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中被割让的中国领土是(
)A.澳门B.香港岛C.海南岛D.台湾岛
2、如下图是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留下的罪证。它是谁留下的侵略残迹(
)
A.英国B.英法联军C.俄国D.美国
3、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
A.永安建制、天京事变B.永安建制、定都C.金田起义、天京事变D.定都天京、天京事变
4、下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时局图》,它反映了(
)
A.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B.中国沦为列强的殖民地C.日本独霸中国局面的形成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5、维新的曙光刚刚显露,却瞬间消失。激愤的中国农民烧教堂,杀洋人。联军长驱直入,攻占北京,再遭国耻。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依次是(
)A.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B.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C.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甲午中日战争D.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1922年6月,中共在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指出,“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这一认识强调辛亥革命:(
)A.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B.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具有反帝反封建价值
7、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上述规定(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原则B.强化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C.标志着封建主义的彻底结束D.反映了驱除鞑虏的革命理想
8、下图为“洪宪元年银币”。其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中华民国成立B.湖北军政府成立C.宣统下诏退位D.袁世凯复辟帝制
9、1918年创刊的《美术》(上海)在“本刊启事二”中,要求不用“古典的,艰涩难懂的,偏激的,空泛的,抄袭的”文字,刊物更是多次刊登白话诗文。这得益于新文化运动(
)A.批判封建礼教B.倡导文学革命C.抨击伦理道德D.提倡民主科学
10、巴黎和会上,列强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
)A.护国运动B.二次革命C.五四运动D.辛亥革命
11、北伐战争时,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奋勇冲锋,连克汀泗桥、贺胜桥的北伐将领是A.朱德B.贺龙C.叶挺D.陈毅
12、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人民军队发展成长的源头。这座英雄的城市是(
)A.上海B.井冈山C.南昌D.武昌
13、历史解释是在史事的叙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关于遵义会议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B.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C.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4、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要目的是()A.联共抗日B.反蒋抗日C.逼蒋抗日D.国共合作
15、“……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要了解这段悲惨的历史,我们应该去A.南京大屠杀纪念馆B.八路军太行纪念馆C.东北沦陷史陈列馆D.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16、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的抗战态度是()A.积极抗日、消极反共B.消极抗日、消极反共C.积极抗日、积极反共D.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17、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曾实行“打土豪、分田地”政策;抗日战争时期承认地主土地私有,推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1947年土地改革实行“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政策。以上土地政策的调整是基于(
)A.社会性质的变化B.农民对中共的拥护程度C.革命性质的变化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8、1943年,中国政府先后与美国、英国签署新条约,取消了近代以来美、英在华的许多特权,随后荷兰、比利时等国相继放弃在中国的不平等权益。这说明(
)A.抗日战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了战争主动权C.中国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D.美英等国建立了公正的国际秩序
19、“中国抗日战争业已结束,和平建国的新阶段,即将开始,必须共同努力……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材料内容出自(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论持久战》C.《论联合政府》D.“双十协定”
20、“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映的是哪一时期土地政策的内容(
)A.抗日战争B.人民解放战争C.洋务运动D.红军长征
21、《近代实业第一人》中说:“他……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他”·是(
)A.魏源B.张謇C.陈独秀D.胡适
22、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材料反映了A.娱乐方式的开放化B.礼仪风俗的近代化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二、综合题
23、国共两党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两党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24—1927年,国共……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材料二
1927—1937年,国共十年内战,给日本侵略中国带来可乘之机。材料三
材料四
1946--1949年,国共第二次内战,国民党败逃台湾,导致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请写出国共两党在1924—1927间军事合作的两件典型事例。
(2)在1927—1937年国共十年内战期间,表明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蒋”第一枪的事件是什么?开创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3)据材料三图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红军整编后的军队名称(中文简称)。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什么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合图二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洋务运动中,西方科学技术的大量引进和广泛传播促成了中国近代科学和技术的发端,洋务派的科技观由此形成。针对列强的“船坚炮利”和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曾国藩等人提出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的构想。随着洋务运动的不断深入,对近代科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基于此,洋务派设译馆,培养翻译人才;开办新式学校,培养专门技术人才。……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地进行了30余年,并没有真正解决中国近代化的问题,最终失败。——摘编自高庆节《论洋务派科技观对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影响》材料二
甲午战后,维新派把科技进步看成是国家强盛最有力的杠杆。他们看到了科举制度是科技人才培养的巨大障碍,围绕着科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废除科举,创办新型学校,必修自然科学。在维新派的号召下,一时间学会林立,如雨后春笋。学会大都以“兼采中西各法与天地自然之利”“互相讲习”。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主持译书局的工作,编译了大批以近代自然科学为内容的教科书,并创办报刊,积极宣传“西人光化电声算之述作”。——摘编自胡晓登、周松柏《戊戌维新与近代科技在中国的命运》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科技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为推动科技发展采取的措施。
(3)近代洋务派和维新派对复兴中国科技都作出了页献,但最终相继失败,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失败的共同原因。
25、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与于现实当中。废墟和遗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ionpoint“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材料二
如下图(圆明园)
材料三
经过近两个月的水下考古调查,考古人员在黄海北部海底发现的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中,舷窗、炮弹等一些重要文物陆续出水重见天日,再现了百年前致远舰的英勇悲壮。——摘编自蒋丰《日本人是这样看待甲午中日战争的》材料四
大清国国家允定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由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之图上标明如后:东面之线,系崇文门大街,图上十、十一、十二等字;……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哪次战争?英国人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
(2)材料二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哪一侵华罪行?与这一罪行有关的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员工工资保密协议模板
- 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单元测试)-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含解析)-
- 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题(卷)-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
- 2025年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1套
- 2025年湖南省湘潭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中学非球类运动教学设计
- 专题18 电功率-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与解题方法
- 2025年度土地承包种植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合同
- 2025年度云计算服务器采购及运维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员工向公司借款合同争议处理规则合同
- 北京某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数学试卷
- 三下 第11课 《在线学习工具》教案 浙教版2023信息科技
- 2024年高考真题-英语(新高考Ⅱ卷) 含解析
-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4年统编版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JGJ/T235-2011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 信息科技课的跨学科主题学习PP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家级示范培训课件
- 五年级下册英语作文训练-外研版(三起)
- 第七节碎石路基施工方案
- 三年级数学兴趣班纲要及教案
- 记者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中学2025届高一下生物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