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盐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盐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盐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盐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9-江苏省盐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西周国力远逊于商,但牧野一战而克商,周人感觉不行思议,遂以上帝所命作为说明。《诗经》亦云:“皇矣上帝,临下有.乃春西顾,此维与宅”。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早期政治A.贵族等级秩序森严 B.尚未建立中心集权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具有深厚神权色调【答案】D【解析】【详解】周人将牧野之战成功的缘由归结于上帝的眷顾,说明在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中具有深厚的神权色调,故选D;材料主要反映了周人将上帝眷顾作为牧野之战成功的缘由,体现了神权色调,不能体现贵族等级秩序和血缘关系为纽带,解除AC;先秦时期尚未建立中心集权,但此说法与题意主旨不符,解除B。故选D。2.战国一思想家曾言:“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资而已。“这位思想家是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可知该思想家认为尚贤是治理国家的重要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尚贤是墨子的思想主见,故选A;尚贤与孟子、庄子、韩非子的主见不符,解除BCD。故选A。3.易中天在《帝园的终结》中认为: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A.三公九卿制限制皇权 B.皇权至高无上C.官员由皇帝干脆任兔 D.皇位实行禅让【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皇帝制度确立了皇权独尊,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故选B;三公九卿制度的设立是为了强化皇权,而不是限制皇权,解除A;官员由皇帝干脆任免是郡县制的特点,解除C;皇位实行的是世袭,而非禅让,解除D。故选B。4.王阳明言:“君未看花时,花与君同寂;君来看花日,花色一时明。”与此类似的观点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学问,愚昧是罪恶之源”C.“唯有理智最为珍贵” D.“顺应自然生活就是至善”【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君未看花时,花与君同寂;君来看花日,花色一时明”可知,大意为我看花,则花在,我不看,则花不在,体现了王阳明心学观点,即“理”全在人心,这与普罗塔哥拉以人的感觉来判定一切准绳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相像,A项正确;“美德即学问”强调的是美德、学问的重要性,与材料内容不符,B项错误;“唯有理智最为珍贵”强调的是理智的重要性,而材料内容强调的是人与人的感受,C项错误;“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是斯多亚学派的观点,强调了一种生活看法,而材料内容强调的是人与人的感受,D项错误。5.下面是创作于盛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局部线描图。从画中不能推断出A.古代农业耕作技术进步 B.楼车在当时已起先普及C.便于操作的曲辕犁出现 D.二牛抬杠技术仍在运用【答案】B【解析】【详解】壁画局部线描图呈现轮廓是二牛抬杠的牛耕图,并没有耧车,B符合题意;牛耕图说明农耕技术进步,A不符合题意,解除;轮廓图中可以看出曲辕犁的形态,C不符合题意,解除;轮廓图中能看到二牛抬杠,说明当时依旧存在这一技术,D不符合题意,解除。6.宋代以前,在浴室沐浴是权贵才能享有的奢侈事情。到了宋朝,沐浴之事从贵族走向了大众,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公共浴室。这一现象A.说明宋市突破时空限制 B.表明宋朝城市规划合理C.反映权贵阶层走向没落 D.体现宋代城市经济旺盛【答案】D【解析】【详解】在浴室沐浴由权贵才能享有的奢侈事情在宋代演化成大众都能享受的事务,说明宋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由此体现了宋代城市经济的旺盛,故选D;公共浴室的出现不能说明宋代的市突破了时空限制和城市规划合理,解除AB;沐浴之事从贵族走向大众说明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不能说明贵族阶层的没落,解除C。故选D。7.元代规定,正三品至正七品官员,由中书省选任,行省只能会同朝廷使者一起协商和自行委任部分低级官吏。由此可知,行省制度利于A.增加地方自治实力 B.加强中心集权C.完善国家选官制度 D.防范丞相专权【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行省只有同朝廷使者一起委任部分低级官吏的权力,由此说明行省自主权力较小,受到中心的严密限制,所以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故选B;行省的自主权力较小,因此不能增加地方的自治实力,解除A;行省制度属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不是选官制度,也不行能防范中心的丞相专权,解除CD。故选B。8.《从鸦片斗争到五四运动》写道:“当时洪秀全、杨秀清赐予这支军队的方针是乘虚而入,直捣清朝的首都.这支军队在两年内驰骋六省,转战几千里,震撼了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区。“材料反映的军事行动是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北伐 D.西征【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洪秀全、杨秀清”可知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依据“乘虚而入,直捣清朝的首都”可知描述的是太平天国的北伐,故选C;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和西征都与“乘虚而入,直捣清朝的首都”、“驰骋六省,转战几千里“无关,解除ABD。故选C。9.洋务运动时期,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军事工业相继问世,还开办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广州鱼雷学堂等一批军事学校。这些举措A.提倡了西体中用新风尚 B.抵制了外来经济侵略C.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实现了自强求富目标【答案】C【解析】【详解】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是洋务派开办洋务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广州鱼雷学堂等一批军事学校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国防的近代化和培育近代军事人才。由此可知这些举措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故选A;洋务派主见的是中体西用,解除A;开办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广州鱼雷学堂属于教化方面的内容,不行能抵挡外来经济侵略,B项涵盖不全,解除;洋务派的这些举措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变革中国的封建体制,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目标,解除D。故选C。10.地图是历史探讨的重要依据之一。如图中的局面起先于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可知,1901年《辛丑条约》中规定,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爱护,此后,“英国兵营”、“美国兵营”等在“东交民巷一带纷纷出现,D项正确;《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都没有许可美、英等国在北京东交民巷建立“兵营”的相关规定,ABC三项错误。11.通海垦牧公司是1901年张謇在江苏省成立的第一个垦殖公司,并购盐城以东的滩涂作为植棉之地。经营十年,成效大著,张謇兴奋地写下“人间何处有春愁?”的诗句。他的这些行为A.体现了实业家的家国情怀 B.表达了艰难创业的苦恼C.抓住了一战机遇发展实业 D.促使了民族企业的诞生【答案】A【解析】【详解】通海垦牧公司的成效显著,张謇的诗句既表达了个人的喜悦,更是以一个实业家的身份,表达了对国家民族的将来充溢希望的兴奋之情,体现了实业家的家国情怀,A正确;通海垦牧公司成立十年成效显著,因此与“艰难”“苦恼”与其成效不符,解除B;一战爆发时间是1914年,与题干中“1901年”“经营十年”不符,解除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时间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头,解除D。12.同盟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里程碑,获得了“中国革命之母”的赞誉。这主要是因为它A.领导第一次资产阶级的武装起义 B.干脆组织和发动武昌起义C.是首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D.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并成立同盟会,同盟会的成立使资产阶级革命有了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因此同盟会获得“中国革命之母”赞誉的主要缘由是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C项正确;在同盟会建立前,孙中山组织领导了资产阶级武装起义,A项错误;同盟会获得“中国革命之母”赞誉的主要缘由是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使资产阶级革命有了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而不是因为干脆组织和发动武昌起义,B项错误;旧民主主义革命在鸦片斗争后已起先,D项错误。13.如图是电影《捍卫者》的剧照。剧照反映的战役A.鼓舞了抗日士气 B.开拓了敌后战场C.是抗战以来最大的成功 D.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一九三七年九月七日”的字样可知此时应当是淞沪会战期间,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极大了鼓舞了抗日士气,故选A;1937年9月还没有开拓敌后战场,解除B;抗战以来最大的成功是1938年3月至4月取得的台儿庄战役的成功,解除C;淞沪会战是国民政府的正面抗战,不是国共合作进行的,解除D。故选A。14.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吩咐,要求“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反抗的国民党反动派”。依据吩咐,人民解放军发动了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吩咐”等信息可知,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吩咐,在长江北岸严阵以待的解放军百万雄师,从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据南京,宣告了持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因此材料中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吩咐发动了渡江战役,D项正确;辽沈战役发生于194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在1949年1月接连结束,不符合材料时间,B、C项错误。15.1950年5月1日,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公布实施,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大行政区人民政府或省人民政府得依据当地少数民族婚姻问题的详细状况,对本法制定某些变通的或补充的规定,提请政务院批准施行。"这表明A.民族区域自治方针已落实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形成C.五大民族自治区已经建立 D.民族自治区拥有独立立法权【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依据当地少数民族婚姻问题的详细状况,对本法制定某些变通的或补充的规定,提请政务院批准施行”可知,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详细状况,制定变通规定,说明这时期民族区域自治方针已落实,A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形成是通过1954年宪法,B项错误;西藏民族自治建立于1965年,不符合材料时间,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详细状况制定变通规定,不代表民族自治区拥有独立立法权,D项错误。16.法国认为通过这个会议可以寻求体而地从斗争中脱身的方法,英国则担忧印度支那斗争演化为与中国的大规模冲突,进而危及自己在香港、马来西亚地区的利益,美国虽然同意中国参与,但声称这不意味着对中共政权的承认。这次会议应当是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26届联合国大会【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美国虽然同意中国参与,但声称这不意味着对中共政权的承认”可知参与这次会议的中国已经是中共执掌政权,由此可知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依据“英国则担忧印度支那斗争演化为与中国的大规模冲突”可知这次会议与印度支那有关,结合所学推断可知这次会议是日内瓦会议,故选B;雅尔塔会议中国没有参与,解除A;万隆会议美、英、法没有参与,解除C;26届联合国大会探讨的不是印度支那问题,解除D。故选B。17.下表是我国1952年和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该表折射出A.“一五”安排的超额完成 B.重工业发展成效显著C.社会主义改造如火如荼 D.工农业体系结构完善【答案】B【解析】【详解】1952年到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表中显示,粮食、棉花、煤炭、钢都有增加,但是与钢产量相比,粮、棉、煤炭增幅较小,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953年至1957年一五安排中,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得重工业取得显著成效,B正确;题干中未列一五安排指标,因此无法得出“超额”结论,解除A;题干涉及的是生产领域,与社会主义改造无关,解除C;一五安排完成,奠定了我国工业化基础,因此用“工农业体系结构完善”不符合史实,解除D。18.建国后,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讲到:“我们现在也面临着和苏联建国初期大体相同的任务,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变更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这次会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要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变更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召开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冲突,明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气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是探究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的开端,C项正确;中国第一届政协会议在新中国成立前召开,也是一次建立新中国的筹备会议,没有涉及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问题,A项错误;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没有提出把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问题,B项错误;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1978年,这时期毛泽东已去世,并且不符合材料内容,D项错误。19.下面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务A.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 B.标记着中美正式建交C.变更美国遏制中国政策 D.促使两岸三通顺当实现【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漫画内容可知,尼克松越过蒋介石与周恩来建立了干脆的联系,这说明美国有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故选A;中美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漫画内容只能说明中美有意改善外交关系,无法说明正式建交,解除B;在美国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之前,中国复原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已经标记着美国遏制中国策略的破产,解除C;两岸三通的实现是在2008年,与漫画中的当事人均无干脆联系,解除D。故选A。20.1984年,35岁的张瑞敏出任面临倒闭的青岛日用电器厂厂长。许多年后,他回忆说,“欢迎我的是53张请调报告,上班8点钟来,9点钟就走人,10点钟时随意在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张瑞敏变更这一现状的契机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绽开 B.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到来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绽开【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1984年……上班8点钟来,9点钟就走人,10点钟时随意在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等信息可知,在安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的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实行大锅饭的制度,各方面主动性不高,企业没有活力,1984年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调动了企业、职工的主动性,因此材料所述张瑞敏变更企业现状的契机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绽开,D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绽开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而不是变更材料所述现状的契机,A项错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记着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到来,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B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上明确提出,与材料时间不符,C项错误。21.1999年12月20日零点零分,五星红旗的“红”点亮了澳门的夜空,当时澳门GDP为519亿(澳门元),到2024年发展为4447亿,增长了8倍。这主要得益于A.上海浦东的开发 B.“一国两制"的保障C.香港的成功回来 D.“九二共识”的达成【答案】B【解析】【详解】澳门回来之后,其GDP增长了八倍,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主要得益于“一国两制”的保障,B正确;上海浦东开发带动的是长江流域的发展,解除A;香港回来和澳门GDP增长无关,解除C;D是关于台湾问题的,与澳门经济发展无关,解除。22.地理大发觉之后,大量的黄金、白银进入欧洲,引起货币贬值,物价飞涨。这次物价上涨涉及面广,上涨幅度前所未有,在时间上持续了一个世纪。这在经济史上被称为A.价格革命 B.商业革命 C.商业危机 D.经济危机【答案】A【解析】【详解】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导致货币贬值,物价飞涨,这一经济现象是价格革命,A正确;商业革命主要指的是贸易中心的转移、商品种类的增多等,解除B;贵金属涌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并未带来商业危机,解除C;最早的经济危机发生在英国,时间是1825年,解除D。23.荷兰地处北欧低地地区,大部分国土是沼泽地,领土狭窄而又贫瘠,海岸及河流两岸常常发生水灾,当地收获的小麦和其他粮食不够养活百分之一的居民。依据这一状况,荷兰实行的经济发展策略是A.开拓欧亚新航路 B.进行全国圈地运动C.发展海上航运业 D.打造世界工业中心【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领土狭窄而又贫瘠,海岸及河流两岸常常发生水灾,当地收获的小麦和其他粮食不够养活百分之一的居民”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荷兰领土狭窄并且贫瘠,不利于发展农业,但荷兰海岸线曲折、良港众多,地理位置优越,因此实行发展海上航运业的政策,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C项正确;首先开拓欧亚新航路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而不是荷兰,A项错误;荷兰领土狭窄且贫瘠,农业不发达,因而实行发展海上航运业的政策,而不是进行圈地运动,实行圈地运动的国家主要是英国,B项错误;打造世界工业中心的是英国,而不是荷兰,D项错误。24.在宗教改革之前,西欧流行的口号是“上帝不会拒绝赐恩典给那些尽最大努力的人”。在马丁路德看来,“尽最大努力的人”可以A.购买赎罪券以灵魂得救 B.与上帝干脆对话C.挑战宗教和上帝的权威 D.靠教士获得救赎【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马丁·路德主见因信称义,所以在马丁·路德看来,“尽最大努力的人”可以与上帝干脆对话,故选B;购买赎罪券和靠教士获得救赎是马丁·路德反对的行为,解除AD;马丁·路德是挑战教皇的权威,而非并不反对宗教和信仰,因此不是挑战宗教和上帝的权威,解除C。故选B。25.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政府只是作为主权者即公民的公意执行者。据此可知他主见A.天赋人权 B.自由同等 C.三权分立 D.人民主权【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政府只是作为主权者即公民的公意执行者”结合所学可知,卢梭强调人民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威,政府也只是人民的公意执行者,体现了他人民主权学说,D项正确;天赋人权强调人具有天生的生存、自由、追求华蜜和财产等权力,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天赋人权,A项错误;自由是指能够依据本身所具有的意识和实力去做任何事情,而同等是指人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相等待遇,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自由同等的主见,B项错误;三权分立是孟德斯鸠的主见,不符合卢梭主见,C项错误。26.1834年英王威廉四世任命亲信托利党人皮尔为首相.皮尔上台后无法得到下院多数支持,便解散议会,重新大选,但托利党在下院仍没能获得多数,皮尔内阁只能宣布解散,国王也爱莫能助。由此可见当时英国A.国王操纵首相任免 B.首相可随意更换议会C.议会掌控内阁兴废 D.国王和议会平掌权力【答案】C【解析】【详解】即便是国王亲信也无法在得不到下院支持的状况下组建内阁,说明内阁能够组建取决于议会,即议会掌控内阁兴废,故选C;威廉四世任命皮尔为首相,但皮尔无法得到下院的支持,便无法组建内阁,说明国王不能操纵首先任免,解除A;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不行能随意更换议会,解除B;英国的国家权力中心是议会,国王并不能与议会平掌权力,解除D。故选C。27.1889年英国议会通过《技术教化法》,授权1888年建立的郡和郡级市的议会从1英镑中征收不超过1个便士的比例的地方税,以加强职工技术教化,变更原来由各慈善机关捐款资助技术教化的状况。此法令A.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起先 B.保障技术教化的资金来源C.削减中心政府的财政顶算 D.开创议会教化立法之先河【答案】B【解析】【详解】《技术教化法》将原来慈善机构自愿捐助技术教化经费的局面改为通过税收,强制征收,这样能保障经费来源,促进技术教化的发展,B正确;英国工业革命起先时间是1765年,解除A;技术教化资金来源于地方税收,属于新增税种,不会削减中心政府财政预算,解除C;通过题干无法定位《技术教化法》是否是议会教化立法的先河,解除D。28.2024年3月,美国参议院以55:45票通过了要求总统在没有获得国会授权状况下不得对伊朗实行军事行动的议案,但议案被总统特朗普推翻。5月7日参议院再次以49:44通过议案,却因不足三分之二多数,未能推翻特朗普的推翻。这表明在美国A.总统可制约国会立法权 B.国会未能驾驭真正立法权C.参议院是国家权力中心 D.国会立法必需经总统批准【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参议院再次以49:44通过议案,却因不足三分之二多数,未能推翻特朗普的推翻”可知,参议院通过的议案被总统推翻,但复议不足2/3多数而未能推翻总统推翻,说明总统可以制约国会的立法,A项正确;国会驾驭着立法权,B项错误;材料内容只是体现了总统对国会立法权的制约作用,没有体现参议院是国家权力中心的信息,并且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对美国来讲,国会与总统之间是制约关系,而不是国会立法必需经总统批准,D项错误。29.马克思在论及巴黎公社时曾说:“自上而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酬劳”。据此可知巴黎公社A.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B.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成功实践C.代表工人利益的无产阶级政权 D.是当时生产力水平发展的产物【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自上而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酬劳”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巴黎公社实行的限薪政策,公职人员与一般工人工资酬劳相当,体现了对工人权利的维护,也是巴黎公社代表工人利益的无产阶级政权的集中体现,C项正确;巴黎公社建立于1871年,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1848年已诞生,A项错误;马克思主义没有干脆指导巴黎公社,因此巴黎公社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产物,B项错误;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缘由是当时经济发展的状况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因此巴黎公社不是当时生产力水平发展的产物,D项错误。30.“工人和士兵联欢,解除了警察和宪兵的武装,抢占军火库。最终一届沙皇政府的大臣们被逮捕起来,送往彼得一保罗要塞。"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务是A.二月革命 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C.七月流血事务 D.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工人和士兵联欢”“最终一届沙皇政府大臣们被逮捕起来”可知,这一历史事务推翻了沙皇统治,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A正确;B是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解除;七月流血事务爆发时沙皇已经被推翻,解除C;D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的,爆发时间是1921年,解除D。31.1922年,苏俄政府通过《土地法令大纲》,允许农夫自由运用土地以及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雇佣工人。这法令表明A.苏俄赢得了国内斗争的成功 B.余粮收集制取得了预期效果C.苏俄起先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D.苏俄探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1922年……允许农夫自由运用土地以及在苏维埃监督下出租土地、雇佣工人”可知,材料体现了苏俄利用市场对农业生产和安排进行调整,这体现了新经济政策的相关内容,也体现了苏俄探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项正确;苏俄赢得国内斗争成功是在192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错误;余粮收集制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而材料内容体现了新经济政策内容,B项错误;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渐渐过渡到新经济政策,因此1922年时期已经是新经济政策,不能表述为“起先”,C项错误。32.据苏联专家统计,从中国抗战起先到德国进攻苏联前,苏联向中国政府供应飞机1235架、各类大炮16000门、汽车和坦克等车辆1850辆。这反映了苏联A.与中共携手合作主动抗日 B.已是结构合理的工业强国C.为世界和平作出主动贡献 D.输出设备以抢古中国市场【答案】C【解析】【详解】中国的抗战得到苏联的大力救济,作为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对中国的救济有助于中国的抗战成功,说明苏联为世界和平做出了主动贡献,C正确;苏联赐予中国抗战武器装备救济,并未干脆与中共携手抗战,解除A;苏联在斯大林执政时期重点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解除B;苏联救济中国的是军事装备,可见其动身点并不是抢占中国市场,解除D。33.1947年6月22日,苏联在给英法的照会中说,“苏联政府同意欧洲国家产前的首要任务是尽快复原和进一步发展它们遭到斗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当然,假如美国方面.能供应符合上述目的的救济,那么,这项任务的完成将会变得简单些。“此处"救济”是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安排 C.北约组织 D.经互会【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1947年“、”美国方面……供应……救济“可知该救济是二战后由美国供应的,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二战后美国供应应欧洲的经济救济是马歇尔安排,故选B;杜鲁门主义和北约是美国在政治和军事方面进行的与苏联对抗的措施,不属于经济救济的内容,解除AC;经互会是苏联组建的旨在与美国对抗的经济组织,与题意不符,解除D。故选B。

34.二战后,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贸易结算的支付手段,规定各国政府可以依据35美元等于一盎司的固定比价,随时向美国用美元兑换黄金。这一状况得益于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关贸总协定的设立C.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创建 D.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答案】A【解析】【详解】1944布雷顿森林会议中确立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这一体系中,依据两挂钩一固定的原则,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贸易结算的支付手段,规定各国政府可以依据35美元等于一盎司的固定比价,随时向美国用美元兑换黄金,A正确;关贸总协定是贸易体系而非金融体系,解除B;北美自贸区成立时间是1994年,世贸组织成立时间是1995年,晚于二战后美元地位的确立时间,解除C、D。35.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一大批高度低、成本省、不带“装饰物”的“赫鲁晓夫楼”。到1964年近1/4(约5400万)的苏联人住进了新居,圆了许多人的住房梦。这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A.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B.尝试医治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C.使地方获得独立的经济地位 D.加强工业生产刺激经济的复苏【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到1964年近1/4(约5400万)的苏联人住进了新居,圆了许多人的住房梦”等信息可知,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在全国各地建立的“赫鲁晓夫楼”供应了更多的简易而可供居住的房屋,肯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民生,反映了赫鲁晓夫改革尝试医治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B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只是肯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个人崇拜,但没有破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并且材料内容没有涉及赫鲁晓夫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破除,A项错误;赫鲁晓夫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肯定的改革,地方权力虽有所扩大,但未能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为改善民生而在全国各地建立的一大批高度低、成本省、不带“装饰物”的“赫鲁晓夫楼”,没有涉及加强工业生产刺激经济复苏的相关信息,D项错误。36.下表是2006—2017年欧盟28国和代表性4国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的变更趋势示意图。据此我们可推想出A.福利国家政策需刚好调整 B.欧盟各国的合作程度进一步提升C.西欧人口的增长逐年上升 D.国家对经济的干脆千预持续加强【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数据可知,这时期欧盟28国和代表性的4国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不断上升,说明老龄化趋势不断增长,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劳动力削减、基本养老保险支出总额加大及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与人口老龄化不适应等问题,因此材料所述国家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强面临着福利国家政策需刚好调整的问题,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欧盟28国和代表性的4国老龄化趋势加强,没有体现欧盟各国之间的合作程度,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了所涉及国家的老龄化问题,不能体现西欧人口的增长,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欧盟28国和代表性的4国面对老龄化趋势的加强,其福利国家政策需刚好调整,没有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的问题,D项错误。37.2017年1月23日美国总统签署行政吩咐,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2016年6月英国全民公投确定“脱欧",到2024年1月31日英国正式脱欧。这些行动表明A.美英携手重建经济区域集团 B.全球贸易自由化加速发展C.美国与欧盟间冲突逐步加深 D.经济全球化面临诸多难题【答案】D【解析】【详解】美国推出TPP,英国“脱欧”都是逆全球化发展的行为,美英的这些行动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经济全球化面临诸多难题,故选D,解除B;美英的行为是为了维护自己国家利益,而非为了重建经济区域集团,解除A;美国推出TPP的行为与欧盟无关,解除C。故选D。38.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已经向将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供应了紧急救济;中俄双方相互支持,彼此仗义执言,成为“政治病毒"攻不破的堡垒;中日韩三国团结协作,形成防控合力,有效遏制了病毒的扩散。这表明,解决世界性难题必需A.坚决遏制霸权主义 B.推动政治的多极化C.大力加强国际合作 D.打破一超多强格局【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中国向其它国家供应救济,中日韩三国团结协作抗疫,这些都反映出在抗疫过程中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与霸权主义无关,解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合作抗疫,共克时艰,而不是政治的多极化,解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解除D项。二、非选择题39.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推动我国古代教化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兴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太学学生入学的年龄没有严格的限制。汉代太学允许自费求学,采纳大班上课的形式,高年级辅导低年级,高材生辅导差等生。以自学为主,提倡在自学基础上相互探讨磋商,相互辩论,共同探讨,以求得学业上的进步。——摘编自肖世民《论汉代学校教化》材料二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说明《高校》《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化人心。他编《小学集注》,教化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三黄宗羲曾开宗明义地说过:“学校,所以养士也。”不过,这里的“养士”,绝非仅仅是培育、造就一般的人才,或者是科场得意,进而能博取功名利禄的人,其寄意所在是为国家培育和打算安邦与治天下的精英与栋,黄宗羲又强调学校有着使天下达于大治的重要功能,“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摘编自胡发贵《黄宗羲的“学校”观》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汉代太学的特点。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汉武帝兴办太学的背景。(2)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兴办教有的特点。结合所学学问,简述其儒学思想的政治影响。(3)据材料三,归纳黄宗羲关于“学校”职能的基本主见。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目的。(4)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中国古代教化的政治功能。【答案】(1)特点:开放性强;自学为主,氛围活跃;传播儒家思想。背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推行。(2)特点:重新编写教材,注意理学思想的渗透(用理学说明经典);重视启蒙教化。影响:他的思想后来作为官方正统儒学,成为维护了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的工具。(3)主见:培育精英人才(养士);担当治理天下的职能。目的:批判君主专制。(4)政治功能:维护国家统一;培育政治人才;维护封建统治等。【解析】【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太学学生入学的年龄没有严格的限制”“汉代太学允许自费求学”等信息可知,体现了汉代太学开放性的特点;依据材料“以自学为主,提倡在自学基础上相互探讨磋商,相互辩论”可得出汉代太学自学为主,氛围活跃;依据材料“汉武帝兴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可得出汉代太学传播儒家思想。背景,依据材料“汉武帝兴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实行董仲舒改造的新儒学,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

(2)特点,依据材料“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说明《高校》《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化人心”可得出朱熹重新编写教材,注意理学思想的渗透,即用理学说明经典;依据材料“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等信息可得出朱熹重视启蒙教化。影响,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适应了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发展的转变,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增加的须要,使儒学走向政治哲学化,理学渐渐成为官方正统儒学,成为维护了专制主义政治制度的工具。

(3)主见,依据材料“学校,所以养士也”“是为国家培育和打算安邦与治天下的精英与栋”可得出黄宗羲认为学校是培育精英人才的地方,即养士的地方;依据材料“黄宗羲又强调学校有着使天下达于大治的重要功能”可得出黄宗羲认为学校担当治理天下的职能。目的,依据材料“绝非仅仅是培育、造就一般的人才,或者是科场得意,进而能博取功名利禄的人”结合所学可知,黄宗羲认为学校是培育精英人才和担当治理天下的职能,反对为科举官场服务,这主要为批判君主专制的目的服务。

(4)依据材料“绝非仅仅是培育、造就一般的人才,或者是科场得意”“为国家培育和打算安邦与治天下的精英与栋”等信息可知,中国古代教化肯定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