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山东省威海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山东省威海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山东省威海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山东省威海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唐代皮日休曾作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与诗句描写相关的中国古代工程是(

)A.灵渠B.都江堰C.大运河D.郑国渠

2、东晋、南朝特重家谱,朝廷设立谱局,用人必须查考谱籍。隋朝以后该现象逐步消失,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禅让制的实行B.察举制的确立C.世袭制的终结D.科举制的创立

3、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A.杨玉环B.王昭君C.武则天D.妇好

4、我国封建社会多次出现繁荣局面,其中唐朝国力空前强大,进入鼎盛时期是(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开元盛世D.贞观之治

5、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诗人灿若星河。与“诗仙”李白生活于同一朝代的是A.杜甫白居易B.屈原苏轼C.颜真卿李清照D.吴道子辛弃疾

6、“如此盛世,让日渐年迈的唐玄宗志得意满……他痴迷于和杨贵妃的二人世界,任用奸臣……而边地胡人出身的安禄山则一点点积蓄力量……起兵范阳,升平日久的唐王朝不堪一击,平叛之路漫长而又艰辛。”材料中的事件(

)A.导致了唐朝的直接灭亡B.使内地节度使的权势得到极大削弱C.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D.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7、下图是七年级教科书某一单元的部分目录,该目录反映出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第6课北宋的政治——28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33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37

……

第11课元朝的统治——51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B.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建立C.统治危机不断加深D.从政权并立走向国家统一

8、苏州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我国水稻产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朝代是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

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可以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A.四川地区首先发行了“交子”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C.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得到推广D.南方的丝织业大幅度超过北方

10、宋瓷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一个繁荣时期。兴起于北宋,后来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A.越窑B.邢窑C.哥窑D.景德镇

1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当今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场景、物品、情节等“穿帮”镜头。若筹拍一部宋元时期的电视剧,下列属于“穿帮”镜头的是(

)A.辛弃疾在临安夜市观看歌舞表演B.桌子上有一首没有抄完的苏轼的诗C.忽必烈正在翻阅一本《资治通鉴》D.属下向成吉思汗汇报了灭金的喜讯

12、下列有关元朝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元朝建立前蒙古族处于分裂状态,受到女真族的压迫B.13世纪初,成吉思汗创建蒙古国,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C.1276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定都于大都。D.元朝的统一为民族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回族的形成就是例证。

13、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赛,谜面是“民族交融、经济重心南移、社会变化。”其谜底应是(

)A.秦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

1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豪迈、飘逸的词,出自北宋词人A.苏轼B.李清照C.辛弃疾D.陆游

15、李华同学在“古代人物竞猜”活动中,抽取到一组“北宋、史学家、《资治通鉴》”的关键词。据此判断这位历史人物是(

)A.关汉卿B.司马光C.司马迁D.曹雪芹

16、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他到东南沿海抗倭。他大力整顿军队,并招募农民和矿工10000多人,进行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他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战争。这位民族英雄是(

)A.卫青B.霍去病C.郑成功D.戚继光

17、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技术更先进。明长城东至A.沈阳B.临洮C.鸭绿江D.哈尔滨

18、“这样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是人类历史上的破天荒头一次,比葡萄牙人早一个世纪到达印度洋区。中国海上贸易的势力渗透到东南亚沿海地区和西亚、东非等国。”材料评价的是A.汉武帝时开辟“海上丝绸之路”B.明朝时郑和下西洋C.迪亚士船队到达非洲的好望角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9、明史记载: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鸣钟集百官,无至者。(崇祯)乃复登煤山。书衣襟为遗诏,以帛自缢于山亭,帝遂崩。这里“皇城不守”的直接原因是(

)A.黄巢率领起义军攻入长安B.李自成率起义军攻入北京C.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降清D.努尔哈赤率领清兵入关

20、“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历史事件能体现这一主流的是(

①岳飞抗金②北魏孝文帝改革③文成公主入藏④回族形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1、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清朝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A.市舶司B.广州十三行C.丝绸之路D.一带一路

22、京剧脸谱各具特色,悲剧人物西楚霸王项羽眼角下斜,嘴角下辙,既不失庄重又预示看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命运;关羽面如枣色,自然画红脸;包拯铁面无私,则黑脸非他莫属。由此可知,京剧脸谱(

)A.真实再现历史原型B.客观评价历史人物C.制作工艺非常复杂D.渗透人们价值取向

23、清政府设置隶属福建省的管理台湾的行政机构是(

)A.台湾府B.台湾将军C.巡检司D.台湾行省二、综合题

24、盛世是人们所向往的,然而盛世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不少的盛世更迭,令人感叹。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人们所说的“盛世”,一般指国家由乱到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了政权稳定和社会繁荣。盛世的标志,包括政治开明、经济发展、民生复苏、国力强大、文化昌盛等方面。古代盛世最有代表性的是西汉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和清代的“康乾盛世”。——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盛世”局面的表现有哪些?材料二:唐太宗说:“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唐太宗曾定下一个制度:“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入奏事,必使谏官,史官随之,有失则匡正,美恶必记之”。乾隆帝说:“大凡论人之道,才品兼长,固属甚善……但才胜于品,虽一时图饰可观,而心志不诚、根本不固,将来荡检逾闲,必至难驾驭。若品胜于才,虽一时肆应不足,而心术端方,操守廉洁,将来扩充历练,必能不愧循良”。——陈美贞《中国古代三大盛世兴衰的执政启示》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盛世出现的原因有哪些?材料三:康乾盛世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版图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但它却与当时世界最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很多学者认为,这是清朝“盛世中的危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清朝“盛世中的危机”有什么表现?举例说明。

(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盛世更迭给你什么启示?

25、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边疆的安定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材料一所示为了加强对A、B两地的管理,这个朝代分别设置了哪个机构?材料二: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下设台湾、凤山、诸罗三县,沿海人民大量移居台湾,改变了台湾地旷人稀、劳动力缺乏的状况。从17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台湾的汉族人口从原来的20万增加到200万。大陆移民和当地居民共同劳动,大大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政府管理台湾的机构。材料三:清代边疆民族治理政策的总框架是“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因其地域的广阔性,决定清代边疆政策内涵的多样……在西藏和西南地区,又根据当地政治、历史、民族特点实行不同的措施。——摘编自马大正《略论清代边疆政策研究》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采取了什么措施?

26、经济文化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据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1)材料一是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请写出隋朝修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材料二

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宋人记载“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储货……货多瓷器,大小相套,无小隙也”。特别是广州、明州、杭州等地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往亚洲、非洲各地。

(2)北宋兴起的哪个地区后来成为了著名的瓷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对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材料三

举世所知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文学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3)根据上述材料描述及所学知识,指出印刷术、火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分别做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材料四

中医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