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时1列强入侵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选择题1.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广东人民抵制洋活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提示。鸦片战争后,中国由以前的广州一口通商变为五口通商,广州对外贸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答案B2.清朝咸同年间《夷场行》中写道:“人间何地无沧桑,平填黄浦成夷场;高高下下嘘蜃气,十十五五罗蜂房;青红黄绿辩旗色,规制略似棋枰方。……”揭露了列强()A.强迫开放通商口岸B.割占香港C.攫取领事裁判权D.强建租界解析:注意《夷场行》中的关键信息,“黄浦成夷场”即中国的黄浦成了外国的地盘;“罗蜂房”即西方式建筑等。由上判断是揭露了列强强建租界的侵略行为。答案:D3.某位同学在阅读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书籍时,看到下边两个图表,图一(清初时期)至图二(清中叶时期)代表清朝与某国贸易关系的变化。你认为图中的某国应该是()A.英国B.法国C.美国D.日本解析:解答本题时注意该国与鸦片战争的关系,而在19世纪中叶,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故可判断该国应为A项英国。答案:A4.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A.一队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B.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C.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D.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关税额解析:1843年,《南京条约》已经生效,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根据其内容可推知A、C、D三项正确,B项应该在1895年《马关条约》后出现。答案:B5.年2月25日佳士得拍卖行将圆明园鼠首兔首以1400万欧元(三千九百四十万美元)拍卖,总价高达人民币2亿元。佳士得这一拍卖流失文物的做法,引起了香港和中国内地社会各界的极大愤慨。造成这一恶果的源头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解析:历史上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曾经有两次。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法联军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毁于大火。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答案:C6.右面漫画中的“大饼”代表中国,而围着大饼的是手持匕首的列强,他们迫不及待地对着“大饼”下刀,唯恐落于人后,大饼的主人则只能振臂疾呼、望饼兴叹。漫画中的景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时期是()A.19世纪初期B.19世纪中期C.19世纪末D.20世纪中期解析: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狂潮。答案:C7.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⑤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④⑤解析: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是在19世纪末,不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前,中国并不是由一国独霸,有③的排除。答案:D8.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走到近代展馆前,导游在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如何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①美国提出了‘利益均沾’的‘门户开放’政策;接下来②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D.③④①②解析:①是在1899年9月;②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③1901年《辛丑条约》的内容;④是1895年《马关条约》的内容。答案:C9.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C.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由1894年时间确定是关于甲午战争后的史实,故A不正确;由“一部分就转化为”可判断B不正确;D项与史实不符,故选C。答案:C10.左宗棠病逝后,有人评论说:“绝口不谈和议事,千秋唯有左文襄。”左宗棠哪些行为应受到人们如此称颂()①消灭阿古柏侵略势力②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③兴办洋务,创办军事工业④建立新疆行省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再认再现能力。由对左宗棠的评论知是对其收复新疆的称颂。而③指洋务运动,与此不符。④是清政府行为。答案:B11.“打鬼烧书图”是19世纪末流传于山东的反洋教斗争宣传画,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是()①它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冲突②这种斗争具有笼统排外的性质③体现了山东人民的反帝精神④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使他们退出了山东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能力。图片反映的是义和团提出的“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①②③,但运动最终失败,所以不会达到④的结果。答案:C12.毛泽东曾经总结道:“自1840年起,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侵略过我们,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其根本原因是()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前期反抗外来侵略斗争失败原因的认识。中国近代受侵略的原因是制度落后,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总之,是社会制度的落后使中国难以战胜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列强。答案:D13.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门户被打开后,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对这一“城市化进程”理解正确的是()A.城市工场手工业发展充分,转化成近代经济B.民族资本主义主要集中于沿海城市C.封建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城市人口激增D.城市经济遭受破坏,大量人口转入农村解析: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入侵,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被迫涌入城市,城市人口激增。答案:C二、非选择题14.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材料二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百余年间,英、法、日、俄、美、德等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达84次,入侵舰艇达1860多艘,入侵兵力达47万人,外敌的海上入侵,成为中华民族历史大劫难的直接根源。——《中国海疆主权》材料三李鸿章在谈到国防安全时说:“敌从海道内犯,自须亟练水师。惟各国皆系岛国,以水为家,船炮精练已久,非中国水师所能骤及。中土陆多于水,仍以陆军为立国根基。”材料四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江苏巡抚吴元炳奏》(1874年)材料五“英国政府的优势在于能利用它的威力巨大的海上力量这个武器。海上力量使它富有,并反过来保护了使它致富的贸易。……作为海洋上的统治者,它堵住了海洋上所有交通干线。”——美国马汉的《海洋战略》(1)简述材料一、二的关系,从海防和海权的角度看,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2)材料三、四中的海防思想有何不同?谁的意见正确?对此,清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3)比较材料三、四、五,分析近代中国发展海军与西方列强发展海军的差异。解析:第(1)问首先简要概述两则材料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关系的判断。至于后果一问,要紧的步骤就是结合史实来回答,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第(2)问只要对文言文具有基本的阅读能力即可做出正确的解释。结合清政府后来的举措不难认识到后者的观点是正确的。最后的解答只需强调洋务运动中关于海防的内容就可以。第(3)问回答差异的问题绝不可以过于主观,因为材料题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紧密结合材料作答。三则材料反映出的根本问题在于“守”与“攻”的差别,基于此点就能够答出本题所要求的方向。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水师装备落后,海防废弛;材料二中反映了近代列强侵华绝大部分从海上开始;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严重后果: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英国侵占香港岛,强迫上海等五口开埠,之后,美、法等国又取得军舰“巡查贸易”权;近代中国海防洞开,领海主权遭破坏。(2)材料三中李鸿章主张“陆主海从”的近海防御战略,不穷兵于海外;材料四中吴元炳主张加强海防建设。吴元炳的奏议正确。举措:创办北洋舰队等海军,修建威海卫海军基地等。(3)近代中国发展海军是对外敌海上入侵的被动反应,单纯防御;西方国家发展海军是为了适应资本主义开拓世界市场的需要。15.阅读下列材料: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请回答:(1)斯塔夫里阿诺斯对三次战争失败原因的叙述正确吗?为什么?(2)说明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为什么说“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产生了一个新中国?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因素?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近代史上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失败原因及列强入侵所产生的客观影响。材料中对三次战争失败的原因只归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很显然没有归结到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与资本主义的强大。三次战争的灾难结合教材知识归纳即可。要从列强入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综合组课外拓展活动计划
- 电商平台运营工作总结范文
- 环保部门应急演练计划
- 2025年第三届国学常识知识竞赛问答题库及答案解析(共70题)
- 医疗器械生命周期管理计划
- 中学音乐欣赏课程活动计划
- 企业内部课件开发方案
- 艺术生个人作品自评范文
- 企业内部礼仪培训课件
- 道德与法治教育家长互动计划
- 2023年供货方案 医疗器械供货方案(四篇)
- 森林病虫害防治自测练习试题与答案
- GB/T 3728-1991工业乙酸乙酯
- GB/T 34949-2017实时数据库C语言接口规范
- GB/T 3452.1-2005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1部分:尺寸系列及公差
- GB/T 23641-2018电气用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模塑料(SMC/BMC)
- 2023年国际焊接工程师考试IWE结构试题
- 精华版-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课件
-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学》样题
-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真题及答案
- 高三(5)高考冲刺家长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