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课时作业(二)_第1页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课时作业(二)_第2页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课时作业(二)_第3页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课时作业(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课时作业(二)《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课时作业(二)/《师说》高中全程复习构想-政史地-课时作业(二)课时作业(二)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西汉前期,"齐人”"鲁人”"楚人”仍是常用的籍贯地域表述.后来就渐渐被冠以郡国的籍贯表述取代了.这一变化说明()A.郡国并行制被废除B.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步加强C.民众地域观念增强D.中枢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2.[2022·山西省怀仁市高三调研]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行政、军事、财政、监察、司法、人事等机构,这些机构有繁多的公文程式,有复杂的运行机制,掌握它自然也就成为一种特殊技能,而掌握它的人当然也会成为一个特殊的等级”.材料主要强调中国古代()A.国家权力的分割已经实现B.官僚队伍专业化趋势增强C.中央和地方机构设置复杂D.官员的选举和经验不可分3.[2022·山西省怀仁市调研]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D.推动宰相制度走向解体4.[2022·唐山市高三模拟]汉武帝元狩元年,由于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谋反,汉武帝"乃作左官之律”,规定不经中央派任而私仕于诸侯的官吏即构成"左官罪”.此举旨在()A.加强对地方的全面控制B.废除郡国并行制度C.确保君主权利高度集中D.巩固贵族政治统治5.[2022·内蒙古包头市高三一模]东汉尚书陈忠说,旧时"三公”地位高、权力大,百官崇敬,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三公”虽有丞相之名,但实权在尚书手中,遇到大灾时,却又将之归罪"三公”,甚至罢免.这说明当时汉朝()A.官员考核惩罚严格B.抑制权臣打击专横C.汉承秦制矛盾凸显D.转移相权加强皇权6.[2022·安徽合肥市高三三模]唐初设立三省六部制,"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后又置政事堂,"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再后来改称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这些变化()A.明确了官员的职权和分工B.形成了官员间的有效制约C.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工作效率D.适应了皇权不断强化的趋势7.[2022·四川省内江市高三模拟考试]唐代户部尚书入仕途径及相应人数统计,如下表所示,这反映出唐代()项目户部尚书功臣荫官举荐科举皇帝从军不可考前期44851161-13中期2724312-24后期61-5448--4A.官员监察管理松散疏忽B.三省六部制度走向成熟C.察举制度仍有重要地位D.官员文化素质逐步提高8.[2022·山东泰安市高三模拟]北宋初期,枢密院成为最高军务机构,是"二府”之一.长官枢密使一般由文人担任,宰相可兼任,其可以掌握虎符,秉皇帝旨意调动军队.下设"都承旨”和"副都承旨”,也基本都是文人,主要负责召宣旨意,传递院务信息.由此可见,北宋初期的枢密院()A.体现了"崇文抑武”的制度设计B.行政效率提高分工比较明确C.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主的专权D.与中书门下形成了制衡机制9.[2022·江苏淮安市高三二模]《宋书·百官志》记载:郡守,秦官.秦灭诸侯,随以其地为郡,置守、丞、尉各一人……汉景帝中二年,更名守曰太守,尉为都尉……汉末及三国,多以诸部都尉为郡……晋成帝成康七年,又省诸郡丞……宋太祖元嘉四年,复置.据此可知()A.郡的设置最早出现于秦朝B.汉承秦制推行郡县和封国并行C.中央集权制度在不断加强D.古代地方行政设置具有延续性10.[2022·河南省非凡联盟高三质量检测]某著名学者指出,行省制弥补了传统郡县制的不足,元中央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另加行省之类的高层督政组织于中央与路府州县之间,并以其内部特有的机制,使军事、财赋、监察三位一体的行省高层督政区成为比较成熟、稳定的建制.该学者意在说明行省制()A.细化了中央与地方权力B.聚集境内财富以提供中央需要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D.借助分权与集权加强中央集权11.[2022·河南省信阳市高三调研]美国史学家罗威廉在《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一书中认为清朝有三个机构创新,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这说明清朝()机构职能主要表现理藩院管理对汉族中国本部十八行省之外的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内务府保护对皇帝个人及其有关家族的保护军机处控制满洲统治者对核心权力包括军事权力和行政权力的高度控制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中枢机构多承明制C.开始实行家国同构D.统治机构务实高效12.[2022·全国Ⅰ卷"超级全能生”高三联考]清朝雍正年间,原各省所设学官一律改为提督学政,简称学政.学政一般由具有钦差性质的翰林出任,负责一省的学校事物,包括考察各级学校教师、生员,主持生员的岁考和科举预备考试等,地位仅次于督抚.学政的设置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地方行政实行分权体制C.中央对地方监察的强化D.士人思想受到严格禁锢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2·河南省信阳市高三调研考试](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7世纪初的唐朝,是中国专制时代历史上最为灿烂光辉的一页,当帝国对外威信蒸蒸日上之际,其内部组织按照当时的标准看来,也近于至善,是以其自信心也日积月累,这也是一段创造系统的时期.唐朝这种近于至善的内部组织,表现在中央政府的一大特色为"三省分工”……而这种体系与后世西洋所谓"互相制衡”截然不同.不论唐太宗如何的开明,他的政府无可避免为一种专制体制.——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第二帝国:已有突破,但未竟事功》材料二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开国君主赵匡胤打破传统中国作风,以务实的态度从事各项改革,这种改革发展趋向从政府的组织上看,在保持门面上前后一致的基础上,创立了许多新机构,这些新机构功能上更具有弹性,在业务上超越旧机构.可是这些机构只获得局部成功,最终却没能改变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软弱的一个朝代.——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宋:大胆的试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内部组织"近于至善”的表现并分析其局限性.(1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以务实态度在政府组织方面做了哪些创新.(6分)(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是我国历史上最软弱的一个朝代”的原因.(6分)14.[2022·青海省海东市高三模拟考试](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19年,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各时段研究佳作迭出且新意十足.国家治理、社会控制是现实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议题,折射到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中,亦是如此.如《中国社会科学》在2019年第一期刊发的"历史视野中的国家治理”专题中,将古代的羁縻政策、族群关系、地方防御,文化控制等均列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