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575.2-1999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2部分:视野与视区划分_第1页
DL∕T 575.2-1999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2部分:视野与视区划分_第2页
DL∕T 575.2-1999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2部分:视野与视区划分_第3页
DL∕T 575.2-1999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2部分:视野与视区划分_第4页
DL∕T 575.2-1999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第2部分:视野与视区划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L/T575.21999本标准系参考国内外人机工程标准化成果(见附录B)中有关视野与视区划分的内容编制而成,是DL/T575.1---1995的修订版。计准则》的规定一致,而相应的章条编号也作了更动。另外,在附录A中补充了部分有关视觉作业的内容。本系列标准DL/T575以《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为总标题,包括12个子标准:DL/T`575.1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第1部分:术语及定义;DL/T575.2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第2部分:视野与视区划分;DL/T575.3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第3部分:手可及范围与操作区划分;DL/T575.4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第4部分:受限空间尺寸;DI./T575-5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第5部分:控制中心设计原则;DL/T575.6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第6部分:控制中心总体布局原则;DL/T575.7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第7部分:控制室的布局;DL/T575.8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第8部分:工作站的布局和尺寸;DL/T575.9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第9部分;显示器、控制器及相互作用;DIL/T575.10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第10部分:环境要求原则;DL/T575.1l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第11部分:控制室的评价原则;DL/T575.12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第12部分:视觉显示终端(VDT)工作站。本标准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归口。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第2部分:视野与视区划分DL/T575.21999ErgonomicprinciplesforthedesignofcontrolcentresPart2:Visualfieldsandzonesoffieldofvision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DI./T575-1—1999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第1部分:术语及定义本标准采用的定义见DL/T575.1—1999。4视线视线名称头轴线的前倾角视线对水平线的下倾角放松部位水平视线立正垂直方向的基准视线正常视线立正眼坐姿、立姿观察常用视线自然视线放松立姿眼、头坐姿控制台、坐姿阅读、立姿操作常用视线坐姿操作视线放松坐姿眼、头、背坐姿操作常用视线4.1水平视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0-02-24批准2000-07-01实施头部保持垂直状态、双眼处于放松状态时的视线,见图2(b)。正常视线在水平视线之下约15°(即一15°)。4.3自然视线头部和双眼都处于放松状态时的视线,见图2(c)。自然视线在水平视线之下约30(即—30°)。4.4坐姿操作视线坐姿作业中双眼、头部和背部均处于放松状态时的视线,见图2(d)。坐姿操作视线在水平视线之下约40°(即-40°)。图1水平视线5视野图2几种典型的常用视线示意图头部和眼睛在规定的条件下,人眼可觉察到的水平面与垂直面内所有的空间范围。5.1直接视野当头部和双眼静止不动时。人眼可觉察到的水平面与垂直面内所有的空间范围,可分为单眼与双服直接视野。直接视野范围如下:a)光刺激的左眼、右眼和双眼的直接视野,见图3。b)双眼的直接视野(自然视线状态),见图4。5.2眼动视野头部保持在固定的位置,眼睛为了注视目标而移动时,能依次地觉察到的水平面与垂直面内所有的空间范围,可分为单眼与双眼眼动视野。图3光刺激的左眼、右眼和双眼的直接视野DL/T575.2-1999图4直接视野(处为双眼) “25°-55°25°DL/T575.2—19995.3观察视野身体保持在固定的位置,头部与眼睛转动注视目标时,能依次地觉察到水平面与垂直面内所有的空间范围,可分为单眼与双眼观察视野。实际上,观察视野是在上述姿势下所可能观察到的注视点的范围,叠加以注视点为中心的相应直接视野而构成的空间范围。双眼的观察视野,见图6。、图6观察视野(处为双眼)5.4色觉视野人眼对不同颜色的视野。人眼的色觉视野如下:a)右眼的色觉直接视野,见图7。b)双眼的色觉直接视野(自然视线状态),见图8。c)双眼的色觉眼动视野(自然视线状态),见图9。d)双眼的色觉观察视野,见图10。图7右眼的色觉直接视野DL/T575.2--199912398蓝色/黄色20红色绿色-14°图8色觉直接视野(处为双眼)47°34,47°绿色47°34,47°绿色4°绿色一-68°—64°蓝色/黄色红色图9色觉眼动视野(处为双眼)92°85蓝色/黄色97°绿色红色79°45°40°蓝色/黄色红色绿色图10色觉观察视野(处为双眼)6.1视觉作业类型和视区6.1.1视觉作业的类型视觉作业有两种不同的类型:DL/T575.2—1999a)觉察作业:运行人员主动寻找和观察信号,如各种运行工况信号。b)监视作业:运行人员接受需引起注意的信号。例如,预警和告警信号,各种需引起操作警惕的6-1.2视区的划分为三个视区:良好视区(A)、有效视区(B)、条件视区(C)。如图11、图12所示。6.2觉察作业的视区划分觉察作业的视区划分,如图11所示。图中S是对注视点(由视觉作业所要求)的视线。6.3监视作业的视区划分监视作业的视区划分,如图12所示。图中SxAAA(a)垂直方向觉察视区;(b)水平方向觉察视区是正常视线。(a)垂直方向监视视区;(b)水平方向监视视区6.4色觉(觉察)视区划分人的视觉对不同颜色的敏感范围小于对白光的敏感范围。色觉(觉察)视区的划分,如图13所示。6.5视觉信号的布置视觉信号一般应尽可能布置在A区,当信号较多时,则依次(按附录A5所列的原则)由A区向3区扩展。视觉信号布置的建议见表2。(a)垂直方向;(b)水平方向表2视觉信号布置的建议A区:良好视区最重要或需频繁观察的显示信号。这是信号的优先布置区B区:有效视区不常观察的或次要的信号C区:条件视区仅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是一些与安全无直接关系的信号DL/T575.2-1999(提示的附录)A1视觉信号的感知a)觉察:操作者发现了信号的存在。A2.2在视野内,仅在围绕注视点的一个很狭窄的范围内,视觉信号是清晰的。随着与注视点偏离距离的增加,视觉信号的觉察效果逐渐减弱,若在注视点处对图像的视敏度(视力)为1.0),在偏离注视点作前方远处(在手功能可及范围之外)控制器或进行精确的监视时,就会暂时出现这种前倾坐姿。前倾坐姿对视野及视区不产生显著A1),它与身体在放松状态下观察周围事物时所采取的坐姿相吻合。在头部与身体相对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当由正直坐姿改为后倾坐姿时,视线随之上旋,所观察到的视野(或视区)范围亦随视线上移(见DL/T575.2—1999A3视野和视区的关系A3.1视野A3.2视区色觉视区或色觉视野。A3.3影响直接视野的因素a)光刺激的最大直接视野范围(见图3、图4),适用于充分的发光强度(大于60cd/m²)、足够大的图像(视角超过20)和高的对比度(例如,一个小白炽灯的感觉)的情况。b)色觉直接视野范围(见图7、图8).是根据发光强度为30cd/m²和尺寸为25'(视角)的物体测e)视野的空间范围存在着个体差异。A4作业中的其他视觉因素A4.1视力(视敏度)视力是表征人眼对物体细部识别能力的一个生理尺度,其定义为根据国际眼科学会的规定,应用兰道尔环(白底黑环)的视力表来测量,规定在5m的视距上能够判别1'的开口时,为视力1.0(见图A2)。一般采用刚好能识别的兰道尔环上开口的视角(分)的倒数作5mmA4.2视角识别对象对观察点所形成的张角,如图A3中所示的a角。A4.3视距DL/T575.2—1999识别对象与操作者眼睛之间的距离或距离范围,如图A3中所示的d。而能正确地识别观察对象的最小的设计视距为300mm~500mm,视观察对象而定。A4.4入射角视线与显示屏幕表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0),如图A4所示。入射角应不大于40°。图A3字符的视觉识别要素法线显示屏面图A4入射角A5视觉信号布置原则A5.1视觉信号布置的建议见6.5条。最频繁观察和(或)最重要的信号,应有高的优先权,布置在距操置。将视觉信号优先布置在良好视区和有效视区的意义在于,可使操作者持久地处于能觉察信号的环A5.4预警信号和告警信号一般应设置在良好视区或有效视区内。为使预警和告警信号能及时引起人注:在电力系统控制室中,有时将报警用的光字牌集中布置于模拟屏的某一区域(例如上部)。A5.5视觉信号的布置宜分成若于区组,使每个区组形成一个功能性的注视点(区),以提高认读的效率和准确性。编组方法应与使用者思维方式一致。区组的组合原则为:b)按使用逻辑关系组合;c)按功能的主次分区排列;d)按使用频次进行组合;e)按显示器本身的功能组合。A5.6考虑路线最短原则,相互联系较多的显示器应靠近布置,尽可能在直接视野内就能看清楚相关A5.7显示器的布置,应尽可能在头部及眼睛放松的状态下就能看到显示器,以免头部及眼睛长时间处于比较紧张状态。允许采取一些辅助手段,例A6对各个参数值的说明DL/T575.2—1999线在本标准中规定为下倾角30°,但在应用中则可将25°(提示的附录)[1]DIN334141(1985)控制室人机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