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交大附中高三10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流寓”一词最早的文本记载大概是《后汉书•廉范传》:“范父丧遭乱,客死于蜀汉,
范遂流寓西州。西州平,归乡里。”在这一语境中,“流寓”可解释为流离寓居。《辞源》
将“流寓”解释为“寄居他乡”。《汉语大辞典》则解释为:“'流寓'亦作'流腐':流
落他乡居住。”
“流寓”一词释义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流”字。如果理解为“流动”,那么这个概念
的范围就非常宽泛,所有的迁徙流动到异乡都可视为“流寓”。如果理解为“流落”、“流
放”的话,“流寓”一词的含义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流落”一词有“漂泊夕卜地,穷困失意”
含义,“流放”则是古代的一种刑罚,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流寓”是指“不得已”离开本
土客居他乡。比如进京考取进士,一举得中在京城或其他地方为官,这就不属于“流寓”;
而在京屡考不中,旅居多年如杜甫就叫“流寓”,或遭贬谪或受排挤自请外放到非故乡的地
方为官,如苏轼到海南上任就叫“流寓”。
古人为何要流寓他乡?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社会原因,二是个体原因。
其中社会原因又有政治因素、军事因素、经济因素等多个方面。从流寓文人的角度看,大多
数文人因政治斗争遭排挤打击,流落他乡,如唐顺宗年间因“二王八司马事件”,两大文豪
刘禹锡与柳宗元分别被贬到郎州、永州,而苏轼更是因为政治上的打击,一路从江南贬到海
南岛。古今中外,为改变命运、博取功名,负书担橐,远离家乡外出游学、游宦之士,如苏
秦、张仪等,其流寓主要为个体原因。
此外,不同时代、不同原因的流寓者之流寓地是不同的。社会历史的变迁,文明程度的
发展,决定了流寓地的不同。因战乱灾荒而发生的流寓,流寓者往往迁徙到较为安宁、富庶
的地方,如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因犯罪而被流放和被统治者贬谪,其流寓她往往是远离
京城与繁华的僻远荒凉地方,如先秦巴蜀,汉唐湖广,宋明清之岭南、东北和西北等。
(取材于李永杰《“流寓”概念探源》)
材料二
作为荒服之地的岭南地区,其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恶劣的生存环境——令人闻之
畏惧的“瘴气”和湿热多雨的气候,一直为中原地区民众所鄙弃。但是,终究有一些特殊的
原因,使许多文士不得已寓居岭南。
古代流寓文士的生存状态极为艰难,诸如流寓之路艰辛无比、语言文化多有隔绝、物质
生活极为匮乏、气候环境极为不适等。然而,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生存状态下,多数岭南流
寓文士并没有长时间地消极度日。迥异的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的同
时,也拓宽了他们的文学创作视野。他们借吟诗作文排遣胸中抑郁之情,顺带融入当地的生
产生活。
韩愈贬谪连州阳山令时,在诗文中呈现的连州是一个远极遐荒之穷地,交通极为不便,
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险恶,这是连州给作者的最初印象。同为寓居连州,然而在刘禹锡的眼
中,连州却是“荒服之善部,炎裔之凉墟也”。他在《送曹琼归越中旧隐诗》中写道:“划
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刘禹锡不仅对连州秀丽的山水极为推崇,而且深入民间
了解连州的民俗风情、少数民族生活。在谪居连州的岁月里,他以平和的心态、从容的诗笔,
还原了岭南的青山秀水,描绘了民情民俗画卷,并讴歌了少数民族的勤劳勇敢。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一贬再贬至“荒服”的极致——海南岛,这在宋代是仅次于杀头的
重罪。初到海南的苏轼也曾悲观地说道:“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
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做棺,次便做墓。”(《与王敏仲书》)然而,天性乐观旷达的
他并没有彻底沉沦于流寓之苦,而是用自己的诗文去描绘海南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
风情,纵情于美丽的自然和淳朴的民风,写下了很多优美的“和陶诗”。诗文不仅明显流露
出对此种生活的热爱与赞美,更体现了他虽身处天涯海角,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旷达
境界。
流寓生活往往充满着艰辛,但是达观的处世精神总是让诗人于艰险中发现天地之美,描
述天地之美,即便是“九死一生”的蛮荒岭南,他们依然“诗意地栖居”。
(取材于王广禄《唐宋流寓文士的岭南文化拓荒》
材料三
流寓文士来到岭南之后,一方面用诗文排遣心中之情,另一方面则深入民间为民谋利,
在蛮荒岭南积极实践自己未尽的政治抱负,给岭南大她带来深远的影响。
明代弘治年间连州知州曹镐撰《旧志序》,认为连州风气之变,”乃自韩昌黎、刘梦得
两公始”。刘禹锡在连州至少做了三件大事。一是编医书,惠及百姓。刘禹锡对医学颇有研
究,他结合自己40多年积累的验方,编成了《传信方》医书,让连州人受益。二是重教兴
学。在刘禹锡的带动下,连州文风迭起,吸引了荆楚吴越的儒生纷纷来连州求学。在唐代,
广东共有48名进士,连州就有12名;到了北宋时期,广东共有进士127名,连州就有43
名,时称“连州科第甲通省”。三是关心少数民族。刘禹锡在连州期间写下了《莫徭歌》《蛮
子歌》《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三首诗,对徭族人的外貌服饰和狩猎活动以及他们的勤劳
神勇大加称赞。
柳宗元流寓柳州可谓他本人之不幸,但又是柳州人民之大幸。唐元和十年,柳宗元第三
次被贬到柳州为刺史,其内心非常痛苦,但他依然积极为政,兴办儒学,推行教化,开挖水
井,养民安民;反对横征暴敛,力主轻徭薄赋,对柳州地区的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千百年来,柳州人以修建柳侯祠的方式来表达对柳宗元的纪念。至今,文慧桥、
文慧路等路桥名称依然体现着人们对他的缅怀。
“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以八月之治而令江山易其姓,韩愈在潮州人心
目中不仅是文化先驱,更成为神明一般的存在。到潮州后,韩愈驱除鳄鱼,奖劝农桑,兴办
教育,大修水利,延选人才,传播中原先进文化,从而使当时的蛮荒之地潮州,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
面对边远落后的蛮荒之地,来自中原政治文化中心的流寓文士们自觉承担起传播先进文
化、先进生产方式的责任,他们不愧为岭南大地的文化拓荒者。
(取材于王广禄《唐宋流寓文士的岭南文化拓荒》)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流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寓”的本质是离开本土移居他乡。
B.“流寓”必须是“不得已”的客居他乡。
C.流寓既包括社会原因也含有个人原因
D.流寓地不完全是远离京城的荒蛮之地。
2.下列文人的称呼与“流寓”有关的一项是
A.三闾大夫B.东坡居士C.范文正公D.七绝圣
手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流寓文士“诗意地栖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寓文士无视生存环境恶劣影响
B.借吟诗作文排遣胸中的抑郁之情
C.积极地描绘流寓之地的风情画卷
D.超然旷达地热爱与赞美流寓生活
4.下列对材料一、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放:“放”的第三笔是“二’
B.负书担橐:口袋
C.荒服:泛指边远地区
D.栖居:“栖”读作“qV
5.下列各句没有反映诗人流寓经历的一项是
A.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李煜《虞美人》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C.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诗经•氓》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一白居易《琵琶行》
6.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流寓文士政治抱负一项是
A.重教兴学B.养民安民C.江山易姓D.奖劝农
桑
7.根据“材料三”,下列描述流寓文士给岭南大地带来深远影响有误的一项是
A.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不仅被广泛传扬并得到妥善保护。
B.岭南的医学、教育、生产方式甚至经济生活都发生了变化。
C.流寓文士积极为政和解决民生问题使百姓生活有显著变化。
D.流寓文士的诗文作品和文化传播丰富了岭南地区文化意蕴。
8.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苏轼等流寓文士具有的共同特
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1)凡国有三制,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制者,有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者。何以知
其然?德盛义尊,而不好加名于人。人众兵强,而不以其国造难生患。天下有大事,而好以
其国后。如此者,制人者也。德不盛,义不尊,而好加名于人;人不众,兵不强,而好以其
国造难生患;恃与国,幸名利。如此者,人之所制也。人进亦进,人退亦退;人劳亦劳,人
佚亦佚,进退劳佚,与人相胥”],如此者,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也。
爱人甚而不能利也,憎人甚而不能害也。故先王贵当,贵月。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
_龙_蛇,一日五化之谓周。故先王不以一过二,先王不独举,不擅功。
先王不约束,不结纽⑵。约束则解,结纽则绝。故亲不在约束、结纽。先王不货交,不
列地,多多天下。天下不可改也,而可以鞭才垂使也。
时也,利也,士⑶为之也。余目不明,余耳不聪,是以能继天子之容⑷。官职亦然。时
者得天,义者得人。既时且义,故能得天与人。
先王不以勇猛为边竟,则边竟安。边竟安则邻国亲,邻国亲则举当矣。
(取材于《管子》)
注释:【1】胥:从•【2】结纽:与别国结成同党、缔结联盟。【3】±:事。【4】容:指天子
圣德。
(2)随E以汉东诸侯叛楚。冬,楚斗毂於菟⑵师师伐随,取成而还。君子曰:“随多
见伐,不量力也。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诗》曰:'岂不夙夜,
谓行多露。'”
宋襄公欲合诸侯,威文仲闻之,日:“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
二十一年春,宋人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公子目夷目:“小国争盟,
祸也。宋若亡乎,幸而后败。”
秋,诸侯会宋公于盂。子鱼目:“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其何以堪之?”于是楚执宋
公以伐宋。
冬,会于簿以释之。子鱼目:“祸犹未也,未足以惩君。”
(取材于《左传》)
注释:【1】随:国名。【2】斗毂於菟:人名。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下.颐的一项是
A.恃与国,幸名利与:结交B.人侏亦佚佚:安逸
C.故先王贵当,贵国周:周密D.幺为天下以为:认为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呵的一项是
A.则边竟安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随之见伐哀吾生之须臾
C.宋基亡乎基皆出于此乎
D.会于薄以释之而君幸于赵王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顾的一项是
A.德盛义尊,而不好加名于人
有的国家德义尊盛,却不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国
B.如此者,人之所制也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人制造出来的灾难
C.故先王不以一过二,先王不独举,不擅功
所以先王不夸大其词把一说成超过二,不独自蛮干,不独自占有功绩
D.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
成败是由自己,难道是由别人吗
12.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时者得天,义者得人。既时且义,故能得天与人
②君欲己甚,其何以堪之
13.依据短文(1)管子关于“三制”的论说,推断短文(2)“楚人许之”的意图。
14.请结合短文(1)解释孔子这么说的理由。
孔子在《论语》中称赘管仲:“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
其仁。”又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注释:【1】如其仁:就是仁。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杂诗王赞①
朔风动秋草,边马有归心。胡宁久分析,靡靡忽至今?
王事离我志,殊隔过商参②。昔往鸽鹏③鸣,今来蟋蟀吟。
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师涓④久不奏,谁能宣我心!
【注】①王赘,西晋文人。②商、参:二十八宿之中的二个,永不同时出现于天空中。
③鸽鹦:又作仓庚,指黄莺。④师涓:先秦时代卫国的著名乐师。
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二句以写秋景起笔,不仅写出了悲凉肃杀的时令特点,也流露出“思归”意绪。
B.三至六句自述战事不断导致自己与亲人阴阳相隔,强烈控诉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C.第十句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使用手法相似,都是以物类比自身情感。
D.诗歌最后两句感叹,表达出征夫内心的痛楚、郁结,以及那说不尽的思乡之情。
16.下列诗句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基调不相同的一项是
A.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曹丕《杂诗》)
B.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曹植《杂诗》)
C.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阮籍《咏怀》)
D.凛凛岁云暮,蛟蛀夕鸣悲。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古诗十九首》)
17.本诗“昔往鸽鹏鸣,今来蟋蟀吟”两句可追溯到《诗经•小雅•采薇》中“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二者又有所区别。请结合诗句,比较它们在表现手法
方面的相同之处,以及在内容情感方面的不同之处。
参考资料:
诗经原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节选自《诗经•小雅•采薇》
参考译文: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如今返乡解甲归,雨雪飘飘飞满野。道
路长远慢慢行,又饥又渴愁肠结。我的心中真悲伤,谁知我有多凄切。
18.在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受下赏的条件是:,。
②古诗文中不乏借酒助兴的语句。陶渊明在《归去来号辞》中用,。写
出了他在辞官归隐后,和家人团聚的温馨快乐。
③李密在《陈情表》中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四句,写出了祖
母时H无多,呼吸微弱的样子,流露出作者对祖母的拳拳深情。
④苏轼的《念娇•赤墅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天姥吟
留别》中也有流露消极情绪的语句是:,。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从一个人身上辨认出契诃夫
①在人艺看话剧《万尼亚舅舅》,三小时的剧长,李六乙竟一处也没舍得删。结束时已
近晚十点,出剧院才发现下雪了,薄薄的细雪敷在车顶上,在夜灯反射下闪着碎银一般的光。
那一刻我感慨万千,似乎第一次看清,契诃夫已嵌入我的生活很多年了,不是通过书斋式的
阅读,而是通过一道道四面八方折射过来的光。
②我得到的第一本与契诃夫有关的书是《惜别樱桃园》,由童道明先生签送给我。那时
我还不知,童先生早年留学苏联时,就已决定把自己的一生和契诃夫联系在一起。全身心地
阅读,毕生地翻译,进一步又创作剧本。不是灵魂相应,怎可想象,一个著名的戏剧评论家,
晚年要做剧作家。当然,世间也因此多了两部与契诃夫有关的戏:《我是海鸥》与《爱恋•契
诃夫》。
③和童老师交往,最初是编辑和作者的关系,我约他写了很多次契诃夫,他写的都不重
样,像一口源源不尽的井。童先生一直不用电脑,文字都写在稿纸上,怕我认不清字,每次
去他家取稿时,他总要先给我读一遍,还即兴发挥,讲点契诃夫的迷人轶事。对我这个酷爱
买影磔的人来说,这就等于得到了契诃夫正片之外的花絮。我由此知道了契诃夫与托尔斯泰、
高尔基之间的友谊,也知道他深爱的两个女人,一个成为《海鸥》中妮娜的原型,一个在舞
台上演绎了这个角色。我就这样一点一点潜移默化地认识了契诃夫。
④《万尼亚舅舅》上演前,我照旧想请童先生写篇文章。因为李六乙导演的这个戏,剧
本就是请他翻译的。取稿的那天天寒地冻,这次他没有读给我听,而是说你来读吧。看他坐
在沙发上,已做好了聆听准备,我便也坐下来开始读。稿子共四页,写在印刷品的反面,字
儿小,里面涂改无数。念起来打磕绊时,他就帮我辨认。上面照例有契诃夫作品的引文,念
着念着,我竞像舞台上的演员一样动情起来:“我们要度过一连串漫长的黑夜,我们将会听
到天使的歌唱,我们将看到镶满宝石的天空。人间所有的痛苦,都会淹没在慈爱之中,我们
曲生活会变得安宁、温柔,变得像轻吻一样的甜蜜。”
⑤这是《万尼亚舅舅》的结尾。很快我就有机会,听演员将它念了一遍又一遍。先是看
了彩排,当然是借了童老师的光。去之前我曾犹豫,这种不穿戏服的剧透式观看会不会影响
我正式看戏的情绪,但看完我就不后悔了,因为只有彩排,你才能看到导演与全体演员在戏
结束时眼中的泪光。他们都入戏了,连我一向熟悉的濮存昕都变成了不折不扣的愁容骑士。
不短不长的头发,怎么看都乱糟糟的,以至于正式演出前,我从他手上接过票,就赶紧离开。
好像不忍面对这个被生活打败的“万尼亚舅舅”。
⑥这么多年在北京上演的契诃夫的戏,尤其是人艺舞台上演出的,我差不多都看过。奇
怪的是,一个演员接了契诃夫的角色,那角色就好像住进了他的身体,或者说,那角色一定
会把他生命中的某些部分唤醒。而像我这样的观众,便也常常能看到戏里与戏外的联系。在
我看来,扮演索尼亚的孔维,排练时的感觉比舞台上的好。或许因为不穿戏服,不打灯光,
我始终能感到她那种因为年轻,因为缺乏历练而有的怯生生的劲儿,是很合角色的。真实的
演员生活,并不像娱乐新闻渲染的那样光鲜,寂寞与等待属于大部分演员。听孔维演的索尼
亚劝舅舅“要忍受漫长黑夜,要耐心忍受命运给我们的考验”,我总觉得,那也是她说给自
己听的。契诃夫的台词,总是那样富有感染力,不经意间就能将人的心弦拨动。
⑦比起孤零零的剧本阅读,我更愿意在生活中与契诃夫不期而遇。
⑧我曾一连几天跑小西天电影资料馆,去看土耳其导演锡兰的电影,说不出的喜欢。后
来看到他的《五月碧云天》,是请自己的老爹做主角拍的戏中戏。锡兰导演要拍戏,而他的
老爹只惦记家中院子里的那些树,听老人诉说着自己与树的情感,我已经联想到了《万尼亚
舅舅》。在影片最后,果然看到一行字幕:献给安东•契诃夫。原来,锡兰导演是以《五月
碧云天》向契诃夫致敬。我心仪的另一位导演新藤兼人,晚年在拍《午后的遗言》的时候,
让两位演过契诃夫作品的老演员重聚,并在一起念电影台词:“我们的生命还没有完结,我
们还要活下去。”这又让我联想到童老师所说的“契诃夫式的乐观主义”。
⑨朋友曾送过我电影光盘,有一天打开看,发现它竟然是路易•马勒1994年拍的电影
版的话剧《万尼亚舅舅》。演员几乎都是坐下来表演,台词也译得很美国化,很口语、很生
活,它让我再次感到契诃夫的神奇一一所有的导演,都认为契诃夫写的是现代剧,无论用俄
罗斯方式还是美国方式,抑或中国方式,都能走近它。
⑩而我,如此细碎地写出《万尼亚舅舅》演出前后的一切,是因为其中的每一个场景、
每一个细节,都在构筑一个活生生的契诃夫。契诃夫于我,从来不是词汇、术语堆叠出来的
经典,而是如此这般地出没于生活之中。你从一个人身上辨认出契诃夫,就是对自己的灵魂
做一次确认,确认疼痛还不够,同时还要确认,生活里有种东西值得你继续为它付出。这样
好像也是为了,别人能够再从你身上,辨认出你的灵魂以及契诃夫的种种。
(取材于孙小宁的同名散文)
19.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影碟B.潜(qiAn)移默化C.历练D.怯
(que)生生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从一个人身上辨认出契诃夫”中的“一个人”,其实是指文中和契诃夫作品发生
关联的许多人。
B.作者在《万尼亚舅舅》彩排中看到了导演与全体演员眼中的泪光,认识到彩排比正式
演出水平高。
C.画线句中的“不期而遇”,表达出作者在欣赏几位外国导演的电影时,意外“遇到”契
诃夫的欣喜感。
I).契诃夫的作品深刻反映了普通人的人生境遇和生活态度,激发了人们对他的作品及其本
人的热爱之情。
21.作者在第①段中说自己是“通过一道道从四面八方折射过来的光”认识契诃夫的。“四
面八方折射过来的光”在文中指哪些内容?请简要回答。
22.从全文看,第⑤段“我从他手上接过票,就赶紧离开”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
23.第⑥段“契诃夫式的乐观主义”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加以解释。
24.在文学创作中,作家常常使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常
常借助众人不同视角来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饱满。请从以下人物中任选一个,
结合小说具体情节,简要分析该人物形象的特点。
A.王熙凤
B.贾宝玉
C.林黛玉
D.薛宝钗
25.微写作
①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尊老爱幼是其重要内容。假如你是校志愿社团的负责人,需要
设计一个尊老爱老的志愿活动,请简述你设计活动的内容以及设计的理由,150字左右。
②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如果你是新中国的同龄人,请选择下面的一种身份,
写一段你在观看十月一日国庆游行时的心理活动。要求:想象合理,150字左右。
教师农民工人科技工作者军人
③在你的“文学之旅”中,一定也有一些经典名著对你产生了深剑的影响,请从《红楼梦》《呐
喊》《平凡的世界》中任选一部作品,并结合该作品内容,给作者写一封短信,抒写你对他的感
激之情,要求:感信真挚,富有文采,可诗可文,150字左右。
26.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从一个人身上辨认出契诃夫》说:“一个演员接了契诃夫的角色,那角色就好像住
进了他的身体,或者说,那角色一定会把他生命中的某些部分唤醒。”生活中,某个人、某
件事、某种场景、某些物件、某部作品……有时也会唤醒我们的记忆、情感、良知、责任等。
请以“唤醒”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有细节,有描写。将题目抄答题卡上。
②脊骨为全身骨骼的主要支架,如屋之有梁,故称“脊梁”。国家、民族、社会、集体、
家庭、个人需要脊骨。
请以“说脊梁”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交大附中高三10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流寓”一词最早的文本记载大概是《后汉书•廉范传》:“范父丧遭乱,客死于蜀汉,
范遂流寓西州。西州平,归乡里。”在这一语境中,“流寓”可解释为流离寓居。《辞源》
将“流寓”解释为“寄居他乡”。《汉语大辞典》则解释为:“'流寓'亦作'流腐':流
落他乡居住。”
“流寓”一词释义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流”字。如果理解为“流动”,那么这个概念
的范围就非常宽泛,所有的迁徙流动到异乡都可视为“流寓”。如果理解为“流落”、“流
放”的话,“流寓”一词的含义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流落”一词有“漂泊夕卜地,穷困失意”
含义,“流放”则是古代的一种刑罚,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流寓”是指“不得已”离开本
土客居他乡。比如进京考取进士,一举得中在京城或其他地方为官,这就不属于“流寓”;
而在京屡考不中,旅居多年如杜甫就叫“流寓”,或遭贬谪或受排挤自请外放到非故乡的地
方为官,如苏轼到海南上任就叫“流寓”。
古人为何要流寓他乡?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社会原因,二是个体原因。
其中社会原因又有政治因素、军事因素、经济因素等多个方面。从流寓文人的角度看,大多
数文人因政治斗争遭排挤打击,流落他乡,如唐顺宗年间因“二王八司马事件”,两大文豪
刘禹锡与柳宗元分别被贬到郎州、永州,而苏轼更是因为政治上的打击,一路从江南贬到海
南岛。古今中外,为改变命运、博取功名,负书担橐,远离家乡外出游学、游宦之士,如苏
秦、张仪等,其流寓主要为个体原因。
此外,不同时代、不同原因的流寓者之流寓地是不同的。社会历史的变迁,文明程度的
发展,决定了流寓地的不同。因战乱灾荒而发生的流寓,流寓者往往迁徙到较为安宁、富庶
的地方,如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因犯罪而被流放和被统治者贬谪,其流寓她往往是远离
京城与繁华的僻远荒凉地方,如先秦巴蜀,汉唐湖广,宋明清之岭南、东北和西北等。
(取材于李永杰《“流寓”概念探源》)
材料二
作为荒服之地的岭南地区,其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恶劣的生存环境——令人闻之
畏惧的“瘴气”和湿热多雨的气候,一直为中原地区民众所鄙弃。但是,终究有一些特殊的
原因,使许多文士不得已寓居岭南。
古代流寓文士的生存状态极为艰难,诸如流寓之路艰辛无比、语言文化多有隔绝、物质
生活极为匮乏、气候环境极为不适等。然而,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生存状态下,多数岭南流
寓文士并没有长时间地消极度日。迥异的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的同
时,也拓宽了他们的文学创作视野。他们借吟诗作文排遣胸中抑郁之情,顺带融入当地的生
产生活。
韩愈贬谪连州阳山令时,在诗文中呈现的连州是一个远极遐荒之穷地,交通极为不便,
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险恶,这是连州给作者的最初印象。同为寓居连州,然而在刘禹锡的眼
中,连州却是“荒服之善部,炎裔之凉墟也”。他在《送曹琼归越中旧隐诗》中写道:“划
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刘禹锡不仅对连州秀丽的山水极为推崇,而且深入民间
了解连州的民俗风情、少数民族生活。在谪居连州的岁月里,他以平和的心态、从容的诗笔,
还原了岭南的青山秀水,描绘了民情民俗画卷,并讴歌了少数民族的勤劳勇敢。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一贬再贬至“荒服”的极致——海南岛,这在宋代是仅次于杀头的
重罪。初到海南的苏轼也曾悲观地说道:“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
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做棺,次便做墓。”(《与王敏仲书》)然而,天性乐观旷达的
他并没有彻底沉沦于流寓之苦,而是用自己的诗文去描绘海南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
风情,纵情于美丽的自然和淳朴的民风,写下了很多优美的“和陶诗”。诗文不仅明显流露
出对此种生活的热爱与赞美,更体现了他虽身处天涯海角,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旷达
境界。
流寓生活往往充满着艰辛,但是达观的处世精神总是让诗人于艰险中发现天地之美,描
述天地之美,即便是“九死一生”的蛮荒岭南,他们依然“诗意地栖居”。
(取材于王广禄《唐宋流寓文士的岭南文化拓荒》
材料三
流寓文士来到岭南之后,一方面用诗文排遣心中之情,另一方面则深入民间为民谋利,
在蛮荒岭南积极实践自己未尽的政治抱负,给岭南大她带来深远的影响。
明代弘治年间连州知州曹镐撰《旧志序》,认为连州风气之变,”乃自韩昌黎、刘梦得
两公始”。刘禹锡在连州至少做了三件大事。一是编医书,惠及百姓。刘禹锡对医学颇有研
究,他结合自己40多年积累的验方,编成了《传信方》医书,让连州人受益。二是重教兴
学。在刘禹锡的带动下,连州文风迭起,吸引了荆楚吴越的儒生纷纷来连州求学。在唐代,
广东共有48名进士,连州就有12名;到了北宋时期,广东共有进士127名,连州就有43
名,时称“连州科第甲通省”。三是关心少数民族。刘禹锡在连州期间写下了《英徭歌》《蛮
子歌》《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三首诗,对徭族人的外貌服饰和狩猎活动以及他们的勤劳
神勇大加称赞。
柳宗元流寓柳州可谓他本人之不幸,但又是柳州人民之大幸。唐元和十年,柳宗元第三
次被贬到柳州为刺史,其内心非常痛苦,但他依然积极为政,兴办儒学,推行教化,开挖水
井,养民安民;反对横征暴敛,力主轻徭薄赋,对柳州地区的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千百年来,柳州人以修建柳侯祠的方式来表达对柳宗元的纪念。至今,文慧桥、
文慧路等路桥名称依然体现着人们对他的缅怀。
“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以八月之治而令江山易其姓,韩愈在潮州人心
目中不仅是文化先驱,更成为神明一般的存在。到潮州后,韩愈驱除鳄鱼,奖劝农桑,兴办
教育,大修水利,延选人才,传播中原先进文化,从而使当时的蛮荒之地潮州,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
面对边远落后的蛮荒之地,来自中原政治文化中心的流寓文士们自觉承担起传播先进文
化、先进生产方式的责任,他们不愧为岭南大地的文化拓荒者。
(取材于王广禄《唐宋流寓文士的岭南文化拓荒》)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流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寓”的本质是离开本土移居他乡。
B.“流寓”必须是“不得已”的客居他乡。
C.流寓既包括社会原因也含有个人原因。
D.流寓地不完全是远离京城的荒蛮之地。
2.下列文人的称呼与“流寓”有关的一项是
A.三闾大夫B.东坡居士C.范文正公D.七绝圣
手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流寓文士“诗意地栖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寓文士无视生存环境恶劣影响
B.借吟诗作文排遣胸中的抑郁之情
C.积极地描绘流寓之地的风情画卷
D.超然旷达地热爱与赞美流寓生活
4.下列对材料一、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流放:“放”的第三笔是“)”
B.负书担橐:口袋
C.荒服:泛指边远地区
D.栖居:“栖”读作“qF
5.下列各句没有反映诗人流寓经历的一项是
A.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李煜《虞美人》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一一杜甫《登高》
C.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诗经•氓》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琵琶行》
6.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流寓文士政治抱负一项是
A.重教兴学B.养民安民C.江山易姓D.奖劝农
桑
7.根据“材料三”,下列描述流寓文士给岭南大地带来深远影响有误的一项是
A.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不仅被广泛传扬并得到妥善保护。
B.岭南的医学、教育、生产方式甚至经济生活都发生了变化。
C.流寓文士积极为政和解决民生问题使百姓生活有显著变化。
D.流寓文士的诗文作品和文化传播丰富了岭南地区文化意蕴。
8.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苏轼等流寓文士具有的共同特
征。
【答案】1.B2.B3.A4.A5.C6.C7.A
8.他们遭贬谪或受排挤因此到僻远荒凉的地方为官;他们面临着恶劣的生存环境和艰难的
生存状态;他们能以积极的态度实践自己的政治抱负;他们有政声政绩,促进了流寓地区的
文化发展;他们书写了大量的诗文作品来反映流寓生活;他们得到了流寓地人民的认可和纪
念。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内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要求“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流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然后浏览材料一,
找到文中有关“流寓”的内容,并与选项进行比对。
B项,“‘流寓’必须是‘不得已’的客居他乡”错误,“必须”一说错误,材料一第二段
中“所有的迁徙流动到异乡都可是为流寓"“‘流落'一词有‘漂泊外地,穷困失意'含
义,‘流放’则是古代的一种刑罚,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流寓’是指‘不得已离开本土客
居他乡'”,选项忽略了文中“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这一限制,而事实上,“不得已科举他
乡”只是“流寓”的一种。
故选Bo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以及运用这一概念解答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
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下列文人的称呼与‘流寓'有关的一项",然后理解文
中有关“流寓”的概念,再分析所给文人的称呼,看哪个与“流寓”有关。
材料一中关于“流寓”的解释如下,“流离寓居”“寄居他乡”“流落他乡居住”“离开本
土客居他乡”。
B项,“东坡居士”是苏轼的号,“东坡”是苏轼被贬黄州时自耕之地,与''流寓”有关;
A项,“三闾大夫”是战国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
子弟教育的闲差,屈原贬后任此职,与“流寓”无关;
C项,“范文正公”,“范文正”是范仲淹的谥号,“范文正公”是后人对范仲淹的尊称,
与“流寓”无关;
D项,“七绝圣手”,王昌龄擅长写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与“流寓”无关。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
求,如本题“根'材料二',下列对流寓文士'诗意地栖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
后浏览材料二,圈出有关流寓文士“诗意栖居”的内容,将选项与之进行比较。
A项,“流寓文士无视生存环境恶劣影响”中“无视”一说错误,由材料二第一段“恶劣的
生存环境一一令人闻之畏惧的‘瘴气’和湿热多雨的气候,一直为中原地区民众所鄙弃。但
是,终究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使许多文士不得已寓居岭南”以及后文所引的韩愈、刘禹锡、
苏轼等人的诗文可以看出,流寓的文士并不是“无视”环境的恶劣,而是“有一些特殊原
因”让文士“不得已”。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点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
本题”下列对材料一、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到材料一、二中找到
选项中的字词,结合语境理解其内涵。
A项,“流放”的“放”第三笔不是“J”,而是横弯钩,即“1”。
故选Ao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
列各句没有反映诗人流寓经历的一项”,然后理解选项中的诗句,看哪个选项无法体现诗人
的流寓经历。
C项,“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出自《诗经•氓》,是叙述语言,讲的是女主人公将男主人公
氓送到对岸,没有反映诗人流寓经历;
A项,“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出自李煜《虞美人》,大约作于李煜归宋
后的第三年,词中“故国”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
B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出自《登高》,作此诗时,杜甫在夔州,“作
客”直接点明流寓他乡,渗入诗人漂泊西南老病孤愁的悲哀:
D项,“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出自《琵琶行》,写于诗人被贬他乡期间,与
“流寓”有关,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
故选C。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
“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流寓文士政治抱负一项”,然后浏览材料三,圈出有关流寓
文士政治抱负的内容,再将选项与之进行比较。
C项,“江山易姓”并非韩愈的政治抱负,“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是说韩愈
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
A项,“重教兴学”刘禹锡的主张;B项,“养民安民”是柳宗元的主张;D项,“奖劝农
桑”是韩愈的主张。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
“根据'材料三',下列描述流寓文士给岭南大地带来深远影响有误的一项”,然后到材料
三中圈出流寓文士给岭南大地带来深远影响的内容,再将选项与之进行比较。
A项,“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不仅被广泛传扬并得到妥善保护”于文无据,从材料三来
看,文章强调的是来自中原政治文化中心的流寓文士自觉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先进生产方
式的责任,深入民间为民谋利,在蛮荒岭南积极实践自己未尽的政治抱负,给岭南大地带来
深远的影响。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
要求”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筒要说明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苏轼等流寓文士具有的共同特
征”,然后到三则材料中圈出介绍这些流寓文士的内容,再从不同角度进行概括。本题信息
涉及三则材料,解答时可以从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苏轼等流寓文士“流寓”的原因、“流
寓”地的环境特点、他们在“流寓”地的主张与作为、他们的作为给后人的影响等方面来总
结。从“流寓”的原因来看,他们都是仕途不得意,或是触怒朝廷被贬,或是受排挤;从“流
寓”地的环境看,都是蛮荒之地,僻远、荒凉、条件恶劣;从他们到“流寓”地的表现来看,
他们都能乐观地面对自己的不幸遭遇,积极地帮助当地百姓,传播文化,政绩斐然,并留下
了大量的诗文,当地百姓也对他们爱戴有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1)凡国有三制,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制者,有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者。何以知
其然?德盛义尊,而不好加名于人。人众兵强,而不以其国造难生患。天下有大事,而好以
其国后。如此者,制人者也。德不盛,义不尊,而好加名于人;人不众,兵不强,而好以其
国造难生患;恃与国,幸名利。如此者,人之所制也。人进亦进,人退亦退;人劳亦劳,人
佚亦佚,进退劳佚,与人相胥E,如此者,不能制人,人亦不能制也。
爱人甚而不能利也,憎人甚而不能害也。故先王贵当,贵用。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
_龙_蛇,一日五化之谓周。故先王不以一过二,先王不独举,不擅功。
先王不约束,不结纽⑵。约束则解,结纽则绝。故亲不在约束、结纽。先王不货交,不
列地,斗多天下。天下不可改也,而可以鞭犍使也。
时也,利也,士⑶为之也。余目不明,余耳不聪,是以能继天子之容⑷。官职亦然。时
者得天,义者得人。既时且义,故能得天与人。
先王不以勇猛为边竟,则边竟安。边竟安则邻国亲,邻国亲则举当矣。
(取材于《管子》)
注释:【1】胥:从•[2]结纽:与别国结成同党、缔结联盟。【3】±:事。【4】容:指天子
圣德。
(2)随E以汉东诸侯叛楚。冬,楚斗毂於菟⑵师师伐随,取成而还。君子曰:“随多
见伐,不量力也。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诗》曰:'岂不夙夜,
谓行多露。'”
宋襄公欲合诸侯,臧文仲闻之,曰:“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
二十一年春,宋人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公子目夷目:“小国争盟,
祸也。宋其亡乎,幸而后败。”
秋,诸侯会宋公于盂。子鱼目:“祸其在此乎!君欲已甚,其何以堪之?”于是楚执宋
公以伐宋。
冬,会于簿以释之。子鱼目:“祸犹未也,未足以惩君。”
(取材于《左传》)
注释:【1】随:国名。【2】斗毂於菟:人名。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恃与国,幸名利与:结交B.人佚亦佚佚:安逸
C.故先王贵当,贵周周:周密D.以为天下以为:认为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则边竟安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随之见伐哀吾生之须臾
宋其亡乎其皆出于此乎
D会于薄以释之而君幸于赵王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盛义尊,而不好加名于人
有的国家德义尊盛,却不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国
B.如此者,人之所制也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人制造出来的灾难
C.故先王不以一过二,先王不独举,不擅功
所以先王不夸大其词把一说成超过二,不独自蛮干,不独自占有功绩
D.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
成败是由自己,难道是由别人吗
12.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时者得天,义者得人。既时且义,故能得天与人
②君欲己甚,其何以堪之
13.依据短文(1)管子关于“三制”的论说,推断短文(2)“楚人许之”的意图。
14.请结合短文(1)解释孔子这么说的理由。
孔子在《论语》中称赘管仲:“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小,如
其仁。”又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注释:【1】如其仁:就是仁。
【答案】9.D10.D11.B
12.答案示例:①合于天时能得到天的帮助,合于正义能得到人的拥护。既合天时又合正义,
这样就能把天时与正义的力量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②国君的欲望太过分了,别人怎么受得
了。
13.答案示例:楚人深谙管子“制国”之道,强大的楚国答应宋人为鹿上之盟的意图是:“以
其国后”而“后发制人”。首先,从后文“执宋公以伐宋”的果断行动来看,“许之”是为
了“制人”;其次,公子目夷的评论指出小国争盟必将带来灾祸,也从反面道出楚人“许之”
的背后意图。
14.答案示例:孔子的说法,不仅肯定了管仲的功绩,更在于肯定了管仲作为相国帮助桓公
称霸的方法,那就是行仁,惠民利民。这个做法也体现在了管子的治国理念中,阐述三制也
好,提醒先王不独举,不擅功也好,强调举当也好,都是一种仁义的做法,仁又是贯穿孔子
思想的核心,故行仁的管子能够得到孔子如此的赞赏。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
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D选项,“以为:认为“错误,以为,以之为的省略,以
此来治理。译文为:以此来治理天下。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
用,从而推测其意义。A选项,两个“则”都是“副词”,“那么”的意思。B选项,两个
“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翻译。C选项,两个“其”都是“副词”,
都表揣测,大概。D选项,第一个“于”,介词,“在”的意思。第二个“于”,介词,表
被动,“被”的意思。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
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B选项,“如果是这样的话”和“制造”错误,如此:像这样
的国家;制:被控制;译文为:像这样的国家,必然被他国控制。故选B。
【12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
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
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
落实。赋分点:(1)时,合于天时;义,合于正义;且,又。(2)欲,欲望;甚,过分;何
以,宾语前置,以何;堪,忍受。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分析并归纳整理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要通读文章,在理解文章
大意的基础上去归纳整理,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
“楚人许之”的意图,结合“天下有大事,而好以其国后。如此者,制人者也”等内容可知
强大的楚国答应宋人为鹿上之盟的意图是:“以其国后”而“后发制人”。根据后文楚人的
做法可以推测:“秋,诸侯会宋公于盂”“于是楚执宋公以伐宋”。也可以根据目夷目夷的
话反面论证:公子目夷日:“小国争盟,祸也。宋其亡乎”。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及针对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一定
要通读文章,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注意结合题干要求找出原文,用自己的语言
进行概括,然后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
如其仁。”“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这两句话的意思分别为:
“孔子说:'齐桓公多次、联合统一了诸侯,并不凭借战争,这是管仲的力量。这是仁,这
是仁管仲作了齐桓公的相国,使其称霸于诸侯,天下的人都听命于他,现在的人们都
能得到他的恩赐。”孔子这么说的理由可以结合材料一中“三制”以及“不独举,不擅功”
等内容概括得出。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
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每个词都落实到
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
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
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
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
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0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
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
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1)
大凡国家之间有三种控制关系,或控制他国,或被他国控制,或不能控制他国也不被他
国控制。怎么知道是这样子呢?有的国家德义尊盛,却不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国;国
家人口众多、兵力强盛,却不凭借本国的实力去(故意)制造危难、引发祸乱;一旦天下发
生大的事变,喜欢让自己的国家跟随他国之后(行事而不当头领)。这样的国家,必然能够
控制他国。有的国家德义不尊盛,却喜欢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他国;人口不多、兵力不强盛,
却喜欢让自己的国家成为危难祸乱的制造者;依仗同盟,心存侥幸,措取名利。这样的国家,
必然被他国控制。他国前进,本国也前进,他国后退,本国也后退;他国劳作,本国也劳作,
他国安逸,本国也安逸;前进、后退、劳作、安逸,与他国相从•这样的国家,不能控制他
国,他国也不能控制自己。
非常喜欢一个人,也不能随便给他利益;非常憎恨一个人,也不能无故加害于他。所以
古代圣王处事贵在得当,贵在周密。所谓周密,就是话不轻易说出口,情不贸然形于色,就
像是龙和蛇,一天之内有五次变化,让人无从猜透。所以,古代先王不夸大其词,不把一说
成超过二,不独自蛮干,不独自占有功绩。
古代圣王不结成同党,不缔结联盟。同党总会分解,联盟总会断绝,所以关系亲密不在
于结党、联盟。古代圣王也不用财货进行邦交、不用割让土地以示交好来治理天下。天下各
国的格局虽不可改变,但可以用威势武力来统治驾驭。
符合天时,符合正义,这是必须去做的事情。其他的事情,眼睛不去看,耳朵不去听,
以此来承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3.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 课件上学期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校高中政治必修二22民主决策作出最佳的选择学案
- 押大题02地球运动-2023年中考地理之考前押大题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公开示范教学课件
- 三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
-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多篇
- 活鱼冷链运输保障协议
- 4S店拆旧合同模板
- PG99式35毫米牵引式高炮系统-20210801080424
- 2024年郑州考客运资格证需要什么东西
- 道路开口施工方案
- 咖啡厅室内设计PPT
-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 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课件-5.17漂亮的钟-岭南版(14张)ppt课件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 江苏某市政道路地下通道工程深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专项方案(附图)
- 生物校本教材—生活中的生物科学
- 北京市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管理的若干规定
-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 边沟、排水沟、截水沟施工方案(完整版)
- 实行特殊工时工作制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