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的:
1.掌握本章具体药物的功效、应用及功效相似药物的异同点。
2.熟悉解表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的性能特点、注意事项。
第一章解表药第一章解表药01概述1含义: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谓发表药。2作用与性能:本类药物多具有辛味,性能发散,主入肺、膀胱经,偏行肌表,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具有发散肌表的作用,部分解表药还兼有宣肺利水,平喘、胜湿止痛、透疹等作用。3分类: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两类第一章解表药01注意事项:(1)辩明风寒与风热;(2)适当配伍;如风寒夹湿的痹痛配祛风湿药,风热表证配清热解毒药,气虚、阳虚、阴虚等配补气、助阳、滋阴药等;(3)用量不宜过大;发汗以微汗为宜;(4)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病、失血者、虽有表证,也应慎用。(5)因时、因地适当增减用量。第一章解表药01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本类药物味辛性温,辛以发散,温可祛寒,以发散风寒为主要功效,主要用于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痛身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等,部分药物兼有宣肺平喘、利水、胜湿止痛等作用,还可用治喘咳、水肿、痹证等。第一章解表药01麻黄来源:为麻黄科亚灌木草麻黄、木贼麻黄及中麻黄的干燥草质茎。主产于河北、内蒙古、甘肃、山西等地。秋末采收。阴干切段。生用、蜜炙或捣绒用。药材第一章解表药01[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温经散寒。[临床应用]:
1.用于风寒表实证。麻黄汤
2.用于咳喘实证。射干麻黄汤
3.用于风水水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疗小儿肾炎)
4、用于风寒湿痹、阴疽、痰核。阳和汤
第一章解表药01[用法用量]:煎服,3~10g。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宜炙用。捣绒缓和发汗,小儿、年老体弱者宜用麻黄绒或炙用。[使用注意]: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咳喘由于肾不纳气的虚喘者慎用,麻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并可升高血压,失眠及高血压患者慎用。第一章解表药01[性能特点]:本品味辛发散,性温散寒,其气微香,入肺与膀胱经,善达肌表,开腠理,透发窍,发汗解表以散风寒,为辛温发汗之峻品,被称为“发汗解表第一药”;又可宣通肺气以平喘止咳,凡肺气壅遏而致失宣降之咳喘证,皆可配伍应用,为宣肺平喘之良药;且能宣通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而利水消肿,以治风水水肿。此外,取其温通宣达之性,散寒通滞以逐经络阴寒之邪,治风寒湿痹、阴疽、痰核等证。第一章解表药01桂枝来源:为樟科常绿乔木肉桂的干燥嫩枝。主产于广西、广东、云南、福建等地,春夏采收。晒干或阴干,切片生用。药材第一章解表药01[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肺、心、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临床应用]:
1.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桂枝汤→柴胡桂枝汤
2.用于寒凝血滞的痹证,脘腹冷痛,痛经,经闭等证。如温经汤、当归四逆汤。冻
3.用于胸痹,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如:瓜蒌薤白桂枝汤、炙甘草汤。
4、用于膀胱气化不利的小便不利,五苓散
5、用于子宫肌瘤、桂枝茯苓丸。
6、振奋脾阳用:苓桂术甘汤第一章解表药01[用法用量]:煎服,3~10g。[使用注意]:凡温热病、阴虚阳盛及血热妄行、月经过多者,均忌用。第一章解表药01[性能特点]:本品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既能温通扶阳、助卫实表而发汗解肌,治外感风寒表证,无论表实无汗或表虚有汗皆宜;又能温经通脉、散寒止痛、通阳化气,治寒凝血滞之痹证、脘腹冷痛、痛经闭经,或水湿内停之痰饮、水肿及心阳不振、血脉不利之胸痹、心痛或心悸、脉结代等证。第一章解表药01麻黄与桂枝药物相同点发汗力功效主治用法麻黄辛温解表大宣肺平喘,利水退肿表寒实证自汗盗汗虚喘桂枝小温经通阳表寒虚证温热血热月经第一章解表药01紫苏来源: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紫苏的干燥茎、叶,其叶称紫苏叶,其茎称紫苏梗。全国各地均产,夏季枝叶茂盛时采收茎叶,阴干,切段,生用。药材第一章解表药01[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经。[功效]: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临床应用]:
1.用于外感风寒轻证。杏苏散
2.用于脾胃气滞轻证。香苏散
3.用于食鱼蟹中毒轻。[用法用量]:煎服,3~10g;治鱼蟹中毒可单用至30~60g。不宜久煎。苏叶长于发汗解表,苏梗偏于理气安胎。第一章解表药01[性能特点]:本品辛温而芳香气烈,入脾、肺经。既能发汗解表,治外感风寒表证;又善行气宽中而止呕、安胎,治脾肺气滞、咳嗽胸闷、恶心呕吐、妊娠恶阻。尤其宜于治外感风寒兼脾胃气滞者。此外,尚可解鱼蟹毒,以治因食鱼蟹中毒之腹痛吐泻。第一章解表药01生姜来源:为姜科多年生草本姜的新鲜根茎。全国各地均产。秋末采挖,除去须根,鲜用或埋入砂中备用。药材第一章解表药01[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脾经。[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临床应用]:
1.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2.用于多种呕吐证。呕家圣药
3.用于风寒咳嗽。用干姜
4、健胃消食解毒。[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捣汁服。[使用注意]:阴虚内热及热盛者慎用。第一章解表药01[性能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波2025年浙江宁波市第二医院招聘工作人员4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电子商务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 科技公司税务筹划与会计处理案例分析
- 电子商务的多元化运营模式解析
- 电子政务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 知识库助力商业竞争中的知识产权管理
- 新学期学校开学工作总结
- 2025至2030年中国互换性履带块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公司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
- 食品销售个人工作计划
- 2025湖北社会工作师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历史】2025年春季七下历史新教材课本答案大全(想一想、材料研读、读地图、课后活动)
- 2025中国烟草/中烟工业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造价咨询工作计划范本
- 关于谷爱凌的课件
- 《学写文学短评》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 《中药的性能》课件
-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管理规则培训
- GB/T 44569.1-2024土工合成材料内部节点强度的测定第1部分:土工格室
- 《传承非遗手艺》 教案 2024-2025学年湘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建筑总工程师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2025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