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护理研究_第1页
剖宫产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护理研究_第2页
剖宫产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护理研究_第3页
剖宫产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护理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剖宫产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护理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某院在2006年-2009年间的2000例剖宫产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对对照组实行传统的护理方式,对实验组实行改进之后的临床护理方式。结果:在特定的护理时间结束之后,实验组仅有3位患者产生深静脉血栓栓塞症,而对照组有9位患者产生深静脉血栓栓塞症,在统计学方面两者之间的差异为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之后采用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和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率。关键词:剖宫产;深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护理深静脉血栓栓塞症属于产后和妇产手术后的并发症,这种症状的形成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身体康复进程,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肺栓塞最终威胁患者的生命。由此可见,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形成意味着患者将再次面临病痛折磨,为了降低剖宫产手术后病发症的发病几率,我们对某院在2006年-2009年期间的2000例患者进行分组护理,旨在找出减少发病几率的方法。一、临床资料1、研究对象在该研究中,我们将某院在2006年-2009年间的2000位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日程安排将其随机分为1000例的实验组和1000例的对照组,据统计,其中对照组的病患年龄在20-4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4岁,而实验组的年龄段在23-41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3岁。实验中的患者在手术方式、时间和年龄上都没有产生大的差异,说明两组之间满足统计学中的可比性要求。2、诊断方法在临床方面表现为病症发生部位产生肿胀感,患症部位与正常部位相比明显增粗,皮温表现正常,但是会存在浅静脉曲张的状况;在彩色多普勒上表现为患症部位的深静脉管内部会伴有回声,血流也呈现出不断减少的确实,严重患者的血流会面临消失的风险,以至于加压操作之后深静脉官腔也不会产生塌陷。3、护理方法(1)对照组:该组在术后使用的采用的是传统的妇产科术后护理方式,对于麻醉方式为全麻和硬膜外麻的手术在术后做定期的心电监护。其中硬膜外麻方式在手术的六小时之内要在护士和家人的帮助下逐渐恢复动作能力,最好是到室外活动一段时间,具体恢复动作方式如下:先将头下的枕头抽出,让患者保持一段时间平躺的姿势,然后让头偏向一侧,之后帮助患者翻身操作,恢复一些动作能力之后,让患者扶着床沿活动,身体机能恢复到一定程度之后即可室外活动;全麻方式手术之后同样需要将头下的枕头抽出,让病患保持平躺的状态,待麻药作用消失之后再在护士或者家属的帮助之下完成下床运动和室外运动。(2)实验组:采用的是改进之后的临床护理方式,对于硬膜外麻的患者在手术之后让其正常垫枕平躺,在心电监护的同时,护士或者家属在患者麻醉期间帮助其产生被动运动,将病患的脚部垫高,这时病患的小腿是悬空的状态,此种姿势可以有效减轻对排肠肌的压迫作用,之后护士和家属给病患的下肢做按摩。主要方法如下:用手掌在小腿上从下向上进行环形按摩期间轻捏肌肉,通过挤压腿部的肌肉来帮助静脉流动,同时活动下肢的各个关节。1小时之后将脚跟恢复平整状态,继续帮助病患活动踩关节和膝关节,两个小时之后帮助病患完成翻身动作,6个小时之后病患就可以选择舒适的姿势卧床;全麻手术的病患在心电监护正常的情况下,同样采用以上方式帮助病患活动双下肢,按摩完成之后,麻醉作用也会逐渐消退,护士和家属可以帮助病患完成翻身动作,并且在次日监督病患自主完成锻炼。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仅有3位患者产生深静脉血栓栓塞症,而对照组有9位患者产生深静脉血栓栓塞症,在统计学方面两者之间的差异为P﹤0.05。三、讨论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深静脉血栓主要与血流速度、血管内部损伤以及血液粘稠状态等因素相关,在临床方面主要以手术创伤、妊娠、恶性肿瘤、慢性疾病为诱因。例如妊娠,处于妊娠阶段的人,体内的凝血因子会较于平时有显著的增加,致使血液的粘稠程度提升,血液在这种状态下的流速会明显降低,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及时采用有效的护理手段会很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除此之外,妇产科方面还有几种特殊的情况会易于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具体内容如下:(1)在妊娠增大的情况下,子宫和子宫附件的肿瘤会对静脉形成压迫,这时下肢静脉管内的血流速度会受到限制,从而提升了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几率。(2)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使血液凝固性增加,在妊娠末期及产褥早期,多数凝血因子加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显著增高,纤溶活性降低,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可促进盆腔及下肢静脉内血栓形成。(3)滞产、妊高症、产后活动减少、每次盘腿坐着授乳时间过长等均可使红细胞产生聚集倾向。(4)胎盘蜕膜、子宫肌层等均含有丰富的凝血活酶,分娩时胎盘剥离面、产伤及手术创伤均可使这些活性物质大量释放,使血凝倾向增强。2、围手术期护理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意义近十年来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改进不断进行着探讨,尤其是患者术后卧位及运动问题的重要性和护理方式不断改进。本次研究中,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回病房常规采用垫枕平卧,心电监护平稳下患者被动活动肢体;全麻术后患者回病房去枕平卧,心电监护平稳下采用自由卧位,患者被动肢体活动,从而有助于患者缩短术后卧位的时间,充分发挥了小腿“第二心脏”泵功能,与传统的术后护理措施进行比较,对照组中有9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实验组中有3例发生,两组差异明显,可见通过护理方法的改进,能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结语:剖宫产手术之后产生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概率虽然较低,但是一旦形成将会对病患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影响,严重者可能会危机生命。为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剖宫产手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症措施的研究。通过实验证实这种并发症可以通过临床护理的方式进一步降低发病几率,临床护理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病患在麻醉期间进行适当的肢体运动,从而促进静脉流动,以此降低静脉栓塞的发病率。参考文献:[1]甘艳微,胡桂芳,陈泳玉,等.护理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