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24年_第1页
展览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24年_第2页
展览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24年_第3页
展览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24年_第4页
展览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24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展览行业市场分析报告汇报人:XXX日期:XXX1contents目录行业发展概述行业环境分析行业现状分析行业格局及趋势12342Part01行业发展概述行业定义行业发展历程行业产业链3行业定义会展是指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集体性的商业或非商业活动的简称。其概念内涵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度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其概念的外延包括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销活动、大中小型会议、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等。4行业产业链会展行业具有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大的特点,其中中游为以展览公司和展览场馆为核心的展会经营方;上游包括场馆租赁方、展位搭建、展具租赁、票务、酒店、翻译等配套服务产业;下游的招商招展方包括各大合作的代理机构,对接参展商和参展观众等。场馆租赁方、展位搭建、展具租赁、票务、酒店、翻译等会展承办单位、会展主办单位代理机构、参展观众产业链概述5行业产业链场馆租赁方、展位搭建、展具租赁、票务、酒店、翻译等产业链上游会展承办单位、会展主办单位产业链中游代理机构、参展观众产业链下游6Part02行业环境分析行业政治环境行业经济环境行业社会环境行业驱动因素7行业政治环境描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统筹各类资源,加强协调配合,着力推进文化软件服务、建筑设计服务、专业设讦服务、广告服务等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衣业和体育产业等重点领域融合发展。依托丰厚文化资源,丰富创意和设计内酒,拓展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促进文化遗产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加强科技与文化的结合,促进创意和设计产品服务的生产、交易和成果转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产品,实现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的有机统—。:《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展览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并对进一步促进展览亚改革发展做田全面部署。意见强调,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关键要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方向,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快展览亚转型升级,努力推动我国从展览业大国向展览业强国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到2020年,基本建成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基础扎实、布局合理、发展均衡的展览业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提出: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强基层文化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公共数宁文化建设。加强文化产品、惠民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对接。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业态创新,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8行业政治环境11部门2部门3部门《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统筹各类资源,加强协调配合,着力推进文化软件服务、建筑设计服务、专业设讦服务、广告服务等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建筑业、信息.业、旅游业、衣业和体育产业等重点领域融合发展。依托丰厚文化资源,丰富创意和设计内酒,拓展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促进文化遗产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加强科技与文化的结合,促进创意和设计产品服务的生产、交易和成果转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产品,实现文化价值与实用价值的有机统—。《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展览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并对进一步促进展览亚改革发展做田全面部署。意见强调,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关键要坚持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方向,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快展览亚转型升级,努力推动我国从展览业大国向展览业强国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到2020年,基本建成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基础扎实、布局合理、发展均衡的展览业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提出: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强基层文化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公共数宁文化建设。加强文化产品、惠民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对接。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业态创新,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9行业政治环境2明确了未来展览业标准化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互联网+展览业”、产业链融合发展、资源配置及运行、品牌与诚信体系建设、行业管理支撑等五天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标准化试点示范、标准实施效果评价等重要实施举措。《关于加强展览业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了2017年流通行业标准项目计划,批准了《展览企业信用评价规范》和《展览会项目信用评价规范》两项行业标准立项。《关于下达2017年流通行业标准项自讦划的通知》将创新展会服务模式作为党中央、的重大部署,统筹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展览业复工复产工作;加快推进展览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积极利用展会平台开拓国际市场;多措并举做好政策支持和保障。《关于创新展会服务模式培育展览业发展新动能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推进会展业绿色发展、指导制定行业相关绿色标准、推动办展设施循环使用,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1001020304行业经济环境在经济环境方面,会展业在全球经济中正迅速发展,具有产业关联度高,经济影响力大等优点,因此会展对于产业集聚、对经济及区位环境的依赖程度比较高。目前国内的人口、产业资源向区域中心城市集聚的态势愈发明显,会展行业的发展也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而进一步发展,作为外部性较强的行业,会展本身对于当地的旅游业、餐饮业具有明显正面效应,它能为产业带来巨大的知名度是一种无形的经济财富,这就体现了企业的生存能力,和会展业对城市经济活动发挥重要作用。11行业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方面,消费升级态势明显,消费者注重消费过程的体验感和代入感,流量经济网红效应下会展的参与人群范围不断扩大,会展行业发展的社会基础进一步得到强化。大中型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别是像高科技这类科技含量高的简三产业。对加快城市的发展。提高百姓的生活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消费升级背景下,重视体验和质量的产品与服务快速兴起,企业为这些体验提供了更广泛的产业和服务支持12Part03行业现状分析行业现状行业痛点13行业现状会展经济既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晴雨表",也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会展行业可以带动旅游业、交通业、餐饮业、酒店业和广告业等很多行业的盈利,随着会展行业在全球的蓬勃发展,整个会展经济市场更加专业化、规模化,并且高度信息化和市场化,会展行业为经济和市场引流,这对中国这个有着巨大市场潜力的国家来说,几乎是必然的核心经济形式,近年来我国展览行业迅速发展,成为了展示市场和经济的最大平台,2021年中国境内共举办展览5497场,较2020年增加了89场,同比增长65%,从境外自主办展来看,2021年中国境外自主办展总数为14场,较2020年的2场增加12场,增幅为600%,展览行业正在有条不紊的恢复中。据统计,2021年我国大型展览馆场馆建设步伐逆势加快。2021年,全国展览馆数量151个,同比增长约3%;室内可租用总面积约103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9%。经贸类展览是各地区展览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拉动地方经济贡献较大。2021年我国境内共举办经贸类展览2949个,同比增长46%;展览总面积92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2%。2021年我国各区域办展数量均出现大幅度上升。其中,西北地区增幅最大,其次是华中和华南地区。西北地区相对于2020年增加46个,同比上升79%;华中地区增加119个,同比上升70.4%;华南地区增加202个,同比上升60.5%;华东地区增加437个,同比上升52%;东北地区增加55个,同比上升32%;华北和西南地区较2020年分别增加98个和8个,同比分别上升38%和2%。14行业市场情况随着2021年疫情得到有效防控,我国各区域展览面积均出现不同程度增加。其中,东北地区展览面积同比上升最多,其次是华中和华南地区。相较于2020年,东北地区展览面积增加169万平方米,同比上升43%;华中地区展览面积增加227万平方米,同比上升48%;华南地区展览面积增加494万平方米,同比上升33%;西北地区展览面积增加79万平方米,同比上升35%;华北地区展览面积增加195万平方米,同比上升22%;华东和西南地区展览面积分别增加812万平方米和16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上升27%和1%。15行业市场规模2021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除轻工业类展览面积有所下降,各行业类展览数量和面积均出现不同程度增幅。就数量而言,各行业展览数量同比均有增加,专项类展览数量同比增幅最大;就面积而言,各行业展览面积同比均有增加,专项类展览面积同比增幅最大。2017-2021年期间,轻工业类展览数量稳居所有行业之首,2021年数量为1224个,占总量的45%;重工业展览数量为728个,占比27%;服务业展览数量为687个,占比23%。在轻工业中,食品饮料烟酒展览数量为254个,面积为784万平方米;家具木工机械展览数量为171个,面积为522万平方米。在重工业中,汽车产业展览数量为308个,展览面积为1118万平方米;电子与自动化展览数量为89个,展览面积为336万平方米。在服务业中,休闲时尚艺术旅游展览数量为181个,展览面积为369万平方米;医药医疗保健展览数量为168个,展览面积为456万平方米。16行业现状中国展览馆省市分布情况据统计,2020年广东省和山东省展览馆入围数量最多,均为17个,各约占全国展览馆总量的12%,并列全国展览馆数量最多的省份。江苏省与浙江省展览馆总数量均为14个,各约占全国展览馆总数量的9%,并列第三。上海拥有展览馆9个,河北省拥有展览馆8个,分列展览馆数量第5和第6位。综合来看,全国共有3个城市展览馆室内可租用总面积在50万平方米以上,分别是上海、广州和深圳,合计展览馆室内可租用总面积约195万平方米,约占全国展览馆室内可租用总面积的20%。青岛、昆明、重庆、成都、北京、长沙等9个城市展览馆室内可租用总面积在20-50万平方米之间,合计展览馆室内可租用总面积约271万平方米,约占全国展览馆室内可租用总面积的28%。会展场馆建设情况在场馆建设方面,专业展馆数量增加,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经过多年建设与发展,我国专业展览馆条件得到了很好的改善,而且展览馆的功能齐全、数量充足。2019年全国在用、在建和立项待建的展馆可供展览办展面积为162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同时随着部分展馆使用年限较长,因此国内展馆逐步进入存量替换阶段,在建、待建场馆的比重呈现增加趋势,而中西部城市则是新一轮新建展馆的主力。但也应该看到部分会展场馆的建设不够具体,功能重复性较高,使一些场馆沦为面子工程,无法发挥其功能性,而且会展场馆的运行成本较高,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利用或者城市产业结构不能与之配套,极易出现场馆荒废的现象。17流通环节有待完善展览产品种类繁多,消费数量较大,质量参差不齐,试剂流通管理难以完善,导致展览行业目前在流通领域还面临许多问题。(1)在产品的流通中,许多环节缺少安全的冷链和冷库设施供应。在目前运输多为汽车和铁路运输的情况下,展览行业生产企业普遍采用运输箱内置冰冻袋的冷藏方式,在高温天气或长距离运输的情况下无法确保运输温度的稳定,影响试剂的安全性。(2)监管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展览产品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产品研发涉及生物学、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工程学等多项学科,而目前从事展览行业的人员50%以上是工商、质检管理等专业背景的人员,缺少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知识背景的不匹配使得管理流程漏洞频发,展览行业整体监管水平有待提高。(3)中间环节加价严重。出于安全的考虑,国家对展览行业进出口标准与流程严格把控,环节复杂,中间环节加价严重,代理公司的介入可能使产品出厂价格上涨至少一倍以上,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阻碍本土展览行业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流通环节问题中间环节加价严重供应链质量监管Part04行业竞争格局及趋势行业发展趋势行业竞争格局行业代表企业19&&&行业竞争格局概述行业竞争格局概述中国政府正大力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展览行业,对展览行业产品需求被迅速拉动,需求量呈现上升趋势,展览行业企业进军国民经济大产业的战略窗口期已经来临。展览行业各业态企业竞争激烈,当前,市场上50%以上的展览行业企业有外资介入,包括中外独(合)资、台港澳与境内合资、外商独资等,纯内资本土展览行业企业数目较少,约占展览行业企业总数的25%。此外,商业银行逐步进入展览行业,兴业银行、中心银行、民生银行等先后成立金融公司,涉足设备融资租赁业务。中国本土展览行业企业根据租赁公司股东背景及运营机制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厂商系、独立系和银行系三类三类展览行业企业各有优劣势:(1)展览行业企业具有设备技术优势,主要与母公司设备销售联动,以设备、耗材的销售利润覆盖融资租赁成本;(2)独立系展览行业企业产业化程度高,易形成差异化商业模式,提供专业化的融资租赁服务;(3)银行系展览行业企业背靠银行股东,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取资金,且在渠道体系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行业竞争格局从数量上看,全国共有32个展览馆室内可租用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比2020年增加2个,约占全国展览馆总数量的21%;对比2020年可以看出,大中型展馆数量稳步增长,说明我国展览馆市场规模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2021年共举办126个展览会,继续巩固在办展数量上的优势地位,蝉联全国首位。随着广交会恢复线下举办,我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2021年举办展会数量达到98个,位居全国第二。郑州国际会展中心2021年克服疫情与水灾叠加的双重影响,共举办96个展览会,跃升至全国第3位。据统计,2021年全国有56个展馆2021年办展数量超过2020年,占可比样本量的45%(剔除新建成展馆、新正式运营展馆及其它原因2019年未纳入统计范畴展馆);其中有29个展馆2021年办展数量增长显著(5个以上),占比约为19%;2021年我国展馆经营情况明显好转,近半数展馆取得办展数量增长的良好业绩,而头部展馆(年举办30个展会以上)数量增长明显。21行业竞争格局从数量上看,全国共有32个展览馆室内可租用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比2020年增加2个,约占全国展览馆总数量的21%;对比2020年可以看出,大中型展馆数量稳步增长,说明我国展览馆市场规模不断增加的发展趋势。竞争格局1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2021年共举办126个展览会,继续巩固在办展数量上的优势地位,蝉联全国首位。随着广交会恢复线下举办,我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2021年举办展会数量达到98个,位居全国第二。郑州国际会展中心2021年克服疫情与水灾叠加的双重影响,共举办96个展览会,跃升至全国第3位。据统计,2021年全国有56个展馆2021年办展数量超过2020年,占可比样本量的45%(剔除新建成展馆、新正式运营展馆及其它原因2019年未纳入统计范畴展馆);其中有29个展馆2021年办展数量增长显著(5个以上),占比约为19%;2021年我国展馆经营情况明显好转,近半数展馆取得办展数量增长的良好业绩,而头部展馆(年举办30个展会以上)数量增长明显。竞争格局222行业发展趋势描述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展览业发展新模式:2020年前后,展览活动的形态已经在悄然改变。“小现场+大线上”的混合展览活动正在重塑活动管理全链条,新的展示形式、业务模式、定价方式和盈利模式,将带来新的价值创造和服务创新,展览行业正朝着更数字化、平台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展览场馆智能化建设成为新方向:场馆智能化主要体现在运营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智能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及数据挖掘等方面。通过一流的运营、管理、服务和体验,配合智慧生态平台应用建设,最终实现国际一流智慧展览馆的目标。智慧场馆不仅涵盖了场馆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的全过程,还能够全面对接主办方、参展商、观众、员工、政府、服务方等众多相关方。目前,各大展览逐渐淘汰纸质入场券,开始使用二维码等电子形式的入场码,附加服务业更加完善,智能化成为展览场馆未来的发展方向。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带给展览业无限发展机会。数字化展览信息平台建设潜力无限:传统展览的前期准备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且效率不高。“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展览相关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数字化平台,围绕展览参与各方,通过网络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信息的搜集、分析和管理,从而更高效地为企业经营和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全面发挥展览企业的服务功能。展览数字化平台的建立,将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客户带来更多便利,有利于观众了解展览信息,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参展。观众的主动选择性更强,展览信息的宣传推广效果更佳,辐射范围更广,在营销载体和营销策略上带来革新。在搭建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展览企业将进一步充分利用数据挖掘、室内定位、机器仿生学习、人工智能等科技,驱动开发现代展览产业体系。跨界融合为展览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展览业的价值主要通过展示的技术化、专业化和商品化来实现,其价值链的融合也要以展示为基础,围绕营销、体验和创意等途径,加快实现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展览业有望与以下相关产业实现融合,延长国内产业链。一是利用展览业的营销功能,加速与一般产业融合发展。例如,通过举办专业产品展览,实现产业融合;通过举办地方性产业展,提升城市及产业知名度。二是推动展示技术发展,实现与通信、传媒、出版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例如,借助技术融合路径,实现线上线下展览协调发展;借助数字技术(如VR技术、3D技术等),增强客户体验感,提高展示技术。三是发挥展览的体验路径优势,增强与旅游、休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展览业与这些产业的融合,形成展览旅游、展览休闲等,不仅能够拉动这些产业的发展,还可以丰富人们旅游、休闲体验。四是挖掘展览业的创意路径,加快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创意本身需要通过展示获得认可,通过活动交流形成创意碰撞。推动创意文化与展览融合发展,加快创意园、创意展、创意会等展览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未来展览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23行业发展趋势2020年前后,展览活动的形态已经在悄然改变。“小现场+大线上”的混合展览活动正在重塑活动管理全链条,新的展示形式、业务模式、定价方式和盈利模式,将带来新的价值创造和服务创新,展览行业正朝着更数字化、平台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场馆智能化主要体现在运营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智能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及数据挖掘等方面。通过一流的运营、管理、服务和体验,配合智慧生态平台应用建设,最终实现国际一流智慧展览馆的目标。智慧场馆不仅涵盖了场馆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管理的全过程,还能够全面对接主办方、参展商、观众、员工、政府、服务方等众多相关方。目前,各大展览逐渐淘汰纸质入场券,开始使用二维码等电子形式的入场码,附加服务业更加完善,智能化成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