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育与体育相融的哲学探索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改革的启迪
美育与体育相融的哲学探索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改革的启迪
1.研究目的:
探究美育成为独立学科的哲学渊源,并找到与体育相融的哲学依据,结合笔者多年来对西安市中小学体育、美育教育现状的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中小学体育改革的一点思路。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问法、特征分析法
3.研究对象:
体育、美育文献资料;西安市70中学、远东一中、庆安小学、后宰门小学、西安23中学、西安44中学、回民中学、大学南路小学等16所中小学的体育、美育教学。
4.美育的定义和美育的哲学探索及其地位的哲学阐述
4.1美育的定义。笔者就有关美育的概念进行搜集整理,从美育概念起源发展至今经统计的有53种,这是对“美育”这一特殊的教育学科本质认识历程的一个见证,也是美育发展历程的一部鲜明的浓缩史。在素质教育,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美育概念也有了一个全新的界定。“美育是在年轻一代身上发展‘按照美的规律建设生活’(马克思语)的需要。”“美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对人的全面教育,是为实现崇高的理想,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具体地说,它通过文学艺术和其他审美方式来打动人的感情,使人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使人的感情得以升华,情操得以陶冶,审美能力得以提高,人的身心结构更趋完美和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能力,同时促进他们德、智、能、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美育是教育的一种境界”。
4.2美育的哲学探索。美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在这项活动中,人既是审美、实施美育、追求自我完善的主体,也是育美、接受美育,实现自我完善的客体。美育的核心是育人之美;美育的手段就是以美施育;美育的过程是审美———在审美中施育;美育的目的是立美———成人之美。从审美受时代局限,受伦理道德与审美观念制约等方面来看,美育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但美育的本质在于情感性,美育的终极关怀是人,着眼于人的生存,人的发展,人性的完善,人格的健全,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人类“至高的善”。它所关注的目标,它所要培养的审美意识及其倡导的审美的人生境界,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人们所共同追求的至上理想,因而又是超功利性的。美育以育人之美为核心,就是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人自身,按照现实社会的要求和未来社会的理想,发展人的个性,健全人的品格,提升人的能力,和谐人的关系,成就人的美德,从而达到“至善”的社会理想。
4.3美育地位的哲学阐述。在实践中,人(主体)与外部世界(客体)确立了功利关系与审美关系,外部世界对人而言具有了真、善和美的价值。真与善具有功利性,而审美则是对功利的超越。与作为功利教育的智育与德育不同,美育具有超功利性和感性特征。由此,美育可以有力地影响人的社会生活,并可以培养人的个性与主动性。
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不再仅仅是一种动物,根源就在于人的实践活动。由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自然不断地被人化,对人而言,自然界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力量,而成为人的“无机的身体”,成为“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正如马克思所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通过实践,客观世界和人本身都逐渐被人化,在客体的合规律性与主体的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人类的伟大实践活动中,人类无时无处不在客观世界打上人的本质力量的印记,客观世界成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世界,成为人化的世界人在直观这个世界的感性面貌时,感受到自身的本质力量,印证了实践和创造的伟力,产生了对自由创造的感性愉悦。这种愉悦感是超功利的,是审美的。人在对自然的审美观照中,具有一种无目的性和目的性。它不带有任何具体的功利目的,但对不期然而然地获得了一种愉悦,一种情感上的净化与升华。人的美感基于功利感,但这种联系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人类整体时才有意义。审美以功利为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审美是对功利的超越。这种超功利性,正是审美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5.体育与美育相融的哲学依据
随着人类的眼光逐渐从人体之外的自然界转向人体自身,随着人类审美能力的增长和提高,人们开始用美学的观点去看待它,人类与体育运动发生了审美关系。从美学范畴看,体育的美不是一种纯客观的存在,而是一种有主观参与创造的,凝聚着主观力量和智慧的社会性存在。所以说他在根本上仍区别于自然美。体育既表现为一种主体的创造,又表现为一种客体的运动,它完整的体现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个科学命题。
6.西安市中小学体育美育相容教育现状调查结果评析
6.1在体育中渗透美育教育观念的调查结果评析。在调查的16所中小学的102位体育教师、18位艺术类教师中,两类教师对体育与美育教育的理解区别分明。21%的教师认为体育、美育分与不分无所谓。23%的体育老师认为美育与体育应该分开进行,美育不是体育的辅助工具,应该有专门的美育老师。而且他们认为美育老师不等于美术老师,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西安市中小学部分体育、艺术类教师对美育的理解已经不在局限于简单的艺术教育、美术教育、感知教育等等。56%的教师认为体育跟美育可以相互渗透进行,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实施手段和教授方法。在这一群体中有23.6%的体育教师反映他们在体育教育中渗透美育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专业美育教师资源缺乏的情况下,还有4%的体育教师和美术教师尝试进行合作授课,寓美育于体育教学中,受到了更好的教育效果。如西安市第70中学和庆安小学。
6.2在体育中渗透美育教育行为的调查结果评析。在调查统计的56%的赞成体育渗透美育教育的教师中,总计有29.6%的教师在体育课的讲授中具体实施了美育教育。具体的措施有:通过体育欣赏课,让学生对运动员发达的肌肉、灵活的动作以及速度等外化的东西直观到了人的本质力量,唤起学生自身参与运动的热情;通过让学生观看大型比赛记录片,让学生欣赏到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竞技场面,从心灵深处感知到运动是一种美,它可以增强体魄、为个人、为国家争得荣誉。从而激发了学生参加锻炼的兴趣。
6.3美育促成西安市中、小学生积极体育行为及效果的调查结果评析。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学校中,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的中、小学校,在学生体质检测中发现其学生的平均体质水平高出一般学校5.6个百分点。调查发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的中、小学校的学生每周平均参加锻炼的时间也比一般学校的学生多40分钟。仅从锻炼时间的多少上来说,两种教育方式下的学生体质检测结果不会悬殊到5.6个百分点。剖析其原因:一方面,在体育中渗透美育教育,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对自身的形体美、肌肉美、气质美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另一方面,学生为达到自身追求的效果,开始积极学习有效的健身手段和方法,对平常不予强求的一般运动技术动作开始给予高度关注。
7.结论与建议
7.1在中、小学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方面:课程设置不能片面追求增强学生体质或片面要求学生掌握哪一方面的技术动作,而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发育特征以及心理特征调整教学大纲并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车辆挂靠环卫清洁服务合同协议
- 二零二五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承包合同
- 2025版新能源项目常规销售合作协议
- 2025版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合作实施合同
- 二零二五版特殊教育保育员岗位聘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KTV场地租赁及管理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厂房设备租赁与项目融资合作协议参考
- 2025年度绿色矿业项目采矿权抵押融资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MG动画互动体验馆建设合同
- 2025版新能源发电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 尿素水解器检修施工方案
- 带状疱疹病例汇报
- 《公顷和平方千米》(课件)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 DB11∕T 1794-2020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技术规范
- 八年级上册美术-4《用色彩表达情感》【课件】
- NBT 35095-2017 水电工程小流域水文计算规范
- 2024年山西煤化所财务处招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高考英语688高频词汇excel版
- 2022年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 2024年02月珠海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公安局2024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考66名辅警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研判与答案解析
- 宾馆布草洗涤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