡水结构监控大坝全生命周期整体运行性态的变形、渗流等监测项目,以及针对工程隐患或重要部位的监2为特定的目的,在一定阶段内应持续监测的项目,包括施工期临时监测项目和科学试验监测项监测项目monitoringitem4总则a)大坝勘察、设计、审查、施工、监理报告,试验研究资料,工程蓄水和竣工安全鉴定及验3c)坝高150m以上的重力坝坝踵应设置变形及渗透压力监测项目,测点布置应能反映坝踵应a)监测剖面宜与勘探剖面和稳定性分析剖面相结合,测点布置应能反映边坡整体和局部稳定4c)可能存在工程风险的表面裂缝应设置裂缝变形监测项目,测点布置应能反映裂缝开合、错5b)启闭机机架、门架等结构和焊缝的变形、损伤、腐蚀和裂纹及连接螺栓的紧固程度;启闭机转动装置的润滑、磨损、腐蚀等,钢丝绳的润滑、固定、磨损、变形、情况;液压启闭机液压缸缸体、活塞杆、端盖、支铰座等主要结构件c)启闭机运行过程的同步偏差、异常噪声、啃轨等异常;电动机、电气控制设备、正常动力、备5.4.2重力坝、拱坝监测项目分项评价要素见表1、表2。重力坝和拱坝存在下列情况时,相应监测项a)高坝已运行多年,顺体变形正常,巡视检查未见异常,坝体中下部设有变形监测但未设坝基变b)基岩上的低矮闸坝且坝基扬压力不作为大坝稳定和坝基渗流稳定的控制条件,未设置坝基扬压c)V形河谷的薄拱坝未设置坝基扬压力监测项目,坝基扬压力分项完备性平为基本完备。d)无基础廊道的中低坝未设置渗流量监测项目,渗流量分项完备性评为基本完备。5.4.3土石坝监测项日分项评价要素见表3。土石坝存在下列情况时,相应监测项目评级结果可进a)坝体存在变形不协调等异常情况未设置变形监测b)面板堆石坝向测缝计损坏,但大坝变形已稳定,接缝变形分项完备性评为基本完备。c)钢筋混凝土面板推石坝未设置坝体渗透压力监测,坝体渗透压力分项完备性评为基本完备。d)土石坝基础地质条件较好或覆盖层较浅,未设置坝基渗透压力监测,坝基渗透压力分项完备性e)深覆盖层未设置坝后量水堰监测渗流量,但有其他有效的渗流监测方法和巡视检查,且大坝无明显渗漏问题渗流量分项完备性评为基本完备;若存在可能影响大坝安全的渗漏,渗流量分项完备性评为不完备。f)土石坝或土石坝周边的渗水点未布设测点,但有详细检查跟踪记录,且渗水不影响大坝安全,渗流量分项完备性评为完备;如渗水可能影响大坝安全,渗流量分项g)未设置绕坝渗流监测项目但坝肩地质条件较好,经论证无绕坝渗流稳定问题;或绕坝渗流监h)未设置下游水位监测,但下游河流断流,或坝脚量水堰的堰池水位波动不大,且可通过堰上水5.4.4I级、Ⅱ级和100m以上的高边坡监测项目分项评价要素见表4,边坡级别划分见DL/T5353。a)经论证边坡稳定条件较好,或失稳对工程安全影响较小,未设表面变形监测,但有详细的巡视b)表面位移未收敛,可能失稳并影响大坝安全的边坡,未设置深部位移监测,变形分项完备性评c)出现裂缝但未设裂缝变形监测项目的边坡,若裂缝尚不影响边坡整体稳定,且有详细的巡视检查记录,变形分项完备性评为完备;若裂缝可能影响边坡整体稳定,变形分项完备性评为基本6理,能有效监测坝体变形性态;纵向监测断面每个坝段坝顶均布置有测点,高坝坝体中间高程廊道布置有测点,工程重要部位均布置了测点测点条件的设有坝基变形监测项目,测点布置与横向监测断面对应,且针对地质缺陷布置有测点;高坝在典型坝段的坝踵和坝趾布置有测点变形监测项目条件的形监测项目,测点布置能够反映裂缝开合、查记录详细条件的压力点,形成纵向监测断面,主要坝段设有横向缺失条件的渗透压力目,测点布置能够反映抗滑面渗透压力分布条件的设有渗流量监测项目,渗流量较大时,测点布置满足分区分段监测要求条件的质、水文地质、枢纽渗控体系等情况布置,能有效监测两岸坝肩绕坝渗流情况条件的坝体应力高坝设有坝体应力应变监测项目,坝踵、条件的设有完整的环境量监测项目,测点布置能等环境量数据;或未设置专门的环境量监测项目,但环境量数据可以由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获取获取气象监测数据条件的条件的质条件、坝体结构复杂或其他有代表性的坝程地质条件的一致性协调性条件的7表2(续)映坝基的变形特征和地质缺陷的处理效果条件的坝肩抗力能够反映坝肩岩体的变形特征和地质缺陷的处理效果力体监测项目条件的能够反映典型横缝灌区缝宽的变化规律要部位的典型横缝未布置测点条件的详细条件的帷幕工况提供依据别典型坝段坝踵及帷幕前等重要部位变形监测项目条件的压力面条件的条件的条件的坝体应力工况理论计算成果相互印证的坝体应力监测监测项目相互印证的坝体应力监测数据,闸条件的高坝设有坝体温度监测项目,测点布置能体温度监测项目条件的项目,但环境量数据可以由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获取获取气象监测数据条件的相关的部位,且对重要部位、薄弱环节和运行异常部位进行详细检查条件的8设有坝体变形监测项目,坝体表面、内部面、接缝和裂缝测点布置基本合理;条件的界面变形效反映接缝、接头挤压、张开及错动变形置基本合理,个别部位未布置测点条件的对危害性裂缝设有裂缝变形监测项目,测点布置能够反映裂缝开合、错动变化条件的渗透压力均质坝、砂砾石坝坝体内以及黏土心墙坝心墙内设有渗透压力监测项目,测点布置合理,能反映浸润线分布心墙坝心墙内设有渗透压力监测项条件的渗透压力础防渗体系设置渗透压力监测项目条件的监测项目,测点布置能够反映连接部位的渗条件的不合理导致大部分渗流量未监测条件的能有效监测两岸坝肩绕坝渗流情况体系等情况布置条件的条件的统获取获取气象监测数据条件的的渗流和变形,且对重要部位、薄弱环节和行详细检查条件的9表4I级、Ⅱ级和100m以上的高边坡各监测项目分项完备性评级要素设有变形监测项目,监测剖面与勘探剖面和体和局部、表面和深部的稳定状态;巡视检查记录条件的位变化影响敏感的边坡设有渗流监测目,但对边坡排水设施有详细的巡视检查记录条件的支护结构受力置监测项目,但对锚固体、抗滑桩、条件的及设施进行详细检查检查件的5.4.6监测系统完备性评级分为完备、基本完备、不完备三类,评级标准具体如下:a)所有永久监测项自均评为完备,且长期监测项目评为完备或基本完备的,监测系统完备性评为b)所有永久监测项目均评为完备,但长期监测项目中有评为不完备的,或永久监测项目中有评为基本完备但没有评为不完备的,监测系统完备性评c)永久监测项目中有评为不完备的,监测系统完备性评为6.1.1监测系统可靠性评价根据监测项目的监测时段分类和分项可靠性评级结果综合确定,分别对仪6.1.4各个测点监测设施可靠性评级通过现场检查、测试和资料复查,从监测方法、监测设施工作状a)监测设计专题及审查意见、监测系统建设和验收资料。b)监测仪器设备出厂检验资料、使用说明书、仪器基本资料表。c)监测数据记录整理表、巡视检查记录、监测数据库。d)控制网首期观测及复测报告、监测资料整编报告、监测资料分析报告。6.1.6监测系统可靠性评价主要依据GB/T12897、GB/T12898、GB/T16818、GB/T17942、DL/Tc)仪器设备精度、分辨率应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大地测量采用的观测仪器应满足GB/Te)仪器设备的耐水压、防风、防潮、防冻、防腐蚀、密封等性能参数应能满足现场工作条件g)静力水准装置进行管路连通性测试、静力水准仪测值准确性测试,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参见C.2.8。j)测压管和绕坝渗流监测孔(地下水位监测孔)进行灵敏度测试,管(孔)内渗压计进行准确性监测类别频率测值≤1000Hz时,频率极差≤2Hz频率测值>1000Hz时,频率极差≤3Hz温度极差≤0.5℃电阻值极差≤0.05Ω温度极差≤0.5℃频率测值≤1000Hz时,频率极差≤2Hz频率测值>1000Hz时,频率极差≤3Hz温度极差≤0.5℃表5(续)监测类别垂线间隙差≤0.2mm引张线自动化测值与理论值之差≤0.3mm平均无故障时间抽真空时间引张线式水平位移计电磁式沉降仪测压管和绕坝渗流(地下水位)灵敏度电阻比极差≤3×10-4电阻值极差≤0.05Q四芯差动电阻式仪器电阻比极差不超过±3×10-⁴电阻值极差≤0.05Ω频率测值≤1000Hz时,频率极差≤2Hz频率测值>1000Hz时,频率极差≤3Hz温度极差≤0.5℃监测类别电阻比与标准值之差不超过±1×10-⁴电阻值与标准值之差不超过±0.02Ω频率与标准值之差不超过±0.2Hz监测自动电阻比误差不超过±3×10-4频率误差不超过±1Hz遥测垂线坐标仪、位移中误差不超过±0.10mm频率中误差不超过±1Hz平均无故障时间平均无故障时间≥6300h6.3.5监测设施维护通过资料复查,结合规范要求,评价监测设施维护是否测设施维护是否满足下列要求:a)监测设施应按DL/T1558规定的项目和频次进行维护,监测数据异常或故障的监测设施应及时进行处理。b)监测设施维护记录应完整、翔实。c)监测设施维控处理后,应满足监测设施可靠性评价要求,处理前后的监测数据衔接良好。d)监测设施的备品备件应齐全、充足。6.4监测成果6.4.1监测成果应根据册史测值(未经叠加或修正的值)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实测精度分析,结合巡视检查记录,评价监测成果是否合理可信,及其反映出监测设施工作状态有无异常,重点检查监测成果是否满足下列要求:a)监测数据按DL/S209DL/T5256规定及时整理并录入数据库,无缺测、粗差等异常测值及时发现并处理。b)历史测值的时空变化规律应与相应建筑物运行性态变化规律相符。混凝土坝、土石坝监测物理量变化一般规律参见附录D。c)外部变形测量闭合差、点位中误差等实测精度应满足DL/T5178、DL/T5259的要求。d)变形控制网复测后应进行网点稳定性分析,工作基点发生位移时,工作基点坐标应采用复测后的成果,其相应的引用均应进行修正。e)巡视检查记录应详细、完整,宜附有略图、素描、照片及影像等资料,并将检查结果与上次或历次检查结果对比、分析。6.4.2历史测值的时空变化规律不符合相应建筑物运行性态一般规律或存在突变、阶跃、趋势性等变化时,应分析原因。6.4.3对历史人工和自动化监测成果,以及同部位采用多种监测方法获得的监测成果应进行对比分析。差异较大时应分析原因。6.5评价标准6.5.1各个测点监测设施可靠性评级分为可靠、基本可靠、不可靠三类,按照表6的分项评价要素进分项abc监测式和参数正确和参数不正确,但导致监测物理量偏定,影响监测数据连续性和准确性;计算公式和参数不正确,导致果影响较小设施外观完整,周置完好,安装牢固设施外观破损、锈蚀或渗水现象,保护装置略有破损,周边环境存在潮湿、渗水等情况,对仪器长期正常工作有影响,但目前尚未影响监测数据能指标均为合格格情况,但未对监测成果产生显著影响监测设施检查维护损坏或运行不稳定,导致历史监测数据存在阶段性缺测或精度低,对长期监测成果分析有一定影响反映大坝运行性态变化监测行性态变化规律,但存在非工程结构注:测量仪表按仪器选型、现场检查情况和现场测试成果3个分项评价要素进行评价。正常√√正常√√正常√√√√√√√√√√√√√√(规范性)A.1混凝土坝永久及长期监测项目分类混凝土坝永久及长期监测项目按表A.1进行分类。监测类别监测项目重力坝拱坝二a.变形监测控制网c.坝肩位移长期长期e.接缝变形长期长期长期长期g.坝基位移三CCa.扬压力或坝基渗透压力b.坝体渗透压力长期长期c.绕坝渗流(地下水位)e.水质分析长期长期四a.坝体应力应变长期长期长期长期c.混凝土温度长期长期d.坝基温度长期长期e.锚杆应力长期长期f.钢筋应力长期长期g.预应力锚索(杆)锚固力长期长期五长期长期e.坝前淤积长期长期长期长期g.冰冻长期长期表A.1(续)监测类别监测项目重力坝拱坝六专项监测a.强震动监测监测类别监测项目二a.变形监测控制网三b.坝体渗透压力(面板堆石坝)c.坝体渗透压力(均质土坝、砂砾石坝)d.浸润线(均质土坝、土质心墙坝)e.连接部位渗透压力f.坝基渗透压力g.绕坝渗流(地下水位)四压力(应力)、a.孔隙水压力c.坝基压应力d.界面压应力e.坝体防渗体应力应变及温度f.坝基防渗墙应力应变及温度五表A.2(续)监测类别监测项目五e.坝前淤积f.下游冲刷g.冰压力六专项监测a.强震动监测监测类别监测项目—二三四支护结构受力a.锚杆应力(资料性)外部变形测量理论精度计算方法B.1变形监测控制网控制网各测点理论精度,观测前可通过平差程序按先验方差进行估算,观测后成果按后验方差平B.2视准线法B.2.1视准线法包括小角度法和活动觇牌法。当采用具有自动目标识别、带仪器竖轴倾斜补偿功能的全站仪应配合无偏心的棱镜组按小角度法进行观测。B.2.2小角度法位移量观测值全中误差按公式(B.1)计算:MAr——小角度法位移量观测值全中误差,单位为毫米(mm)。β——小角度观测值,单位为秒(”)。p——常数,取206265”。Mp——小角度观测全中误差,单位为秒(”)。当观测环境良好,观测时间较短,大气折光较弱且在小角度水平角观测值中能基本抵消水平折光影响等理想条件下,视线长度在200m以内,采用J₁级测角仪器通过二测回观测Mp可控制在士(0.7~1.0)”,视线长度在200m以上,采用J₁级测角仪器通过四测回观测M,可控制在士(0.7~1.0)。M₃——距离观测全中误差,单位为毫米(mm),可按仪器标称精度进行计算。S工作基点到位移测点的水平距离,单位为米(m)。M。——仪器对中误差和后视目标对中误差,单位为毫米(mm)。仪器对中误差和后视目标对中误差这两项误差不会产生累积,其综合影响最大值将不超过其中最大的一项,考虑到大Mm——位移测点目标对中误差,单位为毫米(mm)。当采用与全站仪配套的高精度免调节变形监测专用棱镜组Mm可减小为±0.2mm,采用常规棱镜组该项误差在±(0.3~0.6)mm。B.2.3活动觇牌法位移量观测值全中误差按式(B.2)计算:…MA——活动觇牌法位移量观测值全中误差,单位为毫米(mm)。p——常数,取206265"。N——活动觇牌法观测测回数。n——重复照准活动觇牌的次数。S工作基点至位移测点的距离,单位为米(m)。a——一次照准误差,单位为秒(”)。视线长度在200m以内,采用T3经纬仪,α可取1.0)",采用全站仪,α可取±(1.0~1.2)";视线长度在200m以上,采用T3经纬仪,α可取±(1.0~1.4)”,采用全站仪,α可取±(1.4~1.7)”。M——活动觇牌对中误差,单位为毫米(mm),为士(0.3~0.5)mm。h——工作基点与位移测点高差,单位为米(m)。δ——仪器竖轴倾斜在垂直于视准线方向的分量误差,单位为秒(")。该项误差对于具有竖轴B.3极坐标法位移测点P的X方向、Y方向坐标位移量及点位位移量观测值全中误差应按公式(B.3)计算:S——工作基点到位移测点的水平距离,单位为米(m)。B.4前方交会法DL/T2155—2020p——常数,取206265”;…p——常数,取206265"Mp——测角全中误差,单位为秒(")。定的水准观测,一、二、三等水准观测m。分别取±0.1D——斜距,单位为米(m);p——常数,取206265";M₁——仪器高观测中误差,单位为毫米(mm),根据量取方法不同,其值在±(0.1~0.3)My——目标高观测中误差,单位为毫米(mm),目标高度根据采用的目标棱镜不同,其值在 差按公式(B.10)计算: D——斜距,单位为米(m)。(资料性)C.1环境量监测设施1)水尺或水位计是否设置在水流平稳,受风浪、泄水和抽水影响较小的区域,安装是否2)水位观测井及基水石有无杂物,水尺上有无附着物,尺面刻度、标记及尺板是否清晰。1)浮子式水位现场进行准确性检验。在水位计悬索上标识相当于库水位最大变幅的长度,在标送范围内以20cm/min~40cm/min的速率带动水位轮旋转,水位计测得的悬索长度与标度误差在±2.0cm内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2)钢弦式压力水位计,现场进行准确性、短期稳定性、绝缘电阻检验。准确性检验采用便携式读数仪测量并计算水位与水库水尺测读水位比较,误差在测试精度2倍范围内为合格,否则为本合格。短期稳定性、绝缘电阻检验按C3)气介质超片波水位计,现场进行准确性检验,满足下列要求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在48h之内开机10h,关机2h,共进行4次,记录每次测量值。水位计的测量范围为0.80mr⁵00m时,测值与库水位误差应在±3.0cm以内;水位计的测量范围为0.80m~10.00m时测值与库水位误差应在±4.5em以内。1)雨量计是否设在开阔、平坦且风力较弱的地方。2)承水器器口有无变形、器口面水平、器身稳固,承水器滤网和漏斗通道有无杂物。1)翻斗式雨量计,现场进行准确性检验。用量筒量取不小于50mm雨量的清水,缓慢注入承雨口,使翻斗翻转,翻斗翻转次数与输出脉冲数应一致,雨量计误差不超过±4%为合2)虹吸式雨量计,现场进行准确性检验。向承水口注水至虹吸,使笔尖指示0mm,然后分别注入31.4mL、4×31.4mL的水,观测记录降1)温度计是否设在专用的百叶箱内。2)百叶箱外观是否保持整洁,结构及功能是否完好。1)铜、铂电阻温度计,现场测试包括短期稳定性和绝缘电阻值。稳定性测试时,连续测量3次并记录,每次测量时间间隔不低于10s。铜、铂电阻温度计电阻值测值极差不大于2)热敏电阻温度计,温度测值极差不大于0.5℃,且芯线对大地以及仪器其他测量芯线的绝3)钢弦式温度计,现场测试评价依据C.4.3进行。3)垂线线体是否有足够的活动范围,拨动线体时有无异物阻隔,线体是否处于铅直和自由4)倒垂浮桶内浮体组安装情况(浮子是否水平、连接杆是否垂直,5)正垂阻尼桶油位,重锤是否没入阻尼液中,是否位于阻尼桶中心,与阻尼桶壁间距是否6)垂线瞄准仪(人工读数盘)尺面刻度是否清晰,游标滑动是否灵活,瞄准针是否笔直。各推移20mm左右后松手(一般应测4次),等待垂线稳定,向左拨向右拨向上游拨向下游拨复位时间均值与首次检查初始值比较,差值若超过±1mm,仪器不合格,须送厂家校正仪方向上下游方向(径向)左右岸方向(切向)测回1读数11读数差1平均值A₁读数21平均值A₂读数31平均值A₃表C.2(续)方向上下游方向(径向)左右岸方向(切向)平均值A₁一平均值A₂平均值A₁一平均值A平均值A₂一平均值A检验平均值A=(A₁+A₂+A₃)/3方向上下游方向(或径向)左右岸方向(或切向)测回1读数11间隙差1读数21间隙差2读数31间隙差32)检验时取5mm标准块1个,10mm标准块1个(或专用标定架一个,50mm或100mm量程的百分表一只,磁性表座一套),将垂线移动一个标准距离(位移)用读数仪器读得位移值(初始读数一移动后读数),给定的标准位移与测得位移之差绝对值不应大于测点方向评价12345123455测点方向评价1234512345下游5下游左岸5左岸右岸5右岸1)在各测读仪器安装底盘上,定位、安装测读仪器,测量固定测线的中心位置各方向测值并2)计算每个向前后两次测值互差,其绝对值不大于0.2mm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1)引张线测点保护箱是否松动或损坏,与建筑物结合是否牢固,能否有效反映被监测对象的2)各测点保护以及防风、防水、防小动物效果。3)引张线线体是否有足够的活动范围,拨动线体时有无异物阻隔,线体是否处于张紧状态,4)有浮托式引张线的浮船箱液位是否合适、浮船有无碰壁,寒冷地区是否采用防冻液。5)读数标尺尺面是否水平,分划线是否平行于测线,安装位置是否合适,零方向是否统一,6)端点装置是否采用“一端固定、一端加力”或“两端加力”的张拉方式,张紧端夹线装置7)记录加力重锤重量、线体长度以及各测点间、两端测点与对应端点间的距离,计算钢丝实1)在引张线装置无扰动情况下,读取并记录各测点测值作为初始读数,然后拨动线体,待稳2)计算前后两次读数的差值,其绝对值不大于0.15mm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1)在线体的中心测点将测线定位在拨线卡具上,稳定后读取并记录各测点测值作为初始读数,然后通过拨线卡具轻轻将线体向上、下游侧各拉开10mm或20mm后固定,待稳定2)按相似三角形原理,计算各测点的理论位移值,并将实测位移值与理论位移值进行比较,绘制出实测位移值与理论值的对比图,参见图C.1。3)将前后两次的读数差与理论值比较,人工观测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0.5mm为合格,大于DL/T2155—20209630EXR2EXR6EXR4EX图C.1引张线线体试验测值对比图1)对于设置人工观测设施同时安装有遥测引张线仪接入自动化系统的引张线在进行三角形线体试验时,应同时记录自动化观测成果。当线体三角形试验满足要求时,可将自动化观测成果与三角形试验理论值进行比较,若其差值的绝对值不大于0.5mm,则引张线仪准确性合格。2)当三角形试验结果无法判断遥测引张线仪准确性时,应对遥测引张线仪逐台单独进行准确性测试,测试方法和标准与遥测垂线坐标仪准确性检验一致。1)激光点光源的小孔光栏、激光探测仪、波带板及其支架与观测墩结合是否牢固,观测墩与2)波带板是否垂直于准直线,波带板中心与准直线偏离值是否小于10mm,靠近光源的测点的偏离值是否小于5mm。波带板起落装置运行是否正3)发射端、接收端、测点箱与真空管道连接处以及波纹管等部位的变形和密封情况,是否有1)在短时间内连续测读15次,记15次读数分别为:x₁、X₂、..、X15。2)实测数据算术平均值按公式(C.1)计算:x——实测数据算术平均值,单位为毫米(mm);x₁——第i次测值,单位为毫米(mm);n——测值次数,为15。3)对短时间内重复测试的数据,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出短期重复测值中误差,按公式(C.2)计算:σ——测值中误差,单位为毫米(mm);x,——第i次测值,单位为毫米(mm);n——测值次数,为15。d)真空管道的测量真空度、保持真空度、漏气率、抽真空时间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应符合下2)保持真空度检验评价标准:在测量状态下,关闭真空泵,等待168h,读取真空度值,小3)漏气率检验评价标准:在测量状态下,关闭真空泵,读取真空度值真空度小于保持真空度状态下,读取真空度值和等待时间,计算漏气率,漏气率小于1)线体、挂重装置、读数尺(游标卡尺)是否完好,有无锈蚀、卡阻、损坏等情况。2)加重稳定(指间隔10min~20min读一次数,两次读数不变)后,对各测点测读一次,记4)最后卸重到待测挂重稳定(间隔10min~20min读一次数,两次读数不变)后,测读复位3)管路是否存在漏液现象,管内液体有无气泡。管路及信号线、电源线保护是否得当。b)测值稳定性检验要求在短时间内重复测读3次,测值极差不大于0.3mm则判定测值稳定性为1)在稳定状态下,对静力水准装置每个测点进行一次测量,记录每个测点的读数,记为Ao。2)将基点(可任意点或中间测点)垫高,并准确记录垫高值H(一般为10mm或20mm),第1次读数在垫高后2h左右,逐点读取数据,记录读数;第2次读数在垫高后24h左右,逐点读取数据,记录读数;第3次读数在垫高后48h左右,逐点读取数据,记录读数。3)计算最后一次读数A₁与初始读数Ao之差:△A=A₁-Ao,一般各钵体的尺寸相同,因此△A在理论上等于△h。对于基点(或垫高点)理论变化量按公式(C.3)计算:对于其他测点理论变化量按公式(C.4)计算:n——线路测点数(包括基点);H——垫高值,单位为毫米(mm)。4)设δ为实测差值,σ为测试精度,当δ≤2o时,测值准确性能评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计算见公式(C.5)、公式(C.6)。…(C.6)δ——实测差值,单位为毫米(mm);σ——测试精度,单位为毫米(mm);△A——人工或自动化系统实测液面变化量,单位为毫米(mm);△h——垫高后液面高度理论变化量,单位为毫米(mm);os——人工或自动化系统测量误差,单位为毫米(mm);Oa——垫高测试误差,单位为毫米(mm)。5)评价原则:——若实测值和理论值之差超过σ,但人工和自动实测值之差小于σ,则传感器读数准确,可能是管路堵塞等原因造成,需要进一步检查,并采取措施,使其——若人工和自动的测值其中之一与理论值之差超过限差σ,另一个在限差范围内,则相——若人工和自动测值实测值和理论值之差均超过限差o,人工和自动化测值差也超过限差σ,则需要通过系统检查和历史数据考核,逐一查明是系统还是传感器的问题。6)现场测试记录表见表C.5。1)测斜管的管口是否有保护装置,能否防止雨水流入和人畜破坏。2)测斜管管内是否通畅,测斜仪的导向轮是否可以在导向槽中自由滑动。表C.5静力水准测值准确性检验测试成果表垫高值H:测点b)现场测试:1)倾角仪现场测试内容为测值稳定性检验,测试时在重复性条件下短时间内连续测读3次,若观测值极差少午两量程误差的1%,则判定倾角仪测值稳定性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2)活动式测斜仪现扬测试内容为零漂量检验。由于探头的偏差滑轮的磨损、下落及底部碰撞产生的冲击等影响,每次观测时,力平衡伺服加速度仪可能存在一定量的零漂,因此通过正、反测结果相减来进行消除,正、反测结果相加则为实测的零漂量(2ko=A*+A-)。对在测的测斜孔取最近一次测值,对其零漂2ko进行计算和统计,并按下列标准进行评价分类:若2k。值较为稳定,无明显偏差,评为合格;反之,若2k₀值不稳定,偏差明显,超过零標限差,评为不合格C.2.10电磁式沉降仪a)现场检查:1)沉降管拉口是否有保护装置,能否防止雨水流入和人畜破坏。2)沉降管孔内通畅情况,沉降仪放入孔中时,能否自由活动,有无放不下、受阻等现象。3)沉降仪的头、蜂鸣器、指示灯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测尺是否有变形、弯折等现象。b)现场测试进行测值稳定性检验,测试时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各测点连续观侧3次,若各测点3次观测值极差木天于2mm,则该测点测值稳定性合格,否则为不合格。C.2.11水管式沉降仪a)现场检查:1)压力水室、阀门、管路(进水管、排水管、通气管)以及测量板上的测量管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漏液等现象。2)测量管内液体是否洁净,测尺刻划是否清晰。3)进水管、排水管、通气管的通畅情况。4)采用自动化测量的水管式沉降仪,检查充水设备的电磁阀门及阀门继电器工作是否正常,水箱水位是否合适。5)观测房内是否干燥、通风,测量板安装是否稳固。b)测值稳定性检验:1)打开压力水罐与进水管的开关,连续不间断的进水,使溢流出的水从排水管排出,排净进水管内可能存在的空气。2)再三通压力室、进水管、量测管,使量测管水位升到管口附近,随即关闭压力室管,待量测管液面稳定(指间隔10min~20min读一次数,两次读数不变),测读一次,并记录稳3)循环上述步骤以上,循环进行3次测读,若3次读数极差不大于2mm,稳定时间不大于30min,则测值稳定性合格;若3次读数极差不大于2mm,稳定时间大于30min但不大4)现场测试成果表见表C.6。测点m稳定时间3)压力表量程是否合适,精度等级是否不低于0.4级,泄压8)测压管和地下水位孔孔内通畅情况,电测水位计放入孔中时,能否自由活动,有无放不入清水或抽水,注水量在2m~5m;如抽水,则抽水量在0.5m~2m,注水或抽水后再2)第1次读数在注水后2h左右,第2次读数在注水后24h左右,第3次读数在注水后4)若最后1次与第1次读数差值不超过测试精度的±2倍,评为灵敏,反之为不灵敏。当测1)如测压管压力表有压,记录压力表读数,打开水龙头放水,其余记录时间同注水或抽水试验,读数为压力表读数。帷幕前的测压管不得任意排水,以3)对已接入监测自动化系统的,试验测读管内水位时,应同时进行人工和自动比测,评价自4)压力表最后1次与第1次读数差值不超过测试精度的±2倍,评为灵敏,反之为不灵敏。当测压管和地下水位孔进水段周边岩体或土体的渗透性较低,应综合评判测d)渗压计读数准确性测试:1)无压孔采用电测水位计进行人工测读,有压孔采用压力表测读,压力表释放压力(压力表归零)前后,各测5次渗压计和压力表读数,将渗压值换算成水位与压力表高程相比,同将渗压计两次读数压力差与压力表释放压力相比,分析渗压计的读数准确度。现场测试成2)采用方差分析的评价方法。设δ为人工读数与自动化测试差值,σ为测试精度,计算公式见公式(C.7),则:自动化和人工测值的差值δ=|B-A|,取中误差的2倍作为测值误δ——实测差值,单位为米(m);σ——测试精度,单位为米(m);σ₂——自动化系统测量精度,单位为米(m);σ,——人工测值精度,单位为米(m)。表C.7无压水位监测孔内渗压计准确性测试成果表孔口mm(有压、无压)m自动测读mmAB表C.8有压水位监测孔内渗压计准确性测试成果表孔口mmm泄压前压力mmm差m值m评价CD注:δ₁=I(B-A)-(C-D)I,δ₂=|D-A|。2)堰槽段长度是否符合DL/T5259、DL/T5178的要求。3)堰槽底部与两侧是否漏水。读出堰上水头,同时采用日常观测用设施测读堰上水头(或进行自动测读),并计算渗流3)比测评价标准为渗流量误差不大于10%为合格,否则不合格。a)观测房(集线箱壁龛)环境是否清洁、干燥。c)传感器电缆牵引、摆放是否有序,有无编号标识,编号牌有无锈蚀、模糊、混淆或丢失等d)集线箱内是否设置测点信息表,表中标注每个通道接入的测点名称、编号、传感器类型等e)集线箱的各种接线端子、转换开关及按钮是否完好,旋转定位按钮接触是否良好,有无松3)芯线对大地绝缘电阻值不小于0.1MQ。1)电阻比测值极差不大于3×10-⁴。2)电阻值测值极差不大于0.05Q。3)正测电阻比读数Z与反测电阻比读数Z′之和为Z,Z-N不大于5,其中:N=20000+M²4)芯线对大地绝缘电阻值不小于0.1MQ。e)铜电阻式温度计满足下列要求评价为合1)电阻值测值极差不大于0.05Q。2)芯线对大地绝缘电阳值不小于0.1MQ。C.4.3钢弦式仪器现场测试a)短期稳定性测试采用钢弦式测量仪器对监测仪器的频率和电阻值进行3次连续测量和记录,每次测量时间回隔不低于10s,并计算频率极差和温度极差。b)采用100v电压等级的绝缘电阻表测量仪器电缆芯线的对地绝缘电阻。c)钢弦式仪器满足下列要求评价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1)当频率测值不大于1000Hz时,频率极差不大于2Hz。2)当频率测值大于1000Hz时,频率极差不大于3Hz。3)温度极差不大于0.5℃。4)绝缘电阻不小于0.1MQ。C.5测量仪器仪表a)外观是否完好,各功能部件是否完整,各连接部件是否牢固,面板(显示屏)是否洁净透明,标字、刻划是否清晰,有无破损、脱落、松动、划痕、磨损等现象。b)开机(通电)检查,各按键是否反应灵敏,显示系统、电池、充电设备、记录存储和输出设备c)检查是否定期送法定计量检定单位检定,检定指标是否满足JJG100、JJG414、JG425的要C.5.2光学垂线坐标仪现场检查a)外观是否完好,各连接部件是否牢固,有无凹陷、碰伤、划痕、污点、松动、锈蚀等现象,内b)旋转仪器纵横导轨手轮,检查其行程是否自由顺畅,有无明显间隙;导轨标尺刻划是否清C.5.3钻孔测斜仪现场检查d)检查是否定期送法定计量检定单位检定,检定指标是否合格,以及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c)开机(通电)检查,各按键反应是否灵敏,旋钮、显示系统、电池、充电设备工作状态是a)差动电阻式读数仪采用电桥率定器(标准试件)进行准确性测试,将标准电阻比分别调节至将标准电阻分别调节至10Ω挡、50Ω挡、100Ω挡,用电桥分别读取对应b)钢弦式读数仪采用信号发生器(标准试件)进行准确性测试,将信号发生器处于频率发生C.6监测自动化系统C.6.1监测自动化系统现场检查监测自动化系统现场检查包括以下方面:a)查阅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报告,检查接入系统的各类监测仪器的安装和调试结果,各项技术指标是否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安装调试报告应包括人工、自动化比测结果。b)检查数据采集装置、网络通信、系统电源、计算机、数据库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技术指标和规格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采集装置外观是否完整。检查以上硬件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防雷接地系统是否安全、可靠,工作环境温湿度是否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