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康复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创新创业计划书2024年_第1页
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康复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创新创业计划书2024年_第2页
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康复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创新创业计划书2024年_第3页
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康复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创新创业计划书2024年_第4页
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康复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创新创业计划书2024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康复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创业计划书项目概述“健康卫士”是一款集数据分析技术、视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云计算技术和医疗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于一体的智能康复软件。针对现代康复行业中存在的居家康复难、训练效果实时反馈难、病友间交流难等痛点,项目团队提出智能化+人工化双体系指导、大数据平台分析、病友论坛等解决方案,创新使用康复数据分析挖掘、机器视觉定位、数据交互共享等关键技术,研制出针对特定部位康复训练的软件,突破性的实现了康复行业的智能化。项目已申请教育部科技查新报告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与同类康复设备相比,该产品具有智能化、效率高、效果好、用途广等优点,受到试用企业的好评。目前项目团队已与赛克厦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代加工、待销售协议,准备后续标准化量产团队正在着手研制的实体设备。项目基于江苏省产教融合集成平台的孵化,学生在项目研发中从“新手-能手-师傅”中成长为专家,项目通过“萌芽-孵化-落地-实施”走向市场,并反哺学校专业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助推了现代康复行业智能化升级改造的进程。未来,本产品将持续迭代升级,逐步从区域市场迈向全国市场,引领中国康复业智能化发展。

一、项目背景1.1市场分析中国康复行业是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视,以及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康复市场的需求在逐渐增加。市场规模:中国康复行业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19年中国康复市场规模达到了9400亿元,预计到2025年,中国康复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以上。其中,家庭康复市场规模占比较大,约占总市场的60%。行业发展:随着中国政府对健康和医疗领域的投资增加,康复行业的发展也将得到支持和推动。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康复服务的发展,包括加大康复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支持康复技术研究和应用,提高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效果等。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康复治疗。同时,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康复服务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据统计,到203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8%,到2050年将达到30%以上。竞争格局:康复行业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企业和机构,包括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康复中心、康复机构等。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竞争格局将进一步加剧。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足,需要具备高质量的服务、专业的医疗技术、以及合理的价格等方面的优势。发展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康复治疗的认识的提高,康复行业市场的需求还将继续增加。未来,康复行业将朝着智能化、精准化、家庭化、社区化等方向发展。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抓住市场机遇,提高竞争力。同时,政府也将加大对康复行业的扶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1.2政策支持从2018年四月到2023年一月,国家在一系列讲话和文件中都提出了要加大对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支持力度,扎实推动康复医疗工作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政策汇总表如下图所示。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图1.1

自2018年以来国家政策汇总表图1-1:自2018年以来国家政策汇总表2021年6月8号,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意见》,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康复医疗服务网络,加强康复医疗人才教育培养,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创新康复医疗服务模式,积极发展社区和居家康复医疗。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家庭病床、上门巡诊等方式将机构内康复医疗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居家。支持基层医疗机构丰富和创新康复医疗服务模式,优先为失能或高龄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有迫切康复医疗服务需求的人群提供居家康复医疗、日间康复训练、康复指导等服务加强康复医疗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医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大力推进康复医疗信息化建设,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借助信息化手段,创新发展康复医疗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优化康复医疗服务流程,提高康复医疗服务效率。积极开展康复医疗领域的远程医疗、会诊、培训、技术指导等,惠及更多群众。推动康复医疗相关产业发展。鼓励各地通过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成果转化等方式,结合实际和特色优势,培育康复医疗相关产业。优先在老年人、残疾人、伤病患者及儿童等人群的康复医疗方面,推动医工结合。积极支持研发和创新一批高智能、高科技、高品质的康复辅助器具产品和康复治疗设备等,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要。1.3行业需求

图1-2:我国康复行业市场规模预估当今中国康复行业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康复治疗: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使得康复治疗需求不断提高。康复治疗可以帮助康复对象(如中风、创伤、骨折等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在这方面,中国需要更多的康复师、康复治疗设备以及康复医院。复辅助器具:康复辅助器具是指为残疾人提供帮助的设备,如轮椅、拐杖、假肢等。随着我国残疾人口的增加,康复辅助器具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未来中国康复行业需要更多的康复辅助器具生产企业以及销售渠道。康复护理服务:康复护理服务是指提供专业的康复护理和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如康复护理、营养膳食、生活护理等。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康复护理服务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未来中国需要更多的康复护理机构以及专业的康复护理人员。康复教育和培训:由于康复行业的专业性较强,康复人才的培养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未来中国需要更多的康复教育和培训机构,以培养更多的康复师、康复技术人员和康复管理人员。康复研究和技术创新:康复行业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研究和创新,以满足人们对康复的不断提高的需求。未来中国需要更多的康复研究机构和技术创新企业,以推动康复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下是一些有关中国康复行业的数据统计:图1-3:近些年我国康复市场规模康复治疗需求:2019年,中国中风患者约有1200万,其中80%需要进行康复治疗。2019年,中国骨科医院门诊量为1.09亿人次,其中大约有50%的患者需要进行康复治疗2020年,中国创伤病人数约为500万,其中大约有60%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康复辅助器具需求:2019年,中国残疾人口数量为8591万人,其中约有30%需要康复辅助器具。2019年,中国轮椅市场规模为约15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0亿元人民币。2019年,中国假肢市场规模为约2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0亿元人民币。康复护理服务需求: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2.5亿人,其中大部分需要康复护理服务。2020年,中国康复机构数量约为7000家,床位数约为140万张。康复教育和培训:2019年,中国康复师数量约为10万人,其中90%以上的康复师没有受过系统的康复师培训。2019年,中国有约30所开设康复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高校,康复专业毕业生约为1.5万人。康复研究和技术创新:2020年,中国康复医学研究院成立,标志着中国康复研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021年,中国发布了《康复辅助器具行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康复辅助器具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亿元人民币。1.4行业现状目前,我国康复需求群体已达7亿人次。下图为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提供的2020年我国康复医疗需求群体规模情况。2020年我国康复医疗需求群体规模2020年我国康复医疗需求群体规模数据来源: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自动图1-4:2020年我国康复医疗需求群体规模统计图数据来源: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从图表来看,我国康复需求群体多种多样。其中老年人群体和运动训练康复群体占到了总额的一半多。但是实际能获得较好康复治疗的人数却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1)人才短缺根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数据,目前中国康复人员总数约为50万人,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每万人口需要5至6名康复师,而中国目前每万人口仅有不到1名康复师。因此,中国康复行业普遍存在人才短缺问题,这会影响康复服务的质量和覆盖率。图1-5康复医师缺口概况(2)落后的康复设备和技术中国康复行业在康复设备和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例如,目前中国市场上较为常见的功能性康复器材都是进口的,国内生产的康复设备相对较少。此外,很多康复机构的技术和服务水平也需要提高。(3)地域不均衡中国康复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康复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而一些较为贫困的地区和偏远地区的康复资源非常有限,这导致了康复服务的不公平现象。图1-6国内康复供给现状1.5地理优势以老年人康复为例,长三角地区老龄化程度位于全国第一,高出全国平均近10个百分点。并且文化程度高,能够快速接受新鲜事物,很多老人会熟练使用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图1-7:我国前些年老龄化统计图1.6行业痛点综合分析康复行业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痛点:1.居家康复指导难。(1)缺乏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居家康复需要医疗机构、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员的支持和指导。然而,由于医疗资源的不足和专业人员的匮乏,很多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指导。(2)患者家庭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居家康复需要患者具备相应的家庭环境和条件,如有适当的康复设备和工具、具备相应的家庭护理能力等。然而,有些患者的家庭环境和条件并不适合康复,这就给居家康复带来了困难。(3)患者自身的意识和态度:有些患者可能没有意识到居家康复的重要性,或者没有足够的意愿去接受康复治疗。这就给康复指导带来了困难。(4)康复指导的传达和沟通问题:居家康复需要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与患者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以便及时解决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然而,由于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沟通和传达康复指导可能存在困难。2.训练效果实时反馈难。(1)个体差异性: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都不同,因此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这就意味着,康复行业需要根据不同的康复方案,对不同的人进行训练,而每个人的康复进程和效果都不尽相同,因此实时反馈难度较大。(2)测量手段有限:康复训练中需要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和测量,以了解康复进展和效果。然而,目前的测量手段仍然存在许多局限性,不能满足康复训练的实时监测需求。(3)数据处理复杂:康复训练产生的数据量庞大,需要进行有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信息,辅助医护人员制定下一步的康复计划。然而,数据处理和分析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限制了实时反馈的能力。

专业人员短缺:康复训练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但是由于康复专业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导致专业人员短缺,难以满足康复训练的实时反馈需求。3.病友间交流难。(1)疾病类型差异性:康复行业涉及的疾病类型繁多,每种疾病的康复需求和治疗方法都不尽相同。因此,即使是同一类疾病的患者之间,也可能存在康复方案、康复进程和康复效果等方面的差异,这使得病友间交流的难度加大。(2)康复训练场所限制:康复训练通常需要在医疗机构或专业康复中心进行,这使得病友之间的交流难度增大,因为患者通常需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所进行康复训练,难以与其他患者保持联系。(3)社交障碍:由于康复患者往往面临身体和心理上的困难,导致他们可能面临着社交障碍的问题,难以主动与其他病友交流,这也是病友间交流难的原因之一。(4)缺乏交流平台:康复行业缺乏有效的病友交流平台,使得患者之间难以建立联系。同时,康复机构和医护人员也缺乏为患者提供交流平台的意识和资源。这些现象制约着行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倒逼行业进行转型升级。

二、产品与服务2.1产品解决方案针对康复行业中存在的居家康复指导难、训练效果实时反馈难、病友间交流精确匹配难等痛点,项目团队提出线上、线下双体系双渠道指导、大数据平台分析、病友论坛等解决方案,创新使用康复数据分析挖掘、机器视觉定位、数据交互共享等关键技术,研制出针对特定部位康复训练的软件,突破性的实现了康复行业的智能化图2-1:解决方案概览本项目产品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已落地实施,软件原型搭建已完成,其内部装置,包括一种捕捉人体运动轮廓的装置、一种采集人体康复数据的人工智能装置等,两种装置均已申请专利保护。2.2产品核心技术图2-2患者使用流程1.基于视频的人体运动数据采集技术利用基于视频的人体数据采集技术,将进入摄像头的光线聚焦到图像传感器上并进入缓冲区中,随后通过信号处理将它处理成为数字数据,经过核心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后成为最终的彩色图像图2-3:视频的数据采集2.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人体运动轨迹分析技术(1)数据采集通过上面的人体运动数据采集技术,从中获取大量的运动数据(2)数据预处理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是非常必要的。这个步骤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去噪、数据融合等操作,可以有效提高后续分析和建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图2-4:数据处理过程(3)数据建模通过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方法,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建模,建立起人体运动轨迹的数学模型。这些模型可以帮助分析人体运动轨迹的规律和特征,并预测未来的运动轨迹。图2-5:数据建模算法优化为了提高人体运动轨迹分析技术的精度和效率,需要对数据建模所使用的算法进行优化。算法优化可以通过调整算法参数、选择更加合适的算法模型等方式来实现。1.基于人工智能技术(1)运动监测和分析利用人工智能对患者的运动进行初步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帮助后期医生评估患者的康复进程并提供指导。当然,我们也正在努力开发适配的传感器,以此帮助产品后期实现更精确更深度学习算法的实现。2.3产品创新点1.行业创新相对传统康复行业,本项目融入互联网+技术,对于传统康复行业来说是颠覆性的创新2.新技术应用创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传统康复行业组合应用,实现了多技术与多学科的融合。2.4产品取得的成果1.企业试用与反馈本产品与苏州善贤乐龄养老公司签订试用合同,试用期间,客户反馈:人工效率提升100%,人工成本降低50%,患者好评率提高100%。企业试用本产品后,人工成本得到有效降低,提质增效显著。2.软件著作权

本产品已申请到两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名称为一种基于大数据运动康复数据APP、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人体识别康复软件。3.专利本产品已申请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名称为一种捕捉人体运动轮廓的装置、一种采集人体康复数据的人工智能装置。2.5竞品分析传统康复行业使用的康复用具存在的弊端:应用范围受限:传统康复用具往往只适用于特定的疾病或伤害,例如拐杖只适用于行走困难的人,而不能用于其他身体部位的康复。效果受限:传统康复用具的效果受到很大的限制,往往只能减轻症状,而无法治疗疾病或伤害的根本问题。使用不便:传统康复用具往往笨重、不便携带,对于需要在不同场合进行康复的患者来说很不方便。成本高昂:传统康复用具的制造成本较高,价格也相对昂贵,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心理影响:传统康复用具在形态、材质等方面相对单一,会给患者带来心理上的负担和压力,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图2-6:竞品分析

三、商业模式3.1整体规划团队将未来规划分为三个阶段:研发时期、标准化测试时期、推广与维护时期。图3-1:整体规划图研发时期,此时产品处于从无到有的阶段,重点是产出自主APP,获得投资。标准化测试时期:此时,经过研发时期前期铺垫可对APP进行预发布测试,收集反馈并修复问题。进行标准化测试后,不断改进技术与细节,随后开展APP推广活动在苹果及安卓各大应用商店进行APP试推广(并遵循他们的指南与政策)仍然采用试用方式收集反馈意见,进而对产品进行迭代升级,提升消费者满意度,通过多种渠道开展营销推广,持续获得用户,为后期APP的正式发布打下基础。推广与维护时期,此时产品经过技术迭代与推广达到可正式发布要求,可通过市场营销(包括社交媒体宣传、广告投放、与博主合作)等方式提高知名度和获取目标客户;APP发布后开发团队将进行持续维护和更新,以确保APP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在维护和更新过程中收集反馈,并根据用户反馈修复漏洞、更新功能、提高性能。盈利回收成本:经过APP研发试运行到正式推广,此时APP各项指标已达到成熟阶段,可直接获得目标用户,通过推广营销扩大销量,实现前期成本的回收与盈利的扩大。3.2收入结构产品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图3-2:收入组成一是针对目标客户使用APP过程中提供服务,在程序内实施按处方收费,此项约占收入来源的60%。二是后期高精度传感器销售,高精度传感器将迎合目标客户需求与APP配套共同服务客户,此硬件设备约占收入来源的20%。三是数据共享,在用户使用APP过程中,程序后台将用户康复数据及康复案例进行资源整合来分析不同康复人群需要的康复时间和康复方案;并将整合出来的康复数据实现与医疗院校、康复机构的资源共享,此项收费约占收入来源的20%。3.3市场开拓传统康复行业正在等待数据化的转型,在此背景下我们的“健康卫士”拥有着广阔前景,一方面是软件内实施专病专治,即按处方收费;第二是后期开发的高精传感器按需销售,即硬件销售。最后则是利用庞大的用户数据收集整合和处理后的康复数据(去除患者隐私数据后)与医院和养老机构甚至是国家医疗机构进行数据共享。基于软件内处方,我们以康复人群购买针对自己病症的训练处方为主体。通过大量数据的处理,不断优化原始处方。并且不断升级系统,不断完善智能康复体系。图3-3:软件内按处方收费面向硬件市场,积极发展和研究高精度传感器。通过量产机试用,签订定制化开发合同,提高硬件性能,增强硬件多元性。量产机试用可以让康复机构和医疗机构客户更清晰地了解到传感器的功能以及特征,定制化合同可以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将设备出售和提供技术服务,从而达到有效推广传感器。图3-4:后续硬件销售3.4生产销售生产销售我们有着完整的软件开发体系,通过中游项目团队进行软件开发和后期维护升级,以及项目成熟后的高端传感器装置的搭建,交由上游代工厂进行传感器零部件加工,最后由项目团队自行整机组装、调试,产品测试通过后发往下游企业。图3.5产品生产供应体系在生产端,我们通过与赛客厦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团队成员负责产品设计、软件研发、设备升级,赛客厦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上游供应商进行代加工,保障设备生产的进度,目前正在与其签署代加工协议。在产业链下游,项目团队已和苏州的的多家康复医疗机构和养老院达成试用协议,这样使我们团队在前期的标准化试产阶段,可以有更多数据和用户反馈来进行产品技术上的提升,从而生产出更加符合消费者的产品。进入推广阶段后,自主营销将成为重要渠道。3.5推广策略在推广策略方面,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方式:图3-6:多元化推广模式1.展会宣传推介。参加展会往往是企业最重要的宣传方式之一,也是企业开辟新市场的首选方式。我们将重点在医疗展会中,发布产品并介绍服务,此时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集中了医疗健康行业中最重要的生产厂家和购买者,通过面对面地交流,使人们可以迅速全面地了解医疗健康的创新产品,我们也可以和展会中的其他企业达成合作,在展会介绍中捆绑推广,以此提升知名度。2.与各大健康和医疗平台合作。我校所处的苏州地区,互联网行业发达,企业数量众多,因此有在行业内有众多校友资源,其中既涉及医疗健康业的中游企业,也有康复医疗机构和养老院等直接目标客户,因此,通过阿里健康医疗健康等平台,获得目标市场的关键合作。3.合作企业示范。从标准化试产阶段开始,与客户保持积极沟通,通过保障售后、服务支持等工作形成良好口碑,与企业客户形成推广合作,同时争取与行业内知名医疗健康品牌达成合作,在推广时利用大企业的头部效应,形成信用背书,达到示范效果。4.网络营销推广。医疗健康产品不同于大众商品,通过互联网营销时需注重多渠道整合,锚定重点实现精准营销。如在搜索引擎获取前位搜索排名,可以在用户寻找智能化解决方案时快速定位到我们的产品,与医疗健康行业内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合作,或在短视频平台投放适宜量的产品介绍视频,增加大众对产品的接受度,通过软文推荐、硬广植入的方式,精准获取流量。3.6财务预测本产品预测未来三年内可实现成本回收与初步盈利,主要指标分析如下:

图3-7:未来三年预测收益2023年,因软件初步搭建缺乏知名度,主要以产品推广为主要目标,预计实现营业收入400万元,销售成本100万元。净利润达190万元,成功打开康复行业新市场。2024年,通过多渠道宣传提高康复医疗健康的知名度后,预计实现800万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可达390万元。

2025年,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后,成功地打开了康复医疗的市场,在高知名度、高性价比、高品质的设备升级下,实现1200万元的营业收入,预计净利润可达476万元。图3-8: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分析综上所述,预计未来3年营业收入共达2400万元,净利润率约为44%。3.7股权结构与融资计划项目初始投资主要由团队成员完成,公司采用内部股权投资,初期的股权构成为:创始团队占90%、拟出让10%。图3.9股权结构后期的融资需求为200万左右,可出让的股权比例为10%。融资资金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和后期维护,以期在前期缩短扩张的时间,尽快抢占市场、加速资金回笼,同时有足够资金支持技术更新与设备迭代。图3-10:融资计划

四、项目团队4.1团队成员目前团队有5名成员,分工明确,凝聚力强。团队起源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同学在浏览时政新闻时,对国家现有康复行业体系建设与网友展开了讨论,于是产生了兴趣,开始搜索相关技术。通过与学习康复专业的高中同学交流,总结出传统康复行业的痛点问题。又因系部老师与医疗机构有软件开发上的合作,于是项目团队成立。项目团队中计应专业的成员拥有C语言、软件开发、数据库开发和影视拍摄制作等相关知识,软件专业的同学拥有C、java、python多种语言、软件开发与测试、人工智能技术等知识,而康复专业的同学掌握了康复基础、康复手法等专业技能。团队成员在项目中各自发挥所长,精诚合作,共同致力于引领中国纺织业智能化发展。1.项目负责人,计算机网络专业,获得1+X证书、ATA职业资格证书、工业与信息化人才证书。曾在联勤保障部队910医院急诊实习培训;左膝曾接受两次手术,自身也是康复受众群体,了解康复训练的大致过程。2.公司研发经理,移动应用开发专业,负责组织技术、产品开发与创新,组织实施并监督、检查软件开发的整体过程,获得工业和信息化人才证书,1+X职业技能证书。曾就职于上海钢联担任爬虫采集工程师。3.公司运营总监,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负责企业产品的推广及公司的市场运作和管理,获得工业和信息化人才证书,1+X职业技能证书,华为软件测试证书,曾在华硕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软件测试一职。4.公司营销经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负责市场调研及市场分析工作,销售团队的管理及计划的制定。5.公司康复技术组长,苏州大学医学院在读研究生,负责项目中最关键的康复医学相关技术,2022年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图4-1:团队成员4.2顾问团队1.技术导师,曾担任大型企业工程技术部负责人,曾兼任学校医疗器械工程实验中心首任主任;领导团队完成国家及地方康复器械技术产业相关的政府咨询报告10份,为政府相关行业政策提供咨询。2.技术导师,现任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神经康复中心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多学科康复诊疗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3.技术导师,原通鼎互联设备部总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蓝领中的技术大咖,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曾荣获全国技术能手、江苏制造工匠、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技师、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等荣誉,先后获得国际发明展银奖和铜奖各1项授权国家专利38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领办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入选第四期、第五期江苏省

“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4.技术导师,亨通工控研究院总经理,江苏省产业教授,在现代制造、工业互联网行业拥有超过二十年的从业经验,曾管理亨通光纤、亨通信安、亨通工控等企业,中国制造2025应用技术人才江苏省工业互联网领军人才江苏省工业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江苏产业人才,吴江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获得全国工商联科技进步优秀奖中国机械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机械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机械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苏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吴江科技进步一等奖。图4-2:顾问团队五、教育维度健康卫士项目团队,来自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多个专业。综合不同专业学生特长,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康复医疗创新组合应用,项目从最初的创意想法、交流碰撞、企业走访、设计原型、设备采购、组装调试、运行试产从多个阶段迭代升级,项目得益于学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受教于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的双重指导,成长在学院和企业共同营造的有利环境,最终学生以创新理念,展现较高的基本素养和较强的塑造力。5.1人才培养模式该项目对接产交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学要素通过生产项目融为一体,解决教学与生产对接不系统的问题;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合一,解决教学与生产对接不紧密问题;教学评价随企业生产变化联动,解决教学与生产对接不及时的问题。该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了产教融合理论,提出了工作室制学生成长新方式,创新项目孵化新路径,学校企业双主体身份。在实践中学生收获了一系列的成果。图5-1: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5.2项目孵化路径该项目在江苏省产教融合集成平台提供的大环境下生根发芽,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得益于学院的推动和企业的支持。学院在创新项目推动、工作室运行、实训基地保障三方面助力项目,企业在企业实践、技术支持、大师指导三方面为项目助力。项目在产学研示范基地创新创业平台中落地,项目在工作室制学习命运共同体中孵化,项目在三级创新创业训练体系中萌芽,项目在企业指导中定型,实现了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学生就业,同时项目在试产运行后反哺企业和学院,指导企业从不同方面研发技术和设备升级,同时带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新发展。图5-2:自动异形锁边机项目培育路径5.3学校推动1.政策支持苏信学院在基地建设、政策支持方面为项目研发给予了大力支持,为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精神,发掘和培养具有创业特质的大学生,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特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主要任务是整合校内外资源,创新思路,开设创业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组织创新创业类的校内外各级各类竞赛,联系学界和业界创业导师,指导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等。创新创业学院选址云枢楼作为大学生科创园创新创业中心,为异形自动锁边机项目的培育孵化中心。同时学校出台学分认定与转换办法,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考试、文体比赛、学期项目及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论文或文学艺术作品等,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特制定学分认定与转换实施办法。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发展,为自动异形锁边机项目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图5-3: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图5-4:项目培育孵化中心图5-5:学校教务处出台学分认定与转换办法2.三级创新创业体系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大力培养人才匠贤,更好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学院发展实际情况,特制定创新项目实施办法,坚持育人为本,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做精做优创新项目为目标,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创新项目覆盖全院所有专业,根据分层教学理念,主要面向各专业学有余力、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多元化学习的需求。首先:在创新项目实施办法的总领下,创新项目按学期开展,项目周期为一个学期,项目必须来源于真实的问题或企业、社会实际的需求,以至少2门课程以上的综合运用为基础,鼓励学生跨专业组队。学院会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通过验收的项目,将由学院颁发结项证书。对于较优秀的项目,会进入优秀创新项目评审阶段,学院将按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给予一等奖3000元/项、二等奖2000元/项、三等奖1500元/项、优秀奖1000元/项的标准给予优秀创新项目经费资助。其次,学院大力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活动,每年组织一次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力倡导校内外创业园地中的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和结合科技创新的一切有待于创业实践的项目积极参与,为大学生项目孵化和项目落地提供平台支持。最后,省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给创新项目、创新创业训练活动中较优秀的项目提供了成果展示提供机会,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资源对接平台,学院特别重视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邀请省内知名的创意创业领域专家对项目进行指导。通过多轮的项目评定,使更多的创新创业项目走出了校门,走向了省级的舞台,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标杆导向。三级创新训练体系的建立,使创新项目经历了多轮的洗礼和打磨,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能工巧匠的创意与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懂创意、敢创新、会创业的知识和技能,保障学生的“多元发展”。同时也孵化和培育了很多高质量的项目,为江苏省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贡献了更大的价值。图5-6:创新项目实施办法和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活动图5-7:组织创新项目立项与评优3.工作室运行学院力推工作室制学习共同体运行模式,如下是工作室制学习共同体“五化”模型:图5-8:工作室运行机制(1)开放化的工作室共同体模式构建“教师构建“教师+行业能手+学生”工作室共同体模式,组成“拼图式”工作室模型,改变师生疏离传统形象,形成师生间良性互动。(2)梯度化的工作室体系根据工作室的特点与性质,建立基础素养、专项技能综合应用三级梯度体系,将教科研改革、课程与创新项目、毕业和竞赛活动等项目穿插于不同工作室,协师生共成长的发展目标。(3)真实化的项目来源“工作室制”学习共同体,需要充足的项目为运行基本保障。校企共建与行业能手的融入,一方面使师生真正接触到企事单位的真实项目;另一方面在企业和行能手的指导下,师生对真实项目分析和设计能力大大提升,更好把握行业领域的技术趋势,找准发展方向。(4)岗位化的学习情境“工作室制”学习共同体,需要教师和学生从单一课程的教学和学习转变到对全面负责或协助项目设计与实践,集需求分析、项目设计、测试维护等环节与一体,教师学生合作完成不同岗位工作,保障了项目学习与岗位化实践的统一。(5)协同化的发展机制建立协同发展机制,与校政企大平台融合,强化职业教育联合会作用,共享校政企三方资源,加速工作室学习共同体成长。根据学生所属专业方向不同,学院设立不同的工作室,理工科工作室一览表如表5.1所示。下表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工作室一览表序号工作室名称负责人1信息通信技术工作室于大为2思科网络创新工作室陈芳3物联网组态工作室俞侃4Web工程开发工作室孙振坤5移动应用开发与研究工作室盛雪丰、孙翠改5数字媒体创意传播工作室沈丹萍7信息素养工作室敖建华8大师创新工作室陈夏裕、孙勤良项目团队中2位成员来源于移动应用开发与研究工作室,2位成员大师创新工作室。如下表所示。下表为:项目团队学生所属工作室表一览表移动应用开发与研究工作室负责人团队成员生晓婷、孙翠改游瑞,陆文俊大师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团队成员陈夏裕、孙勤良沈喆,范祎杰在工作室制学习共同体运行模式下,项目研发团队学生从新手-能手-师傅-专家转变,在师生研讨中共生共长,项目也从概念阶段(研发软件)-开发定义(设备搭建)—项目实施(设备采购)—运行试产(安装调试),彰显了学生能工巧匠的创意和创新能力,培育了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图5-9:移动应用项目开发工作室和大师创新工作室4.基地保障学院为项目的孵化提供了基地保障,除了具有理实一体的实训室之外,还建立了ICT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创新创业平台+优秀企业学院,为项目提供基地保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图5-10:实训基地图5-11:产教融合基地5.4企业支持1.校企共建图5-12:成立大师工作室和产业教授工作室大师工作室是学院和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通鼎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创立于1999年,是中国企业500强通鼎集团下的核心子公司。公司为专业从事光棒光纤光缆、通信电缆、铁路信号电缆、城市轨道交通电缆、RF电缆、特种光电缆、光器件仪器仪表、机电通信设备、线缆及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工程服务,并涉足互联网应用、物联网等多元领域的民营企业。公司于2010年10月在深交所上市(股票简称:通鼎互联,股票代码:002491)。产业教授工作室是学院和亨通集团共建,亨通集团总部位于江苏苏州吴江区,产业覆盖国内十三个省市,拥有六大产业集团,三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科技产业园,以及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光纤材料智能工厂。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自主创新平台,在光纤通信、超高压海缆、半导体材料等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先后承担数百项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入选国家工业强基、国家智能制造、国家绿色制造等重大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专利发明示范企业、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中国工业大奖。自主创新、升级转型案例进入央视《大国重器》、改革开放40年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中国改革开放与企业发展丛书》及中宣部核心价值观微电影《光网络筑梦人》。多年来,借助于校企共建的大师工作室,企业工程师不仅积极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导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同时在企业工程师的引领和帮助下,学院进行适时教学诊改,助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同时校企深度融合过程中,邀请企业工程师联合指导学生,开展讲座,承担专业课程(含实训指导)的建设和教学任务,与此同时,开展项目研究和科技攻关,申报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同时企业每年都会安排教师、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共建产教融合平台。2.技术支持在校企深度融合过程中,积极邀请企业工程师承担专业课程(含实训指导)的建设和教学任务,下图所示。图5-13:企业师资网络授课3.大师指导图5-14:企业导师孙勤良孙勤良是正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是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全国技术能手、江苏省制造工匠、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苏州时代工匠、苏州市劳动模范。多年来,他大胆进行技术革新和科研攻关,让多数设备克服了控制系统故障频率高、生产速度慢等诸多缺陷,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后,孙勤良更是毫无保留地将绝技绝活、心得诀窍传授给年轻人,培育了一大批技术骨干。结合产业教授项目,孙勤良在校内设立大师工作室,与校内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在全国、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积极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证书,积极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图5-15:省级产业教授和全国技能大师图5-16:企业导师陈夏裕参与制定苏信院、苏职大人才培养方案;申报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共同开发了教材《CIIP-A(智能制造)网络安全管理培训教程》,共同完成《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概论》《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与云平台》课程教学标准的制定。完成工控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培训班六期,近500人次;开展《工业互联网技能及职业素养》《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工业网络安全及人才必备技能》、《从工控安全到工业互联网安全》等工业互联网相关的讲座及分享会共同申报的智慧城市安防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共同申报的项目有《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工控安全实训平台建设方案》《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信息安全专业部分)》《水务行业信息化安全防护体系评估指南提案》《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智慧水务、智能制造工控信息安全方案的优化与改进项目》等。获得“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苏州市工业互联网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和2020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实训培育基地等荣誉认可。5.5产教融合集成平台2019年,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启动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建设计划,学院获省级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培育项目。三年来,在省级产教融合集成平台的大力推动下,学校紧密围绕“产教深度融合、功能有机集成,设施设备先进、资源集聚集优、团队结构优化、管理集约高效”的总体要求,进一步优化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