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虎跳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广元市虎跳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广元市虎跳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广元市虎跳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广元市虎跳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广元市虎跳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希腊哲学家中,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主张人文主义思想.但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不同于智者学派的是A.探究人的问题B.注重人的道德C.树立人的尊严D.强调人的价值2.下图为美国某一时期的宣传海报,海报所要表达的意图是A.支持中国反抗法西斯侵略 B.帮助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C.推动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 D.加强交流适应经济全球化3.1929年4月,毛泽东给中共中央的信中指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是)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这反映出A.中国共产党革命重心已转向农村B.毛泽东初步形成了新的革命思想C.“工农武装割据"得到全党认同D.中国革命摆脱了苏联道路的束缚4.拿破仑统治对欧洲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是()A.强化了君主集权的意识 B.扩大了工业革命成果C.削弱了英国在大陆势力 D.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5.宋代书院非常重视历史教育。朱熹认为学生应该“多读经史,博通古今”才能有可能有为于时,有补千世;陆九渊则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汉书·食货志》《周官·考工记》。据此可知,二人在教学理念方面的相同之处是A.经世致用 B.修身明理 C.鉴戒资政 D.知行合一6.1861年,马克思说:“达尔文的著作很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做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尽管还有许多缺点,但是在这里不仅第一次给了自然科学中的目的论以致命的打击,而且也根据经验阐明了它的合理的意义。”据此可知A.广大民众已普遍认可“人猿同祖说” B.自然选择学说存在一定的学术价值C.生物进化论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生物进化论已被实验证明是科学理论7.唐诗《及第谣》写道:“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下列对该制度评述不正确的是A.稳固了封建专制政治体制 B.促成了持久的读书风尚C.极大充实了科研人才力量 D.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8.推动英国从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关税保护政策向自由贸易政策转变的主要因素是A.新航路开辟 B.光荣革命 C.工业革命 D.经济危机9.1982年,在联合国第二届裁军大会上,中国就裁军问题提出了基本原则,包括反对军备竞赛;各国均有权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讨论和解决裁军问题,而不应由少数大国包办垄断;制止侵略,公正合理地解决地区冲突等。1985年6月和1997年9月,中国主动宣布单方面裁减100万和50万军队员额。此举表明,中国A.打破美国遏制所形成外交僵局 B.外交主导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C.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 D.将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10.198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正式颁行,从编制上规定了军官职务等级相应的编制军衔和基准军衔,师级以上干部可以一职三衔,如正师职编制军衔为少将至上校,基准军衔为大校。一职三衔的实行A.推动了军队年轻干部的培养 B.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C.反映了周边政治局势的紧张 D.顺应了信息化作战的新需要11.中世纪法国多数基督教神学家认为游戏是“魔鬼的礼物”,除个别技巧类游戏外,原则上反对游戏。但从15世纪开始,儿童玩具或游戏场面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宗教肖像画之中,游戏也成为纯真乃至圣洁的象征。这一变化A.受到了文艺复兴的影响 B.得益于宗教改革的推动C.推动了儿童教育的普及 D.表明俗世与宗教的分离12.根据下图信息判断(注:图片外圈的文字为TheUnitedNationsFightForFreedom),该旗帜代表()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约组织 D.联合国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梁启超的政治思想材料一:“世界之政体有三种:一曰君主专制政体,二曰君主立宪政体,三曰民主立宪政体。君主立宪者,政体之最良也……立宪政体,亦名为有限权之政体;专制政体,亦名为无限权之政体。有限权云者,君有君之权,权有限。”

——梁启超《立宪法议》1901年6月材料二:“凡专制者,以所专制之主体的利益为标准,谓之野蛮专制;以所专制之客体利益为标准,谓之开明专制……法王路易十四曰:‘朕即国家也。’此语也,有代表野蛮专制之精神者也;普王腓力特列曰:‘国王者,国家公仆之首长也。’此语也,则代表开明专制之精神者也。”“今日之中国,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开明专制)实立宪之过渡也,立宪之预备也。……此时代不必太长,且不能太长,所过之后即进于立宪,此国家进步之大顺序也。”——梁启超《开明专制论》1906年材料三:夫谓共和不能行于中国,则完全之君主立宪,其与共和相去一间耳。……夫今日我国以时势所播荡,共和之局,则既定矣,虽有俊杰,又安能于共和制之外而别得活国之途?夫为政在人,无论何种政体,皆以国民意力构造之而已。我国果适于共和与否,此非天之所能限我,而惟在我之自求。——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1912年5月问题:(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与材料三所处的时代背景。(2)概括上述材料所描述的三种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3)你如何看待梁启超政治思想的变化?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时期,传统社会保障措施进一步发展。如备荒仓储建设方面,地方有官府管理的常平仓和民间募集的义仓和社仓;救灾手段除蠲免赋税、开仓放贩之外,乡绅“粥厂”也被赋予辅助性作用。在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方面,“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官为存恤”,还专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民。在养老方面,明代对孤贫老人实行终身养老制度,清代对致仕官员实行“半俸”制度,即退职官员仍可领取原有俸禄的一半,以备养老之用。官府对于善堂、义庄等民间慈善事业和救助组织,也大加提倡。——摘编自王卫平《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事业述论)材料二随着鸦片战争之后“西潮东渐”的历史进程,清政府和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中国传统善堂只事收养的不足,主张改革,重视对所收贫民的技能教育,教、养并重。为此,从光绪二十六年开始,各地开始陆续推行工艺局,北京、直隶、河南、山东、江西、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湖北、新疆、热河等处皆有设立。工艺局的功能与栖流所有类似的一面,皆以流民为收容对象,但其与栖流所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注意收养,而且重视教给流民工艺,使之可自食其力。——摘编自王卫平等《清代社会保障政策研究》材料三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实现了社会保障内容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从城市到农村的延伸,社会保障质量从低水平到高层次的提升,初步建成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内含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的社会保障体系。——摘编自向运华等《公平理念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社会保障事业回顾和展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社会保障的特点,并分析其思想基础。(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社会保障的发展变化,并简析其历史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社会保障的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都强调人的价值,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本质,A、C、D选项是其相同点。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忽视道德,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而苏格拉底则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2、A【解析】

图片中的信息表明当时中美国之间正在合作互助,共同抗击法西斯,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整个中国,并不是特指蒋介石,排除B项;图片中涉及的是战争的场景,与CD所述内容不符合,排除。3、B【解析】

材料中的“农村斗争”“红色政权”“红军"包含了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这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毛泽东革命道路新思想的初步形成,故B正确;材料信息只体现了毛泽东个人的观点,而不能说明中国共产党革命重心的变化,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党内对“工农武装割据”的态度,不能说明得到全党认同,且与史实不符,排除C;当时党内的城市中心论仍存在,苏联道路的束缚仍然存在,排除D。故选B。4、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执政时期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编纂《民法典》,通过与欧洲大陆封建君主们的战争,宣传了启蒙思想,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D项正确;强化君主集权意识不是拿破仑统治对欧洲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A项错误;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和“大陆封锁令”不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大,B项错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和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失败,英国在欧洲和世界的霸主地位得到了加强,C项错误。5、A【解析】

“多读经史,博通古今”“有为于时,有补千世”与“阅读《汉书·食货志》《周官·考工记》”都强调的是所学要与现实问题相结合,要经世致用,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二者都没有谈到修身明理这个方面,排除B项;材料强调经世致用,而非鉴戒资政,排除C项;D项是王阳明的主张,不符合朱熹,故排除D项。6、B【解析】

由材料“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做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可知,马克思认为自然选择学说存在一定的学术价值,可以用于为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提供自然科学依据,故选B。材料并未提及普通民众对人猿同祖说的态度,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材料没有提及生物进化论对《共产党宣言》发表的作用,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材料中并未提及有关科学实验的描述,故无法确知生物进化论是否被实验所证明,排除D。7、C【解析】

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科举制是选拔受儒学教育的官吏,不是科学研究人才,故C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材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表明科举录取揭榜的情形。科举制使选拔人才的权利从世家大族的手中转到中央,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固了封建专制政治体制,故A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项是科举制对中国社会文教事业形成的长久影响,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考试成绩选官,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故D不符合题意。8、C【解析】

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盛行重商主义经济思想,主张积极发展工商业,拓展海外贸易,以追求金银财富,它对资本主义早期的资本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随着工业革命时期兴起,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顺应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扩张的需要,主张经济活动应由市场主导,政府不应干预,强调自由贸易、自由经营、自由竞争,故C符合题意;新航路开辟和光荣革命在工业革命之前,主导的经济思想是重商主义,故AB不符合题意;受经济危机的打击,资本主义国家审视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不足,调整了经济政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C【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反对进行军备竞赛,要求各国要有平等的讨论权,并率先做出了裁军的表率,反映出中国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故C正确;A项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排除;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意思,排除D项。10、A【解析】

198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中“一职三衔”的规定,为破格提拔军队中的年轻干部,使其迅速成长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利于军队年轻干部的培养,A项正确;“一职三衔”的实行与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无关,B项错误;当时周边政治局势并不紧张,C项错误;1988年一职三衔的实行不是为了适应20世纪90年代出现“信息化”战争,D项不符合题意。11、A【解析】

15世纪以后基督教神学从反对游戏变为认可游戏,并赋予游戏纯真、圣洁的寓意,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A项正确;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B项错误;宗教画中出现玩具和游戏场面,与儿童教育“普及”无关,C项错误;神学认可游戏不能说明俗世与宗教的分离,D项错误。12、A【解析】“TheUnitedNationsFightForFreedom”意为联合国家为自由而战,且图中包括英、美、苏等国的国旗,故选A。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水平1:能准确回答问题。·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水平2:仅罗列相关史实(按题意相符程度给分)。其他答案。(2)水平1:能运用核心知识进行回答,归纳完整。君主专制:国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王权至高无上,拥有绝对权威。君主立宪制:国王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但王在法下,权在议会,议会至上。民主共和制:国家权力至少形式上属于多数人;国家元首的产生实行选举制;最高国家领导职务实行限任制。水平2:归纳概括不确切,不完整(按题意相符程度给分)。其他答案。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评分项一:观点水平1:能够把梁启超的政治思想嬗变投放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性和曲折性等时代主题下进行看待和诠释。(3)梁启超在西学东渐的时代大潮刺激下,在不同的历史情势下选择了不同的政治体制,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梁启超在追求政治民主化的执着和探索,昭示着近代中国在迈上现代化转型的滚滚洪流已是势不可挡;但同时,这种探求的反复和多变也折射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充满着艰辛和曲折。水平2:能依据材料就梁启超的政治思想变化提出观点。·梁启超的政治思想先后从君主立宪制到“开明专制”再到民主共和制,依次发生了多次转变。梁启超每一次的思想变化都是与当时的历史事件相契合。水平3:脱离材料,或罗列材料,复述教科书的观点。·指出梁启超是近代中国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主张君主立宪制。水平4:无观点,或观点与文本无关。评分项二:史实水平1:能提取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梁启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情势等史实建立联系。水平2:能从材料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水平3:能从材料中提取直接的信息。水平4:没有使用材料信息。评分项三:论述水平1: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述。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水平4:回避问题评分项四:组织水平1:叙述成结构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水平3:仅能罗列史实注: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解析】

本题考查梁启超对民主政治的追求,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材料一、二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如“1901年6月”“1906年”,以及“今日之中国,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等信息,分析得出是清末新政。材料三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根据时间信息“1912年5月”和“夫今日我国以时势所播荡,共和之局,则既定矣”,分析得出是辛亥革命。(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涉及到的三种政体分别是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联系所学可知,君主专制是指国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王权至高无上,拥有绝对权威。君主立宪制是指国王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但王在法下,权在议会,议会至上。民主共和制是指国家权力至少形式上属于多数人;国家元首的产生实行选举制;最高国家领导职务实行限任制。(3)如何看待梁启超政治思想的变化,应当根据材料信息反映的不同时期的主张,认识到梁启超追求政治民主化的执着和探索,一方面昭示着近代中国在迈上现代化转型的滚滚洪流已是势不可挡,但另一方面也折射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充满着艰辛和曲折。14、(1)特点:继承发展已有的社会保障措施;以政府为主导,鼓励民间慈善行为;以救济性措施为主。思想基础:儒家的仁政等思想(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