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乡愁》课堂实录-2021-2022学年-部编版(2016)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4课《乡愁》课堂实录-2021-2022学年-部编版(2016)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4课《乡愁》课堂实录-2021-2022学年-部编版(2016)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4课《乡愁》课堂实录-2021-2022学年-部编版(2016)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课《乡愁》课堂实录-2021-2022学年-部编版(2016)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乡愁》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乡愁》。请描述你心目中乡愁的样子?

生:乡愁是人在城市里,想念乡下的爷爷奶奶,以及小时候那些回不去的一些人,一些故事。

生:我会想到狗。小时候一去爷爷奶奶家,就有一条狗在迎接我。

师:我想到一个标题一一那山那人那狗。

生:乡愁就是爷爷奶奶做的饭菜。我小时候一回家,爷爷奶奶就会用山上砍的柴做饭,特别

香。

生:我想到的是慢慢地、淡淡地扼住我喉咙的一种东西。

师:那是什么呢?

生:一种情感。可能是一所房子。(生笑)

师:其实你想说的是两方面:乡愁可能是个老屋,我记得你说过你外婆有个老屋;想到这个

的时候,慢慢地喉咙就发紧。是不是这样的?

生:是的。

师:以后慢慢说啊。

生:我想到的美食和方言。

师:你们发现没有,当我们描述乡愁的时候,并不是那么容易描述。我们说着说着,就会跳

转到一些可以描述的东西上去。因为乡愁不是一个具体可感的东西,所以,我们写乡愁就绕不开

一个话题一一化抽象为形象。

屏显

化抽象为形象(具体)

师:要化抽象为形象,最经济的做法是什么?

生:比喻。

师:同学们,把这句话写下来一一比喻是化抽象为形象最经济的写法。经济,就是用最少的

文字、最少的成本,来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屏显

通俗的说,比喻句就是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

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即所谓“举也(他)物而以明之也”。

师:余光中的《乡愁》享誉海内外,他的技术,其实也就是比喻。

二、整体感知

师:在诗歌中,那用来做喻体的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象,

初读诗歌,找出诗歌中的意象。

屏显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972年1月29日

师:谁来说说这首诗运用了哪四个意象来比喻乡愁?

生: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

师:接下来,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琢磨余光中意象选择和运用的妙处。我们先做第一步,用

自己的话来说说这首诗的诗意。

(教师范读)

生:第一节是说我想念我的母亲,我就寄信给她。所以这个时候,乡愁就寄托在一枚小小的

邮票上。我长大后想见到我的妻子,但是我需要一张船票。后来,我的母亲去世了,想见到她却

被坟墓阻隔着。

生:阴阳两隔。

生:现在我想回到大陆,却被海峡阻断了。

师: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仅仅从准确明白地表达意思入手,这首诗歌,其实可以变成

这样。来,读读看——

屏显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师:这样也把意思表达清楚了,但这样写,好吗?

生:这样写,缺乏一种距离感。

师:什么意思?

生:乡愁它那么小,那么窄,那么矮,那么浅,却阻隔了,我回不去。所以有一种无力感在

里面。

师:也就是说,这种无力感,造成了一种距离,是吧?那,我加上一部分体现小的的词语,

看看是否能够完整地表达了乡愁的感觉了。来,齐读!

屏显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师:这样变化后好些了吗?

生:感觉还是不好。

师:那是不是因为你们第一次读了原版,所以不能接受改编版的呢?读读这个版本试试看。

我们再读读看。

屏显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师:说说看,这样可以吗?

生:我比较了这三个改动的版本,第一种"乡愁是邮票"这样是名词的堆积;第二种"乡愁是一

枚邮票"这样是量词和名词的堆积;第三种"乡愁是小小的邮票”这样是形容词和名词的堆积。都觉

得有缺陷,只有量词、形容词和名词结合在一起,这首诗的表达效果才是最好。

师:我们把"堆积"换成"组合"这个词语更好。你的意思就是余光中的《乡愁》这里面的每一个

字都不能少,也不能多,这样的写法我们就叫经济、刚刚好。

师:那么,余光中的乡愁,通过这样一些文字,在着力表现什么?请注意加粗部分。请大家

讨论2分钟,然后我们来交流。

生:讨论。

屏显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学生讨论)

师:好,我们来交流看看。

生:“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这一行字数最多,又是以“乡愁”起头,给人一种视觉上

的延长感,就让人觉得,乡愁是悠长悠长的。

师:大家听懂没有,他是从什么来讲的?

生:从字数。

师:从字数来看,也就是从形式上来看。一眼看上去,这句以"乡愁"开头的句子最长的,从

形式上让人感觉到乡愁是悠长的、是绵长的。你的观察角度很独特哦。

生:“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都是中国人熟悉的事物,让人觉得亲切、让人产

生共鸣。

师:请同学们记笔记:选择意象时,要选择大家耳熟能详的,容易产生共鸣的,容易共情的。

但这样也有一个危险,就是容易俗。

生:这些意象分成两类:邮票、船票是轻的,变化的,不稳定的;坟墓、海峡是相对永恒的,

没法超越的地理概念,是重的。这样,就构成一个前后的对比。

师:我们整理一下这位同学的答案:就是坟墓和海峡相对于邮票、船票来说是重的,可是诗

人偏要在前面用"矮矮的""浅浅的"来修饰。所以,大家发现没有,余光中在故意制造什么?

生:张力。

生:对比。

生:反差。前面的形容词,都给人一种轻轻巧巧的感觉,但是,后面给出的名词都是沉重的,

这种对比,就构成了一种反差。

师:我来调整一下我的教学设计。如果这里,余光中不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按照时

间情况,他应该说什么?联系地理知识来说。

生:乡愁是一湾深深的海峡。

生:乡愁是一道深深的海峡。

生:乡愁是一片深深的海峡。

生:乡愁是一条深深的海峡。

师:一道,一片,都比"一湾"要显得深,宽广。余光中在这种反差、对比中,构筑了我们解

读诗歌的空间。

三、比较思辨

师:那么,余光中着力想表现的,是乡愁轻、小还是重、大呢?

屏显

乡愁之轻之小?

乡愁之重之大?

生:重和大。

生:我认为乡愁应该是又轻又小的。如果不看形容词,单看邮票和船票,是轻的;加上形容

以后,就更轻、更小了。乡愁很轻很小却超越不了,就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感觉。

师:“可遇不可求”这个词语使用不准确。我们大家来猜一猜,他到底想用哪个词语表达。

生:可望不可即。

师:用“如影随形”会不会更好一点?如影随形,那么就很轻,但又很重,因为它始终萦绕

在身边。你看看,这是不是你想表达的意思?

生:是的。

师:很重的乡愁,很轻地表达,这大概也是这首诗的艺术魅力的原因。余光中还写过一首乡

愁题材的诗,我们来读一读《乡愁四韵》。

屏显

乡愁四韵

作者: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杳,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师:这首诗也很简单,比较直白,也选择了四个意象。

生:长江水、海棠红、雪花白、腊梅香。

师:这两首比较一下,你觉得哪一首诗艺术成就更高一些?

生:《乡愁》。

师:艺术成就有个简单标准,你觉得你要写的话能写出哪一首?

生:第二首。

师:这首诗比较好仿写。《乡愁》不好仿写。

生:《乡愁四韵》没有张力。

师:你觉得《乡愁四韵》的乡愁和《乡愁》的乡愁比,轻一些还是重一些?

生:轻一些。

生:重一些。

师:我个人觉得重一些,同学们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

师:如果你觉得《乡愁四韵》的乡愁还不够重的话,我们也可以和于右任的乡愁比较着来读。

屏显

望故乡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荡!不得大陆,不能回乡,大陆乎,何日光复?

1962年1月24日

生:历史书上有。

师:这首诗是于右任1962年写的。他1964年去世,也就是说它在写这首诗的时候知道自己

将不久于人世,他多么希望回去。读这样的诗歌,我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沉重的。

师:甚至是沉痛的。这首诗的字字句句,都在表现乡愁之浓之重,诗歌内部没有反差。余光

中把乡愁写得很小很轻,是不是因为余光中的乡愁真的很轻很小呢?我们来读读余光中的经历。

特别注意,加粗的数字。

屏显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

1928年10月21日生于南京。

1950年他随家人迁居台湾。

1972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里写下《乡愁》。

1992年,余光中首次应邀回大陆。“40多年过去,故乡变了。文化的乡愁是永远解不了。”

他说。

20余年来,余光中回大陆60余次。

2017年12月14日逝世。

师:要特别注意标红的数字,说说哪些数字打动了你?

生:1950-1972,他20多年没有回大陆,他回来的心情是激动地。

生:打动我的数字是1992年。这个时候,中国正在改革开放,故乡的面貌肯定改变了,但是

文化的乡愁没有变。他在空间上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但是在时间上,他最留恋的,还是那段他在

故乡度过的岁月,但是他回不去了,所以,他的乡愁是没有办法消除的。

师:此处应该有掌声。我们对一个地方念念不忘,并不是因为这个地方更美,而是那个地方

那段时间有我。所以余光中回来了,但是他的文化乡愁,是无法被慰藉的。我们继续关注数字。

生:也是1972和1992年,他二十多年没有回过大陆。

师:20多年没回大陆,诗人在台北旧居仅仅花了20分钟写下这首《乡愁》。继续关注数字。

生:他四十多年没有回故乡,在后来的二十余年中,回大陆60余次。这是一种补偿性的回故

乡。

师:现在我们感受到了,余光中感受到的乡愁,是重的。这20多年的乡愁,浓浓的重重的乡

愁,凝结在这几句浅浅的的诗句中。虽然是二十多分钟一挥而就,但是,这种艺术效果,却是深

思熟虑的寄过。这种手法,我们叫着一一

屏显

以轻写重

语浅情深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做,造成了一种怎样的艺术效果?余光中刻意在营造一种什

么感觉?

师:就是明明很重很深却说得很轻很浅,他可能在可以追求一种什么感觉?

生:......

师:说不出没关系,其实他追求的是一种一一

生:距离感。

师:哈哈,你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乡愁四韵》有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望大陆》有没

有?

生:没有。

师:这种距离感,借用一个文学创作理论来说,就是错位,就是非常规。

屏显

距离感

错位——非常规

师:这种距离感,有什么好处呢?就像我们之前讨论的,如果按照常规写法,最后一节应该

用什么形容词?

屏显

乡愁是的海峡

生:一片深深的海峡。

生:一道深深的海峡。

生:乡愁是一条深深的海峡。

师:这种距离感,错位,非常规,产生的艺术效果是什么?

师:答不出来没有关系,我们先来琢磨一下其他作品一一

屏显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只恐双溪酢皤舟,载不动许多愁。

师:这里都是写愁,写思念,哪个重?

生:后面两句。愁重的都船都载不动了,多得一条江都装不满。

师:我们看第一句。京口瓜洲一水间,这长江,在地理上有20多公里宽,可是王安石却说''一

水间”,很窄的样子;“盈盈一水间”这一水,是一一

生:是银河。银河也宽,诗人也说得很浅。

师:这个浅,这个窄,这个小,就不是一种真实的描述,而是一种心理感受,是一种心灵上

的错位。你如果觉得不能理解,也没有关系。余光中这样写,就能够使《乡愁》更耐人寻味、常

读常新。所以,余光中的《乡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一

屏显

通俗浅显含蓄克制

师:就像李白的《静夜思》一样,短短二十个字,却成为了经典,站在唐诗的榜首。我记得

刚才上课时有个同学说余光中写这首诗时内心一定是很激动的。心情是可以激动地,但我更愿意

相信他此时此刻,是对20年的一个回想,是在平静中写下这首诗的。我们可以想象、比较一下,

余光中写《乡愁》和于右任写《望故乡》,谁的心情更平静?

生:余光中。

屏显

英国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

感。”

师:来,齐读。

师:是要有强烈情感的。没有强烈的情感,就不必写诗。但是,痛苦、喊叫、声嘶力竭、悲

痛欲绝那是写不了的诗。哭不是,长歌当哭才是。

四、创作心法

师:所以说,余光中《乡愁》不仅是一首好诗,也是一篇写诗的经典范文。学了这首诗之后,

有人仿写了几节,请你来评价。同学们,请看这几句,通俗易懂吧?是不是好诗?

屏显

其一

小时候

乡愁是一碗牛肉面

妈妈在厨房那头

我在餐桌这头

生:这不是好诗。

生:把牛肉面换成玻璃门会更好。

师:你的意思是生活和诗还是要有一种距离感的,是吧?船票、邮票、坟墓和海峡都暗示着

距离,余光中在营造一种距离感。以前有一首流行歌曲,味道,歌词是这样的一一想念你的笑,

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白色袜子,和你身上的味道。作为歌词不错,但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