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标准表格_第1页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标准表格_第2页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标准表格_第3页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标准表格_第4页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标准表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厦门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标准学校名称:填表时间:评价项目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分值评分细则自评分备注一、基础环境建设(30分)1.基础设施(10分)(1)学校有光纤万兆接入市教育城域网,班均出口带宽达到10M以上,支持IPv6。2学校光纤万兆接入市教育城域网(1分);班均出口带宽达到10M以上(0.5分);支持IPv6(0.5分)。(2)网络服务全覆盖,千兆以上带宽到楼宇,千兆带宽到桌面,拥有功能完备的网络运维管理平台。无线(或5G)网络覆盖到学校主要教学、活动和办公场所。2提供清晰的学校网络拓扑图并标注带宽、网络管理办法和网络运维管理平台运行截图(1分);提供学校无线(或5G)网络点位图、拓扑图和访问控制设置情况(1分)。(3)建有网络机房、安防控制机房,并预留可扩展的面积。2网络机房(0.5分)、安防控制机房(0.5分)符合标准,提供机房图纸、机房管理制度文件、日常运维记录、台账等;符合GB50174-2008的规定,楼层设备间布局应满足机柜数量和维护需要,并预留可扩展的面积(1分)。(4)数据中心机房依托市、区教育政务云,实现学校应用全上云。2全部应用迁移市、区教育政务云得2分,部分应用迁移市、区教育政务云得1分,无应用迁移市区教育政务云得0分。()(5)建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理环境智能感知系统。2提供相关佐证材料。2.数字终端(4分)师机比1:1,生机比(小学不低于10:1,初中不低于8:1,高中不低于6:1)。2师机比达到1:1(1分);生机比达到要求(1分)。移动终端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1移动终端(如ipad、答题器等)教学设备至少配置1间。()(3)在学校公共空间(除教室外)配置有合适的信息化公用终端设施(如触屏一体机、LED、电子班牌等)。1提供应用场景实景图片及说明材料。3.智慧教室(10分)(1)多媒体教室的比例达到100%,能实现互动教学功能,满足教学需要。配备智能型物联网+控制系统。2满足所有班级教室和功能教室配备一套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设备(0.5分);能实现互动教学功能,满足教学需要(0.5分)。配备智能型物联网+控制系统(1分)。(2)智慧教室数量不少于学校所有班级数的1/3,实现深度学习、翻转学习、个性化教学等教学模式变革与创新。2学校配备智慧教室(智慧教室标准参考《厦门市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2分)。(3)利用信息技术,建有与课程内容相配套或具有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个性发展的特色功能教室。(如探究实验、人工智能、VR/AR虚拟现实、创客空间、STEAM教育空间、3D打印等)2以近1年使用各特色功能教室开展活动取得的区级以上荣誉作为评价。(每提供1个得1分,最多可得2分)(4)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功能教室/智慧教室(含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等统一管控,实现课表、耗材、仪器/设备操作等管理功能,分析功能教室/智慧教室实际使用绩效,实现现场实时画面数据采集、存储功能。2具有功能教室/智慧教室(含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等统一管控平台(1分);实现课表、耗材、仪器/设备操作等管理功能(0.5分);分析功能教室/智慧教室实际使用绩效,实现现场实时画面数据采集、存储功能(0.5分)。(5)学校建有基于校园网络的直录播专用教室、数字校园电视台、视频会议系统以及智能广播系统等。2满足一项得0.5分,四项均满足得2分。4.绿色能源(2分)开展水、电、气智能表覆盖,实现楼宇、教室、道路灯光等公共区域智能控制,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主要耗能设施设备支持远程数据报送、智能集中式控制与展现等。2水、电、气智能表覆盖,一项0.5分,支持智能集中控制与展示得0.5分。5.智能安保(4分)(1)学校建有智慧校园安防系统,能够与公安部门安全防范系统联网。提供对校园安全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并对安全隐患发现、检查、处理全过程跟踪,并支持与统一认证系统进行集成。2提供安防系统架构、监控分布点位图、与公安部门联网证明材料等(1分);提供安防系统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并对安全隐患发现、检查、处理、跟踪集成的使用截图(1分)。(2)安防系统以校园网为传输平台,实现对校园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出入控制、电子巡更、电子监考、消防报警、紧急呼叫(求助)报警、紧急广播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控制,覆盖学校全部物理空间。2提供对校园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出入控制、电子监考、消防报警、紧急呼叫(求助)、紧急广播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控制的应用界面截图(1分);提供学校视频汇聚和电子地图功能使用截图和场景应用等(1分)。二、应用服务(90分)1.应用融合(15分)(1)依托市、区统建平台实现用户的集中化和统一实名认证管理,支持多平台、多终端统一的用户认证方式。2提供学校依托市、区统建平台实现统一的实名电子身份管理。(1分);支持多平台、多终端统一的用户认证方式(1分)。根据近一年的数据量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价。(2)提供应用集成环境,能够根据用户的身份和权限,以及自身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信息资源和应用服务。2身份角色和权限控制(1分);集成开放接口(1分)。(3)按要求使用市区统建平台,有统一准确完善的师生数据档案。4根据市区统建平台上近一年的学校师生数据完善度、准确度进行评价。(4)学校自建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与市或区级系统在用户、数据、业务处理上高度融合,实现用户、数据等互联互通。4根据市区统建平台上学校近一年在市区统建平台上互联互通的用户和数据情况进行评价。(5)具有安全的校园门户网站,集成学校信息化应用展示,为智慧校园应用提供统一入口,实现师生个性化信息服务,支持移动端访问。3提供校园网站门户页面网址,可校内访问(0.5分),可校外访问(0.5分)。集成面向师生的应用展示,提供集成应用功能等(1分)。支持移动端访问(1分)。根据近一年的数据量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价。2.智慧教学(15分)(1)教师开通实名制网络空间,利用网络空间开展各种网络教学活动。2教师实名制网络空间开通率100%(1分),根据近一年的数据量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价(1分)。(2)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教情、学情分析,推进精准化教与学。4提供教情(2分)、学情(2分)分析系统,根据近一年的数据量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价。(3)应用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设备授课课时数与总课时数的比例达到90%以上;应用移动终端和网络教学系统、数字实验室或学习体验中心进行教学课时数与总课时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3应用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设备授课课时数与总课时数的比例达到90%以上(2分);应用移动终端和网络教学系统、数字实验室或学习体验中心进行教学课时数与总课时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1分)。(4)常态化应用“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探索信息化背景下育人方式和教研、集体备课模式。3根据近一年利用“三个课堂”的常态化应用情况进行评价。开展智慧课堂教学,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线上线下混合教与学方式。智慧课堂学科全覆盖。3提供创新案例、课题研究等佐证材料(2分)。智慧课堂学科全覆盖。(1分)3.智慧学习(15分)(1)构建智慧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需求,为初中以上学生开通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帮助学生利用网络空间进行讨论、作业、考试、拓展等创新型开放学习。2初中以上学生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开通率100%(1分)。根据网络空间创新型开放学习情况进行评价(1分)。小学此项直接得分。(2)具备“系统推荐+自主选择”相结合,实现学生在个性化学习包推送,通过答题,评分,实现成绩分析、知识点诊断、试题解析的功能。3“个性化学习包推送,实现成绩分析、知识点诊断、试题解析”,每个功能点0.5分。根据近一年的数据量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价。(3)实现同步微课,与线下课程配套,按选择教材、学科、章节、知识点组织和建立的视频课程,实现线上课程的二次学习与巩固。4提供学科相应章节、知识点组织和建立的视频课程(2分);支持线上学习(2分)。根据近一年的数据量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价。(4)具备同步练习板块,让学生选择教材、章节、知识点、难度,实现与线下课程同步练习;智能练习实现根据学生薄弱点,自动推送学生练习的功能;3同步练习,让学生选择教材、章节、知识点、难度,实现与线下课程同步练习(2分);智能练习根据学生薄弱点,自动推送学生练习(1分)。根据近一年的数据量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价。(5)具备自动记录学生在日常作业、考试等不同学习活动的错题,可形成学生专有的错题库,按学科、知识点进行统一归档管理的功能;3依托省市区统建平台或者学校自建平台,实现学生日常学习数据(作业、成绩、学习行为)采集、自动记录学生在日常作业、考试等不同学习活动的错题,形成学生专有的错题库(2分);按学科、知识点进行统一归档管理的功能(1分)。根据近一年的数据量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价。4.智慧资源(15分)(1)对本校教学和学习活动中生成性信息资源持续采集更新,加工整理,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资源库。3构建学校特色的校本资源库的相关材料(1分);建立生成性资源采集整理入库的机制,包括教师教学资源设计以及组建试卷、题库等的收集等(2分)。根据近一年的校本资源量和更新情况进行评价。须满足教师人均至少上传1个资源,50%以上教师参与。(2)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区各级教育资源平台上的课程资源;引进或购买适用的企业、机构开发的优质教育资源。2使用国家、省、市、区各级教育资源平台上的课程资源和引进或购买优质教育资源的典型应用案例,根据应用情况进行评价。(3)“三个课堂”、网络教研及协同备课等优质资源的输出。3学校录制的课堂教学视频、教研和备课资源等(1分)。根据近一年的资源量进行评价,须满足教师人均至少上传1个资源(1分),50%以上教师参与(1分)。(4)建有数字图书馆,或与区域图书馆互联互通,支持移动阅读。2建有数字图书馆,或与区域图书馆互联互通(1分),支持移动阅读(1分)。(5)学校内部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每年有网络课程或特色资源通过区级以上平台实现区域共享。每年有10%以上教师的教学资源在区级以上平台展示并共享。每年有学生作品在区级以上平台展示并共享。5学校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和平台支撑(2分)。每年有网络课程或特色资源通过区级以上平台实现区域共享(1分)。每年有10%以上教师的教学资源在区级以上平台展示并共享(1分)。每年有学生作品在区级以上平台展示并共享(1分)。5.智慧评价(15分)(1)实现对学生成长的全面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相应的评价量规和观测点。5建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或依托省、市、区平台,从学业发展水平等五个维度建立学生综合素质管理体系(3分);建立相应的评价量规和观测点,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2分)。根据近一年的数据量和记录进行评价。(2)实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全面记录和发展性评价。支持教师教学质量的过程性精准评价及问题诊断。5建有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系统,或依托省、市、区平台,实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全面记录和发展性评价(3分)。支持教师教学质量的过程性精准评价及问题诊断(2分)。根据近一年的数据量和记录进行评价。(3)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和学生成长档案的自动生成,形成基于多维数据的教师、学生画像。5师生档案的自动生成(1分);教师画像(2分);学生画像(2分)。根据近一年的数据量和记录进行评价。6.智慧管理(15分)(1)建有统一的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支撑的“智慧校园”综合管理系统平台,融合学校办公、校务、教学、教务、考勤、家校互动、生活服务等模块功能。5依托省市区统建平台或者学校自建平台建设“智慧校园”综合管理系统平台,提供各模块功能简介、根据近一年的数据量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价。(2)基于统一认证平台建设校园一卡通,在学生的考勤管理、收费管理、消费管理、宿舍管理、家校互动、场室管理、图书管理、考试监控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实现智能化管理,支持校园卡身份识别和无现金支付。5基于统一认证平台建设一卡通系统(2分)。可实现智能化管理,每个场景应用0.5分,最高可得2分。支持身份识别(1分)。提供各场景管理功能简介,根据近一年的数据量和使用情况进行评价。(3)具备大数据的业务采集思路,面向学校管理层,设置数据分析模型和评估指标体系,能及时动态提供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现状数据,能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决策提供有力的动态数据支撑的平台。具有基于大数据的师生学习行为分析功能,为教师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具有基于大数据的教师教学行为分析功能,为科学评定教师教学工作提供依据。5基于大数据的业务采集,面向学校管理层,提供设置数据分析模型和评估指标体系内容(1分);提供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现状数据,能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决策提供有力的动态数据支撑(1分);具有基于大数据的师生学习行为分析功能,为教师提供辅助决策支持(1分)。具有基于大数据的教师教学行为分析功能,为科学评定教师教学工作提供依据(2分)三、师生发展(30分)1.学生发展(15分)(1)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认识到信息对生活、学习的重要性,能利用工具获取、分析、加工、评价信息并创造信息、传递信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交流协作、知识建构、作品创作和知识创造。3提供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开设情况、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情况,课程设置(1分);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交流协作、知识建构、作品创作和知识创造情况(2分)。(2)具有正确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安全常识,尊重知识产权,能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产生不利影响。3提供相关讲座、课程、比赛、活动等材料,其中信息意识(1分)、信息安全常识(1分)、知识产权(1分)。(3)学生能通过个人空间进行个人学习资源管理、网络交流、在线测试等各种网络学习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灵活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个性化学习等。3学生通过个人空间进行个人学习资源管理、网络交流、在线测试等各种网络学习活动(1分);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灵活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个性化学习等(2分)。(4)能充分发挥创造性,利用计算机、3D打印机等创造创客作品。100%的学生有数字作品,5%以上的学生有创客作品。3100%的学生有数字作品(2分);5%以上的学生有创客作品(1分)。(5)学生积极参加市级及以上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如电脑作品大赛、数字产品研发、智能机器人竞赛、学生现场网页制作、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等)。3近三年,参加市级及以上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如电脑作品大赛、数字产品研发、智能机器人竞赛、学生现场网页制作、信息技术奥林匹克、职业学校信息技能大赛等)的记录或照片、获奖证书照片等(每一项不同赛事得1分,最高3分)。2.教师发展(15分)(1)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善用技术教学,善用技术支持自身专业发展。3提供教师善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案例(1分);善用技术支持自身专业发展的佐证材料,包括公开课等(2分)。(2)能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获取、加工和集成教学资源,支持课堂教学;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参与校本和区域教研活动;能利用信息技术记录和反思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能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价。3提供信息技术环境下获取、加工和集成教学资源,支持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1分);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参与校本和区域教研活动(1分);能利用信息技术记录和反思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1分);能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价(1分)。(3)能熟练应用个人空间进行教学资源管理、学习活动设计、教学任务安排等各种网络教学活动,并对教学空间进行个性化设置。3可实现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教学资源等空间数据采集,实现教师个人空间应用统计分析;教师能熟练应用个人空间进行教学资源管理、学习活动设计、教学任务安排等各种网络教学活动(2分);对教学空间进行个性化设置(1分)。提供相关学科的教师个人空间界面截图(每个学科3-5个)及清单。(4)能引导学生正确应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探究世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能指导学生参加各类信息化比赛与活动。3查看相关课程设置、教研活动(1分);比赛指导和活动材料(2分)。(5)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3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信息技术培训,完成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全员培训,提供相关材料。四、保障措施(30分)1.队伍建设(10分)(1)由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IO),学校有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专门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每门学科配备教师负责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创新应用。3CIO制度(0.5分)。专门机构或部门(0.5分);专职管理人员(1分)。配备学科信息化创新应用教师(1分)。(2)校长及管理团队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能根据区域信息化发展目标,明确学校信息化建设思路,具有组织、管理和评价能力,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学校各项管理,有效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治理和绩效评价。。3提供学校信息化建设思路(0.5分),根据建设管理成效评价(0.5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训(1分);管理团队其他人员信息化培训(1分)。以近2年参加市级及以上信息化领导力培训,达到国家《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要求作为佐证材料。(3)学校专职部门/人员对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及时有效地管理和维护。对学校信息化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实现和改进,对学校应用需求收集、设计、开发和管理。2专职部门或人员近3年工作总结及管理成效(1分)。专职人员每年定期参加市级及以上组织的信息化专业技能培训、研讨等(1分)。(4)学科创新应用教师具有应用新的信息技术并探索其应用潜力,支持普通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创新。定期开展智慧教育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媒体等应用的专题培训。2学科创新融合案例,提供有宣传报道的佐证材料(1分)。开展智慧教育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媒体等应用的专题培训(1分)。2.经费保障(10分)(1)建立制度化的信息化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倾斜。2提供近年学校信息化投入的相关佐证材料。(2)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安排经费使用,合理分配在硬件设施、软件系统、技术应用、人员培训、运行维护等的资金使用比例。3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安排经费使用(1分)。提供近3年学校投入资金情况及使用比例(2分)。加强项目经费监管,规范项目建设,实施信息化经费投入绩效评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经费监管机制(1分)。规范项目建设流程(1分)。信息化经费绩效评估情况(1分)。(4)充分整合现有经费渠道,建立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2提供多元经费投入渠道相关材料(如捐赠、高校合作、产学研合作等)。3.网络安全(10分)(1)制定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有专职机构或专人负责网络安全工作,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1次/学期)。2管理制度(0.5分)、应急预案(0.5分)健全完善,人员明确,可实施、可落地。按要求开展网络安全应急演练,提供近2年应急演练记录(1分)。(2)定期开展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定级备案与测评工作,APP完成教育部使用者备案。3提供校园门户及信息系统等保备案证书(1分)和测评证书(1分);提供APP使用者备案截图(1分),无APP此项直接得分。(3)实名制认证上网和入网终端防病毒检测,对互联网的使用可控制、可管理、可追溯,日志保留6个月以上。2实名制认证上网截图+现场实测(0.5分);终端防病毒截图+现场实测(0.5分);可控制、可管理、可追溯,日志保留6个月以上(1分)。(4)落实重要时期值班值守。1提供近1年的重要时期网络安全值班安排、值守记录等。(5)及时处置网络安全问题并整改到位。2没有被各级各部门通报网络安全问题的,得2分。有被通报问题,能及时处置、整改到位的,提供整改复测无问题记录,得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