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200CCSA90 DB11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DB11/T2281—2024社区韧性评价导则Guidelinesforevaluationofcommunityresilience2024-06-28发布 2024-10-01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11/T2281—2024目 次前言 II引言 III范围 1规性用1术和1总原则 1评指标 2评方法 2评程序 3附录A规性)社韧性价表 6附录B规性)部定量标算17附录C资性)社韧性价20参考21IDB11/T2281—2024前 言本文按照GB/T1.1—2020《标化作导则 第部分标准文的结和起规则的起草。本文件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玉娟、陈震西、朱伟、于富才、周佩玲、王博、吴爱枝、文明、王亚飞、张浩、时德轶、刘博超、黄弘、肖丽妮、徐凤娇、王皖、陈卓、钟茂华、杨琳、张维、叶飞、李红旭、王巍。IIDB11/T2281—2024引 言为扎实推进北京市韧性城市建设,落实《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京办发〔2021〕27号)的工作要求,高质量完成“到2025年,韧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基本形成”的工作目标,开展社区韧性评价导则编制工作。通过社区韧性评价可以了解北京市社区韧性整体情况及社区空间、工程、管理和社会等四个维度的韧性现状,为韧性社区标准化评价提供技术支撑;同时通过社区韧性评价中的各维度韧性值计算、分析,及时发现社区韧性建设工作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有助于社区和相关部门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助力基层应急能力提升。IIIDB11/T2281—2024社区韧性评价导则范围本文件确立了社区韧性评价的总体原则,给出了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等信息。本文件适用于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等重大灾害影响的社区韧性评价活动。街道可参照执行。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5037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T20647.1和GB/T4094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社区community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人们所组成的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共同体。注: 在实际的韧性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根据评价需求确定具体的社区范围,一般对应于街道、社区等行政区范围。[来源:GB/T20647.1—2006,3.1,有修改]3.2社区韧性communityresilience社区在灾害环境中承受、适应和恢复的能力。3.3评价指标evaluationindicator反映社区韧性的要素。[来源:GB/T40947—2021,3.4,有修改]开展社区韧性评价坚持以下原则:1DB11/T2281—20244181。57A表1 社区性价级标二级标序号一级指标二级指标1社区空间韧性空间布局2防灾避难空间3社区工程韧性建筑工程4生命线工程5交通道路6社区管理韧性领导组织7工作组织8监测预警9风险评估10隐患排查与治理11应急预案体系12智慧化管理与改进13韧性社区管理及提升14社区社会韧性社会能力15社会救助与分担机制16社会参与准备17医疗救治能力18安全韧性能力培育果,以及实地调研、访问座谈、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取。B2DB11/T2281—2024AB、CDAA90分~100分,B76分~89分,C档取值60分~75分,D档取值60分以下。综合分值计算可采用三级指标等权重方法,也可采用变权重方法。各项三级指标得分按照等权重计算加权平均值,得到综合分值,计算见公式(1):························································(1)式中:P————in——选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重要性排序法、复杂度分析法等方法确定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将各级指标得分按照变权重计算加权平均值,得到综合分值,计算见公式(2):·········································(2)式中:P——社区韧性评价综合分值;N——一级指标数量;ωi——第i项一级指标权重;Ni——第i项一级指标下二级指标数量;ωij——第i项一级指标中的第j项二级指标权重;Nij——第i项一级指标中的第j项二级指标下三级指标数量;ωijk——第i项一级指标中的第j项二级指标中的第k项三级指标权重;Pijk——第i项一级指标中的第j项二级指标中的第k项三级指标评价分值。社区韧性评价流程包括:组建评价小组、制定评价方案、实施评价工作、形成评价报告等环节,见图1所示。3DB11/T2281—2024图1社区韧性评价流程5评价小组收集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4DB11/T2281—2024评价小组应按照附录A选取全部评价指标。对于存在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个别指标无法评价时,经评价小组讨论决定后,可将该项指标权重归零。评价小组按附录A中指标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获取评价所需数据。评价指标数据为参评社区统计周期内的最新数据。评价小组采取查阅资料、实地调研、访问座谈等手段,对获取数据的真实性及有效性进行审查。评价小组按照6.2对各三级指标项目打分,按照6.3计算社区韧性综合分值。根据评价实施的实际情况,评价小组可通过评价分数、文字描述和图表等方式描述评价结果,同时针对不足要素,提出改进建议,出具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具体格式见附录C。5DB11/T2281—2024附录A(规范性)社区韧性评价表社区韧性评价按表A.1的执行。表A.1社区韧性评价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价说明档级划分细则单位指标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备注ABCD函询反馈信息容积率(T1)评价区域内地上建筑总面积与土地面积的百分比。R1<0.50.5≤R1<11≤R1<2.5R1≥2.5%确定,计算参见附录B中定量B.1空间布局(S1)常住人口密度(T2)评价区域内常住人口数与土地总面积的比值。R2<0.20.2≤R2<0.40.4≤R2<0.6R2≥0.6万人/平方公里函询反馈信息确定,计算参见附录B中B.2定量(F1)重大危险源密度(T3)评价区域内重大危险源个数与区域总面积比值。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的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的单元。R3<0.040.04≤R3<0.080.08≤R3<0.12R3≥0.12个/平方公里函询反馈信息确定,计算参见附录B中B.3定量防灾避难人均地下掩蔽防灾空间面积(T4)评价区域内人防工程中属于人员掩蔽工程的场所总面积与常住人口总数的比值。R4≥1.31≤R4<1.30.5≤R4<1R4<0.5平方米/人函询反馈信息确定,计算参见附录B中B.4定量空间函询反馈信息(S2)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T5)评价区域内应急避难场所面积与常住人口总数的比值。R5≥2.11.8≤R5<2.11.5≤R5<1.8R5<1.5平方米/人确定,计算参见附录B中定量B.56DB11/T2281—2024表A.1社区韧性评价表(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价说明档级划分细则单位指标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备注ABCD函询反馈信息房龄结构(T6)评价区域内2001(含)年后建成房屋数量与房屋总数的百分比。R6≥6040≤R6<6030≤R6<40R6<30%确定,计算参见附录B中定量B.6函询反馈信息老旧小区占比(T7)评价区域内2000(含)年前建成小区的百分比。R7<2020≤R7<5050≤R7<80R7≥80%确定,计算参见附录B中定量B.7建筑工程(S3)高层建筑占比(T8)评价区域内高层住宅(大于等于10层)建筑数量与房屋总数的百分比。R8<3030≤R8<5050≤R8<60R8≥60%函询反馈信息确定,计算参见附录B中B.8定量函询反馈信社区建筑物抗震设防能力(T9)评价区域内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面积占建筑物总面积的百分比。R9≥9080≤R9<9070≤R9<80R9<70%息、实地调研、专家评价定量工程等方式确定韧性(F2)防火合格建筑物比例(T10)评价区域内符合GB55037《建筑防火通用规范》要求的建筑物数量占建筑物总数量的百分比。R10≥9080≤R10<9070≤R10<80R10<70%函询反馈信息、实地调研、专家评价等方式确定定量函询反馈信供电网络脆弱性(T11)评价区域内发生断电后,用户恢复供电的时间。R11<11≤R11<55≤R11<9R11≥9小时算、专家评价定量等方式确定生命线工程(S4)户年均停电时间(T12)评价区域内用户上一年度平均停电小时数。R12<11≤R12<33≤R12<5R12≥5小时/户函询反馈信息、实地调研等方式确定定量供水满足率(T13)评价区域内用户对供水(包括:生活、生态和生产)的满意度。R13≥9080≤R13<9070≤R13<80R13≤70%问卷调查获取定量7DB11/T2281—2024表A.1社区韧性评价表(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价说明档级划分细则单位指标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备注ABCD户年均停水函询反馈信时间评价区域内用户上一年度平均停水天数。R14<11≤R14<22≤R14<3R14≥3天/户息、实地调研定量(T14)等方式确定排污任务完成率(T15)评价区域内用户对排污是否影响日常生活的满意度。R15≥9080≤R15<9070≤R15<80R15≤70%问卷调查获取定量供暖系统流量满足程度(T16)评价区域内用户对供暖是否满足日常生活的满意度。R16≥9080≤R16<9070≤R16<80R16≤70%问卷调查获取定量5失效率(T17)评价区域内近5年内在单位管长(公里单位时间(年)内发生的燃气管道事故的平均数。R17<7.77.7≤R17<5.575.57≤R17<2.1R17≥2.110-4/年公里函询反馈信息、实地调研等方式确定。计算参见附录B中B.9定量3年一遇降雨管网充满度大于75%管道占3年一遇降雨下,评价区域内管网充满度大于75%管道的百分比。R18<1010≤R18<3030≤R18<50R18≥50%仿真计算获取定量比(T18)评价区域内人均道路面积(R19-1)和人均道路长度(R19-2)进行评价。人均道路面积(R19-1)按评价区域内已建成R19满足部 要R19满足如下任意1项要求:R19满足如下全部要R19满足如下任意1项要R19-1:平方米/人米/人函询反馈信交通人均道路密度(T19)道路面积与常住人口总数的百分比进行评价3。求:①R19-①R19-1≥13且1≤R19-2<1.5;求:①8≤R19-1<13;求:①R19-1<见附录B中定量道路人均道路长度(R19-2)按评价区域内已建成1≥13;②8≤R19-1<13且②1≤R19-2<1.58;B.10(S5)道路长度与常住人口总数的百分比进行评价。②R19-2≥1.5R19-2≥1.5②R19-2<1路网通达性(T20)评价区域内日常路网、消防通道的拥堵、通达情况。R20≥8070≤R20<8060≤R20<70R20<60%调查问卷获取定量8DB11/T2281—2024表A.1社区韧性评价表(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价说明档级划分细则单位指标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备注ABCD久水平(T21)评价区域内公路桥梁的稳定性、安全性。按如下标准评价:①国省干线公路新发现四、五类桥梁处治率100%;②区域内高速公路一、二类桥梁比例达95%以上;③区域内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一、二类桥梁比例达90%以上。满足全部要求满足要求中的2项满足要求中的1项不满足所有要求——函询反馈信息,实地调研,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取定性社区管理韧性(F3)领导组织(S6)领导机构(T22)评价区域韧性建设工作领导机构的构成。按如下标准评价:①有相关红头文件体现“一把手”或骨干层主持韧性社区的建设工作,并有相应的留存档案;②建立了跨界合作的领导机构,成员涵盖辖区内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及其负责人、人大代表、居民代表及志愿者等。满足全部要求满足①中要求,但不满足②中要求不满足第①中要求,但满足②中要求不满足所有要求——函询反馈信息、资料评阅和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得定性工作机构(T23)评价区域韧性建设工作机构建立情况。按如下标准评价:①是否成立了与安全韧性相关的工作机构,包括办公室和跨界合作的促进工作组;②工作机构的构成符合辖区实际情况的,并评价运行效率。满足①中的要求,同时②中评价为:工作机构运行效率高满足①中的要求,同时②中评价为:工作机构运行效率一般满足①中的要求,同时②中评价为:工作机构运行效率低不满足①中的要求——函询反馈信息、资料评阅和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得定性工作组织(S7)工作机制(T24)评价区域韧性建设工作机制的建设情况。按如下标准评价:①建立了完善的韧性建设信息共享、协同联动、社会力量参与、干部考核等工作机制;②与当地派出所、消防、医疗等机构建立了顺畅的应急联动机制。满足全部要求满足①中的要求,但不满足②中的要求不满足①中的要求,但满足②中的要求不满足所有要求——函询反馈信息、资料评阅和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得定性9DB11/T2281—2024表A.1社区韧性评价表(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价说明档级划分细则单位指标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备注ABCD评价区域内网格化程度达标率及事故满足①中的要求,但不满足②中的要求不满足①中的要求,但满足②中的要求处理情况。按如下标准评价:函询反馈信网格化程度(T25)①在评价区域内推进灾害事故风险隐100%;满足全部要求不满足所有要求——息、资料评阅和专家评价等定量②网格员发现的事故隐患处理率方式获得100%。公共区域监控覆盖率(T26)评价区域内按照规定在公共区域内所安装监控装置的覆盖率。R26≥9080≤R26<9050≤R26<80R26<50%函询反馈信息、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得定量函询反馈信监测预警(S8)水位报警装置安装率(T27)评价区域内在需要的场所安装水位报警装置的安装率。10090≤R27<10080≤R27<90R27<80%测、资料评阅和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得定量息覆盖率(T28)评价区域内预警信息覆盖全体居民的比率。10090≤R28<10080≤R28<90R28<80%函询反馈信息、资料评阅和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得定量评价区域内风险评估工作开展的规范满足①中的要求,但不满足②中的要求不满足①中的要求,但满足②中的要求风险评估(T29)性、及时性以及风险评估结果的应用情况。按如下标准评价:①按计划开展风险评估,至少每半年一次;满足全部要求不满足所有要求——资料评阅和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得定性风险②编制风险评估报告并及时更新。评估风险评估后形成的风险清单和风险地(S9)图的制作、管理的规范性。按如下标风险清单及风险地图(T30)准评价:①编制了风险清单;②制作了风险地图;满足全部要求同时满足①和②中的要求,但不满足③中的要求满足①和②要求中的一项不满足所有要求——资料评阅和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得定性③风险清单、风险地图制作规范、标识清晰、实用性强。10DB11/T2281—2024表A.1社区韧性评价表(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价说明档级划分细则单位指标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备注ABCD评价区域内隐患排查与治理机制。按函询反馈信息、资料评测、和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得如下标准评价:隐患排查与治理(T31)①有完善的隐患排查及管理制度;②按计划开展隐患辨识排查工作;满足全部要求满足要求中的3项满足要求中的2项不满足所有要求——定性③隐患监督检查计划执行率100%;④隐患整改完成率100%。评价区域内积水易涝点管理及洪水风函询反馈信积水易涝点治理(T32)险地图的管理情况。按如下标准评价:①有完善的积水易涝点管理措施;满足全部要求满足①中要求,但不满足②中要求不满足①中的要求,但满足②中的要求不满足所有要求——测、资料评阅和专家评价等定性②编制了洪涝风险图。方式获得函询反馈信地质灾害隐患评价区域在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了警隐患排查与治理(S10)标识设置率(T33)示标志或采取自动监测技术的灾害点位百分占比。10090≤R33<10080≤R33<90R33<80%测、资料评阅和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得定量评价区域内老旧房屋(使用年限较长,但并未达到拆除标准的房屋)抗函询反馈信老旧房屋加固工作(T34)震风险排查、鉴定和加固工作情况。按如下标准评价:①开展了老旧房屋抗震风险排查、鉴满足全部要求满足①中的要求,但不满足②中的要求——不满足所有要求——测、资料评阅和专家评价等定性定或加固工作;方式获得②工作记录完善、规范。评价区域内满足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函询反馈信测、资料评阅和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得,计算参见附录B.11的小区数量占区域内小区总数的百分电满足率(T35)比。满足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的小区按如下标准评价,应同时满足①和②:①安装率达到车与桩的比例为3:1;10090≤R35<10080≤R35<90R35<80%定量②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设置与管理符合要求。11DB11/T2281—2024表A.1社区韧性评价表(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价说明档级划分细则单位指标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备注ABCD消防设施配备率(T36)评价区域内合格消防设施的配备情况。10090≤R36<10080≤R36<90R36<80%函询反馈信息、现场实测和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得定量(S11)应急预案与演练(T37)评价应急预案及演练等完善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等。按如下标准评价:①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②应急预案适应区域特点,操作性强;③预案中明确小组分工、预警信息发布方式和渠道,以及明确应急避难场所分布、应急疏散路径等;④预案中明确所有人员联系方式以及结对帮扶责任分工,明确在社区封闭化管理后的特殊保障措施;⑤与上级政府预案与部门预案、街镇预案衔接;⑥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社区居民参与比例不低于演练总人数的30%。满足全部要求满足其中2项要求满足其中1项要求求——资料评阅和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得定性12DB11/T2281—2024应急物资(T38)评价区域内应急物资的储备、保管等能力。按如下标准评价:①建立了完善的区域应急物资储备体系;②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储备至少3天的应急抢险救援、应急照明、应急通信和生活救助等常用物资和装备,并做好日常管理维护和更新;③制定了完善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④与区域内及邻近超市、企业等合作开展救灾应急物资协议储备;⑤鼓励和引导居民家庭储备至少3天的必要应急物品,推广使用家庭应急包。满足全部要求满足其中2项要求满足其中1项要求求——现场实测、调查问卷、资料评阅和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得定性表A.1社区韧性评价表(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价说明档级划分细则单位指标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备注ABCD按如下标准评价:智慧化管理与改进(S12)高新技术应用(T39)①有完善的智慧化服务基础设施或推进计划;②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应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社区应急管理能力。满足全部要求满足其中1项要求满足中至少1项要求,但技术完成度不高求——现场实测、资料评阅和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得定性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平台(T40)按如下标准评价:①具有安全风险管理信息平台;②管理平台运行智慧化水平。满足全部要求满足①中要求,但②中要求评级为中满足①中要求,但②中要求评级为低不满足①中要求——现场实测、资料评阅和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得定性(S13)韧性计划(T41)按如下标准评价:①制定了韧性规划或提升计划;②规划内容涵盖目标、实施方案、韧性递增计划等内容。满足全部要求——满足①中要求,但不满足②中要求不满足①中要求——资料评阅和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得定性13DB11/T2281—2024按如下标准评价:韧性评估(T42)①每年定期对社区开展韧性情况评估;②开展韧性评估结果分析,并提出了满足全部要求——满足①中要求,但不满足②中要求不满足①中要求现场实测、资料评阅和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得定性韧性提升建议。评价区域内0-14岁青少年、65岁及函询反馈信息,人口抚养比(T43)以上老人等脆弱人群人数占常住人口R43<3030≤R43<4040≤R43<50R43≥50%计算参见附录B定量数的百分比。中B.12社区社会韧性社会能力残疾人口比(T44)评价区域内残疾人口数占常住人口总数百分比。R44<5.85.8≤R44<6.46.4≤R44<7.0R44≥7.0%函询反馈信息,计算参见附录B中B.13定量(F4)(S14)文化程度(T45)评价区域内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人口R45≥6050≤R45<6040≤R45<50R45<40%函询反馈信息,定量数量占就业人口总数的百分比。调查问卷获得掌握应急技能的居民比例(T46)评价区域内掌握应急技能的居民的百分比。R46≥6040≤R46<6020≤R46<40R46<20%调查问卷数据,计算参见附录B中B.14定量表A.1社区韧性评价表(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价说明档级划分细则单位指标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备注ABCD家庭应急能力(T47)评价区域内拥有各类灾害家庭应急包的家庭百分比。按如下标准评价:≥50%;≥50%。满足全部要求——满足其中1项要求均不满足要求%调查问卷数获得定量(S15)应急管理资金投入(T48)评价应急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情况。在应急管理方面有较多的经费投入,并严格管理和规范使用在应急管理方面有一定的经费投入,并严格管理和规范使用在应急管理方面有一定的经费投入,但管理和使用不规范在应急管理方面经费投入不足——函询反馈信息,资料评阅和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得定性14DB11/T2281—2024家庭财产保险或人身意外保险购买率(T49)评价区域内购买家庭财产保险或人身意外保险的家庭占所有家庭的百分比。R49≥7060≤R49<7050≤R49<60R49<50%调查问卷获得定量社会参与准备(S16)救援队伍及组织参与度(T50)按如下标准评价:①与邻近救援队伍建立联动机制;②引导至少5急管理工作;③引导至少3急管理工作;④引导至少1个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应急管理工作。满足①和②中的要求满足①和③中的要求满足①和④中的要求不满足所有要求——函询反馈信息,资料评阅和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得定性万人应急志愿者人数(T51)评价区域内应急志愿者的人数与常住人口总数的比值。R51≥75≤R51<73≤R51<5R51<3人/万人函询反馈信息,计算参见BB.15定量区域内企事业单位参与度(T52)按如下标准评价:①区域内学校、医院、工贸企业、商场等企事业单位组织,主动参与社区韧性建设相关活动;②企事业单位参与频次高。满足所有要求满足①中要求,但②中要求评价良好。满足①中要求,但②中要求评价一般。不满足①中要求。——资料评阅和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得定性表A.1社区韧性评价表(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价说明档级划分细则单位指标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备注ABCD(S17)万人医院数(T53)评价区域内二级及以上医院总数与常住人口的比值。R53≥10.6≤R53<10.3≤R53<0.6R53<0.3个/万人函询反馈信BB.16定量千人床位数(T54)评价区域内床位总数与常住人口数的比值。评价区域内床位总数为开放床位数量。R54≥54≤R54<52≤R54<4R54<2个/千人函询反馈信BB.17定量万人执业卫生技术人员数(T55)评价区域内每万名常住人口中执业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R55≥120100≤R55<12080≤R55<100R55<80人/万人函询反馈信BB.18定量15DB11/T2281—2024安全韧性能力培育(S18)工作情况(T56)按如下标准评价:①有科普宣教场地;②每年组织韧性科普宣教活动至少3次以上;③每年组织韧性科普宣教活动至少1次以上;④居民参与率25%以上。同时满足①、②和④中的要求同时满足①、③和④中的要求不满足①中要求,②、③、④中至少满足1项不满足所有要求——资料评阅、现场实测、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得定性培训情况(T57)按如下标准评价:①每年至少开展1次安全韧性能力培训活动;②每年定期发放社区和家庭应急指导手册。满足所有要求——满足其中1项要求不满足所有要求——资料评阅、现场实测、专家评价等方式获得定性16DB11/T2281—2024附录B(规范性)部分定量指标计算方法评价区域内地上建筑总面积与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按公式(B.1)计算。评价区域内常住人口数与土地总面积的比值。按公式(B.2)计算。评价区域内重大危险源个数与土地总面积的比值。按公式(B.3)计算。
(B.1)(B.2)(B.3)注:重大危险源包括长期或临时的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的单元。评价区域内人防工程中属于人员掩蔽工程的场所总面积与常住人口总数的比值。按公式(B.4)计算。评价区域内应急避难场所面积与常住人口总数的比值。按公式(B.5)计算。评价区域内2001年(含)后建成房屋建筑数量占房屋总数的百分比。按公式(B.6)计算。注:房屋建筑数量是指楼房栋数与平房区房屋数量之和,其中平房区房屋按照一户一栋来计算。评价区域内2000年(含)前建成小区数量占小区总数的百分比。按公式(B.7)计算。注:老旧小区是指于2000年以前建成,因为公共设施落后,影响到居民生活的住宅小区。被纳入到城镇棚改计划,改建、扩建的居民住宅以及居民自建房不属于老旧小区范畴。17DB11/T2281—2024评价区域内高层建筑数量占房屋总数的百分比。按公式(B.8)计算。 (B.8)注:高层建筑是指大于或等于10层的建筑为高层住宅。5评价区域内近5年内在单位管长(公里)、单位时间(年)内发生的燃气管道事故的平均数。按公式(B.9)计算。评价区域内人均道路面积和人均道路长度进行评价。按公式(B.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食堂泔水处理与环保设备销售合同2篇
- 2025年度电子商务平台承包招商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大棚租赁合同绿色环保附加条款3篇
- 2025年度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与管理合同集3篇
- 年度钴基及钴镍基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2025年暑期实习岗位劳动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专业舞台搭建租赁合同3篇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十二5.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 2025年度环保节能零星工程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合同4篇
- 2025年度现代农业示范区农资集成采购合同3篇
- 三年级上册语文作文课件-《我学会了……》(共15张PPT)-全国通用
- 气管切开病人的观察与护理【版直接用】课件
- 班组退场确认书(参考文本)
- 质量系统 GMP 实施指南
- 住房公积金缴存情况专项审计报告
- 猴痘病毒资料
- 《鼻部应用解剖》PPT课件
- 第二章 热力学基本定律
- 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Go for it七年级上册单词表
- 第一章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1
- 粉末丁腈橡胶使用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