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民族音乐背景研究的文献综述2100字】_第1页
【蒙古族民族音乐背景研究的文献综述2100字】_第2页
【蒙古族民族音乐背景研究的文献综述2100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蒙古族民族音乐背景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以东胡为族源的部落所使用的名称,后来逐渐吸收和融合了聚居于漠北地区的森林狩猎和草原游牧部落,发展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蒙古族自称mongol,意为“永恒之火”,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在族源关系方面,史学界普遍认为唐代的“蒙兀室韦”是蒙古人的直接祖先,而我国境内的大兴安岭山脉是蒙古民族的发祥之地。8世纪中叶,蒙古部族开始走出巍峨险峻的大兴安岭,来到广袤无垠的“三河之源”(以肯特山为中心的斡难河、克鲁伦河、土拉河,是优良的天然牧场),之前采集、狩猎的生产方式也逐渐被畜牧业生产方式所取代。长期的游牧生活方式,一方面锻造出蒙古民族英勇豪爽的品格,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系列与此相关的礼俗和禁忌。比如,蒙古人对老人有一套表示尊敬的礼俗,蒙古包内以西为尊,长辈或长者必须请坐于西面,长辈讲话时,晚辈不能乱插话。再比如,蒙古人视哈达为象征吉祥的礼品,在献哈达时,必须要将其折叠且双手捧举过头,折缝要朝向接受者,敬献后要请安。当然,这里只是契约了一般生活礼俗,诸如满月、婚嫁、祝寿等人生重要仪礼中都有与之相应的礼俗规定。蒙古族的禁忌内容很多,涉及到自然与生活的诸多方面。比如,蒙古人崇拜火,认为这是驱灾避邪的圣物。所以,禁忌在火炉上烘烤脚、鞋、袜子等,不得跨越或脚蹬炉灶,也不允许在炉灶上扔东西,更不能用刀子去挑火以及将刀子插入火中。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文字是在13世纪初在回鹘文字的基础上创制而成的,后来经过改革成为今天通用的蒙古文字。蒙古族自古信奉萨满教,随着社会变迁以及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日益加强,其宗教信仰也逐渐变得复杂,但萨满教在内蒙古东部的巴尔虎、科尔沁蒙古人的生活中至今仍有影响。蒙古族也有自己的节日和祭祀活动,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蒙语称“白节”)。蒙古人崇尚白色,认为它是纯洁、吉祥的象征。白节的时间与汉族的春节基本一致,除夕晚上通宵不灭灯,全家共进晚餐,晚辈要向长辈行拜年礼、敬新年酒。此外,还有马奶节、燃灯节、那达慕等庆典节日。祭祀活动也有很多,比如祭天、祭火、祭祖、祭敖包等等。蒙古族这一伟大的草原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蒙古族及其文化对中国甚至是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社会历史的发展总是会贯穿着文化之间的冲突与交融,蒙古族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一方面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另一方面它也在通过对其他民族有益成分的吸纳,来使自己的文化得以不断地丰富和壮大。蒙古族民歌作为蒙古族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蒙古族人们展示其美好生活愿景、抒发自身情感以及记录民族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向世人展现民族文化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秀兰(2019)研究指出蒙古族民歌主要起源于蒙古族祖祖辈辈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当中,经过长期的发展,其无论是表现手法还是艺术风格都已经非常成熟。对于蒙古族民歌而言,如果按照题材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叙事、狩猎、赞歌、牧歌、儿歌、礼仪风俗、思乡曲等等;如果依照体裁分类,则可以分为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两种。对于蒙古族民歌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对其特点进行重点阐述。首先,结构音阶。蒙古族民歌的结构音阶主要是以中国最为传统的民族调式体系为基础,在音阶方面,其主要是以不存在半音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微、羽)为主,在实际的演唱过程中,蒙古族民歌主要以羽和徵为主,其次为宫和商,角基本在蒙古族民歌中很少出现。其次,旋律线条。蒙古族民歌的旋律线条主要是以拱形线条和抛物线型为主。由于蒙古族民歌的音域较为宽广,因此,在实际的表现过程中,极进或者跳进的现象经常想出现,这也是蒙古族民歌中非常独特的一个特点。总结来说,对于蒙古族民歌而言,其主要的特点为:具有较强的曲调性和较弱的节奏性。任何乐种的演奏都离不开乐器,袁静芳(1999)在其著作中指出乐器是乐种展现本身艺术个性时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色彩基础,是社会功能的直接表现形式,是乐种物质构成中重要的基本要素之一。乐器的性能需要表演者通过演奏乐曲来表现,这就关系到乐器和乐曲、演奏者的问题。乐器是器乐合奏艺术特征的重要物质基础,能够呈现丰富的色彩,展现独特的地方风格。由于乐器的发展历史悠久,合奏乐队中有些乐器出自于本民族,而有些乐器更多的是从其他民族传入。蒙古族在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乐器的同时,将这些乐器逐渐演变成本民族的传统乐器。族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器乐艺术,李娜(2014)的研究按照乐器演奏方法及音响效果把蒙古族传统乐器分成弓弦类乐器、弹拨类乐器、吹管类乐器和打击类乐器四种。其中弓弦类乐器有:叶克勒、潮尔、马头琴、奚琴、四胡等;弹拨类乐器有:托布秀尔、火不思、三弦、扬琴、雅托噶等;吹管类乐器有:牧笛、冒顿·潮尔、海螺、大号(寺院)、唢呐(寺院)等;打击类乐器有:羊踝骨、萨满鼓、钹、立鼓(寺院)、手鼓(萨满)、皮鼓(图瓦)等。这些乐器是蒙古族传统乐器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广泛运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当中。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