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河源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河源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河源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河源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通关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隋代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加强了南北交流B.隋文帝开通的C.以洛阳为中心D.全长2700多千米

2、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隋朝对我国历史的贡献A.结束分裂,完成统一B.开通了大运河C.开创了“贞观之治”D.创立了科举制

3、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建立了唐朝B.推行科举制,重用贤人,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4、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A.减轻刑罚B.重用人才C.设节度使D.抗击突厥

5、郭沫若题写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称颂的是被誉为“诗圣”的现实主义诗人A.李白B.杜甫C.辛弃疾D.李清照

6、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的局面是(

)A.藩镇割据B.外戚专权C.异族入侵D.走向鼎盛

7、宋、辽、夏、金是多民族纷争和交融的时代,这个时期有战有和,以和为主。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了各民族风俗的丰富多彩,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地方军阀割据B.战乱不断C.民族政权并立D.南北政权并立

8、为提高粮食产量,宋朝政府从越南引进优良的品种在江南地区推广,该品种是(

)A.茶叶B.棉花C.占城稻D.马铃薯

9、商业的繁荣带来货币的变化,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A.饺子B.会子C.关子D.交子

10、李明上网查阅了有关宋代经济发展的相关史实,下列各项不可能出现的是(

)A.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B.棉布成为当时北方人民的主要衣料C.在外贸港口设立市舶司D.形成新的商业区——草市

11、两宋时期,少数民族政权林立.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以下少数民族首领与其所属民族对应正确的是(

A.女真族、契丹族、党项族、藏族B.女真族、契丹族、党项族、蒙古族C.契丹族、女真族、党项族、蒙古族D.党项族、女真族、契丹族、藏族

12、绘制年代尺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如图年代尺上标注的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封建王朝建立的时间。关于这两个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并完成统一B.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C.都定都于今北京D.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13、观察下图,我们不难发现,北宋初期到南宋中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寒冷期,南宋中后期正值温暖期。据此可知,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中国古代气温变化示意图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南方自然气候条件优越C.北方战乱南方安定D.政府鼓励商品经济发展

14、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A.出现了交子B.瓦子里上演《窦娥冤》C.形成词创作的繁荣局面D.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15、人们常说“读史使人聪明”,宋神宗层评价一本史书:“有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此书也因此得名。这本史书是A.《农政全书》B.《天工开物》C.《资治通鉴》D.《木草纲目》

16、“戚家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其历史功绩是A.大败金军主力,收复许多失地B.基本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C.平定噶尔丹叛乱D.抗击沙皇俄国势力的入侵

17、如果你到北京,下列哪些景点可以让你感受到明代的建筑成就

①八达岭长城

②故宫

③周口店遗址

④大都遗址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18、“1405—1433年”“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与这些信息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七次下西洋B.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C.郑成功收复台湾D.哥伦布远洋航行

19、李自成起义军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中原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这主要是因为(

)A.明朝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B.明朝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C.明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D.农民负担过重要求获得土地

20、在元朝的广阔疆域内,形成了一个新民族,这个新民族是(

)A.回族B.维吾尔族C.藏族D.傣族

21、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清朝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司B.广州十三行C.丝绸之路D.一带一路

22、京剧脸谱各具特色,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眼角下斜,嘴角下辙,既不失庄重又预示看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关羽面如枣色,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由此可知,京剧脸谱(

)A.真实再现历史原型B.客观评价历史人物C.制作工艺非常复杂D.渗透人们价值取向

23、康熙二十-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的请求。对以上材料中康熙帝的做法评价正确的是A.挫败了外来势力的入侵B.加速了闭关锁国的进程C.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D.加强了与少数民族政权的联系二、综合题

24、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标志,在国家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图二、图三,分别是我国三个朝代的行政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唐五代的延续。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是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宋代的中央政府管理体系多头分权,效率并不很高。——摘编自许伴云《大国霸业的兴废》材料三:雍正年间,朝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久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四: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整理自张传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讲略》

(1)写出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所示的制度名称?与图一、图二相比,图三中六部的职权有较大变化,这一变化与当时的哪一措施有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太祖为断绝“武人专政的传统”而采取的政策。列举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军机处的职能及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概括材料四的观点,并论述其合理性?

25、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各个朝代在国家治理方面举措不同。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和民族的统一。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1264年设①负责西藏地区的行政

1281年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16世纪戚继光抗倭

1653年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

1684年设②隶属福建省

17世纪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

1727年设③监督西藏事务

18世纪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1)写出材料一中①②③的内容。

(2)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写出至少两点。

(3)根据以上材料,用一句话归纳一下它的主题。

26、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某校七年级同学以“创新•发展”为主题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科技创新——推动文明进步】第十章世界领先的科技与科学观念的发展

第一节从雕版到活字

第二节火药、指南针与航海术

第三节医药学与养生术

第四节天文、地理与数学(1)上面是袁行霈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第三卷)》目录(节选),请结合每节内容及其实例分析隋唐以来中国古代“世界领先的科技”所产生的影响。(任选其中的一节,每节举出一例即可)

任务二【建筑艺术——感受华夏之美】

(2)世界建筑的奇迹——明长城、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北京紫禁城(今称故宫),均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请你分别说明这两处建筑能够入选的理由。

任务三【文学成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