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下列是某同学为下图所示的原始人复原头像收集整理的历史资料。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图片说明:图片为北京人复原头像,他们前额低平,颧骨突出,嘴部前伸B.生活状况:能够直立行走,使用磨制石器,过群居生活C.生活技能:懂得用火,用火烧烤食物、照明、防寒、驱兽D.研究价值: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
2、与下图中关键词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炎帝B.黄帝C.蚩尤D.大禹
3、下列各项中,标志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B.盘庚迁殷C.舜传位给禹D.禹传子,家天下
4、甲骨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右图中的商周时期甲骨文可以印证当时的(
)
A.土地制度B.农耕生活C.医药成就D.天文历法
5、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入阿拉伯、小亚细亚、俄国等国家和地区。我国最早种植粟的是(
)A.北京人B.黄帝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
6、小明的期中考试考砸了,爸爸却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了,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爸爸的说法与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的主张最接近?(
)A.老子B.墨子C.韩非子D.荀子
7、从秦朝的“半两钱”到汉朝的“五铢钱”,再到宋朝的“交子”,货币出现了由笨重到轻便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印刷技术的改进B.造纸技术的成熟C.商业贸易的发展D.冶铸工艺的进步
8、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根据下图棋盘判断,可能与这种游戏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大泽乡起义B.黄巾起义C.七国之乱D.楚汉之争
9、汉初统治者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百姓发展生产的措施,其客观原因是(
)A.吸取秦亡的教训B.重视以德化民C.人心思安D.经济困难
10、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领域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下列属于汉武帝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的是①统一铸造五铢钱②没盐铁官③颁布“推恩”令④平抑物价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④⑤
11、两汉初期都出现了一段治世局面:“文景之治”“光武中兴”,二者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A.严刑峻法,加强君主专制B.奖励耕战,严禁弃农经商C.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D.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12、下列对陈胜吴广起义描述不正确的是(
)A.起义爆发地点在大泽乡B.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C.爆发的原因是秦朝的残暴统治D.推翻了秦王朝的统治
13、《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城濮之战
14、按顺序观察下列三幅图,反应了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
A.分裂割据B.分久必合,合久必分C.走向统一D.战争不断
15、当你回到498年的北魏的时候,下列现象中,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A.在洛阳的街头,人们都穿着汉族的服装B.在朝廷中大臣在用鲜卑语向皇帝汇报C.一家人正在举办婚礼,新郎是鲜卑人,新娘是汉族人D.鲜卑人将自己的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16、他在天文、历算、数学、军事等方面都颇有造诣,尤其在农业科技方面用力最勤,创作了一部集大成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据此可知,这位科学家是(
)A.徐光启B.王祯C.贾思勰D.沈括
17、关注历史教材的单元标题,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历史阶段特征,如图目录横线处应填写的是(
)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8、春秋时期,许多人以“牛”“耕”作为名字,孔子弟子中,冉伯牛名耕,司马牛名耕,或称司马耕,字子牛。这可以用来证明春秋时期(
)A.牛耕已被人熟知B.土地私有化出现C.井田制已经瓦解D.改革变法的兴起
19、根据表格中的信息,空白处应填(
)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
20、三国时期造成鼎立局面持续的决定性因素是()A.吴蜀联合对抗曹操B.司马炎夺权影响魏国统一C.三国经济发展形成相对均势D.曹魏政权国力日渐强大二、综合题
2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基于多种因素,推动社会的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铁制农具
图二穿有鼻环的牛尊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新式农具的使用,使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得以实现,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进而推动了政治进步,各国为提升国力进行争霸战争,支持小农经济和地主阶级,促进了封建制的形成。——齐世荣《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战国策·秦策一》材料三
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安定,原来列国间的壁垒被进一步打破。为了促进各地区间的交流,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公元前210年起,秦始皇决议改革经济,下令全国,“以秦币同天下之币”、“一法度衡石丈尺”、“修驰道车同轨”。——齐世荣《中国古代史》
(1)图一和图二反映了春秋时期经济有何发展?根据材料一,概括新式农具的出现有何影响。
(2)根据材料二,写出战国时期在秦国发生的重大改革的名称。此次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经济方面有什么措施,写出其中两条?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始皇改革经济的原因。写出“以秦币同天下之币”、“一法度衡石丈尺”、“修驰道车同轨”分别指的什么措施?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材料二
材料三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弊……财匮力尽,民不聊生。——《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姓名)?“扫六合”完成于何时?
(2)材料二体现的内容是秦始皇确立的什么政治制度?在地方上又是采取何种制度取代分封制?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4)秦始皇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历史人物,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他是暴君。以秦始皇为例,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100字左右)
23、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齐民要术》材料四:戮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史记·商君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文物代表的是哪一流域的农耕文明?
(2)材料二中两幅图片反映了春秋时期出现的哪两种生产技术(工具)?
(3)材料三内容出自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概括提炼该材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观点?
(4)材料四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这场改革的历史作用。
(5)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农业发展需要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遭到严重的破坏。…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贵族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材料三:“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材料中所述的历史乱象相关的制度。为了避免乱象重现,秦始皇在中央和地方上各采用怎样的统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大变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百家争鸣主要代表,并分析“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的意义?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汉字是中华各民族各地区共同使用的交流工具。汉字对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对几千年的中国政治等方面的贡献值得引起高度关注……如果没有一种通行的文字,中央政令不能通行全国,中国将分成多个国家……我国是多民族统一的大国……我们这个综合国力来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汉字是不可缺少的联系纽带。——任继愈《汉字为中华民族立了大功》材料三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易中天《先秦诸子文化》
(1)根据材料一,参考“木”字的演变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协议书3篇
- 写字楼物业服务合同的监管要求3篇
- 家电行业租车服务承诺
- 2025年国庆的心得体会(15篇)
- 平凉市华亭市第二人民医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荆州市石首市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专项招聘考试真题
- 金华市明城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货物进口合同模板(4篇)
- 班组长安全培训安全科考核试卷
- 维护设计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T-CSBT 012-2024 全血及成分血外观检查和处置指南
- 环境应急知识与技能培训
- 2025年矿山救援队技能理论考试题库资料500题(含答案)
- 2024辽宁沈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建筑工地物业服务合同模板7篇
- 《计算机发展史》课件
- 2025年安徽芜湖市阳光电力维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易错题:现代文阅读(记叙文)(含答案)
- 学校食堂每日食品安全检查记录台账(日管控)
- 《ERP总体介绍》课件
- 企业利他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