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单元检测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化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论语·先进》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述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上述思想蕴含的主见是()A.以民为本B.关注民生C.人性向善D.关注现实2.明太祖朱元璋对《孟子》特殊反感,认为孟子有些话“非臣子所言”“使此老在今,宁得免乎?”这主要是针对孟子所主见的()A.“仁政”学说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性善论”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3.有位学者这样评价中国古代的一位思想家,他的学说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为秦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君主集权制国家供应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以下符合其学说的观点是()A.“兼相爱,交相利”B.“无为而治,与民休息”C.“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D.“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4.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A.法家思想的盛行B.黄老之学被推崇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程朱理学的盛行5.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激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A.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B.君相之间冲突尖锐C.封国威逼了专制皇权D.儒法思想并行发展6.宋代,儒学家起先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的角度是()A.“三纲五常”B.经世致用C.万物本原D.抗衡佛教7.朱熹《近思录·致知》:“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朱熹之“理”体现在社会上是指()A.宇宙万物的本原B.“三纲五常”C.事物的客观规律D.“良知”8.鹅湖之会与陆九渊进行一场为时三天的辩论后,朱熹写下《过分水岭有感》,诗曰:“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这表明朱熹认为他的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A.南辕北辙B.大同小异C.水火不容D.大异小同9.宋明理学家提倡的“存理去欲”或“故意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相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探讨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相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切社会进步为前提10.李贽在其《石潭即事其四》中写道:“若为追欢悦世人,空劳皮骨损精神。年来孤独从人谩,只有疏狂一老身。”以下对此诗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表达了诗人蔑俗的“异端”思想B.李贽的观点在当时不为世俗所容C.李贽相识到发展工商业的重要性D.李贽的主见遭到正统理学家们的攻击11.黄宗羲提出:“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这些言论()A.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B.反映了两人对明清易代的认可C.说明白清初思想限制的松弛D.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12.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明末清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丢失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提倡“自由”“同等”思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儒者以“六艺”(《诗》、《书》、《礼》、《易》、《春秋》、《乐》)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易也。——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材料二北宋起先,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最终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一情形下,须待北宋学问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找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原委涅槃的最高出世观念,正式转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旧志向。——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三浙东学派,从南宋到明清,经过永嘉学派、永康学派、金华学派,从叶适,到王守仁,到黄宗羲,一脉相承,形成了一整套的经济思想和经济伦理。比如“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提出的“义利兼顾”的思想……余姚人王守仁进一步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的经济伦理,到了黄宗羲更是明确地提出了闻名的“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的思想。——王耀成《宁波帮的经营理念》(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儒家思想的主要特点。(8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追求的政治志向是什么。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理学产生的缘由。(8分)(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学问,分别概括浙东学派代表人物黄宗羲的君主政治观和经济发展观,并分析其思想特点。(10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离娄上》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难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材料三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节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四……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见?(4分)(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的什么主见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改变?(8分)(3)材料三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6分)(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见?据所学学问,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8分)单元检测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化1.解析:“以民为本”要求统治者疼惜民力,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关注民生”主见重视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人性向善”的伦理观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C项错误;材料的意思就是要求留意人类社会本身,故D项正确。答案:D2.解析:明初,朱元璋使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建立了君主的肯定专制,因而不能容忍《孟子》中的“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故选B项。答案:B3.解析:由材料可知该思想家的观点符合法家思想。A项是墨家“兼爱”思想,故A项错误;B项是道家“无为而治”思想,故B项错误;C项是儒家孟子的思想,故C项错误;D项强调用“法术”“赏罚”治理国家,符合材料中法家思想主见,故D项正确。答案:D4.解析:解答本题可以从题干的时间入手,A项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B项发生在西汉初,D项是宋朝时期的思想。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为“崇尚文治的政府”的形成供应了思想条件,故本题选C项。答案:C5.解析:依据材料“一方面选派董仲舒……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并非独重法家,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皇权与相权的冲突,故B项错误;“重用张汤……治理长安”,长安并非封国,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一方面……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可见儒法并施,故D项正确。答案:D6.解析:理学认为“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宋代思索人世间的伦理纲常主要从万物本原动身,故选C。“三纲五常”是汉代董仲舒提出的,经世致用是明清之际顾炎武提出的,理学汲取了佛教思想,故A、B、D三项错误。答案:C7.解析:朱熹认为“理”在社会上表现为儒家的伦理纲常,即“三纲五常”。故选B项。答案:B8.解析:解题时首先应留意诗歌的开头和结尾“地势无南北”“应知合处同”,这反映出朱熹的相识是从大处着眼,双方的根本立场是一样的、相同的,都是孔孟的纲常。故选B项。答案:B9.解析:首先明确题中材料都是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论述,在此基础上推断选项是否符合这两者的共同特征。宋明理学的核心内容是“理”,即社会中的伦理道德,故A项错误,B项正确;其导向为社会伦理,故C项错误;理学的前提是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答案:B10.解析:本诗主要体现了李贽的思想遭到正统理学家们的反对和攻击,并没有涉及是否发展工商业。故选C项。答案:C11.解析:据材料“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和“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可知秉承了战国以来“民贵君轻”思想,故D项正确。答案:D12.解析:明末清初,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等人虽然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但他们并未脱离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故选择C项。答案:C13.答案:(1)六艺卷帙浩繁,儒学太博而难以找到要点,用力多,而收效太少;儒学对于正君臣父子,别夫妇长幼尊卑的礼数,是任何一家学说都不能更改的。(2)志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缘由:佛教、道教的冲击(宗教的冲击);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不能担当大任;培育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剧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的须要。(3)君主政治观:反对君主专制,主见君臣同等。经济发展观:反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虚拟现实技术在2025年医疗护理培训中的安全性评估报告
- 2024年9月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试题及答案
- 2023自考英语二重点词汇大全
- 2023年编译原理平时作业答案
- 2023年遵义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 2023建设工程计价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3年车辆钳工中级考试试题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新乡市七年级(下)期末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版建筑安全施工协议范本下载
- 2025年度酒店客房装饰装修与石材采购合同模板
-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管理培训考试卷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电子级氟化液行业前景动态与供需趋势预测报告
- 气道阻塞急救处理方法
- 矿山环境修复新材料-洞察及研究
- 2025年陕西高考化学试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山西宁夏青海适用)
- 202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山东赛区)预赛试题
- JG/T 289-2010混凝土结构加固用聚合物砂浆
- DB37/T 3657-2019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