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版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前期第9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学生用书_第1页
2025届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版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前期第9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学生用书_第2页
2025届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版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前期第9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学生用书_第3页
2025届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版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前期第9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学生用书_第4页
2025届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复习版块一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前期第9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学生用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程标准1.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改变。2.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改变。3.了解中国历史上货币发行和运用状况。必备学问·自主学习学问点一明清的经济1.经济发展(1)农业①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输入中国,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②经济作物品种繁多,广泛种植,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2)手工业: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3)商业:①白银成为主要货币。②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③商帮出现,如徽商和晋商。④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2.经济局限(1)缘由:①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②日益僵化的封建统治的压制和阻碍。(2)影响:社会进步和转型缓慢,中国社会迟滞不前,埋下落后挨打的伏笔。【链接·选择性必修2·P19~23】中国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1)农业工具的改变①耕作工具:石器、青铜、铁器。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逐步推广。②耕作方式:经验了从刀耕、锄耕到犁耕三个阶段。③浇灌工具:东汉末期出现翻车,唐代出现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浇灌。④畜牧业工具:用圈厩饲养禽畜,用马槽喂马。(2)手工业工具的进步①纺织工具:陶纺轮、纺车等。提花机织出带有精致花纹的丝织品。②制陶工具:坯车、匣钵、支钉等。③冶金工具:用来熔化金属原料的土炉、对金属原料进行打击的锤、磨平金属的锉等。(3)劳作方式的发展①农业:家庭式劳作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和庄园式劳作。②手工业:包括手工业家庭和手工业作坊两种。世代传承,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链接·选择性必修1·P86~87】古代中国货币的演进时间表现先商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商朝后期起先出现铜铸币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运用多种样式的铜铸币秦朝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北宋“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明朝复原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自中期起,白银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学问点二思想文化的发展1.陆王心学的产生(1)背景:①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渐渐失去活力。②南宋陆九渊的学说。(2)内容:①王守仁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②“天理”存在于每个人心中。③要重新发觉、扩充和践行“良知”。(3)评价①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勉立志;以自己内心为准则,又隐含肯定的同等和叛逆色调。②陆王心学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2.明朝后期以李贽为代表的思想(1)主见:提倡特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2)影响: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振动。3.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1)背景:明末清初社会的猛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2)主见①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②顾炎武、王夫之: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顾炎武认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学问点三小说与戏曲1.背景:城市商品经济旺盛、社会消遣活动丰富、文化学问进一步普及。2.表现(1)小说①元末明初:施耐庵和罗贯中各自创作《水浒传》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②明朝中期: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清朝中期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分别是神话小说和讽刺小说的杰作。③清朝中期: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2)戏曲①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困难,称为传奇,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祖和清朝孔尚任等。②舞台演出:昆曲长期流行;清朝道光年间,形成京剧,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学问点四科技1.主要科技著作(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分别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学问,在各自领域进行了总结。(2)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2.西学东渐(1)明朝后期起,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的同时,在肯定范围内也传播了西方科技学问。(2)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1.构图解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条件和因素2.视野拓展——自耕农的出现及历史地位自耕农是封建国家干脆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实行激励垦荒等政策,主动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常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思索: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实行扶植小农经济政策的缘由是什么?eq\a\vs4\al([试答])3.学习情境——古代中国货币的演进特点思索:中国古代货币演进有何特点?eq\a\vs4\al([试答])4.视野拓展——明清文化的改变趋势第一,思想界再次高扬起批判和“交通”的旗帜,对旧道统和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正统思想宋明理学进行了批判,发出了时代的呼喊。在文学领域,文学家们更是对现实社会进行了干脆的批判。在绘画与工艺创作中,画家起先注意表现自己的主观世界。其次,学问界学风出现转变。18世纪后期,清朝学者在探讨文史、地理的过程中,渐渐把眼光转到经济与社会问题上来,清朝传统学术起先向经世致用转变。随着社会危机的加剧,学问分子更急欲开眼看世界、了解外国,乾嘉学者钻故纸堆的学术风气为之一变。——摘编自李明伟《综合与凝滞:清前期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发展》解读:明朝中叶,中国面临一个走向经世致用、思想解放、特性自由的绝好契机。清前期一些学者对待传统正宗文化和宋明理学开展的论战,对特性发展与灵性情欲的提倡,闪耀着近世思想解放的光彩。5.学术情境——市民阶层和市民文化的崛起唐宋以来,工商业经济的空前旺盛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以商人、百工、城市平民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步壮大,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市民阶层所要求的商业社会的原则和封建传统体系产生冲突,既有经济基础的冲突,又表现在上层建筑方面,从而影响到社会的整体风貌。思索: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一般妇女常常成为小说的主子公。这一现象与当时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关系?eq\a\vs4\al([试答])6.学习情境——“李约瑟难题”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的序言中提出“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思索: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如何回答李约瑟的疑问?eq\a\vs4\al([试答])关键实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辉煌与凝滞——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发展[学术前沿]白银货币化使明王朝权力衰落明朝统治在白银货币化过程中是被减弱而不是被强化了,由此王朝拥有的资源更多地让位给市场,国家作用则更多地让位给社会,市场经济崛起新的契机在此时出现,王朝权力的衰落不行避开。在白银货币化与明朝的兴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与明朝兴衰》[思维激活]作者从“市场经济崛起”的视角,相识在白银货币化与明朝的兴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联。[史料实证]明至清中叶经济的新改变史料一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闻名的产棉区,如山东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卉,被誉为“花乡”。……商品经济向农村延长,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中国古代商业史》史料二吴(苏州)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杼轴、纂组均代指丝织业),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明神宗实录》卷361万历二十九年七月丁未[解读](1)史料一反映明清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不少闻名的产棉区”“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说明农业专业化区域的出现。(2)史料二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自由雇佣劳动力状况,“机户出资,织工出力”体现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探究](1)依据史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eq\a\vs4\al([试答])(2)一些学者认为,史料二中的生产方式近似于西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早期形态,称之为“资本主义萌芽”。试从史料二中摘引最有劝服力的一句加以论证,并指出其实质。eq\a\vs4\al([试答])[历史说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①城市接着旺盛和工商业市镇兴起。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②农产品日趋商品化,手工业产品的生产及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广泛,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③商品流通活跃,经济联系加强,全国性的市场网络进一步形成和整合。农产品、手工业品大量投放市场,国内市场不断扩大,各地区间商品交换旺盛,联系加强。(2)影响①经济:刺激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工商业的发展,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②社会阶层:新兴的市民阶层崛起(商人、城市平民为主体)。③风俗文化:市民的生活日益丰富,通俗文化兴起,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萌发。[唯物史观]明清时期制约新型经济经营手段发展的主要因素探究点二承古与萌新——明朝至清朝中叶的文化明清之际中西异质文化的沟通耶稣会士输入的西方科学“启蒙”了一部分中国人,但并没有真正撼动华夏中心主义,更谈不上铲除它。在激烈碰撞过后的安静中,华夏中心主义还是稳稳地占据着中国意识形态的内核。西方传教士渐渐露出他们中心者的姿态主要是在利玛窦去世之后,并在18世纪初“礼仪之争”最激烈时达到高潮。——陈义海《中西之“中心主义”以明清之际中西异质文化沟通为视角》[思维激活]作者从中西方异质文化的沟通碰撞中相识明清时期的中心主义。[史料实证]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史料一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微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史料二清初之儒……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钞印数万本,隐私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解读](1)解读史料一要联系李贽生活的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包括政治上君主专制的强化,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思想上封建伦理根深蒂固等。(2)史料二中“梁启超……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钞印数万本……极有力焉”点明白黄宗羲的思想对近代民主思想传播的影响。[探究](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简要分析在李贽的时代“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的缘由。eq\a\vs4\al([试答])(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eq\a\vs4\al([试答])[历史说明]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主要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如李贽抨击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提倡男女同等。(2)反对君主专制,带有肯定的民主色调。如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提倡言论自由,主见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用法治代替人治。(3)提倡“经世致用”。如顾炎武主见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经世致用”“明道救世”。(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见。(5)是开明地主阶级的学问分子对儒学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改造,仍旧属于儒学的范畴。[唯物史观]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未能实现社会转型的缘由命题溯源·聚焦高考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示例][2024·新高考广东卷,5]在明代,庶民袖小衣短,“去地五寸”;生员袖外套长,“去地一寸”,体现斯文之气,且其服饰颜色和制式内含“比德于玉”“规言矩行”等意。这反映了当时()A.儒家思想规范社会生活B.科举制度限制社会流淌C.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D.市民文化突破礼制限定[剖析领悟][正确答案][演练1][2024·辽宁选择性考试,4]黄宗羲曾言:“明初以来,宗风(指佛教禅宗各派)寥落。万历间,儒者讲席遍天下,释氏亦遂有紫柏、憨山(禅宗高僧),因缘而起……而儒、释几如肉受串,到处同其义味矣。”这反映了明朝()A.灭亡缘由在于学风空疏B.儒学地位受到佛教冲击C.经世致用成为主流思想D.儒学的禅学化趋势加强[演练2][2024·全国乙卷,27]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提倡忠孝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流行()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创新应用——在训练中提升实力1.[2024·山东济宁期末]明清之际思想家们批判君主专制,提倡务实学风,形成了一股主动进步的新思潮。这一思潮()A.旨在推翻封建制度B.引发了社会的变革C.具有民主启蒙色调D.摆脱了儒学的束缚2.[2024·山东省试验中学测试]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地主只能收租完粮,无权随意增租夺佃或干预佃农耕作,而佃农可退佃、转租或典卖佃权。这一现象反映了()A.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发展B.农夫已摆脱人身依附关系C.土地全部权与经营权的分别D.封建地主土地全部制瓦解3.[2024·山东青岛胶州试验中学质测]据记载,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中国运往荷兰的瓷器为28641件,而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则达69057件。这一改变表明当时中国()A.瓷器成为新兴外贸品B.民间制瓷工场规模扩大C.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D.政府废止了“海禁”政策4.[2024·山东青岛黄岛区期末]清代前期钱铺银号已经比较普遍地开展了存、放款业务,但钱铺银号在实际放款中,利率并不统一,关系交好与否、借贷形式、种类差别均影响利率凹凸。这说明()A.民间资本促使政府职能转变B.钱铺已经转变为近代银行业C.借贷交易秩序亟须规范D.商业资本借贷发展快速第9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必备学问·自主学习2.提示: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赋税的主要来源,农夫是封建国家的主要兵源,小农经济状况干脆关系到封建经济的兴衰和国家的安危。3.提示: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从形态杂乱到形态规范;从地方铸币到中心铸币;从金属货币到纸币。5.提示:反映出明代文学的世俗化趋势。这一特征正是明朝后期商品经济旺盛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突出反映。6.提示:中国古代以自然经济为主,专注农耕技术;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束缚人的思想;科举制盛行但不能培育好用型人才,加上明末清初的海禁政策阻隔了中西方文化沟通。关键实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提示:(1)特点:农产品商业化程度提高,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生产,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国内市场扩大,产品种类多,商品经济向农村延长,江南地区出现大批工商业市镇,等等。(2)“机户出资,织工出力”。反映的实质:“机户”或“大户”(早期的资本家)和“织工”或“小户”(早期的雇佣工人)之间形成了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探究点二提示:(1)缘由:君主专制统治加强;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2)影响: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是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新发展,促使传统儒学焕发朝气。批判君主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设想,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肯定影响。命题溯源·聚焦高考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示例]答案:A[演练1]解析:依据材料“儒、释几如肉受串,到处同其义味矣”可知,明朝中后期,佛教和儒学的思想有趋同,说明儒学的禅学化趋势加强,D项正确;明朝灭亡是因为社会冲突激化导致,解除A项;儒学的地位并未受到冲击,解除B项;当时程朱理学是主流,解除C项。故选D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