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 1289-2016 激光治疗设备 眼科半导体激光光凝仪_第1页
YY 1289-2016 激光治疗设备 眼科半导体激光光凝仪_第2页
YY 1289-2016 激光治疗设备 眼科半导体激光光凝仪_第3页
YY 1289-2016 激光治疗设备 眼科半导体激光光凝仪_第4页
YY 1289-2016 激光治疗设备 眼科半导体激光光凝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YY1289—2016激光治疗设备眼科半导体激光光凝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I 3术语和定义 2 4 IYY1289—2016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1YY1289—2016激光治疗设备眼科半导体激光光凝仪本标准规定了以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的眼科激光光凝仪(以下简称光凝仪)的基本参数和产品组本标准适用于临床上对患者进行眼科半导体激光光凝手术治疗的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7247.1激光产品的安全第1部分:设备分类、要求GB9706.1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安全通用要求GB9706.20医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诊断和治疗激光设备安全专用要求GB/T14710医用电气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GB/T15313激光术语GB/T16886.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GB/T26599.1—2011激光和激光相关设备激光光束宽度、发散角和光束传输比的试验方法第1部分:无像散和简单像散光束YY0789—2010Q开关Nd:YAG激光眼科治疗机YY0844—2011激光治疗设备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3术语和定义GB/T15313、YY0789—2010及YY0844—2013.14产品组成a)半导体激光光源;b)控制系统;2YY1289—20165要求光束模式为基横模或多模(由制造商规定);制造商应给出治疗位置处光束横截面(或治疗位置处光斑)内光强分布特性。会聚角或发散角的允差应不超过士20%。5.1.4终端输出光斑直径d激光终端输出光斑直径d应符合制造商规定值,允差士20%。a)脉冲单次输出方式(见图1a)];b)脉冲持续输出方式(见图1b)];c)脉冲串单次输出方式(见图1c)];d)脉冲串间歇输出方式(见图1d)]。制造商应给出脉冲(或脉冲串)持续时间(脉冲宽度)ta和10%脉冲持续时间(10%脉冲宽度)t₁o重复频率的标称值及相应的允差。如上述脉冲参数可调,制造商应给出相应输出方式下各参数的标称值及其允差。允差均应不超过士20%。a)脉冲单次输出示意图3YY1289—2016b)脉冲持续输出示意图时间c)脉冲串单次输出示意图持续时间持续时间脉冲串可重复发射周期Td)脉冲串间歇输出示意图5.1.6终端输出功率(或能量)的控制连续输出的情况:制造商应规定终端输出最大功率值,允差应不超过±20%。脉冲输出的情况:制造商应规定脉冲(或脉冲串)终端输出最大能量值Q、Pso及P1o,允差应不超过制造商应规定功率/能量的调节方式:分档可调或连续可调方式,实测值与设定值偏差应不超过4YY1289—2016终端输出功率(或能量)不稳定度应不超过士10%。终端输出功率(或能量)复现性应不超过±10%。瞄准光功率应不大于1mW。5.3传输和/或观察系统的性能5.4接触人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如仪器包含有和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材料,应根据GB/T16886.1的原则和要求进行生物安全5.5外观5.5.2文字和标记应清晰可见。5.6安全要求5.7环境适应性应符合GB/T14710的要求;制造商应给出具体试验条件和检验项目。但各试验项目的“最后检6试验方法5YY1289—2016使用光束质量分析仪器或相关原理的仪器对光束模式进行测量。当规定为多模时,可不进行测量。使用光斑分析仪器测量治疗位置光斑横截面内光强的分布特征,结果应符合5.1.2的要求。6.1.3光束会聚角或发散角6.1.3.1会聚角的测量按照YY0789—2010中5.2.6的方法进行测量,结果应符合5.1.3的要求。图2激光输出光束发散角测量原理示意图6.1.3.2发散角的测量如图2,确定光束焦平面D,在激光输出端面A和光束焦平面D之间距离焦平面L₁处取平面C,距离焦平面(L₁十L₂)处取平面B。在平面B和平面C处的激光光轴上,用CCD法或可变光阑法等方法测出以1/e²定义的光束直径dg和dc,按式(1)计算激光输出光束发散角日:光束发散角;dp——在平面B处的激光光轴上的光束直径;dc——在平面C处的激光光轴上的光束直径;L₂——激光输出端面C和光束焦平面D之间距离。也可按GB/T26599.1—2011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结果应符合5.1.3的要求。…………6.1.4终端输出光斑直径d6.1.4.1光束会聚的情况按照YY0789—2010中5.2.7的方法进行测量,结果应符合5.1.4的要求。6.1.4.2光束发散的情况如6.1.3.2测量,得⊙、L₁、L₂、dg和dc。6对于光束发散的情况按式(2)计算终端输出光斑直径d:式中:d——终端输出光斑直径;ds——在平面B处的激光光轴上的光束直径;L₁——激光输出端面A和光束焦平面D之间距离;L₂——激光输出端面C和光束焦平面D之间距离;——光束发散角。也可按GB/T26599.1—2011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结果应符合5.1.4的规定。………6.1.5脉冲特性用光电探头和示波器进行试验并记录输出波形:检查光凝仪的脉冲输出方式,结果应符合5.1.5的要求。对于脉冲输出:读取单脉冲输出波形的半峰值宽度ta、10%峰值宽度t₁o以及脉冲的重复频率并计算误差,结果应符合5.2.5的要求。对于脉冲串输出:读取其中以最短时间间隔发射激光脉冲串的输出包络的半峰值宽度th、10%峰值宽度t₁o。读取最短重复发射包络之间的时间隔(周期)T,发射脉冲串的最大重复频率为Rp=1/T,并计算误差,结果应符合5.1.5的要求。注:如脉冲的时间参数、重复频率可调,应对可调选项分别进行测量。6.1.6终端输出功率(或能量)的控制6.1.6.1最大输出功率(或能量)按使用手册操作,开机后,选择最大输出功率(或能量),经预热稳定后,用激光功率(或能量)计测量光凝仪终端输出功率(或能量),10min内连续观察功率(或能量)波动,注意记录每次波动的峰值,取其中最大值,即为最大输出功率(或能量)。对于脉冲和脉冲串输出的情况,根据式(3)、式(4)计算得到P₅₀及P₁0。结果应符合5.1.6.1的要求。式中:P₅o——50%脉冲功率;Ts₀——50%脉冲持续时间;P10——10%脉冲功率;Q——脉冲能量;T10——10%脉冲持续时间。6.1.6.2功率(或能量)设定应符合5.1.6.2的要求。76.1.7终端输出功率(或能量)不稳定度在功率(或能量)额定值点和最小值点进行测量。被测样机稳定输出后,每隔1min用激光功率(或能量)计测量终端输出功率(或能量)值P,共10次,找出P;(i=1,2,3……,10)中的最大值Pmax与最小值Pmin,按式(5)求出功率(或能量)不稳定度S.:…………(5)式中:Pmax——10次测量值P;(i=1,2,3,4,5,6,7,8,9,10)Pmin———10次测量值P:(i=1,2,3,4,5,6,7,8,9,10)其结果应符合5.1.7的要求。6.1.8终端输出功率(或能量)复现性在功率(或能量)额定值点和最小值点进行测量。被测样机稳定输出后,用激光功率(或能量)计测量激光终端输出功率(或能量)P:;关闭被测样机电源后,再开机使其工作于原工作状态,用激光功率(或能量)计重新测量激光终端输出功率(或能量)。如此重复5次,得5次测量值P:(i=1,2,3,4,5)。按式(6)计算输出激光功率/能量复现性Rp:…………式中:Pmax——5次测量值P₁(i=1,2,3,4,5)Pmin—5次测量值P(i=1,2,3,4,5)结果应符合5.1.8的要求。中最大值;中最小值。6.2瞄准光的性能要求6.2.1瞄准光波长使用激光波长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结果应符合5.2.1的要求。6.2.2瞄准光功率使用激光功率计进行测量,结果应符合5.2.2的要求。6.3传输和/或观察系统的性能按照制造商规定方法、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方法检验,结果应符合5.3的要求。6.4接触人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按GB/T16886.1的规定的方法,评价相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应符合5.4要求。手感及目测检查,结果应符合5.5的要求。6.6安全要求按照GB9706.1、GB9706.20、GB7247.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其结果应符合5.6的要求。8YY1289—20166.7环境适应性按照GB/T14710规定的方法和制造商的具体试验条件和检验项目进行检验,其结果应符合5.7的要求。7检验规则光凝仪由制造商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并附合格证方可出厂。7.2检验类型7.4型式检验a)医疗器械注册检验时;c)停产一年以上再恢复生产时;d)国家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其余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台。7.4.3国家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