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石化)039-2020 阿克隆磨耗规范(报批稿)_第1页
JJF(石化)039-2020 阿克隆磨耗规范(报批稿)_第2页
JJF(石化)039-2020 阿克隆磨耗规范(报批稿)_第3页
JJF(石化)039-2020 阿克隆磨耗规范(报批稿)_第4页
JJF(石化)039-2020 阿克隆磨耗规范(报批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JB××××—××××GJB/J××××—××××橡胶阿克隆磨耗试验机校准规范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橡胶阿克隆磨耗试验机(以下简称试验机)的校准。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概述橡胶阿克隆磨耗试验机的工作原理橡胶阿克隆磨耗试验机(简称试验机)是用于橡胶耐磨的性能。试验机工作原理为:将试样与砂轮在一定的倾斜角度和一定的负荷作用下进行摩擦,来测定试样在一定里程内的磨耗体积或磨耗指数。橡胶阿克隆磨耗试验机由胶轮、砂轮、重砣和平衡砣等组成(见图1)。图1结构和试验原理图1-胶轮;2-砂轮;3-重砣(w1);4-平衡砣(w2);θ-平衡砣与水平位置的夹角;F1-胶轮对砂轮的作用力;F2-砂轮对胶轮的作用力;L1-重砣到A点的距离;L2-A点到砂轮的距离;L3-平衡砣到A点的距离胶轮调节的原理试验时胶轮受到26.7N±0.2N的压力,其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11作用于A点共有三组力矩:①F1L2②W2L3Cosθ③W1L1力矩平衡时:F1L2+W2L3Cosθ=W1L1(1)F1=F2(2)F2=式中:θ——平衡砣与水平位置的夹角F1——胶轮对砂轮的作用力F2——砂轮对胶轮的作用力L1——重砣到A点的距离L2——A点到砂轮的距离L3——平衡砣到A点的距离W1、L1、W2、L2、θ均为常数,所以只需调节L3就可以改变F2的数值。计量特性具体计量特性见表1表1橡胶阿克隆磨耗试验机计量特性一览表序号项目技术要求1胶轮轴与砂轮轴夹角/°2胶轮承受负荷力/N26.73胶轮轴回转速度/(r/min)764砂轮轴回转速度/(r/min)34校准条件环境条件5.1.1环境温度:23℃±5℃。5.1.2相对湿度:不大于80%。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见表2。表2橡胶阿克隆磨耗试验机校准项目和校准设备序号校准项目设备名称及计量特性1胶轮轴与砂轮轴夹角角度校正器:±12ˊ2胶轮承受负荷力负荷校正器:0.3级3胶轮轴回转速度转速表:0.1级4砂轮轴回转速度转速表:0.1级注:胶轮轴与砂轮轴夹角在当试样行驶1.61 km,磨耗体积小于0.1 cm3时,可采用25.0°0.5°。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校准项目橡胶阿克隆磨耗试验机的校准项目见表2。校准方法6.2.1校准前检查6.2.1.1仪器和设备角度校正器:测量范围±45°,分度值±12ˊ;负荷校正器:准确度等级,0.3级;转速表:准确度等级,0.1级。上述仪器和设备应通过检定或校准符合要求。6.2.1.2外观检查6.2.1.2.1胶轮轴与砂轮轴平行度的检查调整胶轮轴与砂轮轴的夹角,当胶轮轴与砂轮轴的夹角为零度(见图2)时,标记胶轮轴轴心为B,与B垂直基准水平面标记E。同理,在砂轮轴轴心和垂直基准水平面标记C点和D点,确保BE和CD保持平行,BC和ED水平。图2胶轮轴和砂轮轴平行和水平的校准示意图B—胶轮轴轴心;C—砂轮轴轴心;D—与砂轮轴轴心垂直的基准水平面标记;E—与胶轮轴轴心垂直的基准水平面标记6.2.1.2.2试样夹板的检查试样夹板直径为56mm,工作面厚度为12mm。6.2.1.2.3砂轮的检查试验用砂轮的尺寸应为150mm,中心孔直径32mm,厚度25mm;磨料为氧化铝,粒度为36号,粘合剂为陶土,硬度为中硬2。6.2.2胶轮轴与砂轮轴夹角的校准把角度校正器固定在胶轮轴上,靠紧处紧贴标定砂轮侧面,观察并记录角度校正器示值,然后将砂轮旋转180°,再次紧贴观察并记录角度校正器示值。测量3次取算数平均值并应符合表1要求。6.2.3胶轮承受负荷力的校准把负荷校正器装在胶轮轴上,调整校正器水平。校正器右侧靠紧砂轮工作面,放上试验用重砣,移动校正器砣至经标定的26.7N的位置上,观察校正器水平状态,测量3次取算数平均值并应符合表1要求。6.2.4胶轮轴和砂轮轴回转速度的校准将标准胶轮装在胶轮轴上,分别在标准胶轮和砂轮上标记任意一点,按规定负荷和夹角运转,用转速表分别测量单位时间内胶轮轴和砂轮轴的回转速度。测量3次取算数平均值并应符合表1要求。校准结果校准记录校准记录应详尽记录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推荐的橡胶阿克隆磨耗试验机校准记录格式见附录A。校准证书经校准的橡胶阿克隆磨耗试验机应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包括的信息应符合JJF1071-2010中5.12的要求,推荐的橡胶阿克隆磨耗试验机校准结果格式见附录B。不确定度校准证书应给出各校准项目校准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评定示例见附录C、附录D和附录E。复校时间间隔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者、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多因素所决定的,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建议不超过1年。附录A橡胶阿克隆磨耗试验机校准记录格式基本信息委托单位原始记录号校准证书号仪器名称规格型号设备编号制造厂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校准前检查胶轮轴与砂轮轴平行度试样夹板的检查砂轮的检查校准结果项目测得值平均值相对误差(%)扩展不确定度(k=2)1231.胶轮轴与砂轮轴夹角/°2.胶轮承受负荷力/N3.胶轮轴回转速度/(r/min)4.砂轮轴回转速度/(r/min)标准器名称编号证书号测量范围有效期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校准依据校准地点校准日期年月日备注校准员:核验员:

附录B橡胶阿克隆磨耗试验机校准结果格式证书编号:校准结果1胶轮轴与砂轮轴夹角/°扩展不确定度/°2胶轮承受负荷力/N扩展不确定度/N3胶轮轴回转速度/(r/min)扩展不确定度/(r/min)4砂轮轴回转速度/(r/min)扩展不确定度/(r/min)备注

附录C夹角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C.1校准方法把角度校正器固定在胶轮轴上,靠紧处紧贴标定砂轮侧面,观察并记录角度校正器示值,然后将砂轮旋转180°,再次紧贴观察并记录角度校正器示值。重复测量3次取算数平均值。C.2测量模型(C.1)(C.1)β式中:β——夹角测量的实际值,°;β——角度校准器三次测量的平均值,°。C.3试验机夹角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C.3.1标准不确定度来源对夹角测量产生的不确定度由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和角度校正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组成。C.3.2测量重复性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rel在相同的条件下连续对角度(以最大值25°为例)进行10次测量,为正态分布,得到:见表C.1。表C.1重复10次测量结果第i次测量12345夹角/°25.125.025.125.025.1第i次测量678910夹角/°25.125.025.125.125.1夹角的平均值β=25.1°。采用贝塞尔公式计算测量的试验标准偏差s(β)(C.2(C.2)式中:β——第i次测量结果,°;β——10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n——测量次数。实际测量以3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故标准不确定度:(C.3(C.3)C.3.3角度校正器分辨力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角度校正器分辨力为12′,区间半宽为6′,假设为均匀分布,则:(C.4)(C.4)C.3.4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表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见表C.2。表C.2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值/´u1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u2角度校正器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C.3.5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crel各输入量之间相互独立,互不相关,因此:(C.5(C.5)C.3.6扩展不确定度评定U扩展不确定度U=kuc,取包含因子k=2,冲锤质量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C.6(C.6)附录D负荷力值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D.1校准方法把负荷校正器装在胶轮轴上,调整校正器水平。校正器右侧靠紧砂轮工作面,放上试验用重砣,移动校正器游砣至经标定的26.7 N的位置上,观察校正器水平状态,测量3次取算数平均值。D.2测量模型 (D.1(D.1)F=式中:F——负荷测量的实际值,°F——负荷校准器的三次测量的平均值,°D.3试验机负荷力值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D.3.1标准不确定度来源对负荷测量产生的不确定度由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和负荷校正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u3、u4组成。D.3.2测量重复性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在相同的条件下连续对负荷(26.7N)进行10次测量,为正态分布,见表D.1。表D.1重复10次测量结果第i次测量12345力值/N26.7026.7526.7926.7326.73第i次测量678910力值/N26.7926.8126.8126.7926.79负荷力值的平均值F=26.77N。采用贝塞尔公式计算测量的试验标准偏差s(F)(D.2(D.2)式中:i——第i次测量结果,N;——10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N;n——测量次数。实际测量以3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故标准不确定度:(D.3(D.3)D.3.3由负荷校准器读数(估读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2(D.4)(D.4)u2D.3.4由负荷校准器零点恢复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3,用B负荷校准器零点恢复能力一般不超过±0.15%,则不确定度区间半宽为0.075%,按均匀分布计算,u3=0.15%×26.7N3≈0.023ND.3.5由负荷校准器的长期稳定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4。用B校准时,使用的负荷校准器为0.3级,其长期稳定度为±0.3%,按均匀分布计算,(D.6(D.6)uD.3.6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表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见表D.2。表D.2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不确定度来源标准不确定度值u1测量重复性0.023Nu2负荷校准器读数(估读误差)0.003Nu3负荷校准器零点恢复0.023Nu4负荷校准器的长期稳定度0.046ND.3.7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ucrel各输入量之间相互独立,互不相关,因此:(D.7(D.7)D.3.8扩展不确定度评定U扩展不确定度U=kuc,取包含因子k=2,负荷力值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D.8(D.8)附录E转速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E.1校准方法将标准胶轮装在胶轮轴上,分别在标准胶轮和砂轮上标记任意一点,按规定负荷和夹角运转,用转速表分别测量单位时间内胶轮轴和砂轮轴的回转速度。测量3次取算数平均值。E.2测量模型(E.1(E.1)A式中:A——回转速度的实际值,A——转速表的三次测量的平均值,°E.3试验机回转速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E.3.1标准不确定度来源对回转速度产生的不确定度由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和转速表准确度等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组成。E.3.2测量重复性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在相同的条件下连续对回转速度(76r/min)进行10次测量,为正态分布,见表E.1。表E.1重复10次测量结果第i次测量12345回转速度/r/min76.276.075.876.076.0第i次测量678910回转速度/r/min76.076.276.075.876.0回转速度的平均值A=76.0r/min。采用贝塞尔公式计算测量的试验标准偏差s(A)(E.2(E.2)式中:i——第i次测量结果,r/min;——10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r/min:n——测量次数。实际测量以3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故标准不确定度:(E.3(E.3)E.3.3由转速表准确度等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2使用转速表测量回转速度指标(以76r/min为例),其准确度为0.1级,按均匀分布,则:u2=76×0.001/3≈0.04r/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