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7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TOC\o"1-2"\h\u内容预览第一部分课程标准·考情分析第二部分知识建构·思维脑图第三部分3大重点突破:真题研析(明考法)+核心提炼(学技巧)+命题预测(新考法)01人口问题:2大考法02资源问题:3大考法03环境与发展问题:3大考法命题角度考情分析①人口问题:可利用人口金字塔图和人口密度分布图展示不同地区的人口结构和人口密度情况,考察学生对人口发展趋势和人口变化的理解能力。通过对人口迁移、人口增长率等数据的分析,培养学生对人口问题的描述和预测能力。②资源问题:可以使用资源分布地图和资源开发利用图展示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情况和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培养学生对资源结构和资源开发利用的认识和分析能力。通过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资源的替代性等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资源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发展策略。③环境与发展问题:通过环境质量分布图和环境保护措施图展示不同地区的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政策,考察学生对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探讨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规律】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与发展问题等地理要素都是地理实践力的体现,通过地图等工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探究这些要素,进而提升对地理实践和探究活动的能力。【命题预测】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与发展问题等地理要素在中考试题中常以区域图等形式出现,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问题处理能力。通过结合地理定位和区域认知,学生需要运用人地协调观念来分析和解答试题,展现对地理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考点01人口问题考法01世界人口(2023·江苏盐城·中考真题)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数据,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达到80亿。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地区中,人口较稠密的是(
)A.非洲北部、亚洲东部、欧洲西部 B.亚洲东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C.欧洲西部、亚洲南部、亚马孙平原 D.青藏高原、亚洲南部、非洲北部2.甲地区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极端干旱 B.地势高峻 C.过于湿热 D.终年寒冷【答案】1.B2.D【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及图可知,世界人口稠密区有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平原地区,B正确;非洲北部、亚马孙平原和青藏高原,人口分布稀疏,ACD错误。故选B。2.读图可知,甲地区地处北冰洋沿岸的高纬度地区,这里纬度高,气候终年严寒,因此人口稀疏。结合题意,故选D。考法02中国人口(2023·山东东营·中考真题)读我国某市2010年和2020年人口数据柱状图(图),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对该城市10年间人口变化特点的判断,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重小幅降低 B.15~59岁人口比重缓慢增长C.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长明显 D.该市总人口数量略有减少4.针对人口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合理举措有(
)①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避免人口增速过快②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缓解养老压力③鼓励年轻人外出务工,减轻就业负担④适当延长退休年龄,缓解劳动力紧张状况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3.C4.B【解析】3.读图可知,0~14岁人口比重小幅升高,A错误;15~59岁人口比重下降,B错误;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长明显,C正确;该市总人口数量略有增加,D错误。故选C。4.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市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长明显,15~59岁人口比重下降,所以应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缓解养老压力,适当延长退休年龄,缓解劳动力紧张状况,②④正确,③错误;0~14岁人口比重小幅升高,该市总人口数量略有增加,人口增长缓慢,①错误。故选B。1、世界人口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特点①十分缓慢②大大加快③迅速世界人口稠密区①亚洲东部②美洲东部④欧洲西部⑤亚洲南部人口稠密区分布的共同规律从纬度位置看,多位于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看,多位于沿海地区从地形看,多位于平原和盆地从气候看,多位于气候温和湿润地区世界人口稀疏区湿热的雨林(如③亚马孙平原)干旱的荒漠(如⑥西亚、北非)气候寒冷的⑦高纬度和极地地区空气稀薄的⑧青藏高原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自然环境恶劣2、人口问题考察重点:出现哪类人口问题?有何影响和措施?增长过快、人口过多生态环境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社会经济有利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广阔不利就业困难、交通拥堵、住房紧张……解决措施控制人口增长、计划生育增长缓慢、人口过少问题人口老龄化、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解决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3、中国人口人口数量七普年龄结构占总人口比重相比六普0~14岁17.95%↑1.35%15~59岁63.35%↓6.79%60岁以上18.70%(13.5%≥65岁)↑5.44%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我国的人口问题数量上①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量大。②总人口增速趋缓,连续两年人口呈负增长。素质上人口素质大幅提高。年龄结构老龄化严重;劳动适龄人口开始减少。影响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压力,延缓以至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措施①调整人口政策:最新三孩政策②提高人口素质③完善社会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政策的动态调整中国人口问题人口总量世界第一,数量宠大人口增长率下降明显,目前已经呈负增长状态人口红利慢慢消失,劳动力人口总量有所下降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021年5.31日起“全面开放三孩”政策出台对策出台鼓励生育政策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提高人口素质和教育水平实行“双减”等政策,减轻家庭教育负担等分布特点①分布不均匀②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人口东南多,西北少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环境①地理位置②气候③地形④河流⑤资源社会经济①交通②政策③开发早晚④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分布的“六多六少”①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②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③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④经济和交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⑤城镇密集、工业发达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⑥汉族分布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地区人口少。考法01新素材·以色列和美国人口出生率统计图(2024下·湖北)以色列位于地中海东岸,总人口约904万,人口密度超过400人/km²。该国婚育文化深厚,试管婴儿率全球最高,女性生育后每月可获得折合人民币约4.6万元的津贴。如图为2000年—2016年以色列和美国人口出生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有关2000年—2016年以色列和美国人口出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色列生育率比美国生育率低 B.美国生育率整体呈下降趋势C.美国生育率整体呈上升趋势 D.以色列生育率趋势先上升后下降2.以下不属于以色列生育率高的原因是(
)A.婚育文化深厚,生育意愿较高 B.国民收入水平高,抚养能力强C.社会福利政策完善,鼓励生育 D.以色列生殖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答案】1.B2.D【解析】1.读图可知,以色列生育率比美国生育率高,A错误;图中显示美国生育率整体呈下降趋势,B正确;美国生育率整体呈下降趋势,C错误;以色列生育率趋势先略微下降后上升,D错误;故选B。2.读材料分析,以色列高生育率的背后,与其传统的多子多福观念、哈雷迪犹太教派的生育观念以及政府的支持有关,即婚育文化深厚,生育意愿较高,国民收入水平高,抚养能力强,女性生育后每月可获得高额津贴,社会福利政策完善,鼓励生育;与生殖技术水平无关;ABC正确,D错误;故选D。考法02新考法·地理漫画(23-24下·黑龙江大庆)读漫画,完成下面小题。3.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A.人口增长速度太慢,资源过剩 B.世界资源数量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C.人口的增长与环境、资源互相协调 D.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消耗过度,资源短缺4.人口增长过快还能带来的问题是(
)A.耕地开垦加快,粮食供应改善 B.人口大量流人城市,生活水平迅速提高C.劳动力增加,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D.耕地减少,森林破坏,环境恶化5.该漫画反映的问题,在以下哪个国家比较突出(
)A.德国 B.澳大利亚 C.加拿大 D.中国【答案】3.D4.D5.D【解析】3.漫画中的关键词是:资源,显示了资源消耗过度,这是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短缺问题,D正确;不能体现出资源过剩、资源数量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和人口的增长与环境、资源互相协调,ABC错误;故选D。4.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耕地开垦加快,会导致生态破坏、水土流失,A错误;人口大量流人城市,生活水平下降、交通拥堵,B错误;劳动力增加是人口增长带来的好处,C错误;人口增长过快还能带来的问题是耕地减少,森林破坏,环境恶化,D错误;故选D。5.图中反映的是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资源短缺,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都是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我国人口多,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得资源消耗大,环境恶化,住房紧张,D正确,故选D。考法03新素材·第七次人口普查(2024·河北邯郸·一模)截至2023年年末,全国人口(不包括港澳台)共140967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29697万人占全国人口的21.1%。下图是近十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2023年中国人口(不包括港澳台)自然增长率是(
)A.0.145% B.0.014% C.-0.06% D.-0.148%7.近十年中国人口(不包括港澳台)数量(
)A.逐年增多 B.逐年减少 C.在2021年最多 D.未超过14亿8.现阶段我国最大的人口问题是(
)A.劳动力数量不足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文化程度偏低 D.人才流失严重【答案】6.D7.C8.B【解析】6.读图可知,2023年中国人口(不包括港澳台)自然增长率是-0.148%,故选D。7.近十年中国人口(不包括港澳台)数量先正增长后在2022年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先增加后减少,AB错误。在2021年最多,2022年开始出现负增长,人口2017年就达到17亿,C正确、D错误。故选C。8.现阶段我国最大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严重,B正确。现阶段劳动力数量充足,文化程度已经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才开始回流中国,ACD错误。故选B。考法04热点情境·三孩政策(23-24上·安徽淮北)近期武汉汉口江滩的一处雕塑由“一孩”变“三孩”(下图)。专家认为江滩雕塑“一孩变三孩”的出发点是为了宣传三孩政策,在国家政策调整之后,对相关的宣传形式进行调整是正常的。完成下面小题。9.我国三孩政策的实施,应对的人口问题是(
)A.城市人口增加 B.男女比例失调 C.人口老龄化 D.人口基数大10.针对上题的人口问题应(
)①逐步优化生育政策②健全社会养老体系③鼓励人口迁移海外④适当延迟退休年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9.C10.D【解析】9.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的出生率下降,青壮年占比重越来越小,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因此,国家提出三孩政策,目的是应对人口老龄化,C正确;三孩政策与城市人口增加、男女比例失调、人口基数大无关,ABD错误;故选C。10.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应逐步优化生育政策;健全社会养老体系;适当延迟退休年龄,①②④正确;鼓励人口迁移海外会加剧老龄化问题,③错误;故选D。考点02资源问题考法01世界资源(2023·山东德州·中考真题)我国利用海边滩涂大面积的盐碱荒地和内陆沙漠,引淡水种植水稻实验成功。这种荒地种植的水稻称为海水稻。沙特阿拉伯引种我国的海水稻也获得了成功。读中东石油分布图、麦地那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土耳其海峡是驶往西欧和美国的油轮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B.麦地那是沙特阿拉伯西部的城市,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C.中东被誉为世界“油库”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亚丁湾及其沿岸国家D.本区输出的石油绝大部分借助海上运输,霍尔木兹海峡被称为“世界油阀”【答案】1.D【解析】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伊士运河是运往西欧和美国的油轮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A错误;麦地那是沙特阿拉伯西部的城市,从右图可以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B错误;中东被誉为世界“油库”,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C错误;本区输出的石油绝大部分借助海上运输,霍尔木兹海峡被称为“世界油阀”,D正确。故选D。考法02中国资源(2023·贵州遵义·中考真题)2023年6月8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海洋日,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渤海是我国内海,其沿岸的长芦盐场海盐产量居全国第一。完成下面小题。2.长芦盐场海盐生产主要利用了海洋的(
)A.水能资源 B.油气资源 C.化学资源 D.生物资源3.保护渤海生态环境的可行性措施有(
)①深化执法监管②健全预警监测③加大废水排放④加强保护修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2.C3.B【解析】2.长芦盐场利用的是海洋化学资源,利用海水蒸发制成盐,与水能资源、油气资源和生物资源无关,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3.以上四种措施中,深化海洋执法监管、健全预警监测和加强保护修复有利于保护渤海生态环境,加大废水的排放是破坏渤海生态的做法,不可取,故①②④正确,故选B。考法03资源跨区调配(2023·宁夏·中考真题)氢气(气态或液态)是一种清洁能源。我国“西氢东送”工程将内蒙古乌兰察布的氢气输送到北京。读“西氢东送”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该工程运输氢气的方式为(
)A.海洋运输 B.航空运输 C.内河航运 D.管道运输5.该工程实施后,有利于北京(
)A.保障水资源供给 B.改善空气质量 C.促进旅游业发展 D.缓解交通拥堵【答案】4.D5.B【解析】4.结合材料,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为气态或液态,该工程将内蒙古乌兰察布的氢气输送到北京,距离较近,管道运输连续性好,成本低,适合氢气运输,D正确。两地不靠近海洋,也无河流连接,AC错误。航空运输运价高,氢气输送量大,不适合航空运输,B错误。故选D。5.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不排放污染物,该工程实施后,有利于北京改善空气质量,B正确;与水资源供给无关,A错误;也无法促进旅游业发展、更不能缓解交通拥堵,CD错误。故选B。1、基本概念自然资源定义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对当前人类活动有利用价值的物质与能量判读方法①自然属性:是否天然存在,即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不是人类劳动产品。②有用性:对人类活动有价值,即为人类带来福利,为人类所用。分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对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地开发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非可再生资源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铁矿等矿产资源。对于非可再生资源要珍惜和节约使用。2、我国的资源问题现状数量上①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多。②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小,总体上资源紧缺。利用上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分布上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影响给环境带来压力,延缓以至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策节约资源主要措施①依靠科技力量合理开发利用,做到开源与节流并举。②依法保护资源。③实施自然资源的跨区域调配3、世界区域资源开发中东地区石油资源的开发及运输线路A苏伊士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西部北美洲B好望角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C马六甲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东亚矿产资源的开发①根据区域地图中的图例确定该区域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②矿产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在开发的同时也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经济。4、中国自然资源①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常见分类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永久积雪、冰川、戈壁、荒漠等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特点:类型齐全、耕地少、难以利用土地多、后备耕地不足。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土地污染等。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国策: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6月25日为全国土地日)。我国主要土地类型及分布地区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干湿地区典型地形区耕地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林地东部季风区湿润、半湿润东北大小兴安岭等、西南横断山脉等、东南丘陵的次生林草地非季风区干旱、半干旱天山等山地牧场、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②水资源定义: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称为水资源。河流水与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影响与解决措施特点影响解决措施工程实例空间分布南丰北缺南方水田;北方旱地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东多西少东部以耕地、林地为主;西部以草地为主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多发兴建水库三峡水利枢纽、小浪底水利枢纽南水北调工程为了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该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西北和华北地区。西线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缓解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中线目前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北京、天津东线从长江下游的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农业方面节水措施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滴灌改变作物品种:选择耐旱、耗水少的作物减少污染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工业方面节水措施工业用水重复、循环使用降低生产耗水量,提高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家庭方面节水措施生活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减少污染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③海洋资源海面空间水产养殖海洋运输潮汐、风能源海水水生植物制药食物化学化工海洋动物盐类和化学元素海底石油、天然气、可燃冰能源锆石、钛铁矿、金红石、石英砂、锰结核工业原料海洋资源的保护①实施伏季休渔制度,加强资源养护措施,保护渔业资源②防止、减轻和控制船舶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③防止、减轻和控制海上养殖污染④防止、减轻和控制沿海农业、工业污染物污染海域环境⑤制定海上船舶溢油和有毒化学品泄漏应急计划,制定港口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计划,建立应急响应系统,防止、减少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等。5、资源跨区调配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储量资源储量资源调入区资源储量小难以满足资源消费需求资源生产量资源调出区巨大资源调入区资源产量难以满足资源消费需求资源消费量资源调出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资源消费量远小于资源生产量,能够满足输出条件资源调入区经济发达,资源消耗量大,资源问题制约了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意义)经济发展资源调出区促进资源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资源调入区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资源调出区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调入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会发展资源调出区增加就业,带动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资源调入区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生产条件资源调出区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资源调入区带动资源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考法01新情境·生活中的地理(23-24上·河北)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勤俭节约、循环利用的好习惯,河北省雄安新区某中学在2023年4月22日举办了“世界地球日,旧物新传承”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这次活动中书籍是最常见的物品,其主要原料属于(
)A.海洋资源 B.矿产资源 C.可再生资源 D.非可再生资源2.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旧物新传承”活动有助于(
)A.锻炼个人销售能力 B.实现物品循环利用C.践行互助奉献精神 D.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3.设立世界地球日的目的是为了(
)A.更好地认识地球 B.更好地利用地球 C.保护全球环境 D.保护全球资源【答案】1.C2.B3.C【解析】1.书籍是由树木为主要原料,树木属于生物资源,生物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可重复生长,属于可再生资源,C正确,ABD错误。故选C。2.从资源的利用角度看,“旧物新传承”活动有利于使课本再次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是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做法,B正确;锻炼个人销售能力、践行互助奉献精神和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均不是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看的。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3.世界地球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设立世界地球日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全球环境,C正确;和认识地球,更好地利用地球,保护全球资源无关,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考法02新素材·树叶餐盘(22-23下·广东韶关)树叶餐盘是指外面两层用树叶制成,中间采用叶子制成的防水薄纸,然后通过棕榈叶纤维缝合在一起,能做到不渗水漏水,餐盘用完后丢在自然环境中,28天就能完成降解,变成其他植物的肥料。读“树叶餐盘图”,完成下面小题。4.从属性看,制作餐盘的叶子属于(
)A.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资源 D.气候资源5.树叶餐盘的推广使用,可(
)A.完全取代塑料餐盒 B.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C.减少绿化面积 D.滋生大量细菌【答案】4.A5.B【解析】4.树叶餐盘是指外面两层用树叶制成,中间来用叶子制成的防水薄纸,然后通过棕榈叶纤维缝合在一起,制作餐盘的叶子按属性属于生物资源,A正确,BCD错误。故选A。5.树叶餐盘的推广使用不可能完全取代塑料餐盒,A错误;树叶餐盘可降解,可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B正确;树叶餐盘的推广使用与绿化面积的增减无关,C错误;树叶餐盘的推广使用并不会滋生大量细菌,D错误。故选B。考法03新情境·海洋牧场(2024·山东潍坊)2023年11月,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将在深圳举办,海洋牧场经济备受关注。海洋牧场是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每个海洋牧场配备一个现代化平台,平台只需4人就可完成所有养殖工作。下图是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四大海域的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6.据图和所学知识,我国内海和第一大岛搭配正确的是(
)A.渤海海南岛 B.台湾海峡海南岛 C.渤海山东半岛 D.琼州海峡台湾岛7.中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有(
)①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②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③海域自北向南跨越寒带、温带和热带④海洋生物资源丰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目的是(
)①不断扩大海产养殖规模②提高海产品产量与质量,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的增长③增加海产养殖从业人员就业岗位④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以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6.D7.C8.C【解析】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被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的渤海以及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台湾海峡不属于内海,B错误;我国第一大岛是台湾岛,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山东半岛不属于岛屿,D正确,AC错误。故选D。7.读图分析,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并无跨越寒带,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海洋生物资源丰富,①④正确,③错误;我国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有利于养殖,②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8.解决好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结合材料可知,中国发展海洋牧场的目的是提高海产品产量与质量,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的增长,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以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②④正确;不断扩大海产养殖规模可能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增加海产养殖从业人员就业岗位,不是主要目的,排除①③。C正确,排除ABD。故选C。考法04新考法·地理漫画(23-24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2023年6月25日是第33个中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下图是表现“耕地危机”的一组漫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四幅漫画与反映的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A.甲—耕地污染 B.乙—弃耕增多 C.丙—耕地退化 D.丁—乱占耕地10.针对漫画乙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是(
)A.建立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 B.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乱占耕地C.集中耕地,便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D.加强生态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答案】9.A10.B【解析】9.由图可知,甲图反映的是不当排放造成的土地污染,A正确;乙图反映的是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占用了大量耕地,B错误;丙图反映的是大量农民进城务工造成的弃耕土地增多,C错误;丁图反映的是土地利用不当造成的耕地退化,D错误。故选A。10.漫画乙反映的是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占用了大量耕地,所以应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防止乱占耕地的情况出现,故B符合题意;“建立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乱占耕地集中耕地,便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加强生态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都不能改变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占用大量耕地的现象,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法05新素材·海绵城市(23-24上·安徽合肥)“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023年5月26日,国家公布了第三批“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名单。左图为“海绵城市”原理示意,右图为我国“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分布,完成下面小题。11.“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主要分布在:(
)A.西北内陆地区 B.青藏高寒地区 C.东部季风区 D.西部非季风区12.我国大多数“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吸水、蓄水阶段处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3.我国大范围推广“海绵城市”是因为它能够:(
)①缓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②缓解城市内涝和干旱③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④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1.C12.B13.B【解析】11.读图可知,“海绵城市”试点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这些城市的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上,C正确,排除ABD。故选C。12.读图可知,我国大多数“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它们吸水、蓄水阶段处于夏季,B正确,排除ACD。故选B。13.结合实际分析,我国大范围推广“海绵城市”能够有效缓解水资源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的时间分配不均问题,①正确;“海绵城市”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可以缓解城市内涝和干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②④正确;“海绵城市”不能够缓解水资源东多西少、南丰北缺的空间分布不均问题,③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即B正确,③错误,排除ACD。故选B。考点03环境与发展问题考法01环境污染及防治(2023·山东青岛·中考真题)绿色消费是一种新型消费理念,倡导选择绿色产品,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绿色消费理念的是()A.谦和好礼 B.勤俭节约 C.诚信知报 D.勇毅力行2.下列符合绿色消费的是()①控制一次性用品②商品过度包装③选择有机食品④践行垃圾分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1.B2.C【解析】1.绿色消费是一种新型消费理念,倡导选择绿色产品,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以上四个传统美德中,勤俭节约符合绿色消费理念,故B正确。ACD与绿色消费无关,故选B。2.控制使用一次性产品、选择有机食品和践行垃圾分类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符合绿色消费理念,而商品过度包装是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做法,不符合绿色消费理念,故①③④正确。故选C。考法02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2022·云南·中考真题)读下面地貌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3.形成图示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修筑梯田造成 B.长期水土流失形成C.大量废弃窑洞崩塌形成 D.大规模开采露天煤矿造成4.针对图示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可采取的治理措施是(
)A.陡坡修筑梯田,种植果树 B.缓坡开垦荒地,种植粮食C.坡脚修挡土坝、护坡等工程 D.陡坡种植牧草,大力发展畜牧业【答案】3.B4.C【解析】3.由图可知,图中为沟壑纵横的黄土地貌,是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长期水土流失形成,故B正确;梯田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故A错误;窑洞是利用黄土的直立性而修建,不易崩塌,故C错误;黄土高原的地形不是开矿造成,故D错误。故选B。4.针对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可采取的治理措施是陡坡地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故A错误;坡耕地改梯田,防止水土流失,适当发展种植业,开垦荒地会加大水土流失,故B错误;坡脚修挡土坝、护坡等工程,故C正确;陡坡种草可防止水土流失,大力发展畜牧业会破坏植被,故D错误。故选C。考法03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2021·贵州遵义·中考真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也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使我们别无选择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我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①人口基数大
②人均资源不足
③环境遭到破坏
④资源利用率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应推进(
)A.绿色发展 B.循环发展 C.高耗发展 D.低碳发展【答案】5.A6.C【解析】5.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近年来,虽然实行了计划生育,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天新增的人口数量依然庞大,①正确;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资源不足,②正确;我国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重经济、轻环境,使得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③正确;受科学技术水平和观念的影响,我国的资源利用率低,④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①②③对应的A正确,④所在的BCD错误。故选A。6.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ABD选项不符合题意;高耗发展对资源的利用率低,且破坏生态环境,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C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1、生态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的区别生态环境问题定义是指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举例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石漠化、水污染、赤潮、雾霾、酸雨等自然灾害定义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举例地质灾害:滑坡、地震、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洪灾、旱灾、寒潮等2、环境污染及防治①大气污染人为原因主要危害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粉尘和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等)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危害人类健康。②水污染人为原因主要危害大量工业、农业、生活废水和污水排放危害人类健康,影响动植物繁殖③固体废弃物污染人为原因主要危害生产、生活垃圾排放污染大气、水体、土壤,影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健康。④海洋石油污染人为原因主要危害近海石油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石油泄漏危害海洋生物生存环境,破坏海滨3、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与对策①土地荒漠化定义土地从湿润、半湿润变成半干旱、干旱的过程,是由气候变化或人为生产活动导致分布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区成因全球气候变化异常,如气候干旱;人口持续增长导致滥垦、滥牧,造成植被破坏现状荒漠化现象在进入20世纪以后发展尤为迅速。中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达26115.93万公顷,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危害①沙漠面积不断扩大、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②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③自然灾害加剧,如沙尘暴增多、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等。对策①制定法律,坚决打击毁林、开荒、开垦草原等破坏植被的各种环境违法行为;②合理植树种草;③科学轮牧、放牧。②草场退化,草场植被衰退定义主要表现为优良牧草种类减少,各类牧草质量变劣,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等。分布我国的西北地区成因主要是自然方面的鼠虫害和气候干旱或人为的过度放牧、滥垦和滥采等。现状中国草场退化面积占全国草场面积的84%,中国主要的牧区普遍受到草场退化的威胁。危害①使草场载畜量降低,影响和限制畜牧业发展;②导致沙尘暴多发。对策①科学合理地使用草场牧场,合理放牧;②加强人工草场建设。③水土流失定义指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分布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的沙漠地区以及降水集中的山区。成因自然原因包括降水集中、强度大;地形崎岖;土质疏松等。人为原因包括土地利用不合理、植被破坏、不合理的采矿活动等。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水土流失分布范围广、面积大,占国土总面积的37%。危害①破坏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环境,增大附近河流的含沙量,淤积河道;②威胁国家生态安全、饮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③制约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对策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②工程措施:兴修水库、修建梯田、打坝淤地;③小流域综合治理。④臭氧层破坏定义能阻挡阳光中的绝大部分紫外线的高层大气区域被破坏。分布臭氧洞主要出现在极地地区。成因①人类的生产生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排放二氧化碳;②过度砍伐森林等。现状要使南极臭氧洞恢复到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预计要到2060年后,保护臭氧层任重道远。危害①造成到达地面的外线增加,生态系统受破坏;②农作物减产;③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变暖。对策①逐步停止使用破坏臭氧层的物质;②植树造林,恢复植被;③发展绿色、低碳产业。⑤全球变暖定义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分布全球性事件。成因①人们大量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产生大量二氧化碳;②砍伐森林,造成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吸收比例失调。现状21世纪北极平均气温上升了1.6℃以上;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危害①导致冰川消融;②导致农作物减产;③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对策绿色出行,增加植被覆盖率。⑥土地污染定义土地因受到采矿或工业废弃物或农用化学物质的侵入,恶化土壤原有的理化性状,使土地生产潜力减退、产品质量恶化并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和过程。成因工业污染、交通运输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等。危害①通过食物链途径危害人体健康;②有些污染的土地直接具有放射性的危害,对人类健康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影响;③土地污染将直接导致土壤性质恶化,从而使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策①加强对工业废气、废水、废渣等的治理和综合利用,防止向土壤任意排放含各种污染物;②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③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⑦生物多样性减少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遗传基因和生存地共同构成的生态环境。成因自然原因包括①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②环境突变,自然灾害等。人为原因包括①破坏生态环境;②过度开发资源;③环境污染等。现状由于人类的活动并介入,新物种产生的速度赶不上原有物种灭亡的速度,因此导致物种的净减少。科学家估计,每天约有150到两百个物种灭绝,像现在这样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过去6500万年没有的。危害①破坏了人类未来的食品、药物来源;②破坏了工农业资源、物种的生物遗传基因;③影响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生物考古及科研等。对策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建立珍稀动物养殖场;③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等。4、树立人地协调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①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整体)②关键因素是人口,实质问题是发展③只有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发展这四者的关系,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低碳生活从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开始。养成“随手关灯关水”的好习惯,做到人走灯灭,合理设置空调温度;提倡水的循环使用,节省水资源;用完水后,人离水断。珍惜粮食珍惜每一粒粮食,积极开展“光盘行动”,杜绝铺张浪费。提倡绿色消费,反对攀比、奢侈行为。绿色出行优先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优先采用步行、骑行等健康、时尚、低碳的出行方式。垃圾分类养成垃圾主动分类、自觉投放的行为习惯,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6、环境问题常用漫画考查环境问题考法01新考法·区域对比分析(2024·山东德州·一模)读青藏地区和东北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 B.东北地区有发展冬季运动项目的气候优势C.受纬度位置影响,①③河流都有凌汛现象 D.甲、乙两地都面临湿地面积减少的环境问题2.振兴家乡经济,建设美丽家园,下列关于乙地的做法,合理的是(
)①利用家乡黄土,种植热带作物②推动农业创新,振兴乡村经济③占用大量耕地,建设高楼大厦④开发冰雪旅游,打造冰雪文化⑤引进资金、人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答案】1.C2.C【解析】1.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A正确。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积雪厚,结冰期长,有发展冬季运动项目的气候优势,B正确。读图可知,③段河流自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没有凌汛现象,C错误。甲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乙是三江平原,两地都面临湿地面积减少的环境问题,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2.乙是三江平原,黑土广布,①错误。推动农业创新,振兴乡村经济,②正确。占用大量耕地,建设高楼大厦,不利于我国的粮食安全,③错误。开发冰雪旅游,打造冰雪文化,增加就业机会等,④正确。引进资金、人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⑤正确。②④⑤正确,故选C。考法02新考法·地理漫画(福建三明·模拟)如图为漫画“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该漫画反映了当今社会存在着严重的(
)A.环境问题 B.资源问题 C.人口问题 D.水污染问题4.漫画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A.资源短缺 B.劳动力不足 C.国防兵源不足 D.人口老龄化【答案】3.C4.A【解析】3.从图中看,爷爷的井旁边只有一个人,父亲的井周围人数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东莞市房屋买卖合同
- 产品买卖合同范本
-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申报示范文本)指南
-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委托代理合同范本
-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中考试数学试卷【附答案】
-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专题161磁体与磁场
- 工程项目划分
- 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3Unit3TheMillionPoundBankNoteperiod3测试(教师版)
- 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 pep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4-my-home-B-lets-talk-优质课件
- 预防诺如病毒教案
- 如何做好船舶成本管理
- 超市财务部流程
- 小儿腹泻 课件
- 《新时代劳动教育》-02新时代劳动价值观课件
- 寝室矛盾情景剧剧本
- 第22课《梦回繁华》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7以内的加减法练习题一(100题)
- 老城历史核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疾病与人类健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