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慧社区安防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目录TOC\o"1-3"\h\z第一章、方案概述 11.1 建设背景 11.1.1 人口信息采集困难 11.1.2 侦办案件取证困难 11.1.3 社区管理警力不足 11.1.4 流动人口管理困难 21.1.5 智慧民生服务欠缺 21.2 需求分析 21.2.1 社区人员信息采集 21.2.2 流动人口实时管控 21.2.3 重点人车主动预警 31.2.4 提升侦查办案效率 31.2.5 提升社区智能服务 31.3 建设目标 31.3.1 实现身份信息登记由被动变主动 31.3.2 建立社区治安综合防控体系 41.3.3 完成实战“最后一公里” 41.3.4 实现大数据多维分析研判 41.3.5 加强民生服务 4第二章、方案总体设计 52.1 总体架构 52.2 逻辑架构 62.3 方案特色 72.3.1 人脸识别、多卡识别门禁 82.3.2 便捷的人员动态信息管理 82.3.3 完善流动人口动态信息管理 82.3.4 丰富的产品支持,多系统联动 82.3.5 模块化设计 8第三章、社区子系统设计 83.1 视频监控系统 83.1.1 系统概述 83.1.2 系统架构 93.1.3 系统功能 93.1.4 安装要求 103.2 电子周界系统 113.2.1 系统概述 113.2.2 系统架构 113.2.3 系统功能 123.2.4 安装要求 123.3 人员出入管理系统 133.3.1 系统概述 133.3.2 系统架构 133.3.3 系统功能 133.3.4 安装要求 143.4 车辆出入管理系统 143.4.1 系统概述 143.4.2 架构设计 143.4.3 系统功能 153.4.4 安装要求 163.5 智慧门禁系统 163.5.1 系统概述 163.5.2 系统架构 163.5.3 系统功能 173.5.4 安装要求 183.6 人脸管控系统 183.6.1 系统概述 183.6.2 系统架构 193.6.3 系统功能 193.6.4 安装要求 20第4章、平台功能设计 214.1 基础数据 224.1.1 人员管理 224.1.2 车辆管理 224.1.3 组织管理 234.1.4 MAC特征数据 234.2 房屋管理 244.2.1 房屋信息 244.2.2 租客管理 244.2.3 以锁管人 254.2.4 设备联动 264.2.5 远程开门 274.2.6 远程开闸 274.3 实时展示 274.3.1 视频监控 274.3.2 录像回放 284.3.3 人脸监控 284.3.4 报警地图 284.4 统计分析 284.4.1 人员分类 284.4.2 人员统计 294.4.3 分类统计 294.4.4 发卡统计 294.4.5 刷卡记录 294.4.6 过人查询 30第5章、系统优势 315.1 先进的系统架构 315.2 领先的算法能力 315.3 海量数据检索能力 315.4 丰富的产品及服务 315.5 方案多样化、兼容利旧性强 31 方案概述建设背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建设速度加快,导致城市中人口流动性日益增大,流动人员的流动性大、成分复杂,给治安工作造成了空前的难度和压力。入室盗窃、抢劫案件时有发生,盗窃手段也在不断升级,给广大公安人员侦破案件增加了难度,传统的防范措施已无法确保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流动人口的大量聚集以及流动的不确定性,给城市带来了社会治安、管理纰漏等一系列管理难题,使人们对公共生活场所的安全感普遍降低。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质量,实现对流动人口的科学管理、动态管理和长效管理,实现“以房管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以及管理部门的管理需求,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人口信息采集困难流动人口的成分复杂,且流动性很大,导致流动人员信息的变更没有及时备案录入,给流动人口的管理带来较大的管理难度,加上流动人口动向难以掌握,造成管理部门管控措施难以落实。流动人口意识淡薄,主动到公安机关申报登记自觉性不高,部分房东为了追求利益、租客为了省费用,往往不向派出所、小区物业申请办理登记手续,造成登记在册的人员数远低于实际暂住人员数,出现大量漏登现象;此外,流动人口担心流程复杂,认为到公安机关申报登记费时费力。侦办案件取证困难老旧小区环境比较杂乱,入室盗窃、抢劫案件时有发生,盗窃手段也在不断升级,传统的金属防盗门也不能挡住“万能钥匙”;小区内车辆来自四面八方,小区内车速往往得不到有效控制,交通纠纷、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社区内部的监控建设进度一般很难与平安城市相媲美,经常存在看不清楚、模糊、甚至视频丢失的情况,更别说智能视频方面的应用,案发后办案民警侦办案件取证非常困难。社区管理警力不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有新建的小区建设并投入使用。随着一部分人入住到新建的小区,原老旧小区出现自住与租赁的情况,所以老旧小区的管理变得日益复杂,且中国目前具有住房性质多样性的特点。部分小区出现无对应的物业管理,居住人员人身、财产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此部分小区成为一些不安分子的藏身之所,目前各派出所警力与常驻人口比例极不匹配,普通警力只能进行街面的执勤维护及报警案件的处理,所以现有警力在开展流动人口的调查统计、社区管理上存在极大的困难。流动人口管理困难流动人口来自世界各地,成分复杂,尤其是流窜犯罪分子夹杂其中,社会治安隐患多。加上部门流动人口本身素质偏低,经济收入较少,工作岗位不稳,铤而走险违法犯罪的概率较高,对社会治安稳定影响巨大。社区内道路四通八达,楼宇分布不规则,往往成为嫌疑犯和在逃犯的窝藏点,潜在的安全隐患很多。同时关于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各个相关部门资料规整分散,数据、信息无法有效的共享和实用,无法对流动人口的动向进行重点关注,不能及时预防和打击犯罪。智慧民生服务欠缺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日益增长,尤其是对小区建设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小区智能化欠缺,缺乏劳动就业、社区医疗、居家养老、住房保障、计划生育、文体教育、证件办理等公共服务以及生活、家政、餐饮、便民缴费、金融等便民服务,居民满意度低。需求分析目前,为了实现社区治安的高效管理和“以房管人”的目的,加大对犯罪分子的威慑作用,提升社区综合服务水平,并且结合综治、公安、街道、居民、物业等多方需要,以及利用公安已有警务数据和视频图片数据,更有效的满足对人员追逃、身份排查、人员管控的需求,主要分为如下几点:社区人员信息采集对社区常驻居民、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家庭成员、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户口所在地、联系方式、职业、工作单位、是否参与养老保险等多项信息进行采集和登记。建立完成全市统一的人口信息数据库,从而实现全市人口信息的统一管理。流动人口实时管控流动人口聚集地因人口密集,管理存在盲区,常成为不法分子的滋生地,入屋盗窃等刑事案件时有发生,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得不到有力保障。通过建设门禁系统、人像卡口,对人员进出进行权限管理。实现开关门实时监控,人员信息实时查询,人脸信息实时查询,刷卡信息实时查询,房屋信息实时查询和管控。让违法犯罪分子不敢出现在流动人口居住区域内,减少治安隐患,让居住环境更安全。重点人车主动预警对特殊人群和高危人群的动向进行重点关注,建立高危人员库,常住人口库,惯犯库等特殊人员库。实现在逃人员实时预警,涉毒人员实时预警,布控人员实时预警,研判人员实时预警,将视频应用从“事后打击”向“事中处置”和“事前防范”延伸,全面提升视频系统对社区安全的防控效能。对社区车辆、临时出入车辆信息采集,实现人车关联及盗窃车辆行踪预警检索。提升侦查办案效率将智慧社区系统产生的数据与公安警综、情报等系统数据资源进行综合,推进数据资源的关联分析、建模应用,提升公安机关通过系统数据分析研判,提高刑事案件的侦查水平。提升社区智能服务对于小区物业来说:每个社区建立一个高度集成的管理平台,可以将小区内的监控系统、可视对讲、停车场系统、报警系统等集成在一个智能化管理平台中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监控效率,降低使用难度。对于小区业主来说:通过智慧社区的建设,使业主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技术和手段,譬如智能车牌识别应用、人脸识别应用、APP应用便民服务等,真正为业主营造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社区环境。建设目标智慧社区系统对社区出入人员、车辆的监控管理,全面提高社区安全管理的水平,系统可有效排查出入社区人员,并对人员出入情况进行记录,有效保障社区的安全,系统的全面建设能够真正满足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切实做到将科技成果融入到居民生活中,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高效、便捷的服务。智慧社区系统规范智能视频门禁报警系统建设,最大限度的整合利用相关信息资源,充分发挥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的作用,力争实现以下目标:实现身份信息登记由被动变主动通过智慧社区系统的建设,实现居民身份信息登记由被动变主动,杜绝以往由流管工作人员、民警上门手工登陆造成的效率低下、差错量大、数据更新不及时的毛病,完成辖区内流动人口及常住人口信息的采集和管理,以及出入单元楼的人员进行验证和管控。建立社区治安综合防控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人的信息数据采集和分析,将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作为管控的关键。建立高危人员库,常住人口库,惯犯库等特殊人员库。对于高发的人口犯罪,实现楼栋出入人员验证管控。将楼栋开门事件与个人身份证信息、人像、视频等进行关联,从而建立防范为主要原则、打击为主要手段、挤压犯罪空间为主要目的的防控体系。进而震慑违法犯罪,遏制流动人口犯罪率,降低违法犯罪案件发案率,提升群众安全感和公共安全满意度。完成实战“最后一公里”通过增设社会面监控,实现多层次防控,形成社区治安全闭环,近而实现全域封控,完成实战“最后一公路”。改善案件事后取证,构筑“瓮中捉鳖”的防范体系。实现大数据多维分析研判在社区单元楼进出口区域部署门禁、人脸一体化的采集单元,将人员信息、视频特征、门禁等融合采集。并在后台充分将采集的视频,与人脸特征、人脸轨迹、人员信息进行融合应用。通过多维轨迹的碰撞,实现对人、车、物的多维数据采集和人员结构分析、人脸属性分析,人员年龄段、性别、民族情况可视化呈现。可采用行为预测分析技战法,人员结构研判技战法,人脸属性研判技战法,人员属性研判技战法进行研判,进一步为各级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提供了可靠高效的技术手段。加强民生服务采用“政府投资、公安主导、企业组织、市场化运作”,采购购买服务方式,实现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服务民生、提升政府服务能力。提升全市关于劳动就业、社区医疗、居家养老、住房保障、计划生育、文体教育、证件办理等公共服务水平;以及生活、家政、餐饮、便民缴费、金融等便民服务水平。还可以通过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将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作为关键一环。对孤寡老人、伤残人士等特殊人员进行联网重点关注和定向帮扶,对社区矫正对象、刑释人员、精神病人、重点青少年,认真落实监测、救治、帮教、服务等措施,解决好居住、就业、法律援助等实际问题,提升其融入社会的能力。方案总体设计总体架构系统采用开放式架构,以网络化传输、数字化处理为基础,具有强大的集成能力,实现单纯的流动人员管理向门禁控制、图像监控、报警联动、轨迹分析、大数据分析、智能手机等应用领域的广泛拓展与延伸,提高了社区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客户可获得更便捷的操作、更高效的管理与更智能的决策支持。智慧社区架构设计是为打造平安、智能社区提供的以安防预警、社区服务为核心的符合国家标准规范、技术先进且符合地方特色的架构。智慧社区应用系统应包含“7+N”模块,其中“7”是指基础支撑子系统,包括电子周界系统、人员出入口管理系统、车辆出入管理系统、智慧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人脸管控系统、MAC信息采集系统,“N”是指特色应用系统,一般包含惠民信息发布系统、特殊群体关怀等。智慧社区管理平台负责完成各个社区的数据汇聚,并且转发给应用分析集群,进行特征提取和识别比对,完成高危人员、车辆的布控预警等应用,并通过边界共享数据给各业务部门,对海量数据的数据挖掘、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最终实现大数据业务应用。图:系统架构逻辑架构图:逻辑架构系统采用分层结构设计,包括接入层、传输层、数据层、服务层、应用层5层架构和全体系运维管理系统支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接入层:即为系统提供资源接入,主要包括人像卡口、门禁机、视频监控、手机、报警主机以及其他智能设备,为系统提供可靠、有效、稳定的数据来源支撑。传输层:为数据的传输提供网络支持,由运营商IP网络、无线网络、物联网、视频专网、公安内网提供网络传输服务。数据层:实现各类数据的规范化处理,包含非结构化的数据(视频、图片)以及结构化的数据(文本信息、车牌)。服务层:各类平台实现系统基础的管理应用,完成用户管理、设备管理、权限管理、报警管理、转发以及存储等服务,并提供计算服务。应用层:完成系统的业务实现应用,对人、车、物的多维数据结构分析,进一步为各级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提供了可靠高效的技术手段。方案特色本系统采用人像识别技术、二代身份证、居住证、IC卡识别技术,远程网络数字音视频技术,远程门禁控制技术,远程报警技术和计算机网络软件技术,专门为小区精心设计制造的高科技安全系统。既满足了房屋所有者、住户的安全防范生活需求,同时又为公安部门提供业务支持,是一个集门禁系统、监控系统、报警系统和公安专项业务系统的一体化集成方案。人脸识别、多卡识别门禁安全是智慧社区建设的第一要素,在全面保障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提升了小区品质,可人脸识别、二代身份证刷卡、居住证刷卡、IC卡刷卡、银行卡刷卡多种方式,实现刷卡进/出单元门,同时提供诸如机械开门、远程开锁等备用手段。便捷的人员动态信息管理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来有注册、去有注销”的人员管理规则,可提供流动人口居住情况的动态信息,集中后的数据通过数据仓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为各级政府机关提供及时、准确的流动人口决策分析报表。完善流动人口动态信息管理利用集成控制器标识和房东刷卡信息,可提供流动人口动态信息和社区房源信息,集中后的数据通过数据仓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为各级政府机关提供及时、准确的流动人口决策分析报表。丰富的产品支持,多系统联动产品线众多,产品齐全,在方案实施及运维过程中采用配套产品,维护方便。整个方案有效融合人脸识别系统、车辆识别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等,实现与视频监控系统的协同联动,使社区安保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模块化设计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该方案既是一个整体的实施方案,同时也可以选择方案中的单独系统模块,用户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所要建设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既可独立运行,也可互相协作。社区子系统设计视频监控系统系统概述公共区域(含正门外)不应出现监控盲区,在面积较大的公共区域宜安装具有转动和变焦的摄像机;前端摄像机安装于小区主要出入口、机动车出入口、停车场(库)出入口、电梯轿厢、小区内主要通道及每幢住宅楼单元出入口等部位。视频监控实现实时传输至“智安小区”集成平台进行数据记录管理。系统架构前端摄像机安装于小区主要出入口、机动车出入口、停车场(库)出入口、电梯轿厢、小区内主要通道、沿街商铺及小区外围主要通道等部位,通过控制主机可对云台的上、下、左、右动作进行控制及对镜头进行调焦变倍操作,还可实现在多路摄像机及云台之间的切换。利用特殊的录像处理模式,可对图像进行录入、回放、处理等操作,使录像效果达到最佳。视频监控系统架构示意如下图:系统功能1) 系统应具有图像切换功能,根据系统的配置应能实现控制摄像机镜头、云台等功能;2) 系统应具有时间、日期的字符叠加、记录和调整功能,字符叠加应不影响对图像的监视和记录效果,字符时间与标准时间的误差应在±30s以内;3) 系统应具有视频联网接口,联网接口应符合DB33/T629的相关要求;4) 系统宜能够通过局域网或无线局域网相连,实现远程监视、录像回放、备份及升级;5) 系统应具有视频移动侦测功能,宜具有人脸识别、行为识别、目标跟踪、车牌识别等功能;6) 存储时长:不低于4M码流的视频,本地存储至少30天;安装要求摄像机的选型、选址与安装除应符合GB50348、GB50395的相关要求,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要求:1) 公共区域(含正门外)不应出现监控盲区,在面积较大的公共区域宜安装具有转动和变焦放大功能的摄像机或多台摄像机,通过监视屏应能辨别监视范围内的人员活动情况;2) 沿街商铺及小区外围主要通道安装的摄像机,其监控范围应能覆盖门外街面或小区外围通道,监控图像应能清楚显示门外街面或小区外围通道上的人员活动情况;3) 小区周界不宜安装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的区域,应采用摄像机进行监视。4) 小区主要出入口的人行通道、车行通道应分别安装摄像机,车行通道应每个车道安装1台摄像机;每幢住宅楼楼栋出入口、地下车库通向住宅楼的出入口、自行车停车库出入口应安装摄像机,监视方向应一致向外;摄像机应选用固定焦距和方向的彩色摄像机;监控图像应能清晰显示监视区域内的人员体貌特征;5) 机动车出入口、停车场(库)出入口及其他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应选用低照度带强光抑制功能的彩色固定摄像机和自动光圈镜头,应能清楚的辨别出入人员的面部特征及机动车牌号;6) 电梯厅安装的摄像机,其监控范围应能覆盖整个电梯厅,不应有盲区,监控图像应能清晰显示电梯厅内人员的活动情况和体貌特征;当楼梯口与电梯厅处在同一区域且通过同一个进出口时,可通过电梯厅安装的摄像机实施统一监控;电梯轿厢内的摄像机,应安装在电梯厢门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其监控图像应叠加楼层显示,视频信号应该采取防干扰措施;7) 在满足监视目标现场范围的情况下,摄像机安装高度要求:室内离地不宜低于2.5m,室外离地不宜低于3.5m;摄像机安装角度宜减小监控图像俯视程度;室外摄像机如采用立杆安装。8) 立杆的强度和稳定度应满足摄像机的使用及安装场所设备所需的防护等级的要求;9) 摄像机的安装宜避免或减少逆光对监控图像的影响;摄像机的最低照度应与环境相协调,彩色摄像机的最低照度指标宜大于监控目标区域的最低照度的10倍,黑白摄像机的最低照度指标宜大于监控目标区域的最低照度的100倍。在环境照度较低区域宜采用低照度摄像机或采用补光措施,增设辅助照明后,监控目标区域的最低照度宜高于5lx,但最低不低于3lx,如环境不宜采用补光措施时,可选用红外摄像机,环境照度变化大的区域宜采用宽动态摄像机。电子周界系统系统概述在小区周界安装电子防护系统,并接入智慧社区平台,通过电子地图或模拟地形图准确显示周界报警点位的具体位置,并应具备声、光指示和防拆、断路报警功能。系统遭受外界入侵时,能够产生报警信号,通知系统管理人员及时前往处理,有效保证设备外围安全。系统架构前端传感探测器通常将探测到的报警信息以开关信号的形式,通过总线方式,前端探测器信号传输到报警主机管理;经过识别、判断后发出声光报警,可以启动相关的外部设备(软件编程方式或继电器触发方式)给予警示,同时上送到报警监控服务,并在监控平台显示。如烟感、红外、报警按钮等。具有轰鸣声、语音投放等多种报警提示功能。智能设备、探测器等构成警戒防区,形成周界闭环防护,在各个重点区域设置防区,在防区内可以布设一个或多个、一种或多种类型的报警探测源。将这些探测源相互配合起来使用,就可以组成具有综合防范功能的防区,最终架构成一套高性能多功能的防范报警系统。系统功能1) 防区管理,对防区进行设置,从空间上区分方位区域,发生报警后可以迅速定位具体的物理位置,快速查看和排查警情。2) 防区布防,使防区处于报警防卫状态,有报警信息产生即发生报警,上送平台进行相关处理;防区撤防,使防区处于报警撤防状态。3) 报警相关视频、录像、图片等信息展示,发生报警后,可以调取报警时的视频录像以及图片,可以预览报警防区的实时视频。4) 报警相关处理,发生报警后的人工处理动作,系统记录处理方式,处理人,处理时间等等相关信息。安装要求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的基本要求应符合GB50348、GB50394的相关要求,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要求:1) 住宅小区的围墙、栅栏、河道、消防通道、容易攀爬的商铺屋顶应安装周界报警装置。周界入侵报警装置设防应全面,无盲区和死角,具备防拆、防破坏报警功能,应24h设防;2) 声光告警器应安装在醒目处,当入侵探测器被触发时,声光告警器应发出声光报警,室外报警;声压应不小于100dB(A),报警持续时间应不小于5min;3) 周界入侵探测器在安装时应充分考虑气候对有效探测距离的影响,实际使用距离不超过产品额定探测距离的70%;应采用交叉安装的方式,即在同一处安装两只指向相反的发射装置或接收装置,并使两装置交叉间距应不小于0.3m;4) 入侵探测器安装在围墙、栅栏上端时,最下一道光轴与围墙、栅栏顶端的间距宜为150mm±10mm。安装在侧面时,宜安装在围墙、栅栏顶最低处外侧,最下一道光轴与围墙、栅栏顶端的间距宜为150mm±10mm,且入侵探测器与围墙、栅栏外侧的间距宜为175mm±25mm。5) 脉冲电击式围栏上应有明显的警告用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的设置应符合GB2894的相关规定。人员出入管理系统系统概述为解决社区居民、访客人员进入小区的情况,有效管理公共出入口区域,通过设立人员通行设备,小区内部进出人员通过刷卡认证后方可通过,同时结合人脸识别系统进行记录;外部来访人员则需通过门卫室管理人员进行身份证等访客登记确认或由住户授权,方可通过,同时结合人脸识别系统进行记录。所有人员出入数据接入“智安小区”集成平台进行数据记录管理。系统架构人员出入口系统由人员身份识别卡、感应读卡器、人员通道闸机、控制器、出入口管理软件及系统工作站等组成。宜选用网络型通道控制主机,控制器采用TCP/IP通讯方式与上级管理层通讯,支持联机或脱机独立运行,并可联动附近摄像机进行抓拍存储,人员出入口子系统接入智能管理平台可实现设备资源、人员权限与配置的统一管理。人员出入口系统架构示意如下图:系统功能1) 人员进出控制具有业主IC卡、身份证、指纹多种识别功能和多种授权方式,方便业主进出,阻止非授权人员进入,统计进出人员数量。2) 紧急逃生一旦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人员通道具有一键开闸功能,可以让人员紧急疏散。3) 智能联动对每个进出人员都可以进行人员图像抓拍,以便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可以随时调取事件记录进行查询。安装要求人员出入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应符合GB50348、GB50394、GB50396的相关要求,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要求:根据小区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出入口的控制应按不同的通行对象及其准入级别进行控制与管理。对人员逃生疏散口的出入口控制应符合GB50396-2007第9.0.1条第2款的相关规定。车辆出入管理系统系统概述在小区新建(改建)停车管理系统,通过车牌识别摄像头一体机对进出车辆进行控制,实时记录出入口通行车辆信息,通过车牌识别系统分析出进入小区的内部车辆、外来车辆、黑名单车辆等信息并进行记录,最终接入“智安小区”集成平台进行数据记录管理。架构设计前端子系统负责前端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存储与上传;控制车辆进出主要是由电动挡车器模块、车辆识别模块等相关模块组件完成。网络传输子系统负责完成数据、图片、视频的传输与交换。主要由交换机、光纤收发器、接入层交换机以及核心交换机组成。后端平台管理子系统:平台完成数据信息的接入、比对、记录、分析与共享。车辆出入口系统架构 示意如下图:系统功能1) 车辆管控自动抓拍并区分“固定车”,“临时车”,“布控车”等不同车辆类型,实现车辆区分管理。2) 图片/视频预览过车图片和信息实时显示,视频实时预览,进出车辆自动匹配,图片预览按车道轮询。3) LED屏显示控制主机包含语音提示系统、信息显示屏,车辆驶入、驶出可以根据实际项目需要提示语音,车牌号码显示等。4) 车辆信息记录车辆信息包括车辆通行信息和车辆图像信息两类。在车辆通过出入口时,系统能准确记录车辆通行信息,如时间、地点、方向等。牌照识别系统能准确拍摄包含车辆前端、车牌的图像,并将图像和车辆通行信息传输给出入口控制终端,并可选择在图像中叠加车辆通行信息(如时间、地点等)。可提供车头图像(可包含车辆全貌),在双立柱方案下,闪光灯与摄像机分离双柱安装时拍摄的图像可全天候清晰辨别驾驶室内司乘人员面部特征。单立柱方案时抓拍摄像机与闪光灯安装在同一根杆子上。系统采用的抓拍摄像机,具备智能成像和控制补光功能,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如雨雾、强逆光、弱光照、强光照等)下和夜间拍摄出清晰的图片。5) 报警功能当系统识别出来的车辆车牌在黑名单库时,系统自动报警,提示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报警联动方式,软件提示、LED显示等。6)停车收费功能对非录入车辆支持按时收费支付功能安装要求系统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系统应重点对小区出入口、停车库(场)出入口及其车辆通行道口实施控制、监视、行车信号指示、停车管理及车辆防盗等综合管理。系统安装应符合GB50318-2004第6章相关规定。智慧门禁系统系统概述小区门禁系统安装于小区楼道单元门,对人员通行权限进行管理,通过刷IC卡、钥匙、手机APP、室内机开门等多种方案来通行,只有经过授权的人才能进入受控的区域门组,如权限合法,门禁控制器中的继电器将操作电子锁开门,同时提供开关量信号给摄像机,触发摄像机抓拍图片及录像,并将前端数据接入智慧社区平台进行数据记录管理。系统架构前端设备由门禁读卡器、磁力锁、门禁控制器、高清网络摄像机、紧急破碎按钮等组成,主要负责采集与判断人员身份信息及进出权限,结合电锁控制对授权人员放行。智能门禁系统架构示意如下图:视频监控平台视频监控平台人脸识别门口机门内按钮电控锁网络网线I/O信号室内机管理机系统功能门禁系统可以采用多种门禁方式(单向门禁、双向门禁、刷卡+门锁双重、生物识别+门锁双重)。对使用者进行多级控制,并具有联网实时监控功能。1) 实时监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客户端实时查看每个门人员的进出情况(客户端可以显出当前开启的门号、通过人员的卡号及姓名、读卡和通行是否成功等信息)、每个门区的状态(包括门的开关,各种非正常状态报警等);也可以在紧急状态时远程打开或关闭所有的门区。2) 视频联动系统每次刷卡都能联动视频抓拍下刷卡人照片或保存下刷卡时的录像资料,防止有人盗用他人合法卡作案,保证刷卡记录的真实性。3) 权限管理针对不同的受控人员,设置不同的区域活动权限,将人员的活动范围限制在与权限相对应的区域内;对人员出入情况进行实时记录管理。实现对指定区域分级、分时段的通行权限管理,限制外来人员随意进入受控区域,有效防止内盗外盗。4) 异常报警图形化电子地图,可实时反应门的开关状态。在异常情况下可以实现平台报警,如非法侵入、门超时未关、胁迫卡(密码)等。5) 消防报警(需要消防系统定制)系统可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如发生火警时,保证自动释放相关区域的通道的门禁管理,使内部人员及时外逃且消防人员可以顺利进入实施灭火救援。6) 强制关门如管理员发现非法入侵者在某个区域活动,通过客户端强行关闭该区域的所有门,使得非法入侵者无法通过偷来的卡刷卡或者按开门按钮来逃离该区域,通知安保人员赶到该区域予以拦截。8) 出入记录查询实时显示、记录所有事件数据,读卡数据实时传送给管理平台,可在中心显示持卡人(姓名、照片等)、事件时间、门点地址、事件类型(进门刷卡记录、出门刷卡记录、按钮开门、无效卡读卡、开门超时、强行开门)等如实记录且记录不可更改。报警事件发生时,客户端会弹出醒目的报警提示框。所有储存的进出记录、状态记录,可按不同的查询条件查询,并生成相应的报表。9) 动态电子地图以图形的形式显示门禁的状态,比如当前门是开门还是关门状态,或者是门长时间打开而产生的报警状态。此时管理人员可以透过这种直观的图示来监视当前各门的状态,或者对长时间没有关闭而产生的报警门进行现场察看。同时拥有权限的管理人员,在电子地图上可对各门点进行直接地开/闭控制。安装要求门禁系统系统的基本要求应符合GB50348的相关要求,同时还应符合以下要求:安装要求应符合GA/T72、GA/T269的相关要求;操作面板的安装高度≤1.5m,操作面板应面向访客,便于操作;分机安装位置宜选择在住户室内的内墙上,安装应牢固,其高度离地1.4m~1.6m。人脸管控系统系统概述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技术及资源,发展和完善动态人像识别技术与应用。在小区出入口安装人脸抓拍单元,目标对进入小区的人群进行图像获取进行留存,提供实时比对布控、历史数据查询、轨迹分析等服务。系统架构在公安视频专网中部署动态人像识别系统,对小区重要出入口等位置安装前端摄像机,并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平台进行统一管理。通过人脸识别平台对视频流转发到动态人脸识别服务器集群中,进行特征提取和识别比对,并反馈结果到人脸卡口汇聚平台中。人脸卡口汇聚平台将相关人脸报警和历史记录通过网闸共享到公安内网,公安能够对重大嫌疑目标进行事后目标检索,目标轨迹跟踪,并根据目标出没时间和地点安排警力部署。系统功能1) 重点人像布控 用户可自行指定需要系统报警的“黑名单”人员,通过建立黑名单库,系统可对“黑名单”中的人进行选择性布控。2) 重点人像检索 对案发时间地点出现的可疑目标查询,用户可根据时间、采集地点信息,查询历史人脸图片,也可关联录像查看现场具体情况,支持内容的导出。3) 人像检测抓拍 支持对检测区域出现的人员进行人脸检测和评分,并筛选出最为清晰的人脸图像最为抓拍人员人脸图片。4) 比对识别报警 系统可按通道对人脸进行布防,每个通道可以单独配置黑名单,实现单独布防。5) 人脸基础检索 系统可按照抓拍地点/注册库/姓名/相似度查询抓拍人脸。用户可以通过网站搜索某段时间内的路人。6) 统计分析报表 支持根据从摄像头捕获的人像相似度进行实时统计和历史统计。安装要求小区出入口人脸抓拍相机主要作用是获取的高质量的正脸图片,避免人员前后通过导致人脸出现遮挡。摄像机安装原则及示意图:1、摄像机采用托架式安装在通道的正前方,正面抓拍人脸。保证人脸左右偏转<30°,上下偏转<15°。对此,相机要求吊装或者横臂挑出正装,避免侧装。2、室内摄像机架设高度建议在2.0~3.0m,特殊场景要求也可通过镜头匹配处理。3、摄像机俯视角度α<15°4、保持画面水平、抓拍对象处于画面正中,人脸(脸颊最左侧到最右侧,额头到下巴下端)像素至少达到150X150像素以上。5、相机监控宽度在3m内,镜头焦距和安装高度的关系如下:监控宽度W(米)监控距离U(米)镜头焦距(mm)相机架设高度(米)俯视角(度)2.52.582.313°±3°2.53.5122.513°±3°2.55162.813°±3°2.57253.313°±3°(不推荐)2.51035413°±3°(不推荐)2.515505.213°±3°2282.213°±3°23122.413°±3°24162.613°±3°2625313°±3°(不推荐)28353.513°±3°(不推荐)212504.513°±3°平台功能设计本系统以开放、共享、互连、联动为核心理念,利用先进的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研发设计功能完整、性能稳定、可控可管、可扩展、可运营的系统运营平台。平台提供跨系统跨设备的数据处理与应用集成能力,可广泛引入第三方成熟的社区应用,吸引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提升社区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水平,促进社区信息化的发展。基础数据人员管理为了对流动人员进行动态管理,首先需要对流动人员信息进行登记录入,流动人员管理包括人员信息录入、分组管理、查询、修改、删除等。在人员管理界面通过身份证读卡器获取人员信息,也可以通过手动录入的方式,支持采集相关租住人员的详细信息资料。目前支持从身份证读取姓名、性别、民族)、照片、出生日期、身份证编号、户籍地址;支持手动录入居住证编号、居住证有效期、职业、联系方式、学历、所属组织、现居住地址(联动社区选择)、居住时间(起始和结束时间,结束时间可以不填)、分类(户籍人员、流动人员、重点人员、注销人员)、家庭关系、关联门禁卡编号、备注等多种数据,对于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孤寡老人、伤残人员等进行重点区分标注。图:人员添加/编辑车辆管理通过在停车区域安装抓拍或卡口摄像机,对过往的车辆进行抓拍,获取车辆基础信息,通过网络将车辆信息发送至管理中心,利用车牌识别技术实现号牌数据比对,确保车辆的进出有据可查,确保车辆的进出可控,确保停车区域的合理利用,确保车辆快速通过道闸,加强出入口的高效和安全管理。可以设置对住户和临时访客的停车区域,住户通过刷卡或进出停车区域,临时访客进出时,通过房东或物业进行授权,获得临时进出场权限,通过不同的权限设置提高入场安全级别,提升管理的有效性。支持在平台进行车辆的新增、修改、删除,关联住户,并可进行车主信息的添加,停车权限的配置等。车辆信息支持导出和批量导入功能;通过平台实时监控出入口的过车信息;显示车牌号码、车牌颜色、车辆类型、车辆颜色、停车类型等;在多个出入口的情况下,可进行图片轮巡,通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切换画面来预览所有通道,全面监控各个出入口信息;支持车牌识别、自动开闸、黑名单报警、过车量统计。组织管理为了满足省级、市县级、区级等平台的应用,组织管理可进行多级管理,多层级展示,便于用户进行查询和操作。图组织添加/修改MAC特征数据前端特征采集设备实现对开启WLAN功能的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扫描,采集移动终端设备上网终端特征码(MAC)、位置和时间等信息,并能有效识别无线终端设备的厂商信息,并将信息实时向社区管理管控平台推送。社区管理平台实现对前端采集数据资源的接收和日常监测管理、数据质量监控和前端设备的检测管理等。系统逻辑拓扑图如下所示:房屋管理为了对房屋进行系统化的管理,房屋管理功能包括房屋信息设置、设备设置,联动设置,可视对讲设置。房屋信息房屋做为实现“以房管人”的载体,需要首先对房屋数据进行录入。房屋管理包括房屋的添加、删除、修改、查询和信息导入等。便于整个社区的录入管理,目前支持录入房屋信息、房屋编号、户主名称、联系方式、房屋面积、详细位置、房屋性质等相关信息,房屋与对应的智能锁设备相关联。图房屋信息录入/编辑租客管理在房屋录入的同时,支持录入租客的身份证信息、租客姓名、租客期限、租客指纹信息。图租客录入/编辑以锁管人通过给出租房屋安装智能锁,能够帮助房东实现对于租客的通行权限管理、远程访客管理、进出记录查询、租金管理等功能,改变以往出租房粗放的管理模式,能够帮助业主实时掌控租客动态,提供更多出租屋管理手段。图以锁管人设备联动租客身份信息完成登记设置后,可以联动关联门禁,视频和卡口设备。以便查询信息时,联动相应的监控视频和卡口视频。图房屋联动设置为提升住户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可视对讲是传统的门禁的升级,也是必然趋势。在房控管理的同时,可以对相应可视对讲设备进行添加、编辑等功能。图房控可视对讲录入/编辑远程开门为了提高住户的便利性,在住户忘带门禁卡、钥匙等情况下,住户可以通过门禁对讲功能联系管理员,管理员可以通过平台一键远程开门。图远程开/关门远程开闸为提高小区安全性,在小区出入口安装了车闸。为了提高住户、临时访客的便利性,在无牌车、临时访客驶入小区的情况下,住户可以联系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专项理论与实践I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河北省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附答案
- 苏州市职业大学《涡轮发动机飞机结构与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科技学院《起重机械结构力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阳师范学院《网络经济》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科技学院《环境数据处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诊断学基础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宿州航空职业学院《基地社工服务与田野基地建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口腔固定修复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内燃机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5年中考物理模拟考试卷三套附答案
- 2024中国糖果、巧克力制造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 第11课《山地回忆》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2023年H3CNE题库附答案
- 202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招聘笔试真题
-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招商手册】杭州ICON CENTER 社交娱乐中心年轻人潮流消费创新实验
- AI一体化智慧校园建设方案中学版
- 2025年国家税务总局辽宁省税务局系统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思想道德与政治考试题库 (单选、多选)
- 《中国成人白内障摘除手术指南(2023年)》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