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形绿茶加工技术规程》_第1页
《针形绿茶加工技术规程》_第2页
《针形绿茶加工技术规程》_第3页
《针形绿茶加工技术规程》_第4页
《针形绿茶加工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B36

江西省地方标准

DB36/XXXXX—XXXX

针形绿茶加工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manufacturingofneedle-shapegreentea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送审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9/01/10)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XX/XXXXX—XXXX

针形绿茶加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针形绿茶加工的术语和定义、鲜叶原料、加工场所基本要求、工艺技术规程、质量管

理、标志、标签、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针形绿茶的加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806.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4456绿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

GB/T31748茶鲜叶处理要求

GB/T32744茶叶加工良好规范

GB/T33915农产品追溯要求茶叶

GB/T20014.12良好农业规范第12部分:茶叶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30375茶叶贮存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9】第123号关于修改《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决定

3术语和定义

3.1针形绿茶

以中小叶种茶树的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为原料,经摊放、杀青、理条、干燥等加工工艺

流程,外形具有针形、条形或自然嫩芽形状的绿茶。

3.2鲜叶

从适制茶树品种上采摘的芽、叶、嫩茎,作为茶叶加工的原料。

3.3鲜叶匀度

芽叶组成均匀一致的程度。

3.4净度

鲜叶中含茶类夹杂物(茶果、老叶等)和非茶类夹杂物数量。

1

DBXX/XXXXX—XXXX

3.5新鲜度

鲜叶采摘后保持原有物化性质的程度。

3.6机械损伤

由于机械力的作用造成的芽叶破碎和组织损伤。

3.7劣变

鲜叶采摘后由于处理不当,出现芽、叶及嫩茎梗红变,或出现酸气、发酵气味等情况。

3.8雨水叶

阴雨、大雾天气条件下采摘的鲜叶,叶面有表面水存在的情况。

3.9杀青

采用一定温度,使鲜叶中的酶失去活性。

3.10揉捻

茶叶塑形的初始工序,使茶叶紧缩成条,并适当破坏茶叶细胞组织。

3.11理条

针形茶叶做形工序之一,高温散失部分水分,将茶条理直。

4鲜叶原料

4.1基本要求

4.1.1应符合GB/T31748相关要求。

4.1.2晴天采摘,不采雨水叶。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含鳞片、鱼叶、单片,没有机械损伤或劣变。

用于同批次加工的鲜叶应保持芽叶大小、嫩度基本一致。

4.2分级

鲜叶原料分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各级鲜叶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表1鲜叶原料分级指标

等级指标

特级单芽占90%以上,幼嫩肥壮匀齐

一级单芽70%以上,一芽一叶初展占30%以下,较匀齐

二级单芽及一芽一叶初展占70%以上,较匀齐

三级一芽一叶为主,少量一芽二叶初展,芽叶长度不超过4cm,较匀齐

4.3盛叶工具

2

DBXX/XXXXX—XXXX

应使用清洁、透气良好的竹质篮、篓、筐盛装;不得紧压,不得用布袋、塑料袋等容器盛装,防止

损伤、发热、红变、劣变。

4.4鲜叶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避免日晒、雨淋,并不得与有毒、有异味的物品混装,应轻放、轻压、轻

翻。

4.5鲜叶处理

4.5.1为保持鲜叶的新鲜度,鲜叶采摘后应及时送到加工厂,防止出现鲜叶劣变。

4.5.2鲜叶验收进厂后,要及时按鲜叶品种、等级等分别均匀薄摊在专用的摊青或贮青设备或设施内,

并注意摊放的厚薄,嫩度好、芽叶肥壮的鲜叶要尽量薄摊。

4.5.3摊放过程中适时进行轻翻,防止翻叶过重造成芽叶损伤,并控制室内温、湿度。

4.5.4加工时应按鲜叶新鲜程度和进厂先后顺序进行加工,当天的鲜叶当天加工。

5加工场所基本要求

应符合GB/T32744的相关规定。

6工艺技术规程

6.1工艺流程

鲜叶→摊放→杀青→摊凉回潮→揉捻→理条→二次理条(或手工整形)→烘焙→提香或整理。

6.2摊放

6.2.1鲜叶到厂后要及时摊青,摊青可使用竹匾、篾簟、摊青架、专用摊青机、专用摊青槽等符合食

品加工的专用工具。

6.2.2摊放场地应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

6.2.3不同品种、不同等级的鲜叶,雨(露)水叶与晴天叶分开摊放,分别加工。

6.2.4摊放厚度1~3cm,根据鲜叶原料品种或等级确定厚薄程度。肥壮芽叶尽量薄摊,以芽叶之间互

不重叠为宜;雨(露)水叶、单芽适当薄摊;原料百芽重越轻或随原料嫩度降低适当增加摊叶厚度。摊

叶时要求尽量抖散摊平呈蓬松状态,保持厚薄均匀。

6.2.5摊放时间为4~12小时,以4小时为佳,根据鲜叶进厂的含水量高低、芽叶老嫩和肥壮程度等

适当调整摊青时间,摊青过程中适当翻叶透气散热,应轻翻、翻匀,避免鲜叶机械损伤。

6.2.6摊青程度以芽叶萎缩、叶质变软、色泽由鲜绿转暗绿、清草气减退、清香显露为适度,摊青叶

含水率为65%-70%。

6.3杀青

3

DBXX/XXXXX—XXXX

6.3.1优先选择80型、110型热风杀青机,可选择80~110型滚筒杀青机,或汽热杀青机和滚筒杀青

机组合,或汽热杀青机与微波杀青机组合。

6.3.2热风杀青机以80型为例,进风口温度330~360℃,投叶量每小时80~90公斤,从鲜叶入筒到

出筒的时间掌握在45~50秒。

6.3.3滚筒杀青机以80型为例,当滚筒子壁温达到220~260℃,出口温度100~130℃时均匀投叶,

芽叶细小的鲜叶温度适当低些,芽叶肥壮的鲜叶适当调高温度。投叶量以每小时70~80公斤,从鲜叶

入筒到出筒时间掌握在100~120秒。

6.3.4杀青程度以芽叶变软略有粘性、叶色转暗绿、叶质柔软无焦边、梗折而不断为适度,杀青叶含

水率为58%~65%。

6.4摊凉回潮

杀青叶出筒后,应及时摊凉、散热回潮。摊凉可使用竹匾、篾簟、专用摊凉平台;连续生产线可在

输送装置上安装排风扇和回潮装置;摊凉回潮程度以芽、叶中水分重新分布均匀、手握芽叶柔软为适度,

时间以40分钟~60分钟为宜。

6.5揉捻

6.5.1可采用35型、40型和50型揉捻机揉捻,较嫩芽叶可采取手工轻揉捻。

6.5.2投叶量:根据设备大小而定,以自然装满揉筒为宜。

6.5.3揉捻原则:掌握“老叶热揉、嫩叶冷揉”和加压按照“轻—重—轻”顺序依次加压的原则操作,

揉捻程度根据鲜叶肥壮度、老嫩度确定,以达到条索紧细为度。

6.5.4揉捻时间:视投叶量、鲜叶原料的老嫩程度、揉捻设备的大小而不同,揉捻时间一般以20分钟~

40分钟为宜。芽叶嫩小,揉捻时间短;芽叶肥壮,宜轻揉,并延长揉捻时间达到紧条的目的;一芽一

叶和一芽二叶初展叶可适当重揉。

6.6理条

6.6.1可采用电炒锅或振动理条机理条。

6.6.2采用电炒锅理条为手工操作,每锅投叶量250克左右杀青叶,当锅体底部温度达到150℃时投

叶,理条时间以10分钟-15分钟为宜。

6.6.3采用振动理条机,可选8槽、11槽理条机,当槽体温度达到140~150℃时投叶,每槽均匀投放

100克杀青叶,理条时间以5分钟~8分钟为宜。

6.6.4理条程度以条索圆直、茶香外溢、有轻微触手感为适度;理条叶含水率为35%~45%。

6.6.5理条叶要及时摊凉散热回潮,使芽、叶中水分重新分布均匀,以手捏芽叶较柔软为适度,摊凉

时间以20分钟~30分钟为宜。

6.7二次理条(或手工整形)

6.7.1采用振动理条机,可选8槽、11槽理条机,当槽体温度达到110~120℃时投叶,每槽均匀投放

150克杀青叶,理条时间以15分钟~20分钟为宜。

4

DBXX/XXXXX—XXXX

6.7.2手工整形采用电炒锅,锅温80~90℃投叶,单芽以每锅投叶300~400克为宜,一芽一叶鲜叶

以每锅500克左右为宜。

6.7.3二次理条程度以条索紧直、茶香显露、有触手感为适度,二次理条叶(整形叶)含水率为20%~

25%。

6.7.4二次理条叶(整形叶)要及时摊凉散热回潮,使芽、叶中水分重新分布均匀,以手捏芽叶不刺

手(或不碎)为适度,摊凉时间以30分钟~40分钟为宜。

6.8初烘

6.8.1可采用炒干或烘干设备。

6.8.2炒干使用电炒锅,锅温80℃投叶,每锅投叶量300~400克,手势要轻拿轻放,每次抓叶姿式

和方向一致,以保持外形条索圆直,色泽翠绿,起锅前升温至90℃,轻炒1分钟起锅。

6.8.3烘干优先选择使用名优茶斗式烘焙机,也可使用百叶式烘干机。烘干机进风口温度控制在110~

120℃上叶。斗式烘焙机上叶以摊叶厚度2cm为宜,1~2分钟翻叶一次;百叶式烘干机均匀薄摊,以不

见筛网为宜,中快速运转,时间5~8分钟,。

6.8.4初烘程度以芽叶外表干燥、芽叶可折断为适度,在制品含水量为8~10%。

6.8.5炒干、烘干叶要及时摊凉回潮,以达到在制叶水分重新分布均匀。

6.9提香或整形

6.9.1提香采用专用提香机,整形使用辉干机。

6.9.2辉干机筒体温度70~80℃时投叶,投叶量3000克~5000克,时间12~15分钟,出叶前升温至

110℃,保持1分钟起锅。

6.9.3提香机温度80℃,时间50~60分钟,出叶前提香机温度升至110℃,时间5分钟,。

6.9.4提香程度以成品茶手捏芽叶即成粉末为适度,含水率为6%左右(±0.5℃)。

6.9.5提香结束,应及时摊凉散热,摊凉后可用风选机风选,去除碎末,剔除杂物,分级归堆后包装

入库。

7质量管理

7.1应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体系,针形绿茶加工各关键控制点应有相应的记录,应符合GB/T

33915和GB/T20014.12的相关规定。

7.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