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理_第1页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理_第2页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理_第3页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理_第4页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PAGE5甘肃省兰州市教化局第四片区2024-2025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理留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具有特别丰富的形式。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2024年中心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②外交部发言人批驳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涉台谬论

③共青团中心启动“阅读阅中国·2024-2025”领读安排

④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实行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2.2024年11月,四川省理塘发布了文旅宣扬片《丁真的世界》,迷人的高原风光不仅点燃了丁真爆红的引信,也点燃了千万网友心中的“诗和远方”。丁真喊你来甘孜的“丁真效应”持续发酵,使2024年11月甘孜机票预订同比增长2成,为四川当地的旅游业供应了强大的内生动力。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长久的

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建和享用文化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3.2024年12月,《咬文嚼字》杂志经过评比,公布2024年十大流行语,它们分别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后浪、飒、神兽、直播带货、双循环、打工人、内卷和凡尔赛文学。从2009年发布年度流行语以来,每年的流行语都颇受关注,这些年度流行语是时代的“晴雨表”“指南针”“测温仪”。这说明流行语(

①浓缩时代信息,反映时代特点和活力

②彰显着时代精神,承载着时代的记忆

③凝合社会共识,引领社会发展方向

④打上了时代烙印,促进了语言的进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透过下图可以看出(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文物为文化传承供应了载体

③中华文化因包涵而历久弥新

④创新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在唐诗里,我们可遇见忧思中的李白,登上凤凰台一抒惆怅;在宋词里,我们可跟随辛弃疾的步伐,感受沙场秋点兵;在元曲里,我们可在关汉卿的锋利目光下,视察世间百态。由此可以看出(

①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②文化是人创建的,又影响着每一个人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④文化能够增加精神力气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为了你,我拼了命,哪怕面对枪林弹雨,隔着生死的一道门,我保证不离不弃,最难舍是这份情,在你面前我要淡定,撑起多少个黑夜,绝不让生命叫停,我们坚信有爱就会赢……,当《坚信爱会赢》旋律—响起,多数人不禁潸然泪下。其实,打动人心的恒久是真实反映生活的作品,而真实戳中的正是人内心中最松软的地方。这说明(

①文化是激励个人发展的物质力气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都是深远长久的

③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影视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4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发展这些事业(

①是综合国力竞争的确定因素

②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③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④是文化富有活力的重要保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习近平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这反映的文化道理是(

①对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文化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③不同文化对个人与社会有不同影响

④国家的兴盛发达依靠于良好的家风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9.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美的远征吸引了国外很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很多优秀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射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呈现了长征这部壮美史诗,引起剧烈反响。这表明(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沟通过程中确定的

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4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的形成和运用年头大约在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之间,后因气候突变等缘由而湮没在历史的尘烟中。作为一个困难的史前文明,良渚文明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其中,一个牵动人心的问题是:良渚先民后来去了哪里?考古学家发觉在良渚古城消逝后,良渚文化的因子出现在了长江中上游和黄河中上游地区。这说明白(

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历史是由碎片化的偶然事务构成的

③地理环境是导致文化消逝的主导性因素

④良渚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对我国传统文化,一是看得起,二是不自大,三是善梳理。其中善梳理强调的是(

)A.擅长继承、回来传统 B.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C.面对世界、博采众长 D.取其精华、弃其糟粕12.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爱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

③爱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探讨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爱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3.“君子”最初用以指称人的社会身份与地位,一般指统治者和贵族男子。但自孔子始,“君子”更多地被给予了道德的意义,德行出众者被称为“君子”,反之为“小人”。这说明传统文化(

)A.具有显明的民族性 B.是民族身份的标识

C.其内涵会因时而变 D.具有相对的稳定性14.关于“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都拒绝创新B.两者都拒绝沟通C.两者都敬重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但都不敬重文化的多样性D.两者都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15.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普洱的各民族创建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如今普洱的各民族通过创办民族节活动,使古老的民族文化找到了与现代元素的契合点。民族节庆活动(

①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②是最为干脆的文化传播方式

③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

④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莫斯科“中国节”于2024年9月13日拉开帷幕。此次活动分为商务活动和文化活动两部分。文化活动包括了中国彩灯展、彩绘大熊猫、京剧、书法、武术、绘画等。本次活动旨在全面加强中俄两国在文化、科教及经济领域的伙伴关系。这体现了(

①商业贸易、文化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②一国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是同步的

③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④经济发展要以文化发展为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微文化作为新兴的文化形态,与互联网的发展亲密相关。微文化使信息的传播与沟通更加便利快捷,它可以通过文本、图片、视频等方式促进信息公开、资源共享和全员参加。微文化正以其无处不在的影响,快速走入公众生活。这说明(

①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③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

④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18.2024年是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掘100周年。为了使中国及全球观众了解古人类发展进化的重大历程,中心广播电视总台和法国国家电视集团合拍纪录片《北京人:人类最终的隐私》,运用中法两国最新科研成果和科技手段,重现亚洲直立人——“北京人”的史前故事。中法合拍纪录片(

①有助于加深中法两国文明间的交融互鉴

②增加了中法两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认同

③能够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④通过国际化表达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纪录片《假如国宝会说话》将一个个“大国重器”浓缩在了五分钟左右的视频里,穿越古今王朝探访先贤今人,讲解并描述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同时,该片又用“卖萌”的表达方式把古老文物拍出了簇新萌感。这表明(

①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定要求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创新是实现文化旺盛的必由之路

④创新是文化富有朝气和活力的重要保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024年11月28日,第22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大地飞歌”再次唱响。节目编排以大气磅礴的全新编曲糅合世界各地的民族艺术,并在内容和形式上大胆创新。本次艺术节的举办有利于(

)A.加强对话沟通,增进对外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B.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C.丰富文化传播手段,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旺盛D.展示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的沟通互鉴

21.2024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深度

②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③中外文化沟通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改变发展

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加文化影响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2024年春节,河南卫视春晚舞蹈节目《唐宫夜宴》“出圈”爆火。这支舞蹈以8大国宝为舞台背景,运用了5G+AR的技术,让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将歌舞放进了博物馆场景,制造出了一种博物馆奇异夜的感觉。该节目的胜利在于(

①大众传媒为传统文化传播与创新供应了不竭之源

②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传统与流行的深度融合

③挖掘中华文化内涵,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④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建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2024年3月9日,一堂以“疫情防控”为主题的“现象级”思政大课圈粉多数。四位教授在线“云”开讲,与各层次学校居家学子共享疫情大考的启示。据统计,当天5027.8万人次观看了在线直播,人民网等平台总访问量达1.25亿次。有不少学子表示心头始终萦围着“此生无悔入华夏”的华蜜感和骄傲感。这堂思政大课的胜利(

①呈现了教化的意义,文化的力气

②取决于形式的新奇,手段的超群

③显示着继承的必要,传播的价值

④增加了爱国的情感,担当的意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4.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者精神与雷锋精神一脉相承。广阔青年志愿者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主动投身于志愿服务这场生动的道德实践活动之中。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青年英模。这表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贯穿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②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丰富和发展

③志愿者是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践行者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25.2024年3月20日,中共中心、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化的看法》。《看法》指出:要把劳动教化纳入人才培育全过程,贯穿大中小各学段,设立劳动教化必修课程,并与德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育的教化体系。这表明,加强劳动教化旨在(

①促使学生具备基本劳动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

②发挥文化的能动作用,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

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实施劳动教化的实践场所

④发挥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上的育人价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卷II(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计3小题,共计50分)2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3月,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座谈会。习近平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须要细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化,就是要义正词严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作用与影响的有关学问,说明“要义正词严开好思政课”的缘由。

(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10月18日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开幕,来自中国以及英国、俄罗斯、荷兰、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近500家陶瓷企业参展,3000多名客商参会。本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系列活动包括:传承与超越——“一带一路”瓷都再动身国际研讨会;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设计展和洛客发布陶瓷专场;《“景德镇工匠精神”与陶瓷文化爱护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昌南杯•第三届景德镇原创陶瓷艺术作品大赛暨作品展;《艳色恰好》一景德镇珠山御窑遗址出土单色釉瓷器精粹展。这些国际化、专业化的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人士前来观摩与沟通,提升了瓷博会和景德镇的国际影响力,奠定了景德镇的世界瓷都地位,增加了景德镇与世界对话的自信与底气。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学问,简要分析开展景德镇国际瓷器博览会的意义。

28.(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贫困地区不仅须要经济扶贫,还须要文化扶贫。某“文化扶贫小组”在助力某地“脱贫攻坚”的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手机APP、在线课堂等方式将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养殖技术传递给当地农户。通过发展职业教化和接着教化,运用以老带新、托付培训等方式提高当地人民素养,培育文化人才,解决人才短缺问题。“文化扶贫小组”挖掘当地作为东汉中医药学家郭玉故里和蜀汉旧址的文化资源,结合乡村振兴,形成了“中医药+蜀汉文化+乡村振兴展”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年均近千万的产值为当地脱贫致富供应了物质保障。同时,从当地人民脱贫致富的奋斗历程和文化需求入手,创作脱贫攻坚微电影,呈现了当地人民坚韧拼搏、迎难而上的风貌。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学问,分析该“文化扶贫小组”做法对脱贫攻坚的启示。2024-2025学年度其次学期联片办学期中考试高二(理)政治试卷参考答案选择题(本题共计25小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2345678910111213CDAAADCDABDBC141516171819202122232425DBBBBDDDCBDB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计3小题,共计50分)26.(16分)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气,能够在人们相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气。开好思政课,能够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奋斗之中;(4分)

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开好思政课,引导学生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