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技术规范_第1页
DB11T-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技术规范_第2页
DB11T-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技术规范_第3页
DB11T-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技术规范_第4页
DB11T-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FORMTEXT     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FORMTEXT     DBFORMTEXT11DBFORMTEXTXX/FORMTEXTXXXXX—FORMTEXTXXXXFORMTEXT     FORMTEXT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技术规范FORMTEXTTechnicalEvaluationCodeforGround-SourceHeatPumpSystemFORMTEXT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FORMDROPDOWNFORMTEXT     FORMTEXT    -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FORMTEXT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XX/XXXXX—XXXX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 14总体要求 25地热能交换系统 26热泵机组 27建筑物内系统 28评价指标 39数据获取 5附录A(规范性附录)地源热泵系统项目评价报告 8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源热泵系统的术语定义、评价的总体要求、评价指标、数据的获取与计算。本标准适用于地源热泵系统项目的后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T18204.13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方法GB/T18204.22公共场所噪声测定方法GB/T18430.1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9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T500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5011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74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66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T50801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DB11/T1253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B11/T1639地源热泵系统节能监测3术语定义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地源热泵系统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冷空调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其中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包括河流、湖泊、污水、再生水源热泵系统。3.2地热能交换系统geothermalexchangesystem利用地埋管、换热井或换热器将浅层地热能资源加以利用的热交换系统。3.3浅层地热能资源shallowgeothermalresources蕴藏在浅层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中的热能资源。3.4传热介质heat-transferfluid地源热泵系统中,通过换热装置与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进行热交换的一种液体。4总体要求4.1地源热泵系统应在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并使用一个运行周期后进行评价。4.2评价时,地源热泵系统的实际负荷应达到设计值的60%以上。4.3被评价项目在过去一年里未因安全、环保、质量等原因受到处罚或处罚已终结并完成了整改。4.4该项目地源热泵系统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5地热能交换系统5.1应符合国家对相应地源热泵系统对能量采集部分地质安全、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规划等各方面的要求。5.2以地下水为热源的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应全部就地同层回灌;对地下水质应逐年监测,不得发生因热量采集导致的水质劣化降级。5.3以岩土体为主要热源或以地下水为介质主要开发利用岩土体中热量/冷量的地热能采集装置,各环路流量应平衡。使用防冻剂或防腐剂的系统不得发生泄漏。6热泵机组6.1系统应能满足设计中对系统供冷暖能力的需求。6.2热泵机组的设计、施工、试运行及调试、验收、检测、维修、保养和评定等技术文件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6.3热泵机组运行管理应制定相应的运行管理办法和经济运行操作手册,并有运行记录和维护保养记录、检修记录等。6.4每台热泵机组的进出口水温、流量、耗电功率应符合设计要求,总进出口水量、水温和系统总的耗电功率应符合设计要求。7建筑物内系统7.1建筑物内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19《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要求。其中涉及到生活热水或其它热水供应部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人员长期逗留区域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应符合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要求。7.2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供热、供冷的建筑,宜优先采用地源热泵系统提供(或预热)生活热水,不足部分可由其它方式补充。由热泵系统提供生活热水时,生活热水应采用换热设备间接加热。8评价指标8.1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指标和分值见表1:表1地源热泵系统评价指标序号评价指标一级分值指标名称二级分值评价标准1运行前准备5审批或备案1具备发展改革、规划国土、环境保护、住房建设、水务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审批或备案手续和证明文件。2勘察论证1地埋管热泵系统应符合BD11/T1253中相关勘察论证要求,具有完整的资料文件;其它热泵系统应符合GB50366中相关勘察论证要求,具有完整的资料文件。3设计1地埋管热泵系统应符合BD11/T1253中相关设计要求,具有完整的资料文件;其它热泵系统应符合GB50366中相关设计要求,具有完整的资料文件。4招投标1按国家规定,必须招投标的部分要进行招投标。招标组织形式、招投标方式、招投标流程等符合《国家招投标法》、《国家机关政府采购法》、《北京市招投标管理办法》等相关要求,具有相关资料文件。5施工与验收1符合GB50243、GB50274和GB50300中相关要求。具有相关项目工程监理和施工验收资料文件。6运行管理10管理人员2配备专职、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热泵系统日常运行管理。7管理制度2建立完善的热泵系统运维管理制度,制定规范的热泵系统操作、保养和检修规程。8维护保养1按照制度开展维护保养,具有完整的维护保养记录。9检修记录1按检修规程,具有完整的检修记录。10在线监测系统4配备热泵系统运行在线监测系统,接入市级平台。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具备运行数据实时监测、采集、加工、储存和上传功能。计量仪表配备和使用应符合GB17167相关规定。11运行效果与性能(地热能交换系统)35采集系统输送效率7符合设计要求12孔间距7符合设计要求13地下水同层回灌7-14系统渗漏7不得渗漏15防冻剂\防腐剂7符合设计要求16运行效果与性能(热泵机组)35制热总能效比cop8符合DB11/T1639第7.2条17合理选配空调冷、热源机组台数5符合GB50189第4.2.8条18单台设备能效比5符合GB50189第4.2.10条19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3符合GB50189第4.2.11条20耗电输冷(热)比3符合GB50189第4.3.3条、第4.3.9条21水系统采用变频技术,且采取相应的水力平衡措施3配合节能运行策略,具备有效控制系统参数的水力平衡及变频节能措施。22采取措施降低过渡季节系统能耗5低负荷期间,可以切换到直供模式,减少机组运行时间,降低系统能耗23机房噪声3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GB/T50087规定。且不高于85dBA24运行效果与性能(建筑物内系统)15室内温度/热水供应温度8室内温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设计文件无明确要求时,应符合GB/T18883中温度相关要求。热水供应温度符合GB50015要求25设备选型和布置4与设计图纸相符26便于计量2不同用户单元或必须独立计费的用户应分设电表,以便于系统运行管理与收费计量。27地源热泵系统能量释放引起的室内噪音1符合GB50118的要求合计100100在对地源热泵的效果与性能进行评价之前,应对该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文件进行评定。确定其各项设计指标的合理性。对于不合理的设计指标,应进行修正,并以修正值作为评价依据。8.2等级划分热泵系统综合评价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详见表2:表2热泵系统综合评价等级划分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得分90(含)-10075(含)-9060(含)-7560以下或有一项及以上控制性指标未满足9数据获取9.1数据获取数据获取来源:地源热泵系统市级在线监测平台、地源热泵系统企业端在线监测平台、第三方有资质单位的监测。9.1.1地热能交换系统9.1.1.1地热能交换系统数据应包括下列内容:总循环水量,进出口水温。井(孔)间距。系统总的电功率。9.1.2热泵机组9.1.2.1当地源热泵系统的热源形式相同且系统装机容量偏差在10%以内时,应视为同一类型地源热泵系统。同一类型地源热泵系统测试数量应为该类型系统总数量的20%,且不得少于1套。

6.1.2.2地源热泵系统的测试应符合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规定。9.1.2.3

测试地源热泵系统的设备仪器应符合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规定。9.1.2.4

系统能效比的测试应尽量接近系统的设计工况,系统的最大负荷率宜达到设计值的60%以上。应测试系统热源侧流量、系统用户侧流量、系统热源侧进出口水温、系统用户侧进出口水温、机组消耗的电量、水泵消耗的电量等。应在系统运行正常后进行测试,测试周期为24h。9.1.3建筑物内系统9.1.3.1室内空气温度测定符合GB/T18204.13《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方法》要求。9.1.3.2室内噪音测定符合GB/T18204.22《公共场所噪声测定方法》要求。9.2计算方法9.2.1综合评价指标的评分计算综合评价指标是衡量考核热泵系统总体水平的一项综合指标。在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考核评分的基础上,将这两类指标的考核总分值相加,得到相应的综合评价指标E,其值按式(1)计算:E=i=1nEi(式中:E—热泵系统综合评价指标,其值在0-100之间;Ei—第i项评价一级指标的考核总分值;n—参与评价的一级指标总数;9.2.2一级评价指标的评分计算各一级评价指标之下所有二级评价指标得分之和,评价指标为Ei,其值按式(2)计算:Ei=j=1m式中:Ei—第i项评价一级指标的考核总分值;m—第i项评价一级指标下参与评价的二级指标总数;Eij—第i项评价一级指标下第j项二级指标的单项评价分值;9.2.3采集系统输送效率采集系统输送效率按式(3)计算:式中:η=N1—被输送的热功率(kW);N2—输送上述热功率所消耗的的电功率(kW);Q—被输送换热介质的流量(m³/h);∆T—被输送换热介质的温差(℃);ΣN—输送系统(水泵)总的电动率(kW)。9.2.4热泵系统制冷能效比EERsys、热泵系统制热性能系数COPsys热泵系统制冷能效比按式(4)计算;热泵系统制热性能系数按式(5)计算;数据测试应符合DB11/T1639第5条规定。EERsys=Qsc/(∑Ni+∑Nj)(4)COPsys=

QSH/(∑Ni+∑Nj)(5)

式中:EERsys—热泵系统的制冷能效比;

COPsys—热泵系统的制热性能系数;

QSC—系统测试期间的累计制冷量(kWh);

QSH—系统测试期间的累计制热量(kWh);

ΣNi—系统测试期间,所有热泵机组累计消耗电量(kWh);

ΣNj—系统测试期间,所有水泵累计消耗电量(kWh);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地源热泵系统项目评价报告地源热泵系统项目评价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