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XAS-柳州螺蛳粉原辅料 鸡养殖技术规范_第1页
GXAS-柳州螺蛳粉原辅料 鸡养殖技术规范_第2页
GXAS-柳州螺蛳粉原辅料 鸡养殖技术规范_第3页
GXAS-柳州螺蛳粉原辅料 鸡养殖技术规范_第4页
GXAS-柳州螺蛳粉原辅料 鸡养殖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LB.□XXXXX-XXXXI目次TOC\o"1-1"\h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养殖场选址与设施 15鸡舍设计 26品种选择及引种 27投入品使用 28饲养管理 39疫病防控 410无害化处理 511人员管理 612档案管理 6附录A(资料性)免疫程序 7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宣贯。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南宁学院、柳州市质量检验检测研究中心、柳州市标准技术和知识产权研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彭昊、张艳雯、廖玉英、林华、覃红郴、陈忠伟、刘兴、吴翠兰、李常挺、陶立、欧智园、白慧丽、马春霞、卓成秀、兰美益、宫辛玲、吴颖。柳州螺蛳粉原辅料鸡养殖技术规范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柳州螺狮粉原辅料鸡养殖技术的养殖场选址与设施、鸡舍设计、品种选择及引种、投入品使用、饲养管理、疫病防控、无害化处理的要求,描述了养殖过程信息的追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柳州螺狮粉原辅料鸡的养殖。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T36195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HJ/T8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471绿色食品畜禽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T472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NY/T473绿色食品畜禽卫生防疫准则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养殖场选址与设施选址广西地处中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中部和南部多丘陵平地,呈盆地状。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隔离条件好的地方建设鸡场,地质以沙质土壤为宜。另外,要避开风口、坡底和易发生滑坡地段,以免受暴风和山洪暴雨的危害。鸡舍应靠近河流或地下水等水源,理想的水源应不经处理或稍加处理即可饮用,并定期检测水源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污染。鸡场周围3km内应无大型工矿企业,1km以内应无屠宰场、肉品加工厂和其他养殖场等相关场址。鸡场应距离交通干线、学校、医院、城镇居民区等设施lkm以上,距离村庄500m以上。场区应选择在居民点的下风向或侧风向,远离化工厂、屠宰场、制革厂等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企业及居民点污水排出口;远离畜禽疫病常发区及山谷、洼地等易受洪涝威胁的地段;以及水源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区、检疫隔离场等土壤未被生物学、化学、放射性物质污染,且透水透气性强,吸湿性和导热性弱,抗压性强。环境质量符合NY/T388要求。水源充足,饮用水符合NY5027要求规划布局场区整体布局合理,场内分设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及无害化处理区,不同区域相对隔离。场区周围要设防疫隔离带,设有人员、物品和车辆消毒设施。生产区应设在生活管理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无害化处理区应设在生产区、生活管理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生活管理区人口要设置消毒池,消毒池长度不小于大型机动车车轮周长的一周半,宽度与大门宽度相等,同时建设消毒间,消毒间内安装相关消毒设施。生产区人口应设更衣消毒室和淋浴室;按照防疫要求将饲料间、育雏舍、育成舍、产蛋舍从上风向到下风向排列;各食舍门口要建与门口同宽长15m的消毒池。无害化处理区应建有类污储存设施、粪污处理设施、病死禽只无害化处理设施等,并有单独通道将类污或其处理物运出场区。场区内净道和污道、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要严格分开。人员、物资运转采用单一流向。鸡舍设计鸡舍人口处应设有缓冲间,舍内地面应进行硬化处理,满足排水的需求建筑材料和设备应选用通用性强、高效低耗,便于清洗消毒、耐腐蚀的材料;鸡舍地面、墙壁和房顶应坚固、防水、防火、防风。墙表面应光滑平整,墙面耐磨,耐冲刷,不含有毒有害物质。饲养设备宜选用专用定型产品,笼具设计科学合理。笼具、圈舍、通道、地面不应有尖锐突出物饮水设施应安装合理,坚固且无渗漏。密团式鸡舍内应设置控制环境温度、通风、光照的设施,并设置鸡舍内发生断电、高温等意外情况的报警装置。鸡舍和运动场要有防鼠、防鸟等设施,防止饲料及其他设施遭受污染、损坏以及疫病的传入。品种选择及引种品种选择宜选择广西地理标志畜禽品种,如南丹瑶鸡、灵山香鸡、大化七百弄鸡、凌云乌鸡等。引种鸡来源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种鸡场,并经过检疫净化的健康鸡群,不从疫区引种。投入品使用饲料及饲料添加剂饲料卫生应符合GB13078规定。饲料应品质优良,无污染、无霉变。含有天然毒素的饲料原料,应经过脱毒处理,并控制用量。不应使用禁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以及其他禁用化合物,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混入饲料。应建立用料记录和饲料留样制度,使用的饲料样品至少保留3个月,对饲料原料及饲料产品采购来源、质量、标签情况进行记录。不同种类家禽的饲料应清晰标识、分类存放,防止饲料变质和交叉污染;加药饲料应单独储藏标识清晰。所有盛装饲料的容器和运输饲料的卡车应定期清洗消毒。使用自制配合饲料的家禽养殖场应保留饲料配方。兽药兽药使用应符合NY/T472的规定。使用时应按照产品说明操作,处方药应按照兽药出具的处方执行。建立兽药采购记录和用药记录。采购记录应包括产品名称、购买日期、数量、批号、有效期、供应商和生产厂家等信息。用药记录应包括用药鸡的批次与数量、兽药产品批号、用药量、用药开始时间和结束日期、休药期、药品管理者和使用者等信息,同时应保留使用说明书。兽药应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储藏,过期药物应及时销毁处理。饲养管理饲喂家禽饲料的添加应适时、适量,保持饲料新鲜,剩料应及时清理,霉变的饲料应及时清除。雏禽开食应在雏禽群有50%以上表现啄食行为时进行,一般不得超过出壳后36h,开食前应先饮水。更换饲料或饲料配方时要渐进进行,以免对禽群造成应激。遇到异常天气、断喙、免疫、转群等较大应激情况,要提高维生素的用量,并进行预防性投药。体重过大、受精率低、产蛋量减少的种禽应采用限制饲喂的方式饲养。饮水采用自由饮水,饮水质量应符合NY5027的规定水容器应定期清洗、消毒,饮水管线应经常检查。采用乳头饮水的禽群,每天至少检查两次乳头是否漏水或堵塞。育雏第1周~第2周应供给鸡不低于23℃的温水,炎热节应给家禽提供不间断的清凉饮水,寒冷季节应防止饮水管线结冰。禽群观察应对家禽和生产设施定期巡视、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隔离病禽、死禽或受伤的家禽。日常应仔细观察食群的毛色、神态、类便形状和颜色、采食量和饮水量的变化以及产蛋的数量与质量。温度、湿度和通风鸡舍内的温度、湿度应满足家禽不同阶段的需要,以降低疾病发生机率。鸡舍内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NY/T388的要求。空气中灰尘控制在4mg/m以下,微生物数量应控制在21×104/m3以下密团式鸡舍进风口大小应可调节,在进风口处应安装导风板,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向家禽导致应激。通过湿帘降温时应关闭鸡舍的其他通风口。在启用水帘前和使用过程中应对湿帘定期进行冲洗和消毒,防止泥沙淤积和藻类的滋生。采用燃煤加热的鸡舍应注意防止煤气中毒。光照应根据家禽品种和饲养方式制订科学的光照计划并实施光照时间的增减应逐渐进行,每次最多不应超过1h,光照强度也应渐明或渐暗,开关灯时应渐明或渐暗。灯泡和灯罩应每周擦拭一次,及时更换损坏的灯泡。密度按照类型、品种、饲养阶段等合理确定家禽饲养密度,以保证家禽在正常的站立、转动、伸展翅膀、栖息、蹲下时不会碰到其他家禽。肉鸡地面平养不超过8只/m2;两上平养不超过10只/m2。其他禽种的饲养密度应符合品种的要求。合理调整群体,及时淘汰低产禽和瘦弱禽。家禽标记与断喙根据生产需要确需对种禽(小公禽)剪冠、断趾、断距、戴翅号、断喙时,应由技术熟练的工人来完成。垫料地面平养宜选择干燥、透气性好、吸水性强、无霉变的垫料,垫料厚度不小于2cm。饲养过程中垫料过湿要及时更换,出栏后一次性清理垫料。室外散养应设置合理的通道,足够面积的运动场,可供家禽休息、饮水、采食以及防止偷猎或被其他动物伤害的设施。如果自然光照不足,应为家禽提供每天不少于8h的光照夏季应提供家禽避荫区域,避免热应激。疫病防控出入管理来访人员车辆不得进入生产区,生产区工作人员不经批准不得离开生产区。场区大门口应在醒目位置设置“防疫重地,谢绝参观”的警示牌。进人生产区的人员应用消毒水洗手、戴工作帽、穿工作服和胶靴,经消毒通道或淋浴后进人。车辆应对车体、车底以及车胎进行彻底消毒方可进入。猫、狗或其他宠物不准带人鸡舍,职工不准私自饲养或接触其他禽类和鸟类;职工食堂不准外购家禽产品。消毒制订严格消毒制度,定期监测消毒效果。消毒剂使用应按照使用说明操作,各种不同类型的消毒剂宜交替使用。消毒应包括环境消毒、用具消毒、饮水消毒等。鸡舍内的料盘、料桶、水桶、饮水器等器具,打扫类便用的车辆、扫帚、铁锨等用具,也要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带禽消毒时宜选用对皮肤、黏膜无腐蚀、无毒性的消毒剂。生产区工人的工作服应经常洗换,每周至少消毒一次。所有鸡舍在家禽转入前应彻底清洗、消毒完毕后,至少空置2周。虫害防控虫害防控定期检修防鼠、防鸟等设施,每年应开展不少于两次的集中灭鼠工作。及时清除鸡舍周围的污水,做好灭杀蚊、蝇工作。垂直传播净化父母代种禽应在开产前对种公禽进行沙门氏菌检测,阳性检出禽只全部淘汰。祖代种禽和原种禽应在15d~25d和开产前进行沙门氏菌检测,阳性检出禽只全部淘汰疫病监测定期对家禽群体进行健康检测,对环境条件、管理制度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调整饲养管理制度和免疫预防措施。每6周~7周对含禽流感和新城疫等对家禽威胁较大的传染病进行一次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对鸡舍及周边环境定期消毒,防疫消毒要求应符合NY/T473的规定。进鸡前和出栏后应对鸡舍进行彻底清扫并做好消毒工作。免疫根据当地疫病发生情况和流行特点,因地制宜做好鸡马立克氏病、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等重要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用于免疫的疫苗应符合相应的国家生物制品质量标准,应按使用说明书使用疫苗,疫苗在运输过程中应有冷藏箱或保温瓶。最后一次免疫后20d进行免疫监测,并结合检测结果调整免疫程序超过免疫保护期或免疫效果不好的家禽及时补充免疫。建立免疫档案,记录免疫的疫苗种类、产地、生产厂家、有效期、产品批号、接种日期、接种用量等,存档备查。免疫接种剂量应准确,接种途径应科学,应保证每只家禽接受足量的疫苗,不得使用过期、变质疫苗保管应符合疫苗保存条件。免疫程序参见附录A。无害化处理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应符合GB/T36195的要求。病鸡、死鸡无害化处理应按照HJ/T81执行。人员管理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人禽共患病的人员不宜从事饲养工作。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更换工作服,并进行消毒。场内人员不对外提供诊疗、配种服务。外来人员确需入场的,应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遵守场内卫生防疫制度。养殖场所有员工应具备处理紧急事故的能力,紧急事故处理程序应包括饲料和水供给不足时的处理方法。档案管理档案记录包括投入品来源及配方、各种添加剂使用情况、喂料量,鸡健康状况、免疫记录、用药记录、发病及治疗情况、死亡数、死亡原因等,并妥善保存3年以上。

(资料性)

免疫程序见表A.1。免疫程序日龄接种免疫剂量接种方式1d马立克(CVI988)液氮苗1羽份皮下注射7d新城疫、传支120二联苗新支流腺四联油苗1羽份滴鼻点眼14d传染性法氏囊炎冻干苗0.3mL颈部皮下或肌肉注射21d复合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呼吸型、肾型、腺胃型)灭活苗0.3mL颈部皮下或肌肉注射28d传染性法氏囊炎冻干苗2羽份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