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第二章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练习题_第1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第二章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练习题_第2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第二章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练习题_第3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第二章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练习题_第4页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第二章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

一、A1

1、葡萄糖在肌肉内的代谢如下,但除外

A、糖酵解产生大量乳酸

B、糖酵解主要在肌肉内进行

C、糖酵解是氧供应不足情况下的一种供能方式

D、乳酸可以直接变成6一磷酸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恒定

E、肌肉收缩做功主要靠肌糖原氧化供能

2、正常人空腹血浆胰岛素浓度参考范围(pU/ml)为

A、2~4

B、5-6

C、5〜25

D、20〜50

E、50-100

3、下面哪个途径是NADPH的主要来源

A、糖原合成

B、氧化磷酸化

C、柠檬酸循环

D、磷酸戊糖旁路

E、糖酵解

4、下列有关胰岛素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血糖合成糖原

B、使血糖浓度升高

C、加速血糖分解

D、调节糖代谢

E、促进糖吸收

5、尿糖阳性的原因可能有

A、一次性摄入大量糖,超过肾糖阈

B、肾上腺素分泌过多

C、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功能下降

D、胰岛素分泌不足

E、以上均可能

6、有关1型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常见于青少年

B、胰岛素绝对不足

C、胰岛B细胞的破坏

D、常检出自身抗体

E、胰岛素抵抗

7、目前我国临床化学实验室血葡萄糖测定多采用

A、己糖激酶法

B、葡萄糖脱氢酶法

C、邻甲苯胺法

D、葡萄糖氧化酶一过氧化物前法

E、FolinWu法

8、判断低血糖的血浆葡萄糖浓度是

A、<2.8mmol/L

B、<6.0mmol/L

C、<8.2mmol/L

D、<10.4mmol/L

E、<4.5mmol/L

9、标准化的OGTT,抽血的正确时间顺序是

A、服75g无水葡萄糖前、服糖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

B、服75g无水葡萄糖前、服糖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

C、服75g无水葡萄糖前、服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

D、服75g无水葡萄糖后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

E、服75g水葡萄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

10、有关果糖胺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是测定糖化清蛋白

B、所有糖化血清蛋白都是果糖胺

C、反映过去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D、可替代糖化血红蛋白

E、是糖尿病近期控制水平的监测指标

11、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时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有

A、高血钾

B、低血钾

C、高血钠

D、低血钠

E高血钙

12、空腹时血糖浓度值为

A、3.5~6mmol/L

B、3.9~6.1mmol/L

C、7.78~8.89mmol/L

D、5.89~7.1mmol/L

E、4.89~8.1mmol/L

13、原发性糖尿(真性)主要病因是

A、胰岛素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

B、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C、甲状腺功能亢进

D、肾小管对糖的再吸收能力减低

E、垂体前叶功能亢进

14、糖尿病病人血中的代谢变化是

A、低脂血症

B、高脂血症

C、呼吸性酸中毒

D、代谢性碱中毒

E、低钾血症

15、引起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最重要的因素是

A、血糖水平增加

B、血脂水平增加

C、肠道蠕动增强

D、肾上腺素的释放

E、丘脑受刺激

16、与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不符的是

A、胰岛素合成异常

B、胰岛素分泌异常

C、胰岛素作用受损

D、胰岛素受体缺陷

E、胰岛B细胞受破坏

17、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低平的疾病是

A、1型糖尿病

B、2型糖尿病

C、胰岛B细胞瘤

D、肢端肥大症

E、巨人症

18、影响胰岛素分泌与合成的因素中,最重要的物质是

A、儿茶酚胺

B、葡萄糖

C、氨基酸

D、酮体

E、脂肪酸

19、由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是

A、生长素

B、生长抑制素

C、胰高血糖素

D、促胰液肽

E、以上都是

20、检测葡萄糖的特异性最高的方法是

A、己糖激酶法

B、葡萄糖氧化酶法

C、邻甲苯胺法

D、硫酸铜还原法

E、四种方法特异性没有区别

21、胰高血糖素对糖代谢的作用是

A、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

B、促进糖原分解,抑制糖异生

C、抑制糖原分解,促进糖异生

D、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

E、无作用

22、糖耐量降低主要见于

A、艾迪森病

B、严重肝病

C、垂体功能减退

D、轻型糖尿病

E、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23、脑组织主要靠什么供给能源

A、葡萄糖

B、氨基

C、核酸

D、脂肪

E、蛋白质

24、评价胰岛B细胞生成和分泌胰岛素能力的是

A、醛固酮

B、C-肽

C、糖化血红蛋白

D、肾上腺素

E、胰高血糖素

25、果糖胺测定一般可反映多长时间内血糖水平

A、4小时

B、1天

C、7天

D、2〜3周

E、1〜2个月

26、血糖病理性增高见于

A、甲状腺功能减退

B、糖尿病

C、胰岛细胞增生

D、精神紧张

E、严重肝病

27、了解体内血糖浓度最常用的方法

A、血糖定量测定

B、糖耐量试验

C、C一肽测定

D、果糖胺测定

E、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28、2型糖尿病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是

A、低平

B、延迟

C、高水平

D、提前

E、平坦

29、下列哪一项不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现

A、黏液性水肿

B、血、尿酮体阳性

C、体重减轻

D、血糖升高

E、多饮、多食、多尿

30、测定血糖的标本最常采用的抗凝剂和防腐剂组合是

A、碘乙酸钠一EDTANaz

B、叠氮钠一肝素锂

C、氟化钠一草酸钾

D、氟化钠一肝素钠

E、冰醋酸一肝素

31、维持血糖浓度相对恒定最主要的器官是

A、脑

B、肾脏

C、肝脏

D、胰腺

E、心脏

32、正常人C-肽释放试验,C-肽出现高峰的时间是

A、0〜30min

B、30min至1h

C、1~1.5h

D、1〜2h

E、1.5~2h

33、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映多少时间前的血糖水平

A、1〜2周

B、3〜4周

C、5〜6周

D、7〜10周

E、10〜14周

34、血液中影响胰岛素分泌和合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葡萄糖

B、脂肪酸

C、儿茶酚胺

D、氨基酸

E、肾上腺素

35、当血糖超过肾糖阈值时,可出现

A、生理性血糖升高

B、生理性血糖降低

C、病理性血糖升高

D、病理性血糖降低

E、尿糖

36、一分子葡萄糖酵解时净生成ATP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E、5个

37、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是

A、OGTT试验,2小时血糖Nl1.1mmol/L

B、空腹血糖浓度>7.0mmol/L

C、随机取样血糖浓度>11.1mmol/L

D、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11.1mmol/L

E、尿糖浓度>1.1mmol/L

38、合成1分子糖原需要消耗

A、6个ATP

B、4个ATP

C、3个ATP

D、2个ATP

E、不消耗ATP

39、葡萄糖耐量试验中出现空腹血糖急剧升高,短时间内不恢复原值的常见原因是

A、极度贫血

B、艾迪森病

C、轻型糖尿病

D、肾病综合征

E、垂体功能减退

40、进食后被吸收入血的单糖,最主要的去路是

A、在组织器官中氧化供能

B、在肝、肌肉、肾等组织中合成糖原

C、在体内转化为氨基酸

D、在体内转化为脂肪

E、经肾由尿排出

41、人体对血糖浓度波动最敏感的组织器官是

A、心脏

B、肌肉

C、肝脏

D、大脑

E、肺

42、下列何种试验可特异性地检出尿中的葡萄糖

A、Benedict法

B、Rubner法

C、Bial法

D、Seliwanoff法

E、葡萄糖氧化酶法

43、正常人胰岛素释放试验,胰岛素出现高峰的时间是

A、0〜30min

B、30min至1h

C、1~1.5h

D、1-2h

E、1.5~2h

44、糖原分子中主要的化学键是

A、1,5—糖昔键

B、1,4一糖昔键

C、1,6一糖昔键

D、2,6一糖背键

E、3,5一糖背键

45、有关2型糖尿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相对不足

B、常见于肥胖的中老年成人

C、胰岛B细胞的功能减退

D、常检出自身抗体

E、胰岛素抵抗

46、空腹血糖浓度在6〜7mmol/L之间,又有糖尿病症状时宜做

A、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测定

B、尿糖测定

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测定

D、糖耐量试验

E、C肽测定

47、G-6-PD缺乏者出现溶血的原因是缺乏

A、FMN

B、NAD+

C、FAD

D、NADPH

E、NADP+

48、下列能诊断糖尿病的血糖浓度是

A、空腹血糖浓度6〜8mmol/L

B、空腹血糖浓度6〜7mmol/L

C、空腹血糖浓度<6mmol/L

D、随机取样血糖浓度N11.1mmol/L

E、餐后2小时血糖浓度>7mmol/L

49、进行OGTT时,正常糖耐量的空腹血糖范围是

A、<6.1mmol/L(110mg/dl)

B、<11.1mmol/L(200mg/dl)

C、>7.0mmol/L(126mg/dl)

D、>11.1mmol/L(200mg/dl)

E、>7.8mmol/L(140mg/dl)

二、A3/A4

1、某男,72岁,于15年前无诱因出现多饮、多尿,伴体重减轻,常规检查发现血糖升高,未予重视。4

年前发现血压升高,最高180/100mmHg,1年前双下肢间断水肿。6年前出现双眼视力减退,视物模糊,

无发热发冷,无尿急、尿频、尿痛,大便正常。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8.58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

10.6%。

<1>、此患者确切诊断为

A^得血压

B、新发糖尿病

C、肾病

D、肾病伴高血压

E、糖尿病

<2>、下列不属于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是

A、感染

B、酮症酸中毒

C、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D、乳酸酸中毒

E、晶体浑浊变性

<3>、你认为尿哪项指标检测对早期肾功能损害有意义

A、尿蛋白定量

B、尿蛋白定性

C、尿微量清蛋白

D、尿常规检测

E、尿糖检测

2、某女,58岁,近几天口渴、多尿,随机血糖值18.25mmol/L

<1>、有关糖化血红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不可逆的

B、可分为HbA1a,HbA1b,HbA1c,HbA1d

C、是最长期的糖尿病控制指标

D、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常规监测指标

E、反映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2>、如果想了解这之前2〜3个月的血糖值,应该查

A、糖化血红蛋白

B、果糖胺

C、OGTT试验

D、胰岛素

E、C肽

三、B

1、A.某患者空腹血糖升高,GHb增加

B.某患者空腹血糖升高,GHb增加不明显

C.某患者空腹血糖正常,GHb正常

D.某患者空腹血糖正常,GHb升高

E.某患者空腹血糖正常,GHb下降

<1>、早期糖尿病

A、

B、

C、

D、

E、

<2>、非糖尿病

A、

B、

C、

D、

E、

<3>、糖尿病未控制

A、

B、

C、

D、

E、

2、A.糖耐量试验

B.根据临床需要随时进行血浆葡萄糖浓度测定

C.GHb测定

D.尿糖测定

E.血浆C肽水平测定

<1>、反映测定日前2〜3个月内受试者血糖平均水平,作为糖尿病长期监控的良好指标,宜做

A、

B、

C、

D、

E、

<2>、糖尿病患者每天自我监测以了解自身糖代谢状况宜做

A、

B、

C、

D、

E、

<3>、己用外源性胰岛素进行治疗的病人,为了准确反映胰岛素功能,宜测

A、

B、

C、

D、

E、

<4>、空腹血糖浓度在6〜7mmol/L之间,而又有糖尿病症状时宜做

A、

B、

C、

D、

E、

3、A.氧化亚铜法

B.邻甲苯胺法

C.葡萄糖氧化酶法

D.己糖激酶法

E.以上都不是

<1>、在下列测血糖的方法中,特异性最高的是

A、

B、

C、

D、

E、

<2>、在下列测血糖的方法中,属于有机化学方法的是

A、

B、

C、

D、

E、

<3>、在下列测血糖的方法中,我国目前广泛推荐、简单实用的是

A、

B、

C、

D、

E、

4、A.酮症酸中毒

B.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C.糖尿病伴发肾病

D.糖尿病伴发心血管病

E.糖尿病伴发神经病变

<1>、1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的急性病症

A、

B、

C、

D、

E、

<2>、2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的急性病症

A、

B、

C、

D、

E、

5、A.11.1—14.0mmol/L

B.7.0〜9.9mmol/L

C.6.7〜7.7mmol/L

D.3.9〜6.1mmol/L

E22〜3.3mmol/L

<1>、当空腹血糖浓度为哪一项时,需要做糖耐量试验

A、

B、

C、

D、

E、

<2>、能确诊为糖尿病的即时血糖浓度为

A、

B、

C、

D、

E、

<3>、正常人空腹血浆葡萄糖浓度为

A、

B、

C、

D、

E、

6、A.肾上腺素

B.胰高血糖素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素

E.胰岛素

<1>、使血糖浓度升高的主要激素为

A、

B、

C、

D、

E、

<2>、使血糖浓度下降的激素为

A、

B、

c、

D、

E、

<3>、在应激状态下发挥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主要是

A、

B、

C、

D、

E、

7、A.己糖激酶法

B.葡萄糖氧化酶法

C.尿酮体

D.全血乳酸

E.胰岛素抗体

<1>、血糖测定的常规方法是

A、

B、

C、

D、

E、

<2>、怀疑糖尿病乳酸酸中毒时需要检测

A、

B、

C、

D、

E、

<3>、1型糖尿病常伴有哪一指标阳性

A、

B、

C、

D、

E、

<4>、怀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需要检测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称为有氧氧化,有氧氧化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

绝大多数细胞都通过有氧氧化获得能量。肌肉进行糖酵解生成的乳酸,最终仍需要在有氧时彻底氧化为水

及二氧化碳。肌糖原可供肌肉收缩的需要,肝糖原则是血糖的重要来源。

【答疑编号100055551]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胰岛素参考值:空腹胰岛素35〜145pmol/L,5〜25pU/ml;胰岛素峰时在30〜60min,峰

值达基础值的5〜10倍,180min时降至空腹水平。

【答疑编号100055548]

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磷酸戊糖途径在胞浆中进行,其生理意义是:①提供5-磷酸核糖,用于核甘酸和核酸的生

物合成;②提供NADPH形式的还原能力,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

【答疑编号1000555431

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胰岛素是主要的降血糖激素。故B项错误。

【答疑编号1000555411

5、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一次性摄入大量糖,超过肾糖阈:肾上腺素分泌过多;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功能下降;胰

岛素分泌不足等均可使尿糖升高,尿糖检查阳性。

【答疑编号100055536]

6、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1型糖尿病按病因和致病机制分为自身免疫性和特发性两类,前者因自身免疫因素导致B胰

岛细胞毁坏,胰岛素绝对不足;后者原因至今不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免疫反应的标志是:具有胰岛细胞

表面抗体、胰岛素抗体、胰岛细胞抗体、谷氨酸脱竣酶抗体、酪氨酸磷酸酶抗体。此外还发现竣基肽酶H

抗体、胰岛素原抗体、葡萄糖转运体抗体等,多发于青少年。

【答疑编号100055533]

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我国目前推荐临床常规测定血糖为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GOD-POD法)。己糖激酶

法是目前公认的参考方法。

【答疑编号100055530]

8、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血糖浓度<2.8mmol/L(50mg/dl)称为低血糖症。

【答疑编号100055527]

9、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试验前病人应禁食10〜16h,坐位取血1次,然后5分钟内饮入250ml含75g无水葡萄糖

的糖水,以后每隔30分钟取血一次,共4次,历时2h。这4次应该是引入250ml含75g无水葡萄糖的

糖水后的4次30min、60min、90min、120min

【答疑编号100055524]

1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果糖胺测定,也称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反映2〜3周前的血糖控制水平,作为糖尿病近期内

控制的一个灵敏指标。该试验在患者血浆蛋白降低时(<35g/L)不可靠。

【答疑编号1000555211

1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酮症酸中毒糖尿病人的高血糖状态也必然影响渗透压与水电解质平衡。血糖每升高

5.5mmol/L,血浆渗透压也必然升高5.5mOsm/L,高渗的细胞外液引起细胞内液外移,造成细胞内液减少,

细胞脱水。钾主要分布在细胞内液,只有2%在细胞外液。

【答疑编号100055518]

1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血液中的葡萄糖常称为血糖,生理状态下浓度相当恒定,空腹时血糖浓度为3.9〜6.1mmol/L。

【答疑编号1000555141

1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糖尿病是在多基因遗传基础上,加上环境因素、自身免疫的作用,通过未完全阐明的机制,

引起胰岛素的分泌障碍和胰岛素生物学效应不足,导致以高血糖症为基本生化特点的糖、脂肪、蛋白质、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答疑编号100055509]

1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糖尿病病人血中的代谢变化为高三脂甘油、高胆固醇、高VLDL的糖尿病性IV型高脂蛋白血

症,血中游离脂肪酸也增高。由于肝生成酮体过多,超过肝外组织氧化利用的能力,而使血中酮体升高,

出现酮血症和酮尿症,酮体中的乙酰乙酸和小羟基丁酸为中等强度的酸,血浆中的缓冲碱与之反应而被消

耗,故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患者还可有高钾血症,这是由于蛋白质分解增强,糖原合成受阻而分解增强

以及酸中毒,使钾由细胞中释放所致。

【答疑编号100055505]

1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一种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类激素。胰岛素分泌的主要生理

刺激因子是高血糖。

【答疑编号100055503]

16、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1型糖尿病发病原因虽不明确,但属于自身免疫机制引起的胰岛B细胞破坏从而使胰岛素的

量绝对不足引起的疾病。在1型糖尿病患者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不是由于合成异常,而是由于合成

激素的细胞破坏引起的。2型糖尿病患者表现为胰岛素抵抗,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是其发病的关键,其胰

岛素水平正常或略低,但其存在胰岛素相对不足,就是由于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或功能降低引起的,同时

引起胰岛素作用受损。

【答疑编号100055499】

1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1型糖尿病空腹胰岛素水平可正常,口服葡萄糖后胰岛素释放曲线低平。

【答疑编号100055492]

1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胰岛素分泌的主要生理刺激因子是高血糖,其他如血液中的高氨基酸、脂肪酸、酮体,胃肠

道激素(胃泌素、胰泌素、胃肠道多肽等),胰高血糖素,迷走神经兴奋以及一些药物(磺酰尿、异丙肾

上腺素)也可刺激胰岛素分泌。

【答疑编号100055489]

1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胰高血糖素是升高血糖浓度的最重要的激素,是由胰岛A细胞合成和分泌的29个氨基酸组

成的肽类激素。

【答疑编号100055485]

2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葡萄糖氧化酶法的第二步受干扰较多,一些还原性物质如尿酸、维生素C、胆红素等可与色

原物质竞争过氧化氢,使测定结果偏低。而己糖激酶法的其他干扰少,该反应第一步不特异,任何己糖均

可参与。但第二步特异,只有G—6—P才能反应。该方法是目前公认的参考方法。

【答疑编号100055484]

2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胰高血糖素主要通过提高靶细胞内CAMP含量达到调节血糖浓度的目的。细胞内的CAMP

可激活依赖CAMP的蛋白激酶,后者通过酶蛋白的共价修饰改变细胞内酶的活性,即①激活糖原分解和糖

异生的关键酶,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血糖,促进糖异生作用;②抑制糖原合成和糖氧化的关键酶,使血糖升

昌1。

【答疑编号100055482]

2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糖耐量受损(IGT)为轻度的耐糖能力下降,IGT病人长期随诊,最终约有1/3的人能恢复

正常,1/3的人仍为糖耐量受损,1/3的人最终转为轻型糖尿病。

【答疑编号1000554801

2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脑组织和其他组织的细胞不同,它本身没有糖原储备。脑细胞所需的能量几乎完全直接来自

血糖。中枢神经细胞每分钟约需100mg葡萄糖。

【答疑编号100055476]

2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由于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同时也等摩尔地释放了C-肽,所以测量C-肽可以反映胰岛B

细胞生成和分泌胰岛素能力。

【答疑编号100055472]

2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血清清蛋白在高血糖情况下同样会发生糖基化。主要是清蛋白肽链189位赖氨酸与葡萄糖结

合形成高分子酮胺结构,其结构类似果糖胺,故也称为果糖胺测定。由于清蛋白的半寿期比血红蛋白短,

转换率快,为17〜19天,故可通过测定血清糖基化蛋白水平来反映2〜3周前的血糖控制情况。

【答疑编号100055468]

2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病理性高血糖包括以下情况:①各型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Ciashings病、肢端肥大症、

嗜倍细胞瘤等内分泌疾病;②颅外伤颅内出血,脑膜炎等引起颅内压升高刺激血糖中枢以及在疾病应激状

态时;③脱水,血浆呈高渗状态。见于高热,呕吐,腹泻的等。

【答疑编号100055462]

2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血糖测定是检查有无糖代谢紊乱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血糖测定一般可以测血浆、血清

和全血葡萄糖。由于葡萄糖溶于自由水,而红细胞中所含的自由水较少,所以全血葡萄糖浓度比血浆或血

清低10%〜15%,且受红细胞比容影响。一般来说用血浆或血清测定结果更为可靠。

【答疑编号100055456]

2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2型糖尿病空腹胰岛素可正常、稍高或稍低,口服葡萄糖后胰岛素呈延迟释放反应。

【答疑编号100055451]

29、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糖尿病症状为多尿、多饮和无原因的体重减轻,肌无力,反映在血液中则表现为血糖浓度增

高,出现酮血症和酮尿症。

【答疑编号100055448】

3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如血糖标本不能立即检查而又不能立即分离血浆或血清,就必须将血液加入含氟化钠的抗凝

瓶,以抑制糖酵解途经中的酶,保证测定准确。氟化钠中的氟离子能结合钙而抗凝,但抗凝效果较弱,数

小时后又可出现凝固,故常与草酸钾混合组成抗凝剂,同时氟离子可防止糖酵解。

【答疑编号100055444]

3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肝脏是维持血糖恒定的关键器官。肝脏具有双向调控功能,它通过肝糖原的合成,糖的氧化

分解,转化为其他非糖物质或其他糖类,以及肝糖原分解,糖异生和其他单糖转化为葡萄糖来维持血糖的

相对恒定。

【答疑编号100055440]

3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正常人C-肽释放试验高峰在30min〜1h,峰值为空腹C-肽的5〜6倍。

【答疑编号100055436]

3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由于红细胞的半寿期是60天,所以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可以反映测定前8周左右病人的平

均血糖水平。

【答疑编号100055433]

3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胰岛素分泌的主要生理刺激因子是高血糖,其他如血液中的高氨基酸、脂肪酸、酮体,胃肠

道激素(胃泌素、胰泌素、胃肠道多肽等),胰高血糖素,迷走神经兴奋以及一些药物(磺酰尿、异丙肾

上腺素)也可刺激胰岛素分泌。

【答疑编号100055426]

35、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当血糖水平>8.82〜9.92mmol/L(160-180mg/dl)时,肾小管不能完全把滤过的葡萄糖回

吸收,因而可在尿中测出糖。尿中可测出糖的最低血糖浓度(8.82〜9.92mmol/L)称为肾糖阈。

【答疑编号100055424]

3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个分子葡萄糖通过无氧酵解可净生成2个分子ATP,这一过程全部在胞浆中完成;1个分

子葡萄糖彻底氧化为CC>2和H2O,可生成36或38个分子ATPo

【答疑编号100055423]

3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1997年ADA/1999年WH。认可,目前国际普遍采用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①糖尿病症状加

随意静脉血浆葡萄糖Nl1.1mmol/L;②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N7.0mmol/L;③OGTT时,2小时静脉血浆葡萄

糖Nl1.1mmol/L,如测定CBG,诊断标准相同。

【答疑编号100055422]

3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葡萄糖合成糖原是耗能的过程,合成1分子糖原需要消耗2个ATP。

【答疑编号100055419]

3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空腹血糖正常的轻型糖尿病病人常表现为迟发的高胰岛素水平和低血糖现象。

【答疑编号100055417]

4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机体摄入的糖大部分转变成脂肪(三酯甘油)后储存于脂肪组织内,只有一小部分以糖原形

式储存。

【答疑编号100055413]

4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人体对血糖浓度波动最敏感的组织器官是脑,脑组织和其他组织的细胞不同,它本身没有糖

原储备。脑细胞所需的能量几乎完全直接来自血糖。

【答疑编号100055412]

42、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葡萄糖氧化酶法的反应第一步特异,只有葡萄糖反应,反应第二步不特异,如血中有还原性

物质,如尿酸、维生素C、胆红素和谷胱甘肽等可使H2O2还原为H2。,可致结果偏低。该法是目前血糖测

定应用最广泛的常规方法。

【答疑编号100055411]

4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正常人胰岛素释放试验高峰在30min至1h,峰值为空腹胰岛素的5〜10倍。3h后达到空腹

水平。

【答疑编号100055406]

4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糖原是动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是葡萄糖通过a—1,4和a—1,6糖背键相连而成的具有高

度分支的聚合物,大部分为a—1,4糖背键。

【答疑编号100055404]

4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2型或成年发病糖尿病,患者多数肥胖。此型不发生胰岛B细胞的自身免疫性损伤。目前认

为它是多基因遗传背景在多种环境因素的作用下造成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分泌障碍和胰岛素抵抗并存的疾

病。按病因和致病机制包括胰岛素生物活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障碍。

【答疑编号100055403]

4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无糖尿病症状,随机或空腹血糖异常者应做糖耐量试验。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应<6.1mmol/L

(110mg/dl)。

【答疑编号100055401]

4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G-6-PD缺乏患者红细胞中磷酸戊糖途径的代谢速度则不能相应增加,提供的NADPH不能

保证维持还原型谷胱甘肽所应有的水平,可引起严重的溶血性贫血。

【答疑编号100055399]

4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1997年ADA/1999年WHO认可,目前国际普遍采用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1.有糖尿病症状加随意血糖1.1mmol/L(200mg/dl)

随意血糖浓度:餐后任一时相的血糖浓度。

2.空腹血糖W.Ommol/L(126mg/dl)

空腹:禁止热卡摄入至少8小时。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h血糖N11.1mmol/L

OGTT采用WHO建议,口服相当于75g无水葡萄糖的水溶液。

注:以上三种方法都可单独诊断糖尿病,其中任何一项出现阳性结果必须随后复查才确诊。

【答疑编号1000553961

49、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正常糖耐量: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

【答疑编号100055394]

二、A3/A4

1、

<1>、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主要是微血管病变,如肾脏病变、眼底病变、神经病变;大血管病变如动

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肾等病变和高血压。

【答疑编号100055577]

<2>、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感染、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晶体浑浊变

性属于慢性并发症,主要是微血管眼底病变。

【答疑编号100055578]

<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尿微量清蛋白增加提示清蛋白经毛细血管漏出增加,是微血管病变的标志,对早期糖尿病肾

病、增生性眼病诊断都有价值。

【答疑编号100055579】

2、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不可逆的,可分为HbA1a,HbA1b,HbA1c,HbA1d,是较长期的

糖尿病控制指标,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常规监测指标,反映过去6〜8周的

平均血糖水平。更长期的糖尿病控制指标是糖化终末产物。

【答疑编号100055564]

<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糖化血红蛋白是反应受试者前2〜3个月的血糖值,是一项较长期的糖尿病控制指标。

【答疑编号100055568]

三、B

1,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糖尿病人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FVPG)>7.0mmol/L(126mg/dl),比正常高。新发生的糖

尿病患者,虽有血糖水平增高,但不见GHb明显增多。GHb是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近6〜8周的平均

血糖水平。

【答疑编号1000557971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患者空腹血糖正常,GHb正常。

【答疑编号100055799]

<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糖尿病控制不佳时血糖升高,GHb可升高至正常2倍以上。

【答疑编号100055801]

2、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GHb测定反映测定前8周左右(2〜3个月)病人血糖的总体变化,不能反映近期血糖水平,

不能提供治疗的近期效果。

【答疑编号100055827]

<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尿中可测出糖的最低血糖浓度(8.82〜9.92mmol/L)称为肾糖阈。尿糖测定是一个很简便的

过筛指标,但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尿糖测定主要用于筛查疾病和疗效观察而不作为诊断指标。

【答疑编号100055830]

<3>、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由于胰岛B细胞在分泌胰岛素的同时也等分子地释放C肽,C肽与外源性胰岛素无抗原交叉,

且生成量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影响,很少被肝脏代谢,所以C肽的测定可以更好地反映B细胞生成和分泌胰

岛素的能力。

【答疑编号100055834]

<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OGTT的主要适应证:①无糖尿病症状,随机或空腹血糖异常者;②无糖尿病症状,有一过

性或持续性糖尿;③无糖尿病症状,但有明显糖尿病家族史;④有糖尿病症状,但随机或空腹血糖不够诊

断标准;⑤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病、感染,等出现糖尿者;⑥分娩巨大胎儿的妇女或有巨大胎儿

史的个体。

【答疑编号100055838]

3、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已糖激酶法(HK法)是在己糖激酶催化下,葡萄糖和ATP发生磷酸化反应,生成葡萄糖一

6一磷酸与ADP。该反应第一步不特异,任何己糖均可参与。但第二步特异,只有G—6-P才能反应。是

目前公认的参考方法。

【答疑编号100055783】

<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缩合法为有机化学法,利用芳香胺类在酸性环境中可与葡萄糖醛基缩合成葡萄糖基胺,后者

脱水生成Schiff碱,再经结构重排,生成有色物质。其中邻甲苯胺法(O-TB法)在临床上曾广泛使用。

【答疑编号100055788]

<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葡萄糖氧化酶一过氧化物酶偶联法第一步反应特异,只有葡萄糖反应,反应第二步不特异,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常规方法。

【答疑编号100055790]

4、

<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1型糖尿病主要指由于胰岛B细胞破坏而导致内生胰岛素或C肽绝对缺乏,临床上易出现酮

症酸中毒。

【答疑编号100055775]

<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