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美学史大纲》之庄子美学_第1页
浅谈《中国美学史大纲》之庄子美学_第2页
浅谈《中国美学史大纲》之庄子美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中国美学史大纲》之庄子美学

浅谈《中国美学史大纲》之庄子美学庄子,名周,字子休,和孟子几乎是同时代的人。后人对庄子的评价是,性格富于美学意味,最真实的诗人等。《庄子》一书共有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这三十三篇中哪些是由庄子所作,哪些篇章是由其追随者、或是后人陆续添上的,除《让王》、《说剑》、《渔父》、《盗砳》这四篇被苏轼辨为不是他本人的作品。其它作品的真伪,当代研究的学者们看法不能统一。但根据学者们比较统一的观点:《天下》篇可以作为鉴别庄子作品的标准,根据这个标准,内七篇比较重要,外篇和杂篇里面也有些许观点是庄子的思想。

庄子是个厌倦人世生活、亲近自然、善于抒情、善于写生、极具观察力和想象的思想家和诗人。庄子美学和哲学密不可分,其核心是对“自由”概念和审美关系的探讨。

一、“心斋”“坐忘”

本文先把“道”这个概念引出来。庄子认为:“道”是客观存在的、最高的、绝对的美。作者对“道”的解释倾向于带有泛神论的色彩。庄子认为如何实现“道”只有“至人”、“神人”“圣人”才可以。在逍遥游中也有解释“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也就是《田子方》女偊口中说的“外天下”、“外物”、“外生”游心于“道”要经历一个修养的过程:第一步是“外天下”,排除对事物的思虑;第二步是“外物”,抛弃贫富得失等各种计较。第三步是“外生”,把生死置之度外。即“无己”“无功”“无名”,庄子把这种精神状态称之为“心斋”又称之为“坐忘”。

“心斋”指空明的心境。“坐忘”指“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肢”也是指摆脱俗世的纷扰、战胜个人的欲望。记得在大学看展时候,一个央美的教授的作品上印的一个印章刻的就是“坐忘”二字,当时很喜欢,却不知出处,想想真是羞愧。当把“道”看作是艺术的最高追求时,那“心斋”“坐忘”就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当一个人酣醉時也就忘了俗世的纷纷扰扰,更能用一个空明的心境去创作。这时可能最接近“心斋”和“坐忘”,可能酣醉时分最能够帮助艺术家解放束缚,释放创造力。老子的“涤除玄鉴”和庄子的“心斋”“坐忘”为后来棕炳“澄怀观道”和郭熙“林泉之心”的论述做了开端。

在《养生主》和《达生》中有一些生动的寓言故事,庖丁解牛这个故事开始时庖丁“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后“他未尝见全牛”他在解牛时可以不凭感觉器官,动作却处处合乎规矩。他对于解牛已经出神入化的熟练,达到一种愉悦的境界。不是因为工钱和奖赏,虽不是创造艺术品但能够从解牛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在佝偻者承蜩故事中,佝偻者在经过年轻时艰苦的训练技巧极其精熟,获得了自由。

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在技法和一些基础的东西上必须达到一种出神入化的境界获得自由,才能够随心所欲的去创作,享受创作过程中带来的愉悦之感。关于这一点我能够切身体会,在艺术创作中,“眼到手不到”的感觉是痛苦地,在锻炼技法出神入化的过程中是辛苦的,当全身心投入到创作的过程中,会有一种忘我的境界,是能从艺术创作中获得快乐的。

二、“美”与“丑”

庄子发展了老子对“美”与“丑”的概念,认为现象界中“美”与“丑”时相对的,在其本质中是没有差别的。在《秋水》中河伯与百川比较是美的,当看到大海的波澜壮阔时又觉得自己是丑的。所以“美”与“丑”这个含义是相对的,庄子这个理论对中国美学史也有很大的影响。“美”与“丑”并不是评价艺术作品的最高范畴,而是低层次的范畴。甚至在艺术中还有审“丑”这一说,傅山还喊出“宁丑勿媚”的口号。在我看来如贯休的罗汉,陈老莲的侍女,问一句它们美吗?它们丑吗?

三、德

“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这是庄子的人生哲学。在《人世间》《德允符》中描述了一批或外貌丑陋或残缺有障碍的人,却能受人尊敬。所谓“坐忘”的自由就是要超出形骸、得失、生死、祸福之外,不去计较。即外形的美观不是重要的,重要的内在的精神——“德”。对于美学的重要启示:一个人的外貌的丑陋,反而能更有力的表现其内在精神的力量,这与孔子“文质彬彬”的审美主张很不同,扩大了艺术审美的视野。就像唐宋时期的罗汉,如贯休那出自“梦中所睹”的高古奇骇的罗汉形象。

四、意境

“象罔”,“象”是境象,“罔”是虚幻,象征有形无形、虚和实的结合,是庄子在老子对“道”具有“无”和“有”的双重属性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延伸和发展。也是“意境”说的最早源头。中国诗词、中国画和中国书法重视对意境的表达。书中列举了些许关于古代名人对于名人作品的评价。我对书法和诗词不太了解,单说一下绘画,但中国的纸本水墨画比西洋的布面油画,虽不写实,却能够超出物像之外,表达更深远的意境,更富有灵动之气。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磅礴大气,站其画前使观者如闻水声、人声、骡马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