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资料】押南通卷第14题 科学探究题(解析版)_第1页
【中考化学资料】押南通卷第14题 科学探究题(解析版)_第2页
【中考化学资料】押南通卷第14题 科学探究题(解析版)_第3页
【中考化学资料】押南通卷第14题 科学探究题(解析版)_第4页
【中考化学资料】押南通卷第14题 科学探究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化学资料】押南通卷第14题科学探究题(解析版)【中考化学资料】押南通卷第14题科学探究题(解析版)【中考化学资料】押南通卷第14题科学探究题(解析版)押南通卷第14题——科学探究题实验设计、化学实验实验操作、元素化合物知识,溶液,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等题号/年份2021202220232024年一模2024年考向预测T14考点金属与氧气反应;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酸的通性;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石墨的相关知识;应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相关现象;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测定;盐类参与的反应;常见几种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溶解时能量的变化;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碳酸根离子的验证;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2024年南通中考第14题是科学探究题,有难度一般的基础小题,也有难度较大的小题,整体得分率较低。可能考查考查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涉及元素化合物部分的知识。1.(2021·江苏南通卷·14T)某学习小组对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的产物进行探究。实验1甲同学将螺旋状铜丝灼烧至红热,冷却后观察到铜丝表面变为黑色,再伸入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中,黑色固体消失,溶液出现蓝色,将铜丝取出洗净;重复上述实验2~3次,溶液蓝色逐渐加深。【实验分析】灼烧铜丝生成黑色固体,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溶液变为蓝色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2乙同学将螺旋状铜丝灼烧至红热,迅速伸入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中有红色固体产生,将铜丝取出洗净;重复上述实验2~3次,红色固体逐渐增多,沉淀后滤出红色固体,滤液呈浅蓝色。【提出问题1】红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1】①Cu与O2在高于900℃时会反应生成红色的Cu2O。②Cu2O能与H2SO4发生反应:。③加热条件下,Cu2O能与H2反应生成Cu和H2O。【提出猜想】丙同学认为红色固体全部是Cu,不含Cu2O。【实验验证1】学习小组取经过干燥的红色固体,采用如图装置验证猜想。(1)仪器X的名称为。(2)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3)实验时,应先将产生的氢气通入装置C中,待,再开始加热。(4)实验中观察到(填实验现象),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丙同学猜想错误。【提出问题2】实验2中有稀硫酸存在的情况下,为什么红色固体中仍含有Cu2O?【查阅资料2】Cu2O与H2SO4反应的快慢与稀硫酸的浓度有关。稀硫酸的浓度越大,Cu2O与H2SO4反应越快。【实验验证2】请设计实验验证“稀硫酸的浓度越大,Cu2O与H2SO4反应越快”这一结论。简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和现象):。(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Cu2O、质量分数为5%和40%的稀硫酸)【问题解决】因实验2中稀硫酸浓度变小,Cu2O与H2SO4反应变慢,Cu2O没有完全反应,故红色固体中仍含有Cu2O。【答案】化合酒精灯干燥H2排净装置内空气D中白色固体变蓝取等质量的Cu2O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稀硫酸和40%的稀硫酸中观察,40%的稀硫酸溶液变蓝的速度明显高于5%的稀硫酸溶液【分析】对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的产物进行探究,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氧化铜会溶解到稀盐酸中,Cu与O2在高于900℃时会反应生成红色的Cu2O。有稀硫酸存在的情况下,Cu2O能与H2SO4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铜,但稀硫酸浓度变小,红色固体中仍含有Cu2O。【详解】[实验分析]铜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该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所以溶液变为蓝色。化学方程式为。故填:化合,。[实验验证1](1)仪器X的名称为酒精灯,故填:酒精灯。(2)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水,作为干燥剂,干燥H2,故填干燥H2。(3)实验时,应先将产生的氢气通入装置C中,排净装置内空气,因为氢气时可燃性气体,混有气体的氢气,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待排净装置内空气,再开始加热。故填:排净装置内空气。(4)若红色固体中有Cu2O,和氢气一起加热时,反应会生成铜和水,生成的水会使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所以可以观察到D中白色固体变蓝,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故填:D中白色固体变蓝。[实验验证2]取等质量的Cu2O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稀硫酸和40%的稀硫酸中观察,40%的稀硫酸溶液变蓝的速度明显高于5%的稀硫酸溶液,得出结论:稀硫酸的浓度越大,Cu2O与H2SO4反应越快。故填:取等质量的Cu2O分别加入等体积5%的稀硫酸和40%的稀硫酸中观察,40%的稀硫酸溶液变蓝的速度明显高于5%的稀硫酸溶液。【点睛】对铜丝在空气中灼烧后的产物进行探究,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探究其产物的组成。2.(2022·江苏南通卷·14T)近代以来,科学家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认识了水的组成。(1)1781年,普利斯特里用金属M与稀盐酸反应制得一定量的氢气,与空气混合后于密闭容器中引燃,冷却,收集到少量液体,后经证实为水。①M可能是锌、铜、银三种金属中的。②图1所示装置可作为制取H2的发生装置。用该装置实验时,装入药品前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2)1782年,拉瓦锡用纯净的氢气和氧气重复了前人的实验,并用图2所示装置进一步研究水的组成。他将收集到的水置于容器A中加热,使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空心铁管(EF),在出口处(K)收集全部生成的气体;冷却至室温,测得铁管质量增加。注:拉瓦锡实验中铁管内发生的反应:①通过拉瓦锡的实验,可以得出有关水的结论是(填字母)。a.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b.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②后经证实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拉瓦锡测得铁管增加的质量大于所收集到氢气质量的8倍,其原因可能是。(3)1800年,尼克尔森通过电解法进行水的分解实验,所得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约为1:2。在科学史的启示下,某兴趣小组向水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①用石墨作电极,这是利用了石墨的性。②用燃着的木条在管a尖嘴口检验生成的O2,可观察的现象是。③实验发现,相同时间内,管a与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均小于1:2。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电解过程中石墨会与氧气反应生成CO2。他们将管a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却未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对此,有同学猜想可能是NaOH溶液吸收了生成的CO2。请设计实验验证该同学的猜想,简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和现象)。【答案】(1)锌/Zn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a铁管质量增加部分缘于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3)导电木条燃烧更剧烈取少量电解后管a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C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猜想正确(其他合理答案均可)【详解】(1)①锌、铜、银三种金属中,只有锌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M是锌。故答案为:锌;②图1所示装置可作为制取H2的发生装置。用该装置实验时,装入药品前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①拉瓦锡实验中,反应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有铁、氧、氢,反应前也必须含有这三种元素,已知铁由铁元素组成,故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但是不能确定水分子的构成,故选:a;②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了氢气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故答案为:;(3)①用石墨作电极,这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故答案为:导电;②氧气具有助燃性,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剧烈。故答案为:木条燃烧更剧烈;③由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故可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入少量含有钙离子或钡离子的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来检验碳酸根离子的存在。故答案为:取少量电解后管a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C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猜想正确。3.(2023·江苏南通卷·14T)学习小组制取CO2和SO2,并探究其水溶液的性质。

Ⅰ.制取CO2和SO2在常温、气体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大约1体积CO2或40体积SO2。学习小组利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CO2和SO2。(1)利用该装置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SO2的理由是。Ⅱ.探究CO2和SO2水溶液的性质(3)在通风橱中分别向100mLH2O中通入CO2和SO2至饱和,用pH计测定饱和溶液pH,静置2h后,再次读取溶液pH。结果如下表所示。饱和溶液pH静置2h后溶液pHCO2水溶液3.944.12SO2水溶液0.880.79①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填字母)。A.搅拌

B.引流

C.蘸取溶液②静置2h后,CO2水溶液酸性(填“增强”或“减弱”)。③有同学根据溶液的pH认为CO2也是造成酸雨的重要因素。请判断该推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4)取静置后的SO2水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OH)2溶液,有沉淀产生。【提出问题】该沉淀是什么?【查阅资料】①SO2水溶液、BaSO3都能与O2发生氧化反应。②BaSO3和BaSO4都难溶于水。③BaSO3能溶于浓度较大的盐酸,BaSO4不溶于盐酸。【提出猜想】沉淀可能为BaSO4或BaSO4、BaSO3的混合物。【实验验证】请设计实验验证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简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和现象):。(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10%的盐酸)(5)煤燃烧排放的SO2可能导致酸雨。南通市2021年酸雨发生率为1.7%,比2020年减少1%。你了解的本地决策部门为降低SO2排放做出的举措有(写一条)。(6)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因地区地质而异。图2中河流受酸雨损害的程度较小的原因是。【答案】(1)(2)常温、气体压强为101kPa时,SO2在水中溶解度较大(3)C减弱不正确,常压下,空气中CO2的压强达不到101kPa,无法形成CO2的饱和溶液(4)向产生沉淀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的10%的盐酸,沉淀不消失(5)出台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减排;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扩大烟花爆竹禁放区域;淘汰旧标燃油机动车,推广新能源车等(6)河床中的CaCO3能与酸反应,降低河流酸性【详解】(1)图1装置中稀硫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产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利用此反应可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在常温、气体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溶解大约40体积SO2,SO2在水中溶解度较大,因此不能用排水法收集SO2;(3)①测定pH时,要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因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为蘸取溶液,故选C;②静置2h后,CO2水溶液的pH由3.94增大为4.12,pH增大,溶液酸性减弱;③常压下,空气中CO2的压强达不到101kPa,无法形成CO2的饱和溶液,因此CO2不是造成酸雨的重要因素;(4)BaSO3能溶于浓度较大的盐酸,BaSO4不溶于盐酸,因此向产生沉淀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的10%的盐酸,沉淀不消失,说明沉淀中一定含有BaSO4;(5)煤燃烧排放的SO2可能导致酸雨,因此为降低SO2排放,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减排;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扩大烟花爆竹禁放区域;淘汰旧标燃油机动车,推广新能源车等;(6)石灰石河床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能与酸反应,降低河流酸性,因此河流受酸雨损害的程度较小。1.(2024·江苏南通·一模)碳酸氢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盐,学习小组对其进行如图探究。I.探究碳酸氢钠的性质(1)室温下(20℃),向盛有0.5gNaHCO3的烧杯中加入10mL水,搅拌至完全溶解,测得溶液温度为18.5℃。由此可知,NaHCO3固体溶于水时热量。(2)取少量所配NaH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加入足量稀盐酸,振荡,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红色褪去。已知:①NaHCO3溶于水后,少量的HCO能同时发生如下变化:变化a:HCO+H2O→H2CO3+OH-,变化b:HCO→CO+H+。②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中H+和OH-数目的相对大小有关。常温下,当单位体积溶液中OH-的数目大于H+的数目时溶液的pH>7,反之pH<7。①NaHCO3溶液显(填“酸”“碱”或“中”)性;结合上述资料,从微观角度分析原因:。②溶液红色褪去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将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提出问题】NaHCO3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准备】①查阅资料:NaHCO3+NaOH=Na2CO3+H2O。②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NaHCO3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无明显变化溶液变浑浊加入C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变浑浊溶液变浑浊【实验验证】请完善下列实验方案,验证NaHCO3能与NaOH反应:取少量NaHCO3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实验方案包括操作和现象,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CaCl2溶液、稀盐酸、澄清石灰水)II.制备碳酸氢钠利用图1所示装置,通过反应NaCl+NH3+CO2+H2O=NaHCO3↓+NH4Cl制取NaHCO3(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将滤渣洗涤、低温烘干得NaHCO3。(4)烧杯中冰水的主要作用是。(5)过滤后,控制较低温度将滤渣烘干的原因可能是。【拓展延伸】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3所示。(6)已知: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则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吸收(2)碱碳酸氢钠溶于水后,发生变化a的HCO比发生变化b的HCO多,导致单位体积溶液中OH-的数目大于H+的数目HCl+NaHCO3=NaCl+H2O+CO2↑(3)让两者充分混合后,加入CaCl2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浑浊,产生白色沉淀,将反应后得到的液体过滤,取滤渣洗净后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4)保持低温,利于碳酸氢钠的析出(5)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6)Na2CO3+H2O+CO2=2NaHCO3【详解】(1)由开始的温度为20℃,完全溶解后测得溶液温度为18.5℃,可知NaHCO3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2)向配的NaH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NaHCO3溶液显碱性;由已知可知,碳酸氢钠溶液中单位体积溶液中OH-的数目大于H+的数目,这是因为碳酸氢钠溶于水后,发生变化a的比发生变化b的多,导致单位体积溶液中OH-的数目大于H+的数目。加入足量稀盐酸,振荡,观察溶液红色褪去是因为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不再显碱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HCO3=NaCl+H2O+CO2↑。(3)由查阅资料:NaHCO3+NaOH=Na2CO3+H2O可知,NaHCO3能与NaOH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所以要验证NaHCO3能与NaOH反应:可取少量NaHCO3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让两者充分混合后,加入CaCl2溶液,观察到溶液变浑浊,产生白色沉淀,将反应后得到的液体过滤,取滤渣洗净后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从而证明NaHCO3能与NaOH反应。(4)因为碳酸氢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烧杯中冰水的主要作用是保持低温,利于碳酸氢钠的析出。(5)因为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所以过滤后,要控制较低温度将滤渣烘干。(6)由pH的变化曲线及已知条件可知,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开始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后来是碳酸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钠,即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O+CO2=2NaHCO3。2.(2024·江苏南通·一模)某学校两课外化学兴趣小组分别以H2O2分解、金属与酸反应为例,探究不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I.第1组同学在常温下按照如表所示的方案完成H2O2分解的探究实验。实验编号温度(℃)反应物催化剂①2025mL3%H2O2溶液无②2025mL5%H2O2溶液无③2025mL5%H2O2溶液0.1gMnO2④2025mL5%H2O2溶液1~2滴FeCl3溶液⑤3025mL5%H2O2溶液_______(1)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同学甲在进行实验①和②时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过氧化氢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可采取的改进方法是。(2)同学乙进行实验②、③、④后,得出结论:MnO2与FeCl3均能加快H2O2的分解,且前者的催化效率更高。同学乙设计实验②的目的是。若继续用上述实验药品研究温度对H2O2分解快慢的影响,为了便于观察,表中实验⑤选择的催化剂是;理由是。(3)同学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进行定量分析,以生成20mL气体为准,其他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II.第2组同学用下列实验用品,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实验仪器:试管、烧杯、量筒、天平、秒表、酒精灯实验药品:铝片、铝粉、2%盐酸、20%盐酸、蒸馏水(4)利用所提供实验用品,可研究的化学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有温度、(写两个),通过(实验现象)判断反应的快慢。(5)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快慢的影响,写出实验步骤:(实验仪器和药品任选)。【答案】(1)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向反应物中加入等量同种催化剂(或升高相同温度)(2)空白对照实验氯化铁/FeCl3二氧化锰对双氧水的催化能力较强,反应速率较大,不利于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FeCl3作催化剂反应速率适中,有利于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3)锥形瓶产生20mL气体所需的时间(4)盐酸的浓度、铝的表面积产生气泡的快慢(5)在2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相同质量铝片,再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盐酸,将其中一支试管浸入盛有约40℃(或一定温度)的热水的烧杯中,另一支试管浸入盛有约5℃冷水的烧杯中,观察记录对比反应开始到停止所用的时间【详解】(1)实验①和②的浓度不同,则该实验的目的为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通常条件下H2O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便于比较,应在相同的条件下利用一个变量来比较,可向反应物中加入等量同种催化剂(或将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放在同一热水浴中,升高相同温度);(2)进行实验②、③、④后,得出结论:MnO2与FeCl3均能加快H2O2的分解,且前者的催化效率更高。同学乙设计实验②没有加入催化剂,目的是作为空白对照实验;若继续用上述实验药品研究温度对H2O2分解快慢的影响,变量是温度,其它条件保持相同,相同条件下,二氧化锰对双氧水的催化能力较强,反应速率较大,不利于观察反应速率的变化,氯化铁作催化剂反应速率适中,便于观察速率变化,所以表中实验⑤选择的催化剂是氧化铁;(3)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锥形瓶;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进行定量分析,以生成20mL气体为准,则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为测定产生20mL气体所需的时间;(4)①根据提供的药品可知,盐酸的浓度不同、铝的表面积不同,所以研究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盐酸的浓度和铝的表面积;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可通过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判断反应的快慢;(5)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要测定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只有温度不同时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所以设计步骤如下:在2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相同质量铝片,再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盐酸,将其中一支试管浸入盛有约40℃(或一定温度)的热水的烧杯中,另一支试管浸入盛有约5℃冷水的烧杯中,观察记录对比反应开始到停止所用的时间。3.(2023·江苏南通·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紫色石蕊滴入CuSO4溶液中,发现溶液变红。查阅资料后得知CuSO4溶液呈酸性。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展开了进一步探究。【实验探究一】CuSO4溶液与碳酸盐反应:向足量的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的CuSO4溶液,产生无色气体、绿色沉淀和无色溶液。(1)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气体为。(2)某同学经过滤、洗涤等操作后;分别获得绿色固体和无色溶液,并进行研究。查阅资料:常见绿色固体有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和碱式硫酸铜[Cu2(OH)2SO4],都不溶于水,但均能与酸反应。实验方案:

①该绿色固体的成分为。②步骤Ⅰ中用稀盐酸而不用稀硫酸的理由是。③取“足量的Na2CO3溶液和少量CuSO4溶液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产生大量气泡,再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最终溶液的溶质成分为。④写出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探究二】CuSO4溶液与金属Al反应:(3)将铝丝没入CuSO4溶液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没有出现红色物质,其原因是。

(4)用砂纸将铝丝表面打磨光亮,将其没入CuSO4溶液中,观察现象:①铝丝表面产生少量气泡,该气体是。24h后,铝丝表面出现少最红色物质,说明Al能与CuSO4溶液反应,但是反应较慢。查阅资料后获得:Cl-可以加快铝丝和其他物质的反应逸率。②铝丝周围溶液逐渐变成无色,铝丝以下溶液仍为蓝色,两层溶液界面清晰,从而可以得出密度:CuSO4溶液Al2(SO4)3溶液(填“>"或“<")。③请设计证明Cl-可以加快铝丝和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的实验(写出实验的操作、现象和对应的结论)(可供选用的药品:Al、CuSO4溶液和AlCl3溶液)【答案】(1)二氧化碳/CO2(2)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会引入硫酸根离子,对固体中硫酸根的检验产生干扰硝酸钠和硝酸铜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Na2SO4+CO2↑(3)铝丝表面有氧化铝薄膜,阻碍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4)氢气/H2>将两个打磨过的相同铝丝,分别没入两份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氯化铝溶液,观察到相同时间内,加入氯化铝的溶液中红色固体生成速率更快,则Cl-可以加快铝丝和硫酸铜的反应速率【详解】(1)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气体为二氧化碳。(2)①绿色固体加稀盐酸生成气体和无色溶液,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为二氧化碳,绿色固体含碳酸根离子,无色溶液加入氯化钡无白色沉淀,说明无硫酸根离子,故该绿色固体的成分为碱式碳酸铜②步骤Ⅰ中若用稀硫酸,则会引入硫酸根离子,对固体中硫酸根的检验产生干扰。③“足量的Na2CO3溶液和少量CuSO4溶液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生成二氧化碳,产生大量气泡,再滴入Ba(NO3)2溶液,生成硫酸钡,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最终溶液的溶质成分为硝酸钠和硝酸铜。④由以上分析知,碳酸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碱式碳酸铜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Na2SO4+CO2↑(3)将铝丝没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没有出现红色物质,其原因是:铝丝表面有氧化铝薄膜,阻碍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4)①由于CuSO4溶液呈酸性,铝丝和酸生成氢气,产生有少量气泡。②铝和硫酸铜溶液生成硫酸铝和铜,硫酸铝溶液为无色,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无色溶液在上,蓝色溶液在下,得出密度:CuSO4溶液>Al2(SO4)3溶液。③探究Cl-可否加快铝丝和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需控制其他条件不变,比较加入氯离子与无氯离子的反应速率。实验为:将两个打磨过的相同铝丝,分别没入两份相同的硫酸铜溶液中,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氯化铝溶液,观察到相同时间内,加入氯化铝的溶液中红色固体生成速率更快,则Cl-可以加快铝丝和硫酸铜的反应速率。4.(2023·江苏南通·一模)劳动实践课上同学们用草木灰(主要成分:碳酸钾)给农作物施肥。【提出问题】如何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查阅资料】1、常见草木灰含钾量(以碳酸钾表示)如下表:草木灰种类小灌木灰稻草灰小麦秆灰棉壳灰棉秆灰向日葵杆灰K2CO3(%)8.662.6320.2632.2816.4451.972、提取碳酸钾主要过程是:秸秆→草木灰→滤液→固体(1)表格中钾含量最高的草木灰是,同学们选用这种秸秆灰提取碳酸钾。【设计与实验】Ⅰ提取碳酸钾第一步:燃烧秸秆,收集草木灰,称取20.00g。第二步:用60℃水浸洗草木灰(如图1)并过滤,洗涤滤渣,合并滤液和洗涤液。第三步:蒸发结晶,烘干得到9.90g固体。(2)图1实验中,“水浴”的目的是。(3)根据图2,搅拌器转速控制在每分钟转,浸取时间为分钟,比较适宜。(4)“合并滤液和洗涤液”的目的是。Ⅱ测定碳酸钾含量取Ⅰ中所得固体6.60g按图3进行实验。(5)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6)装置C中使用球形干燥管的目的是。【数据与解释】(7)称量图3中反应前后烧杯和其中溶液的总质量,增重1.76g。计算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与表格中数据相比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填序号)。a.烧杯中溶液与空气接触

b.固体含有其它钾盐

c.固体含有氯化钠【反思与评价】(8)实验后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除了Na2CO3,还可能含有,并设计方案进行验证:。【答案】(1)向日葵杆灰(2)提供热量,维持浸洗草木灰水的温度(答案合理即可)(3)50020(4)将可能残留在液体里面的碳酸钾全部集中起来(答案合理即可)(5)夹紧锥形瓶两侧的胶皮管,由分液漏斗加水,若水不能顺利流下来,说明装置气密性好(答案合理即可)(6)防止液体倒吸入装置B中(答案合理即可)(7)41.4bc(8)NaOH向实验后的烧杯溶液里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待溶液中沉淀完全析出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实验后烧杯中所得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反之没有(答案合理即可)【详解】(1)根据表格可知,向日葵杆灰中碳酸钾的含量最高,故表格中钾含量最高的草木灰是向日葵杆灰。(2)由题干可知实验中“用60℃水浸洗草木灰”,用“水浴”加热可以提供热量且容易维持浸洗草木灰水的温度。(3)根据图2,比较四条钾浸取率曲线,可知同一时间下,搅拌器转速在500r/min时,钾浸取率较高,在20分钟的时候开始出现平缓的浸取率曲线,故搅拌器转速控制在每分钟500转,浸取时间为20分钟,比较适宜。(4)洗涤液中也会有部分碳酸钾溶解在其中,所以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目的是将可能残留在液体里面的碳酸钾全部集中起来。(5)夹紧锥形瓶两侧的胶皮管,由分液漏斗加水,若水不能顺利流下来,说明装置气密性好。(6)实验测定碳酸钾的含量,碳酸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二氧化碳和水,装置C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增重来确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装置B中应该为浓硫酸溶液,用来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为防止装置内气压减小,会导致液体倒吸到装置B中,所以使用球形干燥管。(7)称量图3中反应前后烧杯和其中溶液的总质量,增重1.76g,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实验一中20g草木灰烘干得到9.9g固体,实验二中取实验一中的烘干固体6.6g,设6.6g固体中碳酸钾的的质量为x,

解得x=5.52g提取出固体中含有碳酸钾的质量=,则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a、烧杯中溶液与空气接触,导致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导致碳酸钾质量分数偏大,不符合题意;b、固体含有其它钾盐,与硫酸不反应,导致碳酸钾质量分数偏低,符合题意;c、固体含有氯化钠,与硫酸不反应,导致碳酸钾质量分数偏低,符合题意;故选bc。(8)若氢氧化钠溶液过量,则烧杯中会有氢氧化钠剩余,所以实验后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除了Na2CO3,还可能含有NaOH;验证方案可为:向实验后的烧杯溶液里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待溶液中沉淀完全析出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实验后烧杯中所得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反之没有。5.(2024·江苏南通·一模)学习小组利用相关信息尝试制取氯气,并探究氯气水溶液的性质。I.常温下,氯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能溶于水,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图1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如下:,应选用图1中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常温下最好选用图1中的装置(填字母)来收集。(3)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药品时,应先加(选填“二氧化锰”“浓盐酸”)。II.为了探究HClO的漂白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图2)进行实验。【查阅资料】①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HClO是一种不稳定弱酸,名称叫次氯酸,仅存在于溶液中,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如石蕊、品红)褪色,有很强的漂白作用。③常用较高浓度的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4)完成实验记录表: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装置甲中干燥红色布条不褪色装置乙中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和水反应后的混合物具有漂白性(5)取实验后装置乙中的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可能观察到的先后现象是。(6)根据氯气与水反应,装置丙中吸收氯气后生成的盐为(填化学式)。(7)为了证明和水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具有漂白作用的成分仅是HClO,需要补做一个实验。简述实验过程(包括操作和现象):。【答案】(1)分液漏斗(2)BF(3)二氧化锰(4)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作用(5)石蕊试液先变红,变红的石蕊试液后褪色(6)NaCl、NaClO(7)在一个红色布条上滴加盐酸,布条无变化【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2)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属于固液加热型装置,因此选择B装置;氯气是有毒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氯气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可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故选F;(3)加药品时,应先加固体,再加液体,故先加二氧化锰;(4)装置甲中干燥红色布条不褪色,说明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作用;(5)装置乙中的溶液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的混合溶液,盐酸和次氯酸均显酸性,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次氯酸具有很强的漂白作用,可使石蕊褪色,故现象为石蕊试液先变红,变红的石蕊试液后褪色;(6)根据,生成的HCl和HClO分别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还有H2O,NaCl、NaClO均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7)在一个红色布条上滴加盐酸,布条无变化,就证明起漂白作用的物质仅是次氯酸;6.(2024·江苏苏州·一模)化学兴趣小组探究金属的性质时,将一段去除氧化膜的镁条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后又发现试管中有灰白色沉淀。I.灰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猜想】小彤认为灰白色沉淀为脱落的镁粉细颗粒。小宇认为由于反应后氯化镁的生成量偏多,灰白色沉淀为不能再溶解的氯化镁固体。【探究】(1)操作现象结论取少量灰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气泡冒出小彤猜想(填“正确”或“错误”)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小宇猜想错误Ⅱ.继续研究【查阅资料】①镁与水常温下可以缓慢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②足量的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溶液会经历从酸性到碱性且碱性逐步增强的过程,从而生成碱式氯化镁【Mg(OH)Cl】沉淀。碱式氯化镁受热易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探究】(2)取少量灰白色沉淀(填操作和现象),确定灰白色沉淀不是氢氧化镁。Ⅲ.灰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探究】进行了足量去除氧化膜的镁条与稀硫酸的反应,发现不出现灰白色沉淀。又取足量去除氧化膜的镁条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并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实验记录如下表。时间/min024812162024溶液pH2.05.87.48.69.39.810.010.0实验现象镁带溶解较快,产生大量气泡,无沉淀生成镁带缓慢溶解,气泡量减少,试管底部出现灰白色沉淀【分析】(3)灰白色沉淀产生和(填离子符号)有关。(4)溶液pH变化的规律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5)为保证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氢气,镁条的用量宜少不宜多。试计算2.4g镁与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最多可产生多少克氢气(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错误氯化镁没氯化镁继续溶解(2)加热,有气体生成(3)OH-(4)逐渐增大镁先与盐酸反应,溶液pH值升高;当盐酸反应完,pH值呈中性;接着镁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溶液pH值升高,呈碱性(5)设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答: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详解】(1)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取少量灰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气泡冒出,说明该沉淀不是镁粉,故小彤猜想错误;硝酸银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镁,取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硝酸银,没有沉淀生成,说明小宇猜想错误;(2)取少量灰白色沉淀,加热,有气体生成,可确定灰白色沉淀不是氢氧化镁;(3)随着溶液pH增大,试管底部逐渐出现灰白色沉淀,说明灰白色沉淀产生和OH-有关;(4)由图可知,溶液pH逐渐增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镁先与盐酸反应,溶液pH值升高;当盐酸反应完,pH值呈中性;接着镁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溶液pH值升高,呈碱性;(5)解析见答案。7.(2024·江苏苏州·一模)芬顿(Fenton)反应是一种利用过氧化氢分解产生自由基降解污染物的技术,常用于处理水体和大气中的污染物。I.传统“Fe2+-H2O2”体系(1)Fe2+在降解过程中起催化作用,反应前后和化学性质不变。为了探究Fenton法对有机污染物(p-CP)降解速率的影响因素,用一定浓度的H2O2溶液和FeSO4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测得有机污染物(p-CP)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编号H2O2溶液/mLFeSO4溶液/mL蒸馏水/mLpH温度/℃A1.53.510325B1.53.510340C3.53.58325D1.54.5X325E1.53.5101025(2)①对比A、B组实验可发现升高温度可以加快Fenton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的速率。分析图-1中对应的曲线,得到上述结论的依据为。②本实验中除温度、pH、H2O2溶液浓度外,还研究了对Fenton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速率的影响。实验D中的X的值是。③为测定不同时间内有机污染物的浓度,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降解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据上图中的信息,给出一种迅速停止反应的方法。Ⅱ.“纳米零价铁-H2O2”体系纳米零价铁粒径较小,比表面积较大,吸附性和反应活性较高,因此“纳米零价铁-H2O2”体系应用前景更广。(3)除去工业烟气中的NO:一定温度下,将H2O2溶液和稀盐酸雾化,再与烟气按一定比例混合,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纳米零价铁的反应装置。①除去NO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中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②此过程中,纳米零价铁除了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外,还具有的作用是。③NO脱除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温度高于120℃时,NO脱除率随温度升高呈现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4)除去废水中的金属离子:体系中纳米零价铁还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Cu2+和Zn2+,去除机理如图-3所示。①从微观角度分析,纳米零价铁去除Cu2+的过程可描述为。②当pH<3时,随pH减小,Cu2+和Zn2+去除率都会减小,原因是。【答案】(1)质量(2)其他条件都相同,当时间相同时,实验A中p-CP浓度比实验B中p-CP浓度大,实验B比实验A温度高,可说明升高温度可以加快Fenton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的速率硫酸亚铁溶液的浓度9将所取样品迅速加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使pH为10(3)氧元素和氮元素较高的反应活性双氧水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双氧水浓度降低(4)铁和铜离子反应生成铜和亚铁离子铁与H+反应【详解】(1)Fe2+在降解过程中起催化作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2)①对比A、B组实验可发现升高温度可以加快Fenton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的速率。分析图-1中对应的曲线,对比实验A和B的两条曲线,其他条件都相同,当时间相同时,实验A中p-CP浓度比实验B中p-CP浓度大,实验B比实验A温度高,可说明升高温度可以加快Fenton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的速率;②根据表格可知,本实验中除温度、pH、H2O2溶液浓度外,还研究了硫酸亚铁溶液的浓度对Fenton法降解有机污染物(p-CP)速率的影响;实验A为对照组,实验A和实验B对比是探究温度对降解速率的影响,实验A和实验C对比是探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对降解速率的影响;实验A和实验D对比是探究硫酸亚铁溶液浓度对降解速率的影响,实验A和实验E对比是探究pH对降解速率的影响,根据表格数据分析,所取溶液的总体积均为15mL,则X=15mL-1.5mL-4.5mL=9mL;③为测定不同时间内有机污染物的浓度,需在不同时间从反应器中取样,并使所取样品中的降解反应立即停止下来。根据上图中的信息,根据实验数据内容可以看出pH=10时,反应速率趋向于零,则可将所取样品迅速加入到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使pH为10,就可使样品中的降解反应立即停止下来;(3)①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反应物NO中氮元素为+2价,氧元素为-2价,反应后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1价,生成物硝酸中氢元素显+1价,氮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生成物水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故反应中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氮元素、氧元素;②纳米零价铁粒径较小,比表面积较大,吸附性和反应活性较高,此过程中,纳米零价铁除了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外,还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③双氧水的分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双氧水浓度降低,所以温度高于120℃时,NO脱除率随温度升高呈现下降趋势;(4)①从微观角度分析,纳米零价铁去除Cu2+的过程可描述为铁和铜离子反应生成铜和亚铁离子;②当pH<3时,溶液显酸性,随pH减小,铁与氢离子反应,导致Cu2+和Zn2+去除率减小。8.(2024·江苏苏州·一模)纳米零价铁在环保领域应用广泛。Ⅰ.制备纳米铁粉(1)已知氢气与菱铁矿(主要成分为)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得到铁、水及二氧化碳,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Ⅱ.探究所得固体成分【提出问题】氢气与碳酸亚铁反应后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查阅资料】①氢气具有还原性,能够冶炼金属。②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变为蓝色。【实验探究】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剩余固体成分(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探究,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回答下列问题。(2)猜想三为。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3)向装置中加入稀硫酸后,中产生气泡且溶液变为浅绿色,甲同学判断猜想一正确,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合理,理由是。(4)观察到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中(填实验现象),中固体变蓝。【实验结论】综上所述,猜想三正确。【反思交流】(5)若去掉装置,(填“能”或“不能”)证明固体中含有。Ⅲ.处理水体中的氮、磷(6)热处理后的纳米铁粉能够除去地下水中的磷元素,或者热处理纳米铁粉的除磷率以及如图2所示,分析:温度为时、(填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处理效果更好。(7)纳米铁粉能处理水体中的硝态氮。①在酸性条件下,纳米铁粉与反应生成和水,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中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②研究发现,废水中的溶解氧会对去除产生一定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有氧与无氧条件下的去除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分析时,有氧条件下的去除率低于无氧条件下的可能原因是。【答案】(1)(2)和吸收水分(3)与硫酸反应也会产生硫酸亚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4)黑色固体变红(5)不能(6)550酸性(7)铁、氮纳米铁粉和氧发生了反应【详解】(1)氢气与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得到铁、水及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根据得到的固体有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分;(3)铁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氢气,猜想一不合理,因为与硫酸反应也会产生硫酸亚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都会是浅绿色溶液和气体产生;(4)猜想三正确,固体有铁和,铁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氢气,与硫酸反应也会产生硫酸亚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中氢气和氧化铜反应产生铜和水,则黑色固体变红,产生的水使中固体变蓝;(5)E的作用是检验D中是否有氢气和氧化铜反应产生水,证明铁的存在;若去掉装置,不能证明固体中含有;(6)热处理后的纳米铁粉能够除去地下水中的磷元素,由图可知,在550℃时以及酸性条件下处理效果更好;(7)①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有,则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铁、氮;②如图3所示,时,有氧条件下的去除率低于无氧条件下的可能原因是有氧时,纳米铁粉和氧发生了反应,随着时间推移氧被消耗,则的去除率接近。9.(2024·江苏常州·一模)食品脱氧剂能通过化学反应除去密闭包装袋中的氧气,其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等。脱氧剂中通常会加入一定量的硅藻土,主要作用是吸附水众,同时疏松配料,使铁粉更易与氧气接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的脱氧剂展开如下探究。任务一:验证“食品脱氧剂”中含有铁粉、活性炭【进行实验】(1)请完善下面表格。步骤现象结论步骤1;用剪刀剪开脱氧剂,倒在白纸上,观察颜色,用磁铁去充分吸引脱氧剂中含有铁粉步骤2:取步骤1中剩下的黑色固体少许,放在坩埚中,坩埚上面盖一片内壁沾有石灰水的玻璃片,用电炉灼烧黑色粉末燃烧,石灰水变浑浊脱氧剂中含有活性炭粉【交流反思】(2)步骤2中用电炉灼烧而不用酒精灯灼烧的原因是。任务二:测定脱氧剂中铁粉的含量兴趣小组欲测定脱氧剂中铁粉的含量,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测定,已知氢气的密度为0.0899g/L。【进行实验】①称取一定质量的脱氧剂置于烧瓶中,并在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稀硫酸。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慢慢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关闭活塞。③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即为氢气的体积,从而计算出铁粉的含量。【分析交流】(3)同学们和老师-起对实验进行分析,认为进行实验时会有较大误差,其可能的原因是。【调整方案】(4)称取脱氧剂样品2.80g,置于烧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用电子天平进行称量,显示反应后总质量减少0.04g,计算该脱氧剂中铁粉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任务三:活性炭和氯化钠的用量对脱氧效果的影响【进行实验】室温下,利用5g铁粉和10滴水,改变活性炭和氯化钠的用量(见右表),用氧气传感器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变化,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编号铁粉/g活性炭/g氯化钠/g1501250.750350.751451.5155a2(5)以实验3作为对照标准,则a=。(6)结合图2,可以得到的结论是。通过此次项目式学习,同学们认识到,学好化学知识,用好化学知识,能真正认识世界。【答案】(1)部分黑色粉末被磁铁吸引(2)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无法确定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活性炭粉燃烧还是酒精燃烧生成的(3)加入的稀硫酸也占据了部分体积(4)反应后减少的质量为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04g解:设该脱氧剂中铁粉的质量分数为xx=40%答:该脱氧剂中铁粉的质量分数为40%(5)0.75(6)在铁粉、水、活性炭质量相同时,氯化钠用量在0、1、2g时,随着氯化钠用量增加,脱氧反应速率加快【详解】(1)铁粉是黑色的,且铁粉能被磁铁吸引,故用剪刀剪开脱氧剂,倒在白纸上,观察颜色,用磁铁去充分吸引,现象是:部分黑色粉末被磁铁吸引;(2)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法确定生成的二氧化碳是活性炭粉燃烧还是酒精燃烧生成的,故步骤2中用电炉灼烧而不用酒精灯灼烧;(3)由于加入的稀硫酸也占据了部分体积,所以测得的氢气的体积偏大,故进行实验时会有较大误差;(4)见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