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入学考试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大自然镂(lòu)刻的奇峰、怪石、瀑布,豢(juàn)养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都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大地上。B.红莲被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jī)斜,失去了往日的粲(càn)然明媚,在无遮蔽的天空下,我无法可想。C.大提琴的美,一如夜晚的月光,无声无息地悄(qiǎo)然流淌,如岁月和记忆一样贮(chú)藏在人们的心灵里。D.这是令人惊骇(hài)而不知名的著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亚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piē)见中华文化的剪影。2.下面文段中的加点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中国画通常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类。这看起来是以题材为标准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了一些独特的观念和思想,即中国画概括了自然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山水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的和谐相处。中国画的分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中国画讲究虚实相生的意境美。老舍曾请齐白石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十里蛙声,如何入画?潺潺山泉,如何表达?白石老人思考良久,终于画成了一幅经典之作:在山峦的映衬下,潺潺清泉从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断涌出,六尾蝌蚪摇拽着尾巴顺流而下。A.题材 B.和谐 C.映衬 D.摇拽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夏天来了,各地的夜市蓬勃兴起,特色小吃、手工艺品、街头艺术……各种摊位摩肩接踵,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B.从一百年前嘉兴南湖的开天辟地,到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安康殚精竭虑,赓续奋斗。C.济南市不仅有栩栩如生、美丽迷人的自然风景,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未来的发展让人充满期待。D.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聚焦流传千古的典籍,凭借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让附庸风雅的年轻受众更好地认识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汽车影院以停车空间为电影放映场地,通常设置超大银幕,观众坐在私家车内就可以看到大银幕上清晰稳定的图像和车内收音机上接收的电影原声。B.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自觉承担起调动各种文化力量、科技力量和市场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为中国价值更受世人尊重而砥砺前行。C.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应该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制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城市在职科技人员、退休人员积极参与。D.“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为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5.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A.使用公筷广告:长筷短筷,筷筷都是你我的爱。B.论文答辩致谢语:感谢聆听,敬请专家评委指教。C.垃圾分类宣传语:各得其所,细微处的文明之光。D.经典阅读推荐:智慧火源,值得为之付出热忱。6.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与《大学》《中庸》《礼记》并称为“四书”。B.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到谦辞和敬辞,如“见教”“见谅”是谦辞,“赏光”“奉陪”是敬辞。C.在中华诗文中有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汗青”指史册,“瀚海”指沙漠。D.“今日又南冠”中的“南冠”出自《左传·成公九年》,后世以“南冠”为俘虏的代称。二、(一)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周亚夫军细柳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縠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上自劳军劳:慰劳B.军士吏被甲被:同“披”,穿着C.居无何居:经过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固:本来8.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刻画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直不阿的“真将军”形象。写细柳军营全副武装,军门都尉、壁门士吏传达将军指示都是从正面描写周亚夫。B.文中的汉文帝开明、识大体。周亚夫用军礼接待“劳军”的汉文帝,“群臣皆惊”,文帝不但不生气,反而对周亚夫大加赞赏。C.本文有不少词语与古代礼仪有关。如“揖”“拜”“改容式车”等。其中“揖”是拱手行礼,“拜”是跪拜,“改容式车”是表示敬意的行为。D.本文的叙述语言晓畅、明白、简洁,而且用词准确、含义丰富,感情色彩强烈。(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苏绰字令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周帝饯于都门外。临别,谓曰:“卿家子弟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周文乃召为行台郎中①。在官岁余,未见知。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周文与仆射周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之以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周文称善,谓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才。周文曰:“吾亦闻之久矣。”寻除②著作佐郎。属周文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周文益嘉之,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遂留绰至夜,问以政道,周文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诘朝,谓周惠达曰:“苏绰真奇士,吾方任之以政。”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周文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③其事。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其一先修心,其二敦教化,其三尽地利,其四擢贤良,其五恤狱讼,其六均赋役。周文甚重之,常置诸坐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政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周文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知而已。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思劳倦,遂成气疾。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节选自《北史·苏绰传》)【注释】①行台郎中:官职名。②除:授官。③赞成:帮助完成。④处分:处理安排。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周帝饯于都门外皆以美于徐公B.周文乃召绰问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C.吾方任之以政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D.常以天下为己任固国不以山溪之险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周文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B.周文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C.周文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D.周文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12.请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哪些事可以看出周文帝赏识苏绰。(三)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13.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唱离歌”意谓魏万动身离京,“微霜”营造了离别时节深秋萧瑟的气氛。B.颔联诗人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魏万作为游子在途中听到雁鸣和看到云山的感受。C.颈联写树色把寒气催来,暗含岁月不待之意,与尾联的“岁月易蹉跎”相呼应。D.本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表达友人离别之时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四)根据原文默写15.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回首过往,我们从“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古人的风骨与胸襟;从“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中领悟到古人的志向与抱负;从“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中体会到古人的家国情怀。展望未来,我们要如杜甫《望岳》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锐意进取,勇攀高峰;如李白《行路难》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满自信,驶向成功的彼岸。三、根据《水浒传》的阅读积累,完成任务。16.【任务一】聚焦《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写出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对应的人物姓名。(1)她是梁山第一女将,武艺高强,一对日月双刀神出鬼没,更有阵前用绳套捉人的绝技。在宋江攻打祝家庄时,她首战便活捉了“矮脚虎”王英。“她”是________。(2)乐和见酒店里一妇人坐在在柜上,她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臂时兴钏镯。红裙六幅,翠领数层。有时怒起,提井栏便打老公头;忽地心焦,拿石碓敲翻庄客腿。生来不会拈针线,正是山中母大虫。“她”是________。17.【任务二】施耐庵故居有这样一副对联:“韬光养晦,一代英才居胜境;激浊扬清,千秋峻笔著奇书”。请结合《水浒传》的内容,从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说一说这部著作“奇”在哪里?四、(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手工艺创作、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份标识和价值追求,有助于维系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摘编自中国日报网)材料二: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2006年被国家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掐丝珐琅画制作题材广泛,包含山水、花鸟、唐卡等,呈现出国画意境美的同时,还展现出令人惊喜的立体艺术效果。当下的“非遗”传承人善于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也让中国“非遗”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孟金花的掐丝珐琅画关注作品传达的意义,以此制作的实用性较强的茶盘、食器等生活用品,让人感到“非遗”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孟金花还突破性的以掐丝珐琅画来表现中国戏曲,将这两大艺术瑰宝融合在一起,让人深刻感受到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选图、绘图、掐丝、点蓝、干燥、上胶……十余道纯手工工序全部完成后,一幅精美的掐丝珐琅画才算完成。说话的功夫,只见孟金花左手拿着铝丝,按照绘图进行弯折处理,在平面上构成线条流畅、具有立体感的图案。“掐丝”之后,便是“点蓝”。掐丝和点蓝是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构成掐丝珐琅画的灵魂、骨骼及血肉。经过“掐丝”工序的画,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线条,既有中国传统图案的美感,又富于抽象线条的魅力。点蓝最神奇的地方在于,设计图案中并没有标注颜色,作品中花是何种色调,鸟是什么色彩,背景是涂蓝还是描绿,对比是柔和还是强烈……全都在创作者的心里面。孟金花凭借经验和想象选取颜色,搭配色调,手中的作品瞬间变得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摘编自《光明日报》)材料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资源,是展现中华民族精神面貌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新”起来,首先内容上要新颖,不断推陈出新,不断优化完善,不断融入文明和新鲜事物。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新”起来,还要形式上新颖,不断优化展示细节,不断提升展现形式,不断结合热点焦点,不断畅通传播渠道。只有通过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千方百计进行创新并推动创造性转化,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新”起来,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创新是“非遗”自力保护的内在要求,但在创新发展中,又不能为了创新而忘记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是“非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践行着的基本原则。例如,手工艺类“非遗”不同于纯艺术类,它的本源是日常生活需要,因而,无论如何创新,都不应丢弃其生活器物的本性。手工艺类“非遗”还应在技艺上不断革新,不断超越。又如在当代,由于远离了日常生活需要,苏绣传承一度出现了危机。此外,还应注意,不能因为创新就远离本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秦淮灯彩传承人说:“做灯是讲究寓意的,要讨喜,我创作过飞机灯,但不制作枪炮子弹灯,因为他的寓意不吉祥。”(摘编自《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1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手工艺创作、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B.“非遗”传承人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也让中国“非遗”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C.手工艺类“非遗”的本源是艺术审美需要,所以其传承应在技艺上不断革新,不断超越。D.秦淮灯彩传承人不制作枪炮子弹灯,做灯讲究吉祥美好的寓意,这符合中华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19.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景泰蓝掐丝珐琅画”有哪些特点。20.济南商河鼓子秧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述三则材料,能为促进鼓子秧歌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哪些启示,请简要概括。(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松林的诱惑①漫步于故乡的松林,山风徐徐,松海林涛奏响山间晨曲。几枚干裂的松果静静地躺在山林中,好像带领我回到了儿时与伯爷一同捡拾松果的镜像里。②捡松果是伯爷的爱好。农村用煤紧张,很多人家都捡松果烧火做饭,它火力足、燃得久,且烟灰少。在母亲的要求下,暑假里的每个清晨,我都要迷迷瞪瞪地跟着伯爷进山。山间松林,无名花卉和野生菌子遍布,芳香扑鼻而来,偶有松鼠从身边灵巧溜过,簌的一声爬上了松树枝干。我背着跟自己一样高的竹篮,一路小跑着捡,生怕被别人抢了先。走走停停,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家。③捡松果这活儿要走来走去,弯腰直身重复一个动作。伯爷话少,我跟着他捡了一个星期的松果,觉得索然无味。终于忍不住,我问伯爷:“你不是有很多退休金吗?难道还没柴烧?”伯爷听了大笑,声音在松林回荡,鸟儿都被惊飞了。他摸着我的小脑袋说:“捡松果多有味啊,这么大的林子,咱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可以闻花香,可以听鸟叫,越听越安静。”④家里人也都觉得伯爷捡松果没有任何意义,努力引他走出松林,融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可伯爷完全不配合,仍是提着竹篮一头扎进松林里。不仅家人不理解他,村里人对他更是不理解。村里其他老人常凑在一起打牌、聊天、喝酒,他却最爱一个人进山,藏在松林里。伯爷念过书,文化水平比一般人高。有人喊伯爷去写对联、红白喜事帮忙,能给一些报酬,但是写了两次,他就不去了,除了捡松果,好像再没有他感兴趣的事儿。村里的杨老头开玩笑说,你一个退休的公家人,跟我们抢什么啊,你在山里天天捉迷藏吧,一个人藏、一个人捉!⑤上初中后,从叔父那里听说了伯爷的一些往事。伯爷是长子,他的父亲去世时,他正在抗战前线,家里停灵三个月都没等到他赶回来,最后只好将老人草草落葬。伯爷是军医,在前线救了很多人,但随他一同去的三个同村的小伙子,都没有活着回来。……叔父说,他有愧疚呢!这愧疚像针深深地刺在他心里。⑥前些年,国家和社会对抗战老兵给予高度关注。有一天,一个相关组织的工作队伍,辗转多方来到我们家核对情况,他们要给伯爷发放一笔每年都会有的补贴。全家人感到异常高兴,可不曾想,伯爷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说自己有退休金,不缺钱。家人被他浇了一盆冷水,产生不小的意见。⑦我那时还小,确乎有太多的不明白。等到我明白并懂得思考时,我已是一名军人了,严格的军队生活锤炼着我。我常给伯爷写信汇报我在部队的成长。他很为我的人生选择感到高兴,勉励我勤奋进取。虽已年迈,但仍笔力遒劲。我从中看到一个训练有素、内力入骨的前辈军人的干脆和利落。有一次通信,我问起当年他为什么拒绝领补贴。伯爷回信道:我在前线出生入死,是履行军人的天职,不需要用这些补贴来证明,我身上的伤疤其实就是最好的勋章。那些受伤重、生活更困难的战友比我更需要这补贴。⑧后来,我也遇到很多从前线回来的人,他们对立功、职务与何去何从并不像其他人那么关心,倒愿意为牺牲的战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我才渐渐意识到伯爷的不容易、不简单。他以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一名军人的职责和担当,只有巍巍松林才能听懂一名军人的铮铮誓言,拳拳心意。⑨时隔几年,我再次收到伯爷的来信,笔画松散,少了笔力。他告诉我,去冬以来病情稍重,胸闷气紧,提不起笔。信的最后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后面这一句,我是没有资格说的,留给你来书写吧!”这话让我十分惶恐,他如此丰厚的一生都完成不了,我该如何践行?我不禁陷入了深思……⑩第二年春天,伯爷逝去。遵照他的遣嘱,安葬在松林里。经历岁月沧桑的人,他要选择一处心灵的栖息地,只有松林能够让他依照性情、找到安宁,长久地保持自己的内心。⑪回到故乡,再次走进松林,林涛山风不绝于耳,但我的内心却出奇得安静,生活的芜杂焦躁瞬间烟消云散……啊,松林的迷藏诱惑原来就在这里!21.文章第二段描绘了松林中的优美环境,从全文来看,有什么作用?2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1)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可伯爷完全不配合,仍是提着竹篮一头扎进松林里。(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叔父说,他有愧疚呢!这愧疚像针深深地刺在他心里。2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⑪段画线句“啊,松林的迷藏诱惑原来就在这里”的理解。24.文章层层设置了哪些悬念,凸显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五、25.按要求作文。请以“雪里已知春信至”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参考答案与解析一、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大自然镂(lòu)刻的奇峰、怪石、瀑布,豢(juàn)养的飞禽、走兽、小虫和几千年来农人为后代种植的大树,都毫无保留地呈现在大地上。B.红莲被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jī)斜,失去了往日的粲(càn)然明媚,在无遮蔽的天空下,我无法可想。C.大提琴的美,一如夜晚的月光,无声无息地悄(qiǎo)然流淌,如岁月和记忆一样贮(chú)藏在人们的心灵里。D.这是令人惊骇(hài)而不知名的著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亚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piē)见中华文化的剪影。【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豢(juàn)养”中的“豢”应读“huàn”。B.“攲(jī)斜”中的“攲”应读“qī”。C.“贮(chú)藏”中的“贮”应读“zhù”。故选D。2.下面文段中的加点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中国画通常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类。这看起来是以题材为标准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了一些独特的观念和思想,即中国画概括了自然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山水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的和谐相处。中国画的分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中国画讲究虚实相生的意境美。老舍曾请齐白石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十里蛙声,如何入画?潺潺山泉,如何表达?白石老人思考良久,终于画成了一幅经典之作:在山峦的映衬下,潺潺清泉从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断涌出,六尾蝌蚪摇拽着尾巴顺流而下。A.题材 B.和谐 C.映衬 D.摇拽【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识记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形的能力。D.“摇拽”的“拽”应写作“曳”。摇曳:形容东西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也指优游自得的样子。故选D。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夏天来了,各地的夜市蓬勃兴起,特色小吃、手工艺品、街头艺术……各种摊位摩肩接踵,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B.从一百年前嘉兴南湖的开天辟地,到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安康殚精竭虑,赓续奋斗。C.济南市不仅有栩栩如生、美丽迷人的自然风景,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未来的发展让人充满期待。D.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聚焦流传千古的典籍,凭借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让附庸风雅的年轻受众更好地认识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这里形容摊位多,对象使用不当。B.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此处用来形容共产党人为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安康费尽心思,使用正确。C.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此处修饰风景,使用不当。D.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贬义词,用在此处形容年轻受众,褒贬失当。故选B。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汽车影院以停车空间为电影放映场地,通常设置超大银幕,观众坐在私家车内就可以看到大银幕上清晰稳定的图像和车内收音机上接收的电影原声。B.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自觉承担起调动各种文化力量、科技力量和市场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为中国价值更受世人尊重而砥砺前行。C.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应该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制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城市在职科技人员、退休人员积极参与。D.“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为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搭配不当,“看到……图像和……电影原声”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看到大银幕上清晰稳定的图像,听到车内收音机上接收的电影原声”。B.成分残缺,句中“承担”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最后加上“的重任”。D.结构混乱,“旨……为目的”句式杂糅,应为“活动旨在……”或“活动以提高……为目的”。故选C。5.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A.使用公筷广告:长筷短筷,筷筷都是你我的爱。B.论文答辩致谢语:感谢聆听,敬请专家评委指教。C.垃圾分类宣传语:各得其所,细微处的文明之光。D.经典阅读推荐:智慧火源,值得为之付出热忱。【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B.“聆听”表达不得体。聆听是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重被听者的色彩。而且,这个词一般由听讲者使用。而语境是指专家和评委听自己的论文答辩,使用错误。故选B。6.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与《大学》《中庸》《礼记》并称为“四书”。B.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到谦辞和敬辞,如“见教”“见谅”是谦辞,“赏光”“奉陪”是敬辞。C.在中华诗文中有一些表意相对固定的词语,如“汗青”指史册,“瀚海”指沙漠。D.“今日又南冠”中的“南冠”出自《左传·成公九年》,后世以“南冠”为俘虏的代称。【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又称四子书,为历代儒客学子研习之核心书经。南宋理学家朱熹从《礼记》中摘出《中庸》《大学》两篇分章断句,加以注释,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所以《礼记》并不在四书之列。故选A。二、(一)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周亚夫军细柳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縠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上自劳军劳:慰劳B.军士吏被甲被:同“披”,穿着C.居无何居:经过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固:本来8.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刻画了周亚夫恪尽职守、刚直不阿的“真将军”形象。写细柳军营全副武装,军门都尉、壁门士吏传达将军指示都是从正面描写周亚夫。B.文中的汉文帝开明、识大体。周亚夫用军礼接待“劳军”的汉文帝,“群臣皆惊”,文帝不但不生气,反而对周亚夫大加赞赏。C.本文有不少词语与古代礼仪有关。如“揖”“拜”“改容式车”等。其中“揖”是拱手行礼,“拜”是跪拜,“改容式车”是表示敬意的行为。D.本文的叙述语言晓畅、明白、简洁,而且用词准确、含义丰富,感情色彩强烈。【答案】7.D8.A【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义和作用的能力。D.“固”,必,一定;句意:匈奴一定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A.“从正面描写”错,写细柳军营全副武装,军门都尉、壁门士吏传达将军指示都是从侧面描写周亚夫。故选A。参考译文: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委派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驱驰而入,将士都下马迎送皇帝。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一定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苏绰字令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算术。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周帝饯于都门外。临别,谓曰:“卿家子弟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周文乃召为行台郎中①。在官岁余,未见知。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周文与仆射周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之以事,绰即为量定。惠达入呈,周文称善,谓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才。周文曰:“吾亦闻之久矣。”寻除②著作佐郎。属周文与公卿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周文乃召绰问,具以状对。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周文益嘉之,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遂留绰至夜,问以政道,周文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诘朝,谓周惠达曰:“苏绰真奇士,吾方任之以政。”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周文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③其事。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其一先修心,其二敦教化,其三尽地利,其四擢贤良,其五恤狱讼,其六均赋役。周文甚重之,常置诸坐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绰性俭素,不事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政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周文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焉。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知而已。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思劳倦,遂成气疾。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节选自《北史·苏绰传》)【注释】①行台郎中:官职名。②除:授官。③赞成:帮助完成。④处分:处理安排。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周帝饯于都门外皆以美于徐公B.周文乃召绰问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C.吾方任之以政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D.常以天下为己任固国不以山溪之险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周文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B.周文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C.周文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D.周文方欲/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人之道/故绰得尽其智能赞成其事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12.请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哪些事可以看出周文帝赏识苏绰。【答案】9.C10.A11.苏绰常常和公卿讨论,从白天到黑夜,事情无论大小,都像是筹划在手掌之中。12.①经周惠达推荐后,任命苏绰为著作佐郎。②与苏绰相谈甚欢以致忘记观鱼,回来后留宿苏绰于府中,彻夜畅谈政道。③授予大行台左丞职位,参与主管机要事务。④拟六条诏书,周文帝非常重视,置诸坐右,命官员熟读。⑤凡经苏绰举荐的人都做了高官。⑥外出巡游,常预先签署姓名,让苏绰随事施行。【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一般文言虚词含义的能力。A.介词,在/介词,比。句意:周文帝在长安城外为他饯行。/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B.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句意:周文帝就叫来苏绰询问。/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世道,他们居然不知道有汉朝。C.均为代词,他。句意:我现在要任命他处理政事。/河湾上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D.介词,把/介词,凭借。句意:常把治理好天下作为自己责任。/巩固国防不能凭借险要的山河。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周文帝正想改革时政,致力于拓展强国富民之路,所以苏绰能够全部发挥他的聪明才智,辅佐周文帝成就大业。“时政”作“革易”的宾语,中间不宜断开,排除B;“强国”“富人”一起作定语修饰“道”,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C;“方欲”修饰“革易时政”,表意完整,中间不宜断开,排除D。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翻译的能力。“每”,常常;“达”,到;“事无巨细”,事情无论大小。【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和文言翻译的能力。文中“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才。周文曰:‘吾亦闻之久矣。’寻除著作佐郎”意思是惠达说是苏绰,顺便称赞他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周文帝说:“我也听说他很久了。”不久就任命苏绰为著作佐郎。可以推知①经周惠达推荐后,任命苏绰为著作佐郎。文中“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遂留绰至夜,问以政道,周文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意思是于是和苏绰一起骑着马并排慢走到了昆明池,竟忘了打鱼的事情而没有设置鱼网就回去了。于是留住苏绰一直到夜里,继续询问治理国家的方略。(周文帝)躺着听他(讲),苏绰于是阐明治国之道,周文帝(听着听着)整理衣裳端正地跪坐起来,不知不觉跪着挪到了坐席的前面。可以推知②与苏绰相谈甚欢以致忘记观鱼,回来后留宿苏绰于府中,彻夜畅谈政道。文中“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意思是立即授予苏绰大行台左丞职位,参与主管机要事务。可以推知③授予大行台左丞职位,参与主管机要事务。文中“又为六条诏书,奏施行之。其一先修心,其二敦教化,其三尽地利,其四擢贤良,其五恤狱讼,其六均赋役。周文甚重之,常置诸坐右。又令百司习诵之,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意思是周文帝正想改革时政,致力于拓展强国富民之路,所以苏绰能够全部发挥他的聪明才智,辅佐周文帝成就大业。他又拟了六条诏书,奏请施行。第一条先修心,第二条促教化,第三条尽地利,第四条擢贤良,第五条恤狱讼,第六条均赋役。周文帝非常重视这六条诏书,经常把它放在座位旁边。又命令各部门官员熟读它,那些不能通晓六条诏书以及统计的官员们,不准担任官职。可以推知④拟六条诏书,周文帝非常重视,置诸坐右,命官员熟读。文中“博求贤俊,共弘政道,凡所荐达,皆至大官”意思是他广泛地寻求优秀人才,共同拓展为政之道,凡经他推荐的人,都做了高官。可以推知⑤凡经苏绰举荐的人都做了高官。文中“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知而已”意思是有时外出巡游,常预先在白纸上签署自己的名字交给苏绰,如果有需要处理的事,就及时安排施行。等到周文帝回来,禀告他知道可以了。可以推知⑥外出巡游,常预先签署姓名,让苏绰随事施行。参考译文:苏绰字令绰,年轻时喜欢学习,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尤其擅长计算的方法。他的堂兄苏让出任汾州刺史,周文帝在长安城外为他饯行。临分别时,问他:“你家的子弟里面,谁可以任用?”苏让于是推荐了苏绰。周文帝就把苏绰召来,任命为行台郎中。苏绰在职一年多,没有被周文帝了解。不过行台的各位官员遇到疑难的问题,都是向苏绰请教后再决定。各部门发布的公文,苏绰又给拟定条款格式。行台中的官员都称赞苏绰的才干。周文帝与仆射周惠达讨论政事,惠达不能提出对策,请求外出找人商议。于是叫来苏绰,把讨论的事情告诉他,苏绰立即为他酌情裁定。惠达入朝呈报,周文帝称赞,问:“谁为你出这个主意的?”惠达说是苏绰,顺便称赞他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周文帝说:“我也听说他很久了。”不久就任命苏绰为著作佐郎。有一次,苏绰跟随周文帝和公卿们去昆明池看鱼,走到城西汉代原来的仓池,周文帝回头问随从的人,没有一个知道的。有人说:“苏绰知识渊博,见多识广,请问问他吧。”周文帝就叫来苏绰询问,苏绰将有关情况全部作了回答。苏绰既有口才,应对如流。周文帝更加赞赏他,于是和苏绰一起骑着马并排慢走到了昆明池,竟忘了打鱼的事情而没有设置鱼网就回去了。于是留住苏绰一直到夜里,继续询问治理国家的方略。周文帝(听着听着)整理衣裳端正地跪坐起来,不知不觉跪着挪到了坐席的前面。就这样一直谈论到天亮也不觉得厌倦。第二天一清早,周文帝对周惠达说:“苏绰真是个奇才,我现在要任命他处理政事。”立即授予苏绰大行台左丞职位,参与主管机要事务。从此苏绰受到的宠信日益深厚。周文帝正想改革时政,致力于拓展强国富民之路,所以苏绰能够全部发挥他的聪明才智,辅佐周文帝成就大业。他又拟了六条诏书,奏请施行。第一条先修心,第二条促教化,第三条尽地利,第四条擢贤良,第五条恤狱讼,第六条均赋役。周文帝非常重视这六条诏书,经常把它放在座位旁边。又命令各部门官员熟读它,那些不能通晓六条诏书以及统计的官员们,不准担任官职。苏绰生性节俭朴素,不经营家产,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他认为四海还没有平定,常把治理好天下作为自己的责任。他广泛地寻求优秀人才,共同拓展为政之道,凡经他推荐的人,都做了高官。周文帝也诚心诚意地委任他,而对这些人没有微词。有时外出巡游,常预先在白纸上签署自己的名字交给苏绰,如果有需要处理的事,就及时安排施行。等到周文帝回来,禀告他知道可以了。苏绰常常和公卿讨论,从白天到黑夜,事情无论大小,都像是筹划在手掌之中。长期思虑劳累,于是得了气血不通的疾病。大统十二年,苏绰死于任上,时年49岁。(三)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13.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唱离歌”意谓魏万动身离京,“微霜”营造了离别时节深秋萧瑟的气氛。B.颔联诗人以自己的心情来体会魏万作为游子在途中听到雁鸣和看到云山的感受。C.颈联写树色把寒气催来,暗含岁月不待之意,与尾联的“岁月易蹉跎”相呼应。D.本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表达友人离别之时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1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3.A14.(1)“微霜”“鸿雁”等意象蕴含诗人深切的离愁别绪。(2)“愁里听”“客中过”表达了诗人对去京途中的魏万的担忧。(3)尾联表达了诗人对魏万殷切的勉励和嘱托。【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魏万动身离京”错,诗歌题目“送魏万之京”意思是送魏万前往京城。故选A。【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从题目“送魏万之京”和“离歌”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从“昨夜微霜初渡河”可知,这是深秋时节;从“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可知,这里呈现出的景物是萧瑟、凄清的状态;“微霜”“鸿雁”两个意象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渲染了离愁;“愁里听”“客中过”写出他乡游子前路茫茫,黯然神伤的情态;第三联想象赴京途中的所见所闻,摹写友人一路的孤独寂寞,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情谊;最后两句“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劝勉魏万到了长安之后,不要只看到那里是行乐的地方而沉溺其中,蹉跎岁月,应该抓住机遇成就一番事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情调深沉悲凉,但却催人向上。(四)根据原文默写15.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回首过往,我们从“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古人的风骨与胸襟;从“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中领悟到古人的志向与抱负;从“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中体会到古人的家国情怀。展望未来,我们要如杜甫《望岳》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锐意进取,勇攀高峰;如李白《行路难》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充满自信,驶向成功的彼岸。【答案】①.贫贱不能移②.威武不能屈③.自缘身在最高层④.了却君王天下事⑤.会当凌绝顶⑥.一览众山小⑦.长风破浪会有时⑧.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威”“缘”“凌”“览”“沧”。三、根据《水浒传》的阅读积累,完成任务。16.【任务一】聚焦《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写出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对应的人物姓名。(1)她是梁山第一女将,武艺高强,一对日月双刀神出鬼没,更有阵前用绳套捉人的绝技。在宋江攻打祝家庄时,她首战便活捉了“矮脚虎”王英。“她”是________。(2)乐和见酒店里一妇人坐在在柜上,她插一头异样钗环,露两臂时兴钏镯。红裙六幅,翠领数层。有时怒起,提井栏便打老公头;忽地心焦,拿石碓敲翻庄客腿。生来不会拈针线,正是山中母大虫。“她”是________。17.【任务二】施耐庵故居有这样一副对联:“韬光养晦,一代英才居胜境;激浊扬清,千秋峻笔著奇书”。请结合《水浒传》的内容,从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说一说这部著作“奇”在哪里?【答案】16.①.扈三娘②.顾大嫂17.示例一:主题“奇崛”。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的辛酸人生和反抗道路,深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体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思想;《水浒传》在揭露贪官污吏的残暴腐败时,也歌颂梁山好汉的英雄气概,小说把水泊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社会,不分贵贱高低,表达了作者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示例二:人物“神奇”。《水浒传》塑造了数百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小说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遭遇,成功地塑造了林冲、鲁智深、武松等最具“神奇”色彩的英雄形象。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总是把人物置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以其行动和语言显示其性格特点。如在“劫法场石秀跳楼”一回,通过石秀几个异常敏捷动作的白描,把他当机立断、临危不惧的性格表现得入木三分。示例三:情节“奇巧”。采用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前四十回叙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七十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小说情节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如描写武松的就有“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深入刻画了这个人物的性格发展史。【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扈三娘,《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一丈青”,是梁山三位女将之一。她是独龙冈扈家庄扈太公的女儿,攻打祝家庄时,扈三娘骑在一匹青鬃马上,轮两口日月双刀,王英与扈三娘对打,王英打不过要逃,被扈三娘追上,活捉了过去。三打祝家庄后,她成了宋江的义妹,又被指婚给王英,成为梁山一员女将。顾大嫂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母大虫,登州人氏。他与丈夫孙新开酒店为生,后因搭救表弟解珍、解宝,劫狱反登州,上梁山入伙,并参与祝家庄卧底。梁山大聚义时,排第一百零一位,上应地阴星,担任东山酒店掌店头领。题干中是解珍解宝兄弟在大牢里,当狱警的铁叫子乐和要给他们传递消息,去找顾大嫂时的情景。【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经典名著的艺术特色的能力。回答此题需要从《水浒传》中从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说说其“奇”在何处。如果选主题,可以结合“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谈。《水浒传》主题鲜明。在前七十回表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酝酿、形成和发展过程,深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小说把高俅“发迹”和徽宗宠信他的故事,放在故事的开端来写,以示“乱自上作”,体现了“官逼民反”的思想。《水浒传》在揭露贪官污吏的残暴腐败时,也歌颂梁山好汉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如果选人物来谈,《水浒传》的主人公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梁山好汉。特别是在前七十回当中,梁山好汉的故事不是围绕一个人展开的,而是围绕不同的人展开的,各部分又是相互独立的,甚至可以单独拿出来作为一部小说。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环境中,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遭遇,成功地塑造了一些列人物,同时可以选取一些情节来表现英雄的性格特点,如鲁智深的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的头脑简单直爽率真。如果选择其情节,情节引人入胜,结构是纵横交错的复式结构。梁山起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纵贯全篇,其间连缀着一个一个相对独立自成整体的主要人物的故事情节。这些故事自身在结构上既纵横开合,各尽特色,又是整个水浒故事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水浒传》的具体情节生动曲折,大小事件都写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有一些精彩的场面集中了很多人物,如“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等。而每一组的情节又往往是人物的性格发展史,如“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使人不期然想起武松。可以选取“智取生辰纲”“武松打虎”“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等经典情节来谈。比如选人物。人物形象塑造鲜明,共性和个性分明。即使是同类性格的人,也有不同的精神特质。如同样是鲁莽,但鲁智深和李逵却各不相同,鲁智深是粗中有细,豁达明理,在救金家父女时,不是先打郑屠逞一时之快,而是先将他们父女安顿好,让他们先逃走,约摸金公走得远,方才起身;在拳打镇关西中三拳打死镇关西却说他诈死,自己趁机远走他乡;而李逵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他一怒之下打死了殷天锡,导致柴进被捕入狱。虽然是同一性格的人,但其特质有明显的的区别。四、(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手工艺创作、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份标识和价值追求,有助于维系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摘编自中国日报网)材料二: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2006年被国家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掐丝珐琅画制作题材广泛,包含山水、花鸟、唐卡等,呈现出国画意境美的同时,还展现出令人惊喜的立体艺术效果。当下的“非遗”传承人善于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也让中国“非遗”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孟金花的掐丝珐琅画关注作品传达的意义,以此制作的实用性较强的茶盘、食器等生活用品,让人感到“非遗”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孟金花还突破性的以掐丝珐琅画来表现中国戏曲,将这两大艺术瑰宝融合在一起,让人深刻感受到中国艺术的独特魅力。选图、绘图、掐丝、点蓝、干燥、上胶……十余道纯手工工序全部完成后,一幅精美的掐丝珐琅画才算完成。说话的功夫,只见孟金花左手拿着铝丝,按照绘图进行弯折处理,在平面上构成线条流畅、具有立体感的图案。“掐丝”之后,便是“点蓝”。掐丝和点蓝是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构成掐丝珐琅画的灵魂、骨骼及血肉。经过“掐丝”工序的画,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线条,既有中国传统图案的美感,又富于抽象线条的魅力。点蓝最神奇的地方在于,设计图案中并没有标注颜色,作品中花是何种色调,鸟是什么色彩,背景是涂蓝还是描绿,对比是柔和还是强烈……全都在创作者的心里面。孟金花凭借经验和想象选取颜色,搭配色调,手中的作品瞬间变得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摘编自《光明日报》)材料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资源,是展现中华民族精神面貌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新”起来,首先内容上要新颖,不断推陈出新,不断优化完善,不断融入文明和新鲜事物。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新”起来,还要形式上新颖,不断优化展示细节,不断提升展现形式,不断结合热点焦点,不断畅通传播渠道。只有通过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千方百计进行创新并推动创造性转化,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新”起来,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创新是“非遗”自力保护的内在要求,但在创新发展中,又不能为了创新而忘记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是“非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践行着的基本原则。例如,手工艺类“非遗”不同于纯艺术类,它的本源是日常生活需要,因而,无论如何创新,都不应丢弃其生活器物的本性。手工艺类“非遗”还应在技艺上不断革新,不断超越。又如在当代,由于远离了日常生活需要,苏绣传承一度出现了危机。此外,还应注意,不能因为创新就远离本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秦淮灯彩传承人说:“做灯是讲究寓意的,要讨喜,我创作过飞机灯,但不制作枪炮子弹灯,因为他的寓意不吉祥。”(摘编自《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1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传统口头文学、手工艺创作、美术书法等艺术形式,也可以是礼仪节庆等民间风俗。B.“非遗”传承人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也让中国“非遗”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C.手工艺类“非遗”的本源是艺术审美需要,所以其传承应在技艺上不断革新,不断超越。D.秦淮灯彩传承人不制作枪炮子弹灯,做灯讲究吉祥美好的寓意,这符合中华民族固有的审美心理。19.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景泰蓝掐丝珐琅画”有哪些特点。20.济南商河鼓子秧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述三则材料,能为促进鼓子秧歌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哪些启示,请简要概括。【答案】18.C19.①制作题材广泛。②善于捕捉潮流元素。③“景泰蓝掐丝珐琅画”离我们生活不遥远。④制作流程复杂,手工工艺精巧。20.①要增强人们对鼓子秧歌的传承与保护意识。②鼓子秧歌传承人要善于捕捉潮流元素,让“非遗”更有活力。③鼓子秧歌要贴近生活,让更多人加入进来,增强鼓子秧歌的传承与保护。④锐意创新的同时不忘保护传统,要将传统文化与创新有机结合。⑤鼓子秧歌在内容上要不断推陈出新、优化完善,不断融入文明和新鲜事物;在形式上要不断优化展示细节,提升展现形式,不断结合热点焦点,畅通传播渠道。【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本源是艺术审美需要”错,根据材料三第二段“手工艺类‘非遗’不同于纯艺术类,它的本源是日常生活需要,因而,无论如何创新,都不应丢弃其生活器物的本性”可知,手工艺类“非遗”的本源是日常生活需要。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1)根据“景泰蓝掐丝珐琅画制作题材广泛,包含山水、花鸟、唐卡等,呈现出国画意境美的同时,还展现出令人惊喜的立体艺术效果。”可知①制作题材广泛。(2)根据“当下的‘非遗’传承人善于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也让中国“非遗”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可知②善于捕捉潮流元素。(3)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孟金花的掐丝珐琅画关注作品传达的意义,以此制作的实用性较强的茶盘、食器等生活用品,让人感到‘非遗’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可知③“景泰蓝掐丝珐琅画”离我们的生活不遥远。(4)根据“选图、绘图、掐丝、点蓝、干燥、上胶……十余道纯手工工序全部完成后,一幅精美的掐丝珐琅画才算完成。”“说话的功夫,只见孟金花左手拿着铝丝,按照绘图进行弯折处理,在平面上构成线条流畅、具有立体感的图案。”可知④制作流程复杂,手工工艺精巧。【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探究文本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1)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身份标识和价值追求,有助于维系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可以推知①要增强人们对鼓子秧歌的传承与保护意识。(2)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当下‘非遗’传承人善于捕捉潮流元素,让中国‘非遗’更有活力,也让中国‘非遗’更加自信地走向国际”可以推知②鼓子秧歌传承人要善于捕捉潮流元素,让“非遗”更有活力。(3)根据材料二第一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孟金花的掐丝珐琅画关注作品传达的意义,以此制作的实用性较强的茶盘、食器等生活用品,让人感到‘非遗’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可以推知③鼓子秧歌要贴近生活,让更多人加入进来,增强鼓子秧歌的传承与保护。(4)根据材料三第二段“创新是‘非遗’自力保护的内在要求,但在创新发展中,又不能为了创新而忘记传承。在传承中创新,是‘非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践行着的基本原则。”可以推知④锐意创新的同时不忘保护传统,要将传统文化与创新有机结合。(5)根据材料三第一段“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新’起来,首先内容上要新颖,不断推陈出新,不断优化完善,不断融入文明和新鲜事物。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新’起来,还要形式上新颖,不断优化展示细节,不断提升展现形式,不断结合热点焦点,不断畅通传播渠道。”可以推知⑤鼓子秧歌在内容上要不断推陈出新、优化完善,不断融入文明和新鲜事物;在形式上要不断优化展示细节,提升展现形式,不断结合热点焦点,畅通传播渠道。(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松林的诱惑①漫步于故乡的松林,山风徐徐,松海林涛奏响山间晨曲。几枚干裂的松果静静地躺在山林中,好像带领我回到了儿时与伯爷一同捡拾松果的镜像里。②捡松果是伯爷的爱好。农村用煤紧张,很多人家都捡松果烧火做饭,它火力足、燃得久,且烟灰少。在母亲的要求下,暑假里的每个清晨,我都要迷迷瞪瞪地跟着伯爷进山。山间松林,无名花卉和野生菌子遍布,芳香扑鼻而来,偶有松鼠从身边灵巧溜过,簌的一声爬上了松树枝干。我背着跟自己一样高的竹篮,一路小跑着捡,生怕被别人抢了先。走走停停,直到太阳落山才回家。③捡松果这活儿要走来走去,弯腰直身重复一个动作。伯爷话少,我跟着他捡了一个星期的松果,觉得索然无味。终于忍不住,我问伯爷:“你不是有很多退休金吗?难道还没柴烧?”伯爷听了大笑,声音在松林回荡,鸟儿都被惊飞了。他摸着我的小脑袋说:“捡松果多有味啊,这么大的林子,咱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可以闻花香,可以听鸟叫,越听越安静。”④家里人也都觉得伯爷捡松果没有任何意义,努力引他走出松林,融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可伯爷完全不配合,仍是提着竹篮一头扎进松林里。不仅家人不理解他,村里人对他更是不理解。村里其他老人常凑在一起打牌、聊天、喝酒,他却最爱一个人进山,藏在松林里。伯爷念过书,文化水平比一般人高。有人喊伯爷去写对联、红白喜事帮忙,能给一些报酬,但是写了两次,他就不去了,除了捡松果,好像再没有他感兴趣的事儿。村里的杨老头开玩笑说,你一个退休的公家人,跟我们抢什么啊,你在山里天天捉迷藏吧,一个人藏、一个人捉!⑤上初中后,从叔父那里听说了伯爷的一些往事。伯爷是长子,他的父亲去世时,他正在抗战前线,家里停灵三个月都没等到他赶回来,最后只好将老人草草落葬。伯爷是军医,在前线救了很多人,但随他一同去的三个同村的小伙子,都没有活着回来。……叔父说,他有愧疚呢!这愧疚像针深深地刺在他心里。⑥前些年,国家和社会对抗战老兵给予高度关注。有一天,一个相关组织的工作队伍,辗转多方来到我们家核对情况,他们要给伯爷发放一笔每年都会有的补贴。全家人感到异常高兴,可不曾想,伯爷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说自己有退休金,不缺钱。家人被他浇了一盆冷水,产生不小的意见。⑦我那时还小,确乎有太多的不明白。等到我明白并懂得思考时,我已是一名军人了,严格的军队生活锤炼着我。我常给伯爷写信汇报我在部队的成长。他很为我的人生选择感到高兴,勉励我勤奋进取。虽已年迈,但仍笔力遒劲。我从中看到一个训练有素、内力入骨的前辈军人的干脆和利落。有一次通信,我问起当年他为什么拒绝领补贴。伯爷回信道:我在前线出生入死,是履行军人的天职,不需要用这些补贴来证明,我身上的伤疤其实就是最好的勋章。那些受伤重、生活更困难的战友比我更需要这补贴。⑧后来,我也遇到很多从前线回来的人,他们对立功、职务与何去何从并不像其他人那么关心,倒愿意为牺牲的战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我才渐渐意识到伯爷的不容易、不简单。他以自己的行为诠释了一名军人的职责和担当,只有巍巍松林才能听懂一名军人的铮铮誓言,拳拳心意。⑨时隔几年,我再次收到伯爷的来信,笔画松散,少了笔力。他告诉我,去冬以来病情稍重,胸闷气紧,提不起笔。信的最后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后面这一句,我是没有资格说的,留给你来书写吧!”这话让我十分惶恐,他如此丰厚的一生都完成不了,我该如何践行?我不禁陷入了深思……⑩第二年春天,伯爷逝去。遵照他的遣嘱,安葬在松林里。经历岁月沧桑的人,他要选择一处心灵的栖息地,只有松林能够让他依照性情、找到安宁,长久地保持自己的内心。⑪回到故乡,再次走进松林,林涛山风不绝于耳,但我的内心却出奇得安静,生活的芜杂焦躁瞬间烟消云散……啊,松林的迷藏诱惑原来就在这里!21.文章第二段描绘了松林中的优美环境,从全文来看,有什么作用?2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1)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可伯爷完全不配合,仍是提着竹篮一头扎进松林里。(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叔父说,他有愧疚呢!这愧疚像针深深地刺在他心里。2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⑪段画线句“啊,松林的迷藏诱惑原来就在这里”的理解。24.文章层层设置了哪些悬念,凸显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答案】21.①渲染了松林美丽、幽静、生机勃勃的诱人景象;②烘托了我和伯爷捡松果初期轻松愉悦的心情;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④为下文揭晓松林的诱惑做铺垫。22.(1)扎,钻的意思。这里指家人努力引伯爷融入到火热的生活中,伯爷不听劝阻,毅然钻进松林里去。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伯爷对捡松果的喜爱和对松林的依赖。(2)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伯爷的内疚比作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伯爷对父亲、战友的深深的愧疚和内心的痛苦。23.伯爷内心的自责无法弥补,他内心的痛苦无人能理解,他只能选择松林这块心灵的栖息地,去寻找安宁,保持自己的内心。如文中伯爷拒绝家人的劝阻,拒绝给人帮忙的报酬,却最爱捡松果,体现了伯爷对松林的喜爱之情。位于文尾,卒章显志,点明题目,深化中心。24.悬念一:第③段写伯爷有退休金却热衷于去松林捡松果;悬念二:第④段写伯爷不参加集体活动,与村里人格格不入,却最爱藏在松林捡松果;悬念三:第⑥段写伯爷拒绝国家发放的补贴。层层设置悬念,层层揭晓,写出了伯爷的生活简朴,内心丰富与热切;正直善良,军人的职责与担当;对年轻人的引领和家国情怀。【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文章第二段“山间松林,无名花卉和野生菌子遍布,芳香扑鼻而来,偶有松鼠从身边灵巧溜过,簌的一声爬上了松树枝干”属于自然环境的描写。一般来说,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人物形象、中心主旨、情节结构。(1)人物形象方面:山间松林是伯爷的主要活动场所,松林间遍布无名花卉和野生菌子,花开时节,芳香扑鼻。偶有松鼠活动其间。此处环境清幽,空气中因花开,芳香怡人。作者对本处环境的描写,渲染了松林美丽、幽静、生机勃勃的诱人景象。以优美环境衬托人物心理。根据后文“捡松果多有味啊,这么大的林子,咱们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可以闻花香,可以听鸟叫,越听越安静”可知,伯爷退休喜爱在松林间捡拾松果,这项活动给伯爷带来了内心平静,让伯爷在宁静中暂时忘却心中的伤痛。所以本处环境描写烘托了我和伯爷捡松果初期轻松愉悦的心情。(2)情节结构方面:本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质量研究-洞察分析
- 小微企业网络营销效果评估-洞察分析
- 药品价格与社会保险联动-洞察分析
- 稀疏概率图学习-洞察分析
- 心理弹性培养在教育中的实践-洞察分析
- 舞蹈艺术中的身体审美观念变迁-洞察分析
- 艺术社区发展评价体系-洞察分析
- 虚拟化技术安全挑战-洞察分析
- 投资咨询行业国际化挑战-洞察分析
- 现代艺术与生态材料应用-洞察分析
- 汉语词汇与文化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师范大学
- 科研设计及研究生论文撰写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Smith圆图的Matlab实现及应用
- 防止机组非计划停运措施(锅炉专业)
- 素材的获取与处理方法
- 如何同步同时接收老公老婆微信的实用教程
- 慕安德烈文集
- 场调查报告封面
- 班组长绩效考核方案
- 甲苯甲醇烷基化法年产30万吨对二甲苯车间设计
- 2020届徐汇区初三一模数学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