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龙岩市龙岩二中学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福建省龙岩市龙岩二中学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福建省龙岩市龙岩二中学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福建省龙岩市龙岩二中学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福建省龙岩市龙岩二中学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川航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128条生命。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玻璃破裂 B.轮胎变瘪 C.燃油燃烧 D.座椅摇晃2.下列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聚乙烯 B.棉花 C.羊毛 D.生铁3.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①用洗涤剂去除油污②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③用NaOH作食品干燥剂B化学中常见的“三”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②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内三种常见粒子③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C化学与材料①纯金属、合金都是金属材料②塑料、橡胶、纤维都是合成材料③汉白玉、大理石等建筑材料都是以CaCO3为主要成分D化学反应与能量①CaO遇水—放热反应②干电池—化学能转变为电能③碳与二氧化碳反应—吸热反应A.A B.B C.C D.D4.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说法错误的是A.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B.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C.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做灯火实验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镁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氮气约占总体积的21%B.氧气能支持燃烧C.稀有气体没有任何用途D.二氧化碳会造成酸雨7.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检验氧气的性质B存放二氧化碳气体C蒸发操作D过滤操作A.A B.B C.C D.D8.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制取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Sb2O3+2X═Sb2O5+2H2O。则X的化学式为()A.H2 B.O2 C.H2O2 D.H3SbO4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C.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10.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A.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C.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有机化合物D.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711.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水对铁生锈有无影响B.探究质量守恒定律C.探究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D.探究甲烷的组成1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纯碱 B.蔗糖 C.酒精 D.花生油13.如图表示的是物质A~G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F都是单质;F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在工业上,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E是一种蓝色溶液。D与E反应的生成物均为沉淀。结合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是Ca(OH)2 B.G一定是盐酸 C.F是铜 D.D物质可能是Ba(OH)214.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搅拌B.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加入适量稀硫酸C.验证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镁、银、硫酸铜溶液D.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15.医疗上可以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汽车安全气囊中的填充物主要成分是NaN3,KNO3和SiO2。(1)汽车发生猛烈碰撞时,NaN3分解,生成甲、乙两种单质,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硝酸钾的作用是与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单质甲反应,生成单质乙和两种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3)生成的两种氧化物分别与SiO2反应,从理论上计算可知,SiO2与NaN3的质量比宜大于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氮化镁(Mg3N2)是一种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化合物,它可用于制备高硬度、高热导、抗腐蚀、抗磨损和耐高温的其他元素的化合物,制备特殊的陶瓷材料等。氮化镁是浅黄色粉末,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氨气,某兴趣小组欲测定某氮化镁样品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取氮化镁样品16g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测定氮化镁的纯度,发现B装置增重3.4g。已知Mg3N2+6H2O=3Mg(OH)2↓+2NH3↑(注:B图烧瓶杯底有破洞,瓶中空气与下方液体可接触流通)求该样品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导致该样品中氮化镁含量测定结果偏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经过精确测定,知道样品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为75%,请在图2画出生成的氨气质量的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8分)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1)烧杯②中的上层清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___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2)烧杯②中溶解的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3)t1℃时2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______g;(4)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烧杯②中加热蒸发少量水时,同时一定还有固体析出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可能还有氯化钾没有溶解D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固体一定全溶解,并成为不饱和溶液(不考虑水的蒸发)E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①内溶液的质量=烧杯②内溶液的质量(不考虑水的蒸发)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R>Fe>Cu;猜想二:______;猜想三:Fe>Cu>R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主要操作主要现象实验结论甲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______猜想一正确乙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和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_____(填“快”或“慢”)丙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和铁丝和分别在空气中点燃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金属与_____是否反应。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玻璃破裂,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B.轮胎变瘪,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燃油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D.座椅摇晃,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C。2、A【解析】

A、聚乙烯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正确;B、棉花是天然材料,错误;C、羊毛是天然材料,错误;D、生铁是金属材料,错误;故选A。3、D【解析】

A、①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正确;②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正确;③不能用NaOH作食品干燥剂,错误,不完全正确;

B、①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正确;②质子、中子是原子核内的粒子,没有电子,错误;③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正确,不完全正确;

C、①纯金属、合金都是金属材料,正确;②塑料是合成材料,橡胶和纤维可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错误;③汉白玉、大理石等建筑材料都是以CaCO3为主要成分,正确,不完全正确;

D、①CaO遇水会放热反应,正确;②干电池中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正确;③碳与二氧化碳反应是吸热反应,正确,完全正确;

故选:D。4、A【解析】

A、室内发生火灾立即打开门窗,会使大量的空气进入,从而促进可燃物的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B、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嗅到刺激性气味,因为铵态氮肥和熟石灰反应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氨气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C、生活中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煮沸可使钙镁离子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D、久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浓度过高,进入前先做灯火实验,确保氧气充足,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5、A【解析】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选项正确;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选项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选项错误;D.镁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烟是指固体弥漫,雾是液体弥漫,选项错误。故选A。6、B【解析】

A、氮气约占空气体积分数的78%,氧气约占空气体积分数的21%,不符合题意;B、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稀有气体用处很多,如在通电时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氦还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等,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不是酸雨,不符合题意。故选B。7、D【解析】

A、燃着的木条在氧气中燃烧的更旺,故可以验证氧气的性质,故正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要瓶口向上保存,并盖上玻璃片,故正确;C、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故正确;D、该过滤装置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错误。故选D。8、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参加反应的各种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不变,可以确定X的化学式为H2O2。故选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9、B【解析】

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溶剂不一定是水,例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故A错误;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碘溶于酒精,碘酒属于溶液,故B正确;C、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升温等办法,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故C错误;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还要考虑温度因素,故D错误。故选:B。10、C【解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不是由元素组成的,错误;B、银杏酸由分子构成的,1个银杏酸分子是由22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错误;C、银杏酸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正确;D、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12×22:1×34=132:17≠11:17,错误。故选C。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1、A【解析】

A、由图可知,实验中的变量只有水,可以探究水对铁生锈有无影响,选项正确;B、氯化钠不与稀硫酸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必须通过化学反应加以探究,故选项错误;C、铜与铝均能与硝酸银反应,能证明铜、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但无法证明铜和铝的金属活动性的强弱,选项错误;D、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烧杯只能证明有水生成,不能检测二氧化碳的生成,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如果某种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探究其中一种因素的影响方式时,其它因素应保持相同。12、D【解析】

A、纯碱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碳酸钠易溶于水,可以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B、蔗糖易溶于水,可以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C、酒精易溶于水,可以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不符合题意;D、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符合题意;13、D【解析】

F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可得F是铁;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B是二氧化碳;在工业上,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C是碳酸钠;E是一种蓝色溶液,E可能是硫酸铜,由图示可知A可能是碳或氧气,G能够与碳酸钠和铁反应,则G是酸可以是盐酸或硫酸,D既能与碳酸钠反应又能与硫酸铜反应,D与E反应的生成物均为沉淀,则D可以是氢氧化钙,也可以是氢氧化钡。【详解】A、由分析可知,C为碳酸钠,故选项错误;B、由分析可知,G是酸,可以是盐酸,也可以是硫酸,故选项错误;C、由分析可知,F是铁,故选项错误;D、由分析可知,D可以是氢氧化钙,也可以是氢氧化钡,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推断,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14、B【解析】

A、向水中加入肥皂水,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则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则是硬水,因此,可以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不符合题意;B、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可以除去碳酸钠,但是会引入新的杂质硫酸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C、镁可以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在镁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的固体,说明镁比铜活泼,银不能和硫酸铜反应,表面无任何现象,说明,铜比银活泼,因此,镁、银、硫酸铜溶液可以验证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不符合题意;D、向三种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色的是稀盐酸、变蓝色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仍然是紫色的是氯化钠溶液,因此,可以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15、D【解析】A、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上述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故A错误;B、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而该题中的反应反应物有两种,故B错误;C、置换反应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而该题中的反应中没有单质,故C错误;D、复分解反应是化合物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化合物与化合物,而该题中的反应符合,且有水生成,则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2NaN32Na+3N2↑10Na+2KNO3=K2O+5Na2O+N2↑36:65(或0.55:1或1:1.81)【解析】

(1)NaN3分解,生成甲、乙两种单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两种物质应为钠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32Na+3N2↑;(2)KNO3的作用是与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单质甲(金属钠)反应,生成单质乙和两种氧化物;单质乙应为氮气,两种氧化物分别为氧化钠和氧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0Na+2KNO3═K2O+5Na2O+N2↑。(3)由①2NaN32Na+3N2↑②10Na+2KNO3═K2O+5Na2O+N2↑③K2O+SiO2=K2SiO3;④Na2O+SiO2=Na2SiO3;①×5、④×5与②③四式相加可得:10NaN3+2KNO3+6SiO2=5Na2SiO3+K2SiO3+16N2↑则SiO2与NaN3的质量比为(6×60):(10×65)=36:65。SiO2过量可将有害的金属氧化物反应掉,故SiO2与NaN3的质量比宜大于36:65。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62.5%氨气未能全部被吸收等【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题中信息知,生成氨气的质量是3.4g。解∶设该样品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是xMg3N2+6H2O=3Mg(OH)2↓+2NH3↑1003416g×x3.4g=,x=62.5%。(2)导致该样品中氮化镁含量测定结果偏低的可能原因是氨气未能全部被吸收等。(3)经精确测定,样品中氮化镁的质量分数为75%,在图2画出生成的氨气质量的变化曲线。点睛∶氮化镁是浅黄色粉末,极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氨气。用于制备高硬度、高热导、抗腐蚀、抗磨损和耐高温的其他元素的化合物,制备特殊的陶瓷材料等。18、是KNO340gDE【解析】

(1)图1中烧杯②中有未溶解的固体,故烧杯②中的上层清液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故填是;(2)由图2可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钾,故烧杯②中溶解的溶质是KNO3;(3)t1℃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则t1℃时2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为200g×20%=40g;(4)A、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烧杯①中固体物质全部溶解,烧杯②中还有部分未溶解,故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加热后,烧杯②中饱和溶液有可能变为不饱和溶液,加热蒸发少量水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