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机器人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_第1页
并联机器人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_第2页
并联机器人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_第3页
并联机器人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_第4页
并联机器人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汇报人:王筱群2024-08-012024-2025并联机器人行业发展报告contents目录定义或者分类特点产业链发展历程政治环境商业模式政治环境contents目录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发展驱动因素行业壁垒行业风险行业现状行业痛点问题及解决方案行业发展趋势前景机遇与挑战竞争格局代表性企业01并联机器人定义定义根据《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词汇》GB/T12643-2013国家标准,并联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的细分品类,指手臂含有组成闭环结构杆件的机器人。并联机器人由动平台、静平台和至少两个独立的运动支链构成,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度。每条运动支链分别由移动副、转动副、滚珠丝杆、连杆、滑鞍、支链体和伺服电机等部件组成。各支链分别通过所属连杆一端布置的移动副与动平台相连,并由在支链体上滑动的球副和转动副与静平台相连。与传统串联机器人的开发式结构不同,并联机器人其中一个轴的运动不会改变另一个轴的坐标原点,驱动单元与末端执行器之间用连杆等构件形成多闭环,驱动单元全部布置在一端,能量从驱动单元输入,经过支链传递到末端执行器,最终通过末端执行器如刀具、抓手等做功。并联机器人具有运动速度快、刚度大、精度高等优点,在应用上与串联机器人可形成互补,常用于集成机械设备及生产线中的高速分拣及包装环节。并联机器人定义02产业链何服电机、控制器、减速器、变频器、编码器、工业相机上游中游产业链010203中国并联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可分为上、中、下游三部分。产业链上游环节参与者主要为机器人零部件制造商;产业链中游主体为机器人本体制造商;产业链下游由系统集成及应用领域构成。何服电机、控制器、减速器、变频器、编码器、工业相机机器人本体制造商日化行业、3C电子行业、食品行业、制药行业机器人本体制造商日化行业、3C电子行业、食品行业、制药行业下游行业产业链产业链上游概述并联机器人产业链上游为机器人零部件制造,参与者为中国与国外零部件制造商。并联机器人生产所需要的零部件包括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器、变频器、编码器、工业相机及其他设备。其中核心零部件为伺服电机、控制器和减速器,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并联机器人的综合性能,具有技术含量高、利润高等特点。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是并联机器人的“心脏”,起到控制机械元件运转速度和精度的作用。依托长期技术积累,日本、欧美品牌在中国伺服电机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包括松下、三菱电机、安川等代表品牌。中国发展势头较好的伺服电机品牌包括埃斯顿、汇川技术、华中数控等,受产业升级影响,国产伺服电机品牌近年来长期保持着稳定增长态头,技术实力得到逐步提升。控制器:并联机器人主要由控制器来控制传送带的工件。基于视觉系统的并联机器人还带有工业相机,工业相机是用于捕获在传送带上移动的复杂工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获取工件的形状和位置信息后将此类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的软件算法主要由中游机器人企业自主开发。减速器:减速器可分为谐波、RV减速器(即摆线针轮减速器)两种类型,起到提高并联机器人负载能力及运动速度等性能指标的作用。谐波减速器可用于负载小的并联机器人,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运动精度高、单级传动比大。RV减速器可用于负载大的并联机器人,相比谐波减速器,其疲劳强度、刚度更高,寿命更长,没有累计误差。据研究院统计,全球精密减速器市场70%的市场份额由日本HarmonicaDrive和Nabtesco两家企业占据。相比日本,中国在机器人用精密减速器技术层面的积累还需要一定时间沉淀,国产减速器还未实现自给自足,对进口依赖较大。核心零部件成本占到了并联机器人总成本的70%以上。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与企业自身努力下,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国产化进口的趋势加强。相比进口零部件,国产零部件的价格普遍要便宜40%左右,使用国产零部件可大幅降低并联机器人生产成本,从而能吸引更多中小企业采用并联机器人。由于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正在大幅提升,市场发展已相对成熟,上游参与企业议价能力正在弱化。行业产业链产业链中游概述并联机器人行业产业链中游为机器人本体制造,参与主体为机器人本体制造商,主要从事机器人机构设计和软件系统开发的工作。现阶段,视觉系统应用需求增多,促使更多机器人本体制造商开始自主开发控制器算法。在并联机器人轴数增多的趋势下,运动控制精度要求持续提高,拥有较强控制器算法开发能力的机器人制造商具备更大市场竞争优势。机器人本体制造商的商业模式有两种类型:(1)机器人的应用和集成由机器人本体制造商自己实施,这种商业模式利润高,但需要自行开辟销售渠道;(2)机器人本体制造商将本体销售给系统集成商,借助系统集成商的销售渠道出货,利润较薄但出货量大,大多数机器人制造商会选择以该商业模式拓展市场。机器人本体制造商在整个产业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大型机器人本体制造商通常具备软硬件结合能力,可建立自身销售渠道,不通过下游系统集成商销售产品,议价能力较高。行业产业链产业链下游概述并联机器人行业产业链下游为系统集成及应用领域,参与者为系统集成商及各应用领域的企业。系统集成商向中游机器人本体制造商采购不同功能的工业机器人后,再根据行业终端客户需求,进行工业机器人应用二次开发和周边自动化配套设备集成,制定符合生产需求的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商是并联机器人实现商业化、规模化的关键,在整个产业链中拥有最强的议价能力。从下游应用领域来看,并联机器人主要用于日化、3C电子、食品、制药等轻工行业的装配、搬运、包装、分拣等环节。从消费量上来看,3C电子行业对并联机器人的消费量最大。此外,在劳动力成本逐步上涨趋势下,日化、食品行业对机器人替代人工的需求正逐渐上升。03发展历程1959年发展历程中国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等高等院校机构陆续开展了机器人技术方面的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位置正逆解求解、工作空间分析、运动控制器设计等。随着核心零部件的技术难点被逐一攻克,进口零部件逐渐被国产件替代,并联机器人的国产化进程正不断加速。中国并联机器人行业开始进行第一轮淘汰,规模较大的并联机器人企业开始成型,小规模企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被清出市场。随着ABB公司Delta并联机器人专利解禁,大批机器人企业开始研制并联机器人。美国工程师恩格尔伯格研究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随后工业机器人开始在美国、日本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逐渐成熟。1972年,中国开始研制工业机器人。在工业机器人发展初期,串联机器人由于结构简单、运动空间大、工作方式灵活等特点,一直占据市场主流。2012年2013至2014年自2014年开始04政治环境描述工信部:《关于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到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的目标,同时还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中国制造2025》:提出将工业机器人列入大力推动突破发展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明确要求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15万台,这将有效促进工业机器人行业朝着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发改委:《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再一次强调了机器人的关键作用。政治环境1政治环境1工信部《关于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到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的目标,同时还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中国制造2025》:提出将工业机器人列入大力推动突破发展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明确要求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达到15万台,这将有效促进工业机器人行业朝着产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发改委《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再一次强调了机器人的关键作用。《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要实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实现机器人质量可靠性、市场占有率和龙头企业竞争力的大幅提升,对机器人行业发展质量提出要求。政治环境2《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指出加强工业机器人行业产品质量管理,进一步明确行业规范,维护行业秩序,保护行业各方合法权益,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攻克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技术瓶颈,提出研制智能工业机器人,提高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提到要研发推广关键智能网联装备,围绕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大型动力装备等关键领域,实现智能控制、智能传感、工业级芯片与网络通信模块的集成创新,形成一系列具备联网、计算、优化功能的新型智能装备。05商业模式06经济环境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几度赶超世界各国,一跃而上,成为GDP总量仅次于美国的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赶超我国人口基数大,改革开放后人才竞争激烈,大学生就业情况一直困扰着我国发展过程中。就业问题挑战促进社会就业公平问题需持续关注并及时解决,个人需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公平就业关注经济环境经济环境2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自2019年10月走出2018年9月以来的低迷负增长阶段,期间虽在2020年初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但不改行业整体复苏态势,行业自2019年10月以来,产量同比增速屡创新高,2021年3月工业机器人产量为3万台,同比增长80.8%。经济发展环境07社会环境关注就业公平与提前规划促进社会就业公平问题需持续关注并及时解决,对于个人来说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人生规划也是人生发展的重中之重。政治体系与法治化进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系日趋完善,法治化进程也逐步趋近完美,市场经济体系也在不断蓬勃发展。总体发展稳中向好我国总体发展稳中向好,宏观环境稳定繁荣,对于青年人来说,也是机遇无限的时代。就业问题与人才竞争我国人口基数大,就业问题一直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人才竞争激烈,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失业人士困扰国家发展。当前的环境下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赶超世界各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几度赶超世界各国,一跃而上,成为GDP总量仅次于美国的唯一一个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与人才竞争我国人口基数大,就业问题一直是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人才竞争激烈,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失业人士困扰国家发展。关注就业公平与提前规划促进社会就业公平问题需持续关注并及时解决,对于个人来说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人生规划也是人生发展的重中之重。08技术环境技术驱动技术环境的发展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创新动力技术环境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为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人才需求技术环境的发展促进了人才的需求和流动,为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机遇。团队建设技术环境的发展要求企业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素质,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合作与交流技术环境的发展促进了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了行业的整体发展。技术环境010203040509发展驱动因素发展驱动因素自2012年以来,国家部委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促进机器人产业发展。2014年起,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针对机器人研发和应用的补贴政策。2014至2015年间,共有77项地方政府机器人支持政策出台,全国超过36个城市将机器人产业作为发展重点,补贴不仅发放给机器人制造商还会按照一定比例发放给采购或租赁机器人的企业。从补贴结构上来看,中央出台的补贴多为研发补助,地方政府出台的多为应用补贴,应用补贴比重大于研发补助,且一般补助规模在百万元以上。政策红利推动并联机器人应用规模提高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中国制造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瞩目成就,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在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方面仍有不小差距。当今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全球制造业发展形势和格局正面临新的变革。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发生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纷纷制定“再工业化”战略,旨在重振制造业,夯实实体经济基础。与此同时,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扩大发展空间。智能化转型被提升至战略地位在劳动力人口逐渐减少和老龄化趋势下,传统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由2013年的46,431元增至2017年的64,452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中国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现已全面超过拉美国家。随着人口红利减退,20-24岁年轻劳动力规模急剧下滑,中国劳动力优势正在不断弱化。劳动力成本上升,机器人发展空间广阔工业机器人由汽车行业向3C电子、食品包装等一般工业领域覆盖的趋势不变,仍将带动并联机器人市场需求的增长。如食品(糖果、巧克力、月饼等)以及医药、3C电子、日化、印刷以及其他轻工行业,由于其产品特性,产品数量多、体积小,生产能力强劲,并联机器人轻负载、高速、高精度的特点满足这类行业的需求,促使并联机器人市场高速增长。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热度仍将持续10行业壁垒11行业风险12行业现状市场情况描述行业现状中国并联机器人市场主流的并联机器人为具备3个空间自由度和1个转动自由度的Delta机器人,业内通常称其为“3+1轴并联机器人”。由于具有重量轻、精度高,灵活性强等特点,搭配视觉定位系统后可快速完成工件的拾取、码垛等操作,“3+1轴并联机器人”在食品、3C电子、制药行业受到高度关注。从产品结构上来看,Delta系列并联机器人占据并联机器人市场60%-70%的比重,2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占据20%的比重,其余并联机器人类型还未实现规模化应用落地。相较其它的工业机器人类型,并联机器人体量较小,但发展势头迅猛,2018年行业销量平均增速达50%左右。近年来,国产并联机器人企业不断追赶国际领先并联机器人企业,基础技术实力得到充分提升,并联机器人龙头企业2018年销量增速甚至达到200%-300%,国产并联机器人所占市场比重超过40%,国外并联机器人品牌市场比重正不断减少。但并联机器人现正面临造价偏高导致应用规模无法扩大的问题,未来并联机器人企业还需进一步寻求降低生产成本途径,以吸引下游应用企业释放需求。行业现状01市场份额变化随着全球制造业格局重大调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中国政府大力引导和支持并联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在中国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工业0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下,下游制造行业对并联机器人的需求正不断释放。中国并联机器人销量从2014年的625台增长至2018年的3,500台,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8%。得益于机器人产业长期的政策红利和机器释放人力的需求日益高涨,到2023年中国并联机器人销量有望超过2万台,年复合增长率在未来五年还将保持在40%左右,有望成为工业机器人细分领域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机器人产品。行业现状02市场情况全球销量方面,2018年四季度以来,工业机器人行业受下游汽车和3C行业不景气影响较大,对2019年工业机器人产销量造成一定的影响,销量同比下滑161%,但随着持续的自动化趋势及技术改进,2020-2022年均增长率能够保持在197%,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有望达到53万台。从下游需求来看,全球范围内制造业投资保持复苏态势,从全球主要国家制造业PMI指数来看,4月英国制造业PMI达到创26年内新高的60.9;美国PMI自去年3月以来连续14个月处于50以上。国内方面,我国制造业PMI自2020年3月以来持续维持在荣枯线之上,2021年3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同比回升至28%。从工业机器人应用占比最大的汽车制造业和3C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来看,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受益于各地出台相继出台的汽车消费促进政策,汽车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降幅持续收窄,2021年3月为-3%;3C制造业去年4月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复苏,到3月累计同比提升40.4%。整体来看,下游制造业应用端景气度保持持续回升态势。行业现状机器人并联市场发展正当其时自工业0改革后,工业设备技术和产品发展成熟,机器人自动化逐渐代替人力,而基于网络平台全球化,工厂自动化流水线机器人生产作业越来越受欢迎。这其中,机器人在工业0种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传统的4、6轴串联机器人已比较成熟,每年的安装量在稳步增长;而近几年逐渐兴起的另一种机器人—并联机器人,正在开拓各行业的应用场景,每年的安装量在快速增长中。据GGII数据统计,以中国大陆的市场为例,2014年并联市场销售约为620台,2015年销售约为970台,2016年销售约为1100台,2017年销售约为2790台,2018年销售约为3650台,年均以50%的增速发展,因此初步2019年并联机器人市场约为5800台,机器人并联市场正当其时。01国产厂商逐步占据市场主动权作为工业机器人的分支行业,并联机器人市场规模较小,专注并联机器人的生产企业数量较少。我国并联机器人行业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经过技术与经验的不断进步与积累,行业中涌现出一批竞争实力较强的国产企业,主要有翼菲自动化、勃肯特、李群自动化、华盛控、阿童木等。由于在该领域深入布局的外资厂商较少,近年来国产厂商呈野蛮生长态势,随着竞争实力不断提升,国产并联机器人市场份额持续攀升,2017年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55%,首次超越外资品牌成为市场主导者。2018年国产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至71%,可以说,国产厂商已逐步占据一定的市场主动权。0213行业痛点行业痛点010203中国工信部在2013年发布的《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具体发展目标: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将达到100万台。要达到这一目标,大约需要20万名工业机器人从业人员。中国高等院校开设机器人专业的时间普遍在2014年之后。2015年,东南大学率先设立了“机器人工程”专业,截至目前,中国共有85所本科院校开设机器人工程专业,但由于开设时间不长,机器人行业人才培养机制仍不够成熟,机器人高端人才数量不足。高端人才数量不足并联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面临造价过高导致下游行业需求释放慢的问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造价高于串联机器人,价格优势不足:与串联机器人相比,应用最多的3+1轴并联机器人的造价普遍在10万元上下,而国产水平关节机器人单价为2-3万元,进口水平关节机器人单价在5万元左右。在运动速度上,并联机器人虽占优势,但水平关节机器人精度更高,且具备价格优势,下游附加值较低的行业如食品行业对水平关节机器人的接受度更高。(2)高精度并联机器人市场需求释放缓慢:随着并联机器人轴数增多,其运动角度更加灵活,分拣效率更高,但对于下游应用行业来说,价格成本是影响采购机器人的首要因素,4轴及以上的并联机器人精度虽高,但平均造价比3+1轴并联机器人要高出约20%,仍不具备大规模应用的条件。应用成本高,不具备大规模应用条件由于并联机器人在投入应用时,必须与日化、3C电子、食品、制药等行业制造工艺紧密结合,具备相关项目经验的专业人才更容易理解客户需求,方能为客户提供可适应生产环境的个性化成套装备。现阶段,并联机器人行业尚未实现大规模应用落地,与整体机器人专业人才不足存在直接关系。专业人才相关项目经验不足14问题及解决方案15行业发展趋势前景行业发展趋势前景描述未来或成工业机器人增长新生力量:近年来,自动化生产需求的增长以及人力成本上升,虽然带动了工业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但在柔性生产技术瓶颈限制、新兴增量市场大幅滑坡、宏观经济大环境恶劣影响下,其市场化发展遭遇“下行”和“低潮”危机。在此形式下,并联机器人被认为是拯救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新生力量。因为从2012年以来,并联机器人的年均增速保持在50%以上,发展潜力一直保持强劲的同时,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小,即使其他型号机器人受环境影响而发展放缓,并联机器人依然能够维持高速增长。随着工业0时代开启,机器人将大有作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大多停留在工业0或者工业0自动化的早期阶段,以粗放型发展模式为主,机器人承担部分体力劳动,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产品稳定性也有较大改进空间。随着工业0时代开启,生产信息正朝着数据化、智慧化方向发展,生产模式高度灵活,势必将推动工业领域的重大变革。工业0解决方案的硬件包括工业机器人及其高端零部件,对工业机器人的基础技术、产品技术和系统技术具有巨大需求。未来,中国制造业产业将朝着集约化、智能化的方向进行产业升级,机器人制造商将不断提升自动化程度,在核心零部件技术实现突破,在实现量产的同时技术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准。下游自动化改造需求持续释放:据中国国家工信部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市场规模从3万亿元增长至16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0%。近年来3C电子行业发展迅猛,随着人工成本逐步上升,自动化改造需求也将随之提高,3C电子行业将成为未来并联机器人市场主要增长点。现阶段,应用于电子制造环节的工业机器人类型包括轻载串联机械臂、直角坐标机器人、圆柱坐标机器人、并联机器人等。并联机器人具备重量轻、运动速度快、定位精确、效率高等特点,未来有望随着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持续扩大在3C电子行业的应用规模。国产并联机器人形成服务优势,逐步替代国外品牌:未来,国产并联机器人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形成服务优势,逐步替代国外并联机器人品牌。以国际知名机器人企业ABB公司为例,ABB公司通常不面对终端客户,而是将机器人本体销售给集成商,再通过集成商到达终端客户手中。但下游应用行业加工工艺通常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机器人设备也要随之调整。ABB公司不负责产品售后服务,集成商无法及时响应下游客户的调整需求,引发终端客户的不满,为国产并联机器人企业建立服务优势提供了机会。从服务上来看,国产并联机器人企业如阿童木机器人公司更容易及时调整和响应客户需求,尤其是可直接面对终端客户的机器人企业,并在24小时内到达现场,或在机器人设备改进后留厂监测一段时间。这种服务方式的成本虽高,但可快速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完成对品牌的塑造,达到逐渐替代国外品牌的目标。行业发展趋势前景未来或成工业机器人增长新生力量近年来,自动化生产需求的增长以及人力成本上升,虽然带动了工业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但在柔性生产技术瓶颈限制、新兴增量市场大幅滑坡、宏观经济大环境恶劣影响下,其市场化发展遭遇“下行”和“低潮”危机。在此形式下,并联机器人被认为是拯救工业机器人发展的新生力量。因为从2012年以来,并联机器人的年均增速保持在50%以上,发展潜力一直保持强劲的同时,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小,即使其他型号机器人受环境影响而发展放缓,并联机器人依然能够维持高速增长。随着工业0时代开启,机器人将大有作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大多停留在工业0或者工业0自动化的早期阶段,以粗放型发展模式为主,机器人承担部分体力劳动,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产品稳定性也有较大改进空间。随着工业0时代开启,生产信息正朝着数据化、智慧化方向发展,生产模式高度灵活,势必将推动工业领域的重大变革。工业0解决方案的硬件包括工业机器人及其高端零部件,对工业机器人的基础技术、产品技术和系统技术具有巨大需求。未来,中国制造业产业将朝着集约化、智能化的方向进行产业升级,机器人制造商将不断提升自动化程度,在核心零部件技术实现突破,在实现量产的同时技术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准。下游自动化改造需求持续释放据中国国家工信部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市场规模从3万亿元增长至16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0%。近年来3C电子行业发展迅猛,随着人工成本逐步上升,自动化改造需求也将随之提高,3C电子行业将成为未来并联机器人市场主要增长点。现阶段,应用于电子制造环节的工业机器人类型包括轻载串联机械臂、直角坐标机器人、圆柱坐标机器人、并联机器人等。并联机器人具备重量轻、运动速度快、定位精确、效率高等特点,未来有望随着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持续扩大在3C电子行业的应用规模。国产并联机器人形成服务优势,逐步替代国外品牌未来,国产并联机器人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形成服务优势,逐步替代国外并联机器人品牌。以国际知名机器人企业ABB公司为例,ABB公司通常不面对终端客户,而是将机器人本体销售给集成商,再通过集成商到达终端客户手中。但下游应用行业加工工艺通常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机器人设备也要随之调整。ABB公司不负责产品售后服务,集成商无法及时响应下游客户的调整需求,引发终端客户的不满,为国产并联机器人企业建立服务优势提供了机会。从服务上来看,国产并联机器人企业如阿童木机器人公司更容易及时调整和响应客户需求,尤其是可直接面对终端客户的机器人企业,并在24小时内到达现场,或在机器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