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一中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0D/11/wKhkFmanBeyAJ8lmAALv1Nd0yEU937.jpg)
![2025届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一中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0D/11/wKhkFmanBeyAJ8lmAALv1Nd0yEU9372.jpg)
![2025届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一中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0D/11/wKhkFmanBeyAJ8lmAALv1Nd0yEU9373.jpg)
![2025届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一中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0D/11/wKhkFmanBeyAJ8lmAALv1Nd0yEU9374.jpg)
![2025届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一中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M02/0D/11/wKhkFmanBeyAJ8lmAALv1Nd0yEU93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一中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9年7月以来,澳大利亚多地林火肆虐,过火面积超过1000万公顷。持续数月的大火,已造成包括澳大利亚国宝考拉在内的超过10亿只野生动物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受灾的考拉应采取就地保护的措施B.单位面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价值最高的是森林C.火灾会改变当地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火灾过后地区进行的是次生演替,很快能恢复到原来的生态系统2.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的脂质能够与糖类结合B.细胞中的脂质不会含有氮元素C.细胞膜上糖类与蛋白质的结合物具有识别作用D.细胞中的糖类不能作为人体的直接能源物质3.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色素是因为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B.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检验是因为蛋白质在碱性环境中与Cu2+显色C.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是因为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D.土壤中小动物的采集是利用其具有避光、趋湿、避热等特点4.下列与微生物有关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中,探究无氧呼吸的装置需要连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后再封口放置一段时间B.“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与“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实验中,对照组均存在微生物,实验组均不存在C.“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需要先将盖玻片盖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再将培养液滴在盖玻片的边缘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均需采用细菌培养技术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5.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雌雄异体的生物都具有性染色体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参与性别控制C.具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一定是雌性D.果蝇的所有细胞理论上均含性染色体6.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会产生过量的神经元,只有能接受到足量靶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下来,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从而保证神经元与所支配的靶细胞数量相适应,实现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的准确调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量神经元的调整通过细胞凋亡过程实现B.神经元与靶细胞间可通过化学信号进行双向信息传递C.神经元凋亡后被吞噬细胞清除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D.神经元的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研究发现,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与分离依赖于染色单体之间的粘连。动物细胞内存在有一种SGO蛋白,对细胞分裂有调控作用,其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点位置,在染色体的其他位置也有分布,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的变化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主要是______,该过程发生的时期是______。(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会产生水解酶将粘连蛋白分解,而染色体上的其他蛋白质不受影响,这种酶在有丝分裂中期已经开始大量起作用,而各着丝点却要到后期才几乎同时断裂。据图推测,SGO蛋白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主要是______,如果阻断正在分裂的动物体细胞内SGO蛋白的合成,细胞最可能出现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______。(3)与图1相比,图2中粘连蛋白还具有________的功能。某基因型为AaBbCc的雄性动物,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正常情况下,产生精子的基因型最多有______种。如果在联会时期之前破坏粘连蛋白,则产生的配子中,基因型为ABC的比例会______。8.(10分)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激素,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如图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CRH”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其分泌受到图中__________物质的调节。(2)从应激刺激到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过程属于__________调节,腺垂体能接受CRH的调节是因为__________。(3)氢化可地松是糖皮质类激素,具有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异体蛋白注射到大鼠足跖内,可在短时间内引起组织的急性炎症,炎症部位明显肿胀,体积增大。现有可供小鼠注射的生理盐水、一定浓度的氢化可地松溶液、蛋清等试剂,为验证氢化可地松的抗炎作用,请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时,引起突触前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位产生_______。(2)图中兴奋引发的突触传递过程①→④中,信号传递方式是_______。(3)为证明细胞内Ca2+浓度可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量,有同学提出以下的实验思路:施加能使Ca2+通道关闭的阻断剂,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再在该实验体系中适度增加细胞外液中的Ca2+浓度,然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该实验思路是否可行?说明理由_______。10.(10分)RuBisCo普遍分布于玉米、大豆等植物的叶绿体中,它是光呼吸(细胞在有光、高O2、低CO2情况下发生的生化反应)中不可缺少的加氧酶,也是卡尔文循环中固定CO2最关键的羧化酶。RuBisCo能以五碳化合物(RuBP)为底物,在CO2/O2值高时,使其结合CO2发生羧化,在CO2/O2值低时,使其结合O2发生氧化,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1)玉米、大豆等植物的叶片中消耗O2的场所有___________。从能量代谢的角度看,光呼吸和有氧呼吸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2)科研人员利用大豆来探究光呼吸抑制剂亚硫酸氢钠的增产效果①亚硫酸氢钠可通过改变二碳化合物(乙醇酸)氧化酶的___________来抑制该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光呼吸的进行。另外,亚硫酸氢钠还能促进色素对光能的捕捉,从而促进___________的进行。②为探究亚硫酸氢钠使大豆增产的适宜浓度,一般要先做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③喷施适宜浓度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后,大豆单位时间内释放氧气的量较喷施前___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11.(15分)阿尔茨海默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科研人员为了探究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案,进行了如下研究。(1)研究发现,患者脑部的神经元数量及神经元之间的_____(结构)明显减少。进一步研究证实这是由于神经元_____(填“胞体”、“树突”或“轴突”)内的核糖体上合成的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积累而引发细胞损伤导致。科研人员推断这种异常积累可能与_____Aβ的酶C表达量下降有关。(2)科研人员提取正常人和患者的神经元DNA,对酶C基因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完全一致,说明酶C基因表达量的改变不是_____导致。(3)科研人员分别提取正常人和患者神经元的酶C基因启动子的DNA片段,再分别用具有相同识别序列(CCGG)的HpaⅡ和MspⅠ酶切(但HpaⅡ不能切割甲基化的胞嘧啶)。结果显示正常人该DNA片段用Msp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数目与用HpaⅡ切割后产生的片段数目的差值_____(大于/小于)患者的相应差值,说明患者细胞中酶C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更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
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类型项目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时间经历的时间漫长经历的时间短影响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冰川泥、火山岩上的演替火灾后的草原、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详解】A、由于栖息地遭受火灾,因此对受灾的考拉应采取迁地保护的措施,A错误;B、物种多样性直接对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起主要作用,而森林与其他生态系统相比,物种多样性未必是最高的,故单位面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价值最高的未必是森林,B错误;C、火灾作为自然因素,改变了当地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正确;D、火灾过后地区进行的是次生演替,与初生演替相比演替的速度快,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会发生变化,故未必是原来的生态系统,D错误。故选C。2、B【解析】
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功能分类化学本质分类功能储藏脂类脂肪储藏能量,缓冲压力,减少摩擦,保温作用结构脂类磷脂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的重要成份调节脂类固醇胆固醇细胞膜的重要成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及雌性动物的性周期维生素D促进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调节钙磷的平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是可以流动的;(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3)在细胞膜的外表,少数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详解】A、细胞膜中的脂质可以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脂,A正确;B、磷脂含有氮元素,B错误;C、糖类与蛋白质的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C正确;D、人体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D正确。故选B。3、C【解析】
色素分离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将叶绿体中不同的色素分离开来;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应先加1ml0.1g/mL的NaOH溶液,造成碱性环境,再滴加3-4滴0.01g/mL的CuSO4溶液。【详解】A、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色素是因为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光合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扩散得快,A正确;B、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原理为蛋白质中的肽键在碱性环境中与Cu2+显紫色,B正确;C、细胞壁属于全透性的,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原因是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C错误;D、利用土壤小动物的避光避热趋湿性,可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装置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D正确。故选C。【点睛】对于教材常见实验的实验原理、方法及步骤,应注意日常学习的积累总结。4、C【解析】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中,为保证是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需要将装置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然后在连接盛有石灰水的锥形瓶进行检测。实验组是指施加自变量的一组,对照组往往是指自然状态下的生长情况。【详解】“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中,探究无氧呼吸的装置需要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再连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以保证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是无氧呼吸的产物,A错误;“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实验中,对照组的土壤不作处理,而实验组的土壤需灭菌处理,以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而“探究土壤中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实验中,实验组是有微生物的土壤浸出液加淀粉,对照组是等量的蒸馏水(不含土壤微生物)加淀粉,B错误;“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需要先将盖玻片盖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再将培养液滴在盖玻片的边缘,C正确;“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需采用细菌培养技术,不需要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需采用细菌培养技术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D错误。
故选C。5、D【解析】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直接的关系,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鸟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详解】A、多数雌雄异体的生物都具有性染色体,而有些由环境条件决定性别,如大多数龟类无性染色体,其性别决定与温度有关,A错误;B、性染色体上有的基因参与性别控制,有的与性别决定无关,如色盲基因等,B错误;C、具同型性染色体的生物不一定是雌性,如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同型性染色体为雄性,C错误;D、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理论上果蝇的所有细胞均含性染色体,D正确。故选D。6、C【解析】
该题属于信息题,神经元会过量产生但只有部分细胞“接受到足量靶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下来,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表明有的细胞会死亡,而这种情况属于人体发育过程中正常存在的细胞凋亡过程。【详解】A、未接受足量靶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最终会死亡,而这是生物体正常发育中存在的生理现象,应该是细胞凋亡,A正确;B、靶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的可以作用于相关的神经元,后续神经元产生的神经递质可以作用于靶细胞,这是双向信息传递,B正确;C、吞噬细胞吞噬细胞的凋亡的神经元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D、凋亡是细胞的编程性死亡,是在凋亡基因的控制之下完成的,也受环境的作用,D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有丝分裂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保护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破坏染色体(数目)变异连接同源染色体内的非姐妹染色单体(或促进交叉互换)8减少【解析】
分析图1:图一表示着丝点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该过程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分析图2:图二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详解】(1)图1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称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该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会产生水解酶将粘连蛋白分解,而染色体上的其他蛋白质不受影响,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水解酶将粘连蛋白分解,但这种酶在有丝分裂中期已经开始大量起作用,而各着丝点却要到后期才几乎同时断裂,再结合图可推知SGO蛋白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主要是保护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破坏;如果阻断正在分裂的动物体细胞内SGO蛋白的合成,则粘连蛋白将被水解酶破坏,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3)与图1相比,图2中粘连蛋白还具有连接同源染色体内的非姐妹染色单体(或促进交叉互换)
的功能。图中含有3对等位基因,但A/a和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基因型为AaBbCc的精原细胞,不发生交叉互换时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有4种,但粘连蛋白可导致同源染色体内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因此产生精细胞的基因型最多有8种;由于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因此在四分体时期之前破坏粘连蛋白,则产生基因型为ABC配子的比例减少。【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根据图中染色体行为特征判断其所处的时期;能结合图中和题中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有一定难度。8、促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糖皮质激素(神经递质)神经—体液腺垂体细胞表面存在与CRH结合的特异性受体实验思路:选取两组大小与生理状况一致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和一定浓度的氢化可地松溶液,一段时间后,向两组小鼠的足跖内注射等量的蛋清溶液,随后观察两组小鼠足跖的肿胀情况。实验结果:注射一定浓度的氢化可地松溶液的小鼠足跖肿胀情况小于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解析】
据图分析:下丘脑是内分泌调节的枢纽。下丘脑可以分泌相关的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相关的促激素作用于相应的内分泌腺,促进内分泌腺分泌相应的激素。同时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影响二者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激素。【详解】(1)由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可知,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属于分级调节,其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的调控,故可判断下丘脑分泌的CRH是促糖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糖皮质激素,促糖皮质激素最终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图中信息提示糖皮质激素可通过长反馈来调节下丘脑的分泌,ACTH可通过短反馈来调节下丘脑的分泌。所以CRH的分泌受到图中ACTH、糖皮质激素(神经递质)等物质的调节。(2)应激刺激产生的兴奋通过反射弧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相关激素(CRH)调控垂体的分泌,垂体分泌的激素调控肾上腺皮质的分泌,这一过程为神经—体液调节。下丘脑分泌的CRH可作用于腺垂体,是因为腺垂体细胞的表面有与CRH结合的特异性受体。(3)该实验属于验证性实验,需明确实验的原理:氢化可地松是糖皮质类激素,具有快速、强大而非特异性的抗炎作用;异体蛋白属于抗原,可引起机体短时间内发生急性炎症,炎症部位明显肿胀。非特异性免疫在抗原入侵时发挥作用,故应在注射抗原前注射氢化可地松溶液,使实验鼠获得非特异性的抗炎能力,在此基础上再注射异体蛋白,观察比较不同组别炎症部位的肿胀情况,所以实验思路为:取两组大小与生理状况一致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和一定浓度的氢化可地松溶液,一段时间后,向两组小鼠的足跖内注射等量的蛋清溶液,随后观察两组小鼠足跖的肿胀情况。实验结果:注射一定浓度的氢化可地松溶液的小鼠足跖肿胀情况小于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点睛】本题考查了激素的分级调节、免疫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9、电位差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不可行,Ca2+通道阻断剂存在的条件下,增加细胞外液的Ca2+浓度无法改变细胞内的Ca2+浓度,神经递质的释放量不会变化【解析】
分析图可知,冲动传到突触前膜,触发前膜中的Ca2+通道开放,一定量的Ca2+顺浓度梯度流入突触小体,在Ca2+的作用下一定数量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将神经递质外排到突触间隙,此过程为胞吐。被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触发受体改变构型,Na+通道开放,使Na+内流,导致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为电信号,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详解】(1)当兴奋传导到突触前膜时,引起突触前膜Na+通道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2)图中①→④为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突触传递的过程,因此信号传递方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施加Ca2+通道阻断剂后,刺激突触前神经细胞,检测神经递质的释放量,能够反应细胞内Ca2+浓度较低时对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在Ca2+通道阻断剂存在的条件下,增加细胞外液的Ca2+浓度无法改变细胞内的Ca2+浓度,不能反映细胞内Ca2+浓度较高时对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因此实验方案不可行。【点睛】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求识记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知识,通过分析题图准确作答。10、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光呼吸消耗ATP(能量),有氧呼吸产生ATP(能量)空间结构光反应(光合作用)为进一步的实验探究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避免盲目开展实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增多光能利用增加,水的光解加快;亚硫酸氢钠通过抑制乙醇酸氧化酶的活性,进而抑制了光呼吸进行【解析】
由题意可知,RuBisCo既可以催化二氧化碳的固定,又可以催化光呼吸过程。【详解】(1)玉米、大豆等植物通过有氧呼吸消耗氧气的场所是线粒体,通过光呼吸消耗氧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由图可知,光呼吸消耗ATP,故从能量代谢的角度看,光呼吸和有氧呼吸最大的区别是光呼吸消耗ATP,有氧呼吸产生ATP。(2)①二碳化合物氧化酶在光呼吸中发挥作用,亚硫酸氢钠可通过改变二碳化合物氧化酶的空间结构来抑制该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光呼吸的进行。另外,亚硫酸氢钠还能促进色素对光能的捕捉,进而通过促进光反应的进行而提高光合作用强度。②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探究条件,还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③喷施适宜浓度的亚硫酸氢钠溶液后,光能利用增加,水的光解加快;亚硫酸氢钠通过抑制乙醇酸氧化酶的活性,进而抑制了光呼吸进行,故大豆单位时间内释放氧气的量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居家养老服务合同范本
- 商业合作保密合同
- 知识产权许可合同书范本
- 维修工程合同范本
- 版权交易平台服务合同
- 无人驾驶船舶技术革新与航运未来
- 我国合同法203条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是
- 基于IB-LBM的超椭球形颗粒曳力和传热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 公共就业服务职业规划与职业生涯发展考核试卷
-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 2024至2030年中国女装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7.1.2 直观图的画法-【中职专用】高一数学教材配套课件(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下册)
- 皮肤癣菌病的分子诊断工具
- SL+575-2012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 SYT 6968-2021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水平定向钻穿越设计规范-PDF解密
- 人美版初中美术知识点汇总八年级全册
- 迅雷网盘最最最全影视资源-持续更新7.26
- 普通话培训班合作协议书
- 《西方思想经典》课件
- 中医诊疗设备种类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