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巴中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巴中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巴中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巴中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自测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C.《南京条约》的签订D.《北京条约》的签订

2、作家张晋松写道:“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夺取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造成上述悲惨事件的是(

)A.沙俄B.英法联军C.日本D.八国联军

3、下列评价或描述,与下图中的事件最为贴切的一项是(

A.彻底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B.提出了“平均地权”口号C.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D.成为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下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态势曲线图,1890—1900年之间出现了第一次小规模发展,主要是因为(

A.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B.允许列强开设工厂,放松对民间建厂的限制C.引进西方先进工业技术D.列强强租租借地

5、“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侵略加剧B.清政府的腐败、C.贪官恶霸横行百里D.贫苦农民富有斗争精神

6、辛亥百年组歌片段:“一滴泪,强忍心头祭英魂,无惧断头闹革命,一腔血,洒向人间盼春晖,北伐讨逆为百姓,砸碎枷锁反封建,挺直脊梁中国人旌旗飘扬仰天歌,壮志飞翔伴白云”,就辛亥革命“砸碎枷锁反封建”理解正确的是(

)A.结束了封建社会B.彻底改变了社会性质C.推翻了封建帝制D.完成了反帝国主义的使命

7、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和全面的是(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②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③革命派想以此限制袁世凯的独裁

④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一篇历史文章有如下关键词: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该文介绍的最有可能是哪一时期(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时期

9、蔡元培在北大任校长一职时,施行了(

)A.男女同校B.只能用文言文写作C.遵守旧道德D.倡导“八股”

10、“当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史称(

)A.太平天国运动B.五四运动C.国民革命运动D.新文化运动

11、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列历史事件,按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②叶挺独立团夺取汀泗桥

③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④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④①③D.③①④②

12、将下列图片反映的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标志性历史事件的序号与相应评价前的字母符号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A.①——c②——a③——bB.①——a②——b③——cC.①——a②——c③——bD.①——b②——c③——a

13、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某中学暑期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延安、吴起镇、井冈山、遵义四地实地考察。其中,贵州遵义考察团考察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A.长征会师,伟大胜利B.生死攸关,历史转折C.开天辟地,焕然一新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4、今年是西安事变爆发80周年。小明同学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方的五个大字‘历史的转折’。”(见下图)“历史的转折”是指

A.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役进攻D.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15、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有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近代史开始于此,也基本结束于此,这座城市是A.北京B.上海C.广州D.南京

16、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盟军与日军的首场战役胜利,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也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此次长沙会战胜利(

)A.扭转了抗日战争的战局B.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C.是亚洲战场重要转折点D.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17、美国军事历史学家小戴维·佐克和罗宾·海厄姆曾针对抗日形势说:“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游击队控制着华北的乡村,日军势力所及只能是铁路和大城市。”材料强调了(

)A.正面战场的贡献B.敌后战场的作用C.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D.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18、某中学拟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图说”中正确的是(

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割香港给英国B.1911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C.1936年,日本在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D.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取得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19、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①中国共产党都做出积极的努力

②国共都达成了反内战的意向

③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战新局面的到来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到1948年底,解放区1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这得益于A.土地革命B.解放区的土地改革C.三大战役的胜利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

21、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A.重商轻农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实业救国

22、19世纪80年代,《点石斋画报》记载了北京的风俗,比如《超度孤魂》等。20年之后却受到了批判,《北京画报》里记载“七月十五是鬼节,烧法船……这种有碍风化的事情,警厅应当管一管”。这一变化说明(

)A.时人崇洋媚外B.地区发展有差异C.社会性质的改变D.科学思想的传播二、综合题

23、某校七年级二班同学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大革命时期】材料一:北伐初期,国民政府制定了“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的策略,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分化了敌人的势力。(1)材料一图中人物是谁?列举一例他在北伐战争时期参与的战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原因。

【土地革命时期】材料二:1927年,中共发动的城市武装起义屡遭失败,想在反动势力强大的大城市中,通过斗争取得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而农村地区敌人力量相对薄弱,革命力量更容易在敌人统治的薄弱地带生存下来。毛泽东等决心另辟新路。——摘编自《正道沧桑》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中国共产党于1927年在城市发动的武装起义。材料二中提到的毛泽东另辟的中国革命“新路”是什么?

【抗日战争时期】材料三:1927年,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提出了先夺“满蒙”,后取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两年后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急于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日本军部势力和关东军下决心要制造事端,武装夺取中国东北。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1年日本制造了什么“事端”?并概括日本制造该“事端”的目的及影响。

【解放战争时期】材料四:下表是《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民工担架大小车牲畜船只筹粮挑子543万人30.5万副88万辆76.7万头500只9.6亿斤20.6万副(4)材料四反映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淮海战役主要解放的地区。谈谈你对解放战争胜利的认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张之洞在其著作《劝学篇》中全面论述了这一思想。“中体”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是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西学”为“中体”服务。材料二

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在制度。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才能“自强保种”。——严复材料三

孙中山说,欲救亡图存,“革命为唯一门”。即认为不推翻清王朝,中国决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希望……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直接建立共和制度。还提出,中国可以借鉴外国经验教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1)材料一“中体西用”的思想在哪一运动中得以实践?这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有何异同?

(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的主要观点。

(4)综合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化探索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39年6月的这场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材料二: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口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材料三:1900年,西方列强悍然发动了共网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空前屈辱的条约,1901年初,掌握清政府实权的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材料一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