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中康复护理干预应用的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中康复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8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有效率与导尿管留置时间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导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两项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中,采取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改善膀胱功能障碍,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值得推广。【关键词】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康复护理;影响引言:在脑卒中发生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缺失,从而导致部分功能障碍。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实际上就是脑卒中所导致的一种神经功能异常,使得膀胱的储存和排空机制存在障碍[1]。随着当前脑卒中疾病的诱发率增加,神经圆性膀胱的诱发率增加。其会对脑卒中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大的限制,且如果没有采取较好的干预措施,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在目前对于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较为重视。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8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各有23例、17例,年龄介于56~78岁之间,平均年龄(68.37±3.32)岁;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各有24例、16例,年龄介于55~78岁之间,平均年龄(68.29±3.4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2],且符合脑卒中的指征;患者治疗后意识清晰,无认知障碍;签署知情同意书。1.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病症相对稳定后,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措施。其主要包含定时排尿训练与留置导管护理。其中定时排尿针对留置尿管患者开展,定时将导管开放,并且训练患者的膀胱功能,引导其进行排尿,使之自主功能恢复,降低拔除导管后的尿潴留诱发可能。同时,每日对患者的尿道口与会阴部进行清洁,保持卫生,降低感染的可能性。加强患者的饮水量,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康复护理干预,其主要包含:(1)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在脑卒中发生后,会出现明显的焦虑与抑郁。如果伴随着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缺失,那么患者的负面情绪将会更大,其对于康复工作的排斥较强。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讲解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缺失的诱发原因以及可恢复性,使得患者对于自己的疾病有正确的认知,能够积极配合临床工作的开展。(2)排尿意识训练。指导患者每次排尿时都有意识的进行正常排尿动作,从而使得其相关肌肉得以协同,形成条件反射。如患者卧床,在排尿之前必须要对其进行翻身,对于可以下床的患者,指导其站立或者下蹲排尿。(3)加强饮水量。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对其进行饮水计划,使之形成规律的小便排解时间,确定患者每日的导尿间隔及导尿次数,以间歇性导尿的方式来促进患者形成规律的排尿。通常来说,输液患者每1~2小时排尿一次,不输液患者3~4小时排尿一次。如果患者的病情允许,可叮嘱其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000mL。到了规定的间隔,即使患者无排尿欲望,也需要尝试排尿,并进行对应的动作。随着时间的延长,可以对其排尿间隔进行延长,以保证患者排尿的意识与动作。(4)盆底肌训练。引导患者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右脚在后,双脚呈现人字形,使之有憋尿的感觉,使得盆底肌有收紧的感觉,将其再配合呼吸,向上收紧,并且保持住,反复实施即可。1.3评价指标从患者尿意与排尿动作是否恢复,来辨别其膀胱功能恢复的有效性。主要划分为痊愈(小便前有尿意,且完全控制排尿过程)、有效(有尿意,且能基本控制或者无尿意,但能控制排尿)、无效(不符合上述两项标准)。记录两组患者的导尿管留置时间。1.4统计学分析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导尿管留置时间(8.2±2.3)d短于对照组的(12.4±2.4)d。两项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表1两组患者的干预有效率比较(n,%)组别例数痊愈有效无效有效率观察组4025(62.50)14(35.00)1(2.50)39(97.50)对照组4020(50.00)11(27.50)9(22.50)31(77.50)3讨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脑血管疾病的诱发率增加。脑卒中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在诱发后可能会使得患者存在部分功能障碍[3]。其中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诱发率高达40%,其将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限制,严重时还会诱发尿路感染,进而诱发肾积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疾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临床多会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导尿管留置,但是长时间的留置导尿管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限制[4]。因此,不少医生主张在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以康复护理来进行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干预,其从心理到生理进行多方面干预,运用效果较好[5]。综上所述,在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中,采取康复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改善膀胱功能障碍,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陈爱灵,焦莉莉,熊雪红.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神经源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J].心理月刊,2019(16):25-26.[2]张国锋,张建霞.脑卒中后病人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9,17(12):1442-1443.[3]吴艳,傅登群.个体化康复护理服务对脑卒中后神经源性尿失禁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8(02):66-67.[4]周立群.个体化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神经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糖尿病护理健康教育
- 基于单片机的防酒后驾驶控制系统设计答辩
- “衔”一抹美好“接”一缕成长-幼儿园幼小衔接课程说明会
- 雪天安全教育
- 长方形和正方形 课件-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 烟箱包装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备案审批
- 新高一物理课程大纲
- 工地美缝施工合同协议
- 电气产品订购合同协议
- 工厂承包协议合同协议
- (二模)济宁市2025年4月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抽化粪池合同协议
- 食品安全自查、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进货查验记录、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等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 物理实验通知单记录单初二上
- 钥匙移交清单
- DB11-T211-2017园林绿化用植物材料木本苗
- 关于完善和落实罪犯互监制度的思考
- GB∕T 40501-2021 轻型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通用条件
- 认识浮力+阿基米德原理
-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地二十五项反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