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试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大运河开通后,“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由此可知,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A.巩固了国家统一B.促进了文化交流C.加强了君主专制D.有利于经济发展

2、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创立进士科的皇帝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武则天D.唐玄宗

3、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A.严惩贪官污吏B.提倡节俭C.善于纳谏D.重视农业生产

4、下图时间轴反映的是唐朝(

A.初步建立B.走向强盛C.由盛转衰D.衰败灭亡

5、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曾写下著名诗句“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的杜甫,他的诗具有的风格是(

)A.淳朴厚重,反映现实B.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C.飘逸洒脱,超凡脱俗D.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6、导致下表所示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

)年份全国户数江南苏州的户数755约891.5万约6.8万760约198.8万约9.2万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安史之乱D.武则天篡权

7、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北宋灭亡的标志),虏骑(少数民族骑兵)所过,莫不溃散。”这段话旨在说明北宋(

)A.中央集权的强化B.北宋被金兵所灭C.重文轻武的危害D.北宋军队素养低

8、在我国古代,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开始于A.隋朝B.唐朝C.宋代D.元朝

9、宋时期,由于经济发展,市场上流通着大量的金属货币。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材料叙述了北宋四川地区“交子”(

)A.产生的原因B.发行的过程C.产生的影响D.消亡的结局

10、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在宋代被称为“瓷都”?(

)A.河北曲阳B.河南汝州C.江西景德镇D.河南开封

11、“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主要贡献是(

)A.统一蒙古B.建立元朝C.创制蒙古文字D.统一全国

12、下列朝代都是结束分裂统一国家的政权,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秦朝、隋朝、元朝B.隋朝、秦朝、元朝C.元朝、秦朝、隋朝D.隋朝、元朝、秦朝

13、“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我国(

)A.两宋时期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14、关于下列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B.都对词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C.作品都抒发了强烈报国情怀D.都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人物

15、《史记》和《资治通鉴》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下列历史事实有可能同时被这两部著作记录的是(

)A.张骞拜别武帝出使西域B.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C.宋元时期,火药用于战争D.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

16、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广为流传一首民谣:“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贼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A.岳飞抗金B.郑成功收复台湾C.戚继光抗倭D.郑和下西洋

17、“有时它是绵延数百里的厚重城体,有时却演变为长墙间矗立着的烽燧与零星散落的烽火墩台。尤数跺口重复而有节奏,竖立千城墙之间的敌楼与绵延的墙体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尽显线面相结合的艺术美感。”“它”指的是(

)A.赵州桥B.大相国寺C.长城D.紫禁城

18、《明史》记载,“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贵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港……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这记述的是:(

)A.郑和下西洋B.郑成功收复台湾C.遣唐使来华D.戚继光抗倭

19、下列历史朝代更迭,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秦汉时期

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③夏商西周时期

④春秋战国时期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③④①②D.③①④②

20、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图中的民族融合现象出现于元朝。其中“?”代表的应该是(

A.回族B.南诏C.突厥D.回纥

21、清朝后期,“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主要表明清政府(

)A.断绝中外贸易B.严格禁止对外贸易C.实行重农抑商D.禁止官员出海经商

22、京剧的角色行当有明确的划分,早期分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等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行:又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京剧形成于(

)A.雍正年间B.乾隆年间C.道光年间D.光绪年间

23、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关汉卿创作《窦娥冤》C.清朝创立军机处D.台湾府的设置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二、综合题

24、我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

秦王嬴政废除了自己身为国君的王号,改成“皇帝”,因为他是秦帝国的第一个“皇帝”所以称“始皇帝”。皇帝是最高统治者,总揽一切大权。中央机构实行“三公九卿”制。材料二

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材料三

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根据材料-,秦始皇为了总揽大权开创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三公”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什么官职?

(2)材料二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他还设立了哪一个特务机构?

(3)材料三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有什么作用?

(4)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25、根据下面所示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时间事件641年文成公主入藏。1272年元朝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1653年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五世达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1713年清朝皇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1)文成公主入藏发生在哪一朝代?这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当时统治者采取怎样的民族政策?

(2)元朝设立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哪一中央机构直接统辖?元朝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在中国国家发展和民族关系史上有什么作用?

(3)清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的皇帝命令与沙俄进行了哪场战争?根据材料,归纳出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

(4)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和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6、提高综合国力、发展科学技术是时代的主旋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发明活字印刷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