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大港八中2025届高考考前提分历史仿真卷含解析_第1页
天津市大港八中2025届高考考前提分历史仿真卷含解析_第2页
天津市大港八中2025届高考考前提分历史仿真卷含解析_第3页
天津市大港八中2025届高考考前提分历史仿真卷含解析_第4页
天津市大港八中2025届高考考前提分历史仿真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大港八中2025届高考考前提分历史仿真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秦汉时期,君臣之间沟通,除了正式的朝堂召见外,还存在一种特殊的“请间言事”,即吏民请求于皇帝朝堂召见外的空闲时间,在更隐秘、私人化的场所进行君臣沟通与政事谋议。这一做法A.强化了君主的专制统治 B.表明决策过程发生异变C.提高了政务的执行效率 D.反映了君主与外朝矛盾2.1903年,镇江郭礼征筹建大照电灯公司,经常镇道署呈报江苏抚院获准立案.拔荷花塘官地作为建厂地基,并暂借规银l万两。次年,从国外订购发电机、锅炉等设备陆续进行安装。因绅商居民担心破坏风水,阻挠立杆架线,郭礼征登门协商,历时7个月才架线完工。由此可知A.国民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 B.晚清政府积极推进洋务运动C.中国近代化受制于多种因素 D.民族工业完全依赖外围资本3.1878年,为解决轮船招商局的燃料问题,清政府成立了直隶开平矿务局,每月出煤五六百吨,除分供各厂、局及中外轮船之用外,兼可顾民用。这一时期,各省兴办的煤矿在十处以上,以基隆、直隶门头沟等地较具规模。据此可知,当时A.重工业成为民族工业的主体 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C.发展商品经济成为社会共识 D.洋务企业助推了经济现代化4.1906年7月,中国福兴汽水公司特别刊登声明:“外间有别家造水公司,常用本公司汽水樽装水出卖,于本公司名声甚为有碍,故此特行出示声明。此后若再冒用本公司汽水樽者,本公司不能再为容忍,必须与彼等相见于法庭之上。”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A.西式饮食习俗被国人所接受B.民族企业面临外国企业压制C.政府立法鼓励民间企业发展D.恶性竞争导致民族经济破产5.1937年7月,蒋介石表示,“决心运用全力抗战”“以保持我国家之人格”。1938年,毛泽东也说:“我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但是国内各个党派各个阶级的,而且是国内各个民族的”。这表明当时A.中国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已经高度重合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初步建立C.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D.国共之间的分歧已经基本消除6.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指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这反映了当时中国思想领域A.推崇重贤爱民 B.政策开明开放 C.霸权氛围炽烈 D.呈现借鉴特征7.如图是某学者关于英国历史的著作目录的局部残缺部分。下列历史事件有可能出现在第三章的有①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被美德赶上②制造阿姆利则惨案,引发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③分别与法、俄签订和约三国协约正式建立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8.史学家霍布斯鲍姆(1917—2012)说:“自由贸易对于英国,就如同在政治上美国宪法对于美国一般,同是两者身份形象的象征。英国从世界经济体系中撤退,放弃了自由交易的原则,愈发凸显当时各国急于保护自家门户的现象。说得更明确一些,西方各国在大萧条压力之下,不得不将社会政策的考虑列为优先,经济事务只好屈居次要了。否则政治后果会很严重,德意志等国的例子就摆在那里。”他强调A.大萧条时期激烈的经济战有一定的合理性B.德国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产生了严重后果C.经济大危机将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击得粉碎D.各国携手合作才能够达到共同繁荣和稳定9.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200万到300万之间,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每20个成年人当中大约有19个人是报纸的读者。这一现象反映出美国当时A.国民素质得到大幅提升B.文化产业拉动了经济增长C.民众精神世界渴望慰籍D.科技革命推动出版业发展10.西周中晚期的青铜器一改晚商早周时期厚重典雅的风格转为简洁朴素;饕餮纹逐渐减少,代之而起的是写实性较强的风鸟纹和简练的重环纹。这反映出A.周代青铜制造技术的进步B.周代审美标准的变化C.周人质朴尚文和注重人事D.青铜器注重实用功能11.苏州工人、学生及市民三万余人举行盛大的庆祝解放大会,京沪铁路工人们高唱着《东方红》和《跟着共产党走》,涌进庆祝的巨流。一个黄包车夫高兴得逢人便说:“我拉了二十多年车,没像今天这样快活过。往日真不是人过的日子啊!”他们欢庆是因为A.辽沈战役的胜利 B.平津战役的胜利C.淮海战役的胜利 D.渡江战役的胜利12.1961年4月,中国与加拿大签订了第一个小麦贸易协议;从1961年6月至1963年12月底中国共从加拿大购买了600万吨(价值约合3.62亿美元)的小麦。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缓和与西方国家关系 B.缓解严重的粮食危机C.保障工业化建设速度 D.实现贸易的迅速增长13.1979年7月中国颁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80年代又出台了《涉外经济合同法》、《外资企业法》等相关法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根据入世承诺在五年内清理和修改了2000多种法律法规。上述举措A.保障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性发展B.主要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说明中国已经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D.巩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地位14.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象征宗族统治的六冕之制,改戴通天冠,而且吸收了各国的冠服制到新的官员服饰体系中,如将原赵国的貂蝉冠定为武将之冠,原楚国的獬豸冠定为法官之冠等,秦朝改革冠服旨在A.改变落后习俗风尚 B.确立皇帝独尊地位C.构建新型官僚体系 D.革除地方割据势力15.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在2012年12月10日发布报告说,到2030年,世界多极化趋势将加强,霸权主义将失去生存空间。报告认为,中国经济总量最早可能在本世纪20年代超越美国,但由于美国在军事、政治、科技和软实力上的优势,美国仍将是世界头号强国。这表明A.地区贸易保护主义将会盛行B.美国国家情报机构的报告错误C.美国对称霸全球已信心不足D.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16.湖北睡虎山地出土秦简中有当地郡守发布的告示,其内容包括法律命令就是要教导百姓,去掉淫恶的行为,清除坏的习俗,使他们能够行善。这反映了A.秦秉承汝家的民本思想 B.儒法结合巩固了秦朝统治C.秦重视社会秩序的构建 D.帝秦始皇希望成为人王圣主17.下表显示的是国家统计局调查的关于“国家计划”成分在经济中的比重的数据。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我国年份国家计划安排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率实行指令性工业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率由国家管理人体物商品占工业总产值的比率1978年81.3%95.7%97.2%1998年7.6%6.1%8.3%A.经济体制调整得以完成 B.资源逐渐转由市场配置C.国有企业负担有所减轻 D.所有制形式日益多元化18.下图为光绪三十二年《开通画报》中的一幅漫画广告,画中某乞丐一边吃剩饭,一边看报纸,“我虽然要饭吃,没事我就买一张瞧瞧,心里开通得多。”这反映出A.民众文化水平普遍提高B.报纸具备一定宣传功能C.报刊言论不受政府限制D.关注时局已成社会共识19.英国《自由大宪章》中涉及债务担保和连带责任的规定,与罗马法中“保证人在履行了担保责任之后可以向主债务人行使追索权”的规定如出一辙。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A.英国法律继承和发展了罗马法 B.近代西方法律的源泉在罗马法C.罗马法中蕴含着天赋人权思想 D.罗马法迎合商品经济发展需要20.如图为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裁定的“教皇子午线”,旨在解决因哥伦布和达.伽马的地理大发现提出的关于新发现地区的主权归属问题。由此推知“教皇子午线”A.打上了大国安排世界格局的印记B.缓和了西、葡两国日益尖悦的矛盾C.奠定了世界政治版图的基本格局D.开启近代殖民强权瓜分世界的先河21.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叙》中指出,小说可以“令人为忠臣,为孝子,为贤妇,为良友,为义夫,为节妇,为树德之士,为积善之家”;钟离睿水指出李渔的《十二楼》的创作目的是“今是编以通俗语言,鼓吹经传;以人情啼笑,接引顽痴。”由此可推知明清小说A.深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B.是封建儒学世俗化的产物C.使人们普遍受到文化熏育 D.有利于强化社会政治功能22.1947年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讲时主张:“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此后,美国实行的政策中不包括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C.组建北约组织 D.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23.“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引文评价的是A.周文王 B.秦始皇 C.唐太宗 D.魏孝文帝24.如图是历史上某国政体结构示意图,据此分析,该国最有可能是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25.《周易》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维,如乾、坤两卦,象征“刚健”与“柔顺”的对立转化;在一卦的具体爻象中,各卦的上爻多喻物极必反的意旨。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哲学思维的是A.人而不仁,如礼何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 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26.下图发表于1898年10月《punch》周刊。图片配文:“中国太后对天子说:改革,好的呀!我先来改造改造你!去站墙角那,不叫你不许出来”。此图最能反映A.作者抨击慈禧扼杀改革B.慈禧与光绪对立的关系C.作者讽刺太后羞辱皇帝D.慈禧阻挠光绪进行改革27.1924年2月,中共通过的决议指出:“本党以后一切宣传、出版、人民组织及其他实际运动,凡关于国民革命的,均应用国民党名义,归为国民党的工作。”这一精神的贯彻A.限制了工农运动的发展 B.提升了中共在合作中的地位C.推动了土地革命的开展 D.适应了国民革命形势的需要28.1991年12月25日,克林姆林宫上空白红蓝三色国旗代替了印有镰刀锤子的旗帜。这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历史新的开始,同时意味着:A.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B.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C.多极世界格局的正式开始 D.美好的世界和平的到来29.嘉靖、万历年间,内阁制度发展到了鼎盛阶段。此时,阁臣不仅朝位班次居六部之上,而且非才望出众的尚书、都御史,无资格推补入阁。其五大主要职掌为票拟章奏、书写诏旨、奏议朝政、封驳帝命、保荐人才。结合所学知识,下列选项中对明代内阁的认识正确的是A.内阁大臣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长官 B.内阁名义上可以节制六部C.内阁职权变化取决于皇权的需要 D.明代的政治因此日益清明30.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中的人物大都擅长演说和诡辩的技艺,从而助长了无视客观事实、一味追求“使弱道理变强”的诡辩风气,晚期智者的末流堕于诡辩,在古希腊城邦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很恶劣的影响。于是有了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有了柏拉图的“理想国”;有了亚里土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材料主要反映了他们A.对自然的研究转到对人的研究B.具有社会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C.感觉和理性间对立起来的思想D.试图挽救日渐衰败的民主制度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高宗远比他的前辈伟大的政绩是重新建立科举制度,并在他统治时期更多地通过科举制起用官员。中举和应试的人数开始迅速增多,科举制的影响开始在最高一级官僚机构中表现出来。相当数量的官员开始以这种方式走上仕途。但不能夸大这个趋势。官员中中举的人依然是少数,大部分官员仍靠世袭的特权入仕,甚至靠更普遍的方式从胥吏升任。高宗统治时期的真正成就,不是想改变统治阶级内部社会力量的对比这一难以作为定论的企图,而是对科举制本身进行一系列大改变。651年,隋朝和初唐最高级的秀才考试中断;656年新设专科数学考试,与原有的两种考试一样,专为低级官员和庶民的儿子举办;658年创设了为特定应试人举行的殿试:681年明确了明经科考经书及其注疏,进士科考政治事务,从而再次确定了唐朝其后时间的科举形式。为了从取得当官资格的人当中选人担任实职,选举制被采用了。因此,国家的首要的官员选举制在高宗时期得到了彻底改造。8世纪盛唐时期实行的选举制度基本上是高宗时期传下来的。一一摘编自(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1)根据材料,概括唐高宗时期科举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高宗的科举改革。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特别是商品性农业的发展和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包租制租佃关系取得了支配地位。包租制租佃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地租数额固定,主佃双方“恪守丰歉两无加减”的约定,佃户相对较为自由,佃户甚至逐渐获得了永久耕佃即永佃的权利。他们还要求获得拥有转让所佃耕土地的的权利,形成了事实上的“一田二主”甚至“一田多主”现象。——卞利《明清土地租佃关系与租佃契约研究》材料二2011年中国正式启动土地确权全国试点。土地确权是指对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其他项权利的确定。确权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充分考虑历史背景等原则。土地确权可以有效化解土地纠纷,提高农民获得的征地补偿数额,加速农村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提高农村生产力,进而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到2018年底,除少数边疆民族地区以外,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土地确权工作。——梁鑫《土地确权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租佃制的新发展并简要评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土地确权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农村振兴应注意的问题。33.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全球已愈来愈联系为一个整体,中国人的世界意识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更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如“夏”,位于宇宙模式的中心,享有号令天下的最高权威;而周围各国如“夷”,位于这个模式的边缘,必须向“中国”臣服……“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文化作为区隔“夷”和“夏”的标准。(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对宇宙和世界体系的认识。结合古代中国文明发展状况分析这一认识产生的原因(可以从自然环境、经济、科技等方面思考)。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清廷一些官员一方面出于对西方列强强权的义愤,力图解除不平等条款对中国的束缚,伸张自身的权益;另一方面,出于与西方国家办理外交事务的实际需要,这些官员逐渐认识到有必要了解西方在调整国际关系方面的法律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因此,力主将近代国际法引入中国……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接受英、法、美、俄等国公使入北京设立使馆。作为对等性的反应,1868年,清政府向欧洲派出于第一个外交使团,1877年中国第一个驻外使节也被派往伦敦,翌年,在欧美其他国家开始设立使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材料三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共同纲领》第5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说:“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300多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味无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闭关自守只能是更加落后于世界,落后于时代。如果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守,50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共同的世界意识。两个时代中国与世界融合的程度不同,毛泽东时代中国与世界隔离较久,邓小平时代加速融入世界,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秦汉时期君臣之间特殊的“请间言事”,这更有利于君主对朝廷的了解和掌控,有利于皇权的加强,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决策异变,只是君臣之间的“请间言事”,B错误;C、D与材料无关。2、C【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郭礼征筹建大照电灯公司一方面受清政府的监督管束,另一方面受到保守势力的阻挠而进展缓慢,反映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曲折性,故C项符合题意;1903年处于晚清时期,并非国民政府时期,排除A项;洋务运动以甲午战败为破产标志,排除B项;完全依赖说法过于绝对且题干中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C。3、D【解析】

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都属于洋务企业,根据“兼可顾民用”、“各省兴办的煤矿在十处以上”等信息可知洋务企业助推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故选D;重工业始终没有成为民族工业的主体,排除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排除B;“成为共识”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故选D。4、A【解析】

材料“外间有别家造水公司……于本公司名声甚为有碍”从侧面说明当时汽水在社会上销量较大,也从侧面说明当时西式饮食习俗被国人所接受,故A正确;“外间有别家造水公司”并不能说明其就是外国企业,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政府立法鼓励民间企业发展,故C排除;材料中的福兴汽水公司并没有破产,故D错误。5、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国共两党都认可全民族对抗日本,表明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结合,A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B排除;1935年华北事变标志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C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6、D【解析】

由材料“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待之以礼……待之以刑”可知,该思想家的思想兼具儒家和法家的特征,这表现了思想领域不同学派间相互借鉴融合彼此学说的特征,故选D;该思想家不仅仅表现了对儒家学说的推崇,也表现了对法家思想的推崇,A项说法片面,排除;材料陈述的是一个思想家的观点,它不一定代表国家的态度,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C项与A项同理,说法片面,只能反映材料局部信息,排除。7、B【解析】

根据第三章目录“1918年:受到威胁的帝国”,结合所学可知,此时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时,英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被美德赶上,英国分别在1904年和1907年与法、俄签订了协约,三国协约正式建立,①③正确,故选B;1919年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排除②,排除AC;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④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点睛】紧扣关键时间区间1870-1918年分析解答。8、A【解析】

“西方各国在大萧条压力之下,不得不将社会政策的考虑列为优先,经济事务只好屈居次要了。否则政治后果会很严重,德意志等国的例子就摆在那里”表明大萧条时期激烈的经济战有一定的合理性,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故A正确;B理解片面,材料无法体现德国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排除;CD材料未体现,排除。9、C【解析】

根据材料所述1929到1933年大危机时期,图书借阅和报纸阅读人数的显著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民众急需找到精神慰籍,C项正确;成年人读书报增多,不能说明国民整体素质大幅提升,A项错误;材料只有读书报人数增多,并无相关产业受益的信息,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供出版业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信息,D项错误。10、C【解析】

材料指出西周中晚期青铜器饕餮纹减少,写实性较强的凤鸟纹和简练的重环纹增多,反映了周人在思想文化领域神秘主义思想趋弱,质朴尚文和注重人事的理性主义思想的新发展,选项C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出青铜器制造技艺的变化,排除A;通过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周人审美标准变化,排除B;青铜器主要功能是礼器,排除D。【点睛】解题关键是理解青铜器风格的变化受制于当时社会政治理念。11、D【解析】

依据材料“苏州工人、学生及市民三万余人举行盛大的庆祝解放大会,京沪铁路工人们高唱着《东方红》和《跟着共产党走》,涌进庆祝的巨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欢庆是因为南京解放,和渡江战役的胜利有关,故D正确;ABC均不符合“苏州工人、学生及市民三万余人举行盛大的庆祝解放大会”,排除。12、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0年代前期,中国从加拿大购置大量小麦的主要目的是要缓解当时严重的粮食危机,B选项正确;1961年,中国尚未调整对外策略,同加拿大进行经济联系的目的,不是为了缓和同西方国家的关系,A选项错误;1960年代前期处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从国外购置大量粮食不是为了保障工业化建设的速度,更不是为了实现贸易的迅速增长,CD两选项错误。13、A【解析】

材料涉及的时间是1979开始到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的时间内,通过颁布一系列法律加强与外国的联系,并且通过立法的形式加入世贸组织,以及承诺清理和修改多种法律法规,主要是为了保障中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性发展,故选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1992年提出的,与材料商70、80年代的法律不符,B错误;材料无法证明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涉外经济,即国家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故D与题意不符,排除。14、C【解析】

秦朝废除象征宗族统治的六冕之礼,而且吸收各国冠服制度,如武将、法官之冠等,反映了秦朝统一之后弱化宗法血缘对政治影响,构建新型官僚体系的政治意图,C正确;冠服制度不属于落后的习俗,排除A;材料未涉及皇帝制度,排除B;秦朝实行郡县制,未形成地方割据,排除D。15、D【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美国也认识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并认为中国经济总量最早可能在本世纪20年代超越美国,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政策,A项错误;美国国家情报机构的报告大致符合事实,B项错误;C项表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D。16、C【解析】

根据材料中“秦简中有当地郡守发布的告示”“法律命令就是要教导百姓,去掉淫恶的行为,消除坏的习俗,使他们能够行善”,可知材料反映了秦通过秦律教化民众,以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故C正确;材料反映了秦律具有教化民众,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不能推断出秦秉承儒家的民本思想,A错误;材料不能推断出儒学结合巩固了秦朝统治,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推行法家思想,秦朝二世而亡,B错误;材料反映了秦律具有教化民众,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不能推断出秦始皇希望成为仁王圣主,D错误。17、B【解析】

从1978年和1998年的数据看,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越来越少了,说明资源逐渐由国家计划转由市场配置,故答案为B项。1992年我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1世纪初基本建立,排除A项;C、D两项从表格中不能体现,均排除。18、B【解析】

据材料“我虽然要饭吃,没事我就买一张瞧瞧,心里开通得多。”可知,乞丐一边吃剩饭,一边看报纸,认为看报纸心里明白很多道理,故报纸具备一定宣传功能,B正确;据材料乞丐一边吃剩饭,一边看报纸是个例,不能反映民众文化水平普遍提高,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报刊言论不受政府限制,C错误;据材料乞丐一边吃剩饭,一边看报纸是个例,不带有普遍性,不能说明关注时局已成社会共识,D错误。19、D【解析】

“保证人在履行了担保责任之后可以向主债务人行使追索权”体现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其根源在罗马法迎合商品经济发展需要,故D正确;

英国和古罗马社会性质不同,因此两者的法律不存在继承发展关系,只能认定英国继承了罗马法精神,排除A;B与题无关,排除;题干中重在保护债权人,与天赋人权无关,排除C。20、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教皇子午线”和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早期殖民扩张有关。“教皇子午线”“旨在解决因哥伦布和达·伽马的地理大发现提出的关于新发现地区的主权归属问题”,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西、葡两国日益尖锐的矛盾,故B正确;此时还没有所谓的世界格局,故A错误;此时世界政治版图还未形成,故C错误;列强瓜分世界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D错误。21、D【解析】

根据“令人为忠臣,为孝子,为贤妇,为良友,为义夫,为节妇,为树德之士,为积善之家”、“鼓吹经传……接引顽痴”等内容可知明清小说起到社会教化的作用,故选D项;材料主要反映了小说的社会教化功能,没有体现商品经济的发展,更不能说明使人民普遍受到文化熏育,排除AC项;明清小说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反映的是市民阶层的价值观,不是封建儒学世俗化的产物,排除B项。故选D。22、D【解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1944年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确定,D错误,符合题意;材料中论述的是冷战的具体措施,A、B和C排除。23、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去夷即华,易姓建都”指的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改汉姓等功绩,故D正确;周文王、秦始皇、唐太宗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BC错误。24、D【解析】

根据“帝国议会”“联邦议会”“君主”可知,示意图反映的是德国的政体结构,故选D;英国议会分上院和下院,排除A;美国、法国是共和制政体,没有君主,排除B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帝国议会”“联邦议会”“君主”,联系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内容分析解答。25、D【解析】

材料“对立转化”“物极必反的意旨”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D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关于祸福关系的观点,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故D符合题意;A是儒家学派的观点,强调仁的重要性,故A不符合题意;B是法家学派的观点,强调改革变法,故B不符合题意;C是墨家的观点,强调兼爱,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26、A【解析】

根据漫画时间和人物对话可知,这里指的是慈禧太后扼杀了维新变法运动,选项A正确;选项B未能全面描述出当时的主要历史事件维新变法运动,不符合题干限定“最能反映”,排除;选项C只揭示了表象,排除;漫画体现的是慈禧太后扼杀了改革,而非阻挠,排除D。27、D【解析】

材料显示,国共合作形成后,中共将自己的主要工作定位为在国共合作中帮助国民党发展其组织,扩大其影响.适应了国民革命运动,D项正确;以国民党名义进行宣传仍利于工农运动开展,但不利于中共地位提升,排除A、B;土地革命是在国民大革命失败之后兴起的,排除C。28、B【解析】

“1991年12月25日,克林姆林宮上空白红蓝三色国旗代替了印有镰刀锤子的旗帜”表明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故B正确;苏联的解体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的失败,A错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C错误;D在材料未体现,排除。29、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嘉靖、万历年间,皇帝长期不上朝,内阁制度发展到了鼎盛阶段,阁臣不仅地位而且才望出众。由此可知,明代内阁职权的变化取决于皇权的需要,故C正确;内阁不是国家正式行政机构,故A错误;内阁不能统帅六部百司,故B错误;此时,明代的政治日益昏暗,故D错误。30、B【解析】

材料中A、C两项分别讲的只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各自思想研究,A、C两项错误;材料考查三人思想共同主张,不涉及政治制度,D项错误;材料中三位哲人在当时看到希腊盛行的诡辩风气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流弊,他们提出教育理论及主张,想方设法补救,体现他们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故B项正确。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内容:注重科举选官的作用;大力调整科举制,增设新的考试科目;扩大参加考试的人员范围;确立新的官员选举制。(2)评价: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抑制了1日士族的影响;为唐代确立了选官标准;出发点是巩固其统治。【解析】

本题考查唐高宗时期科举改革的内容以及对唐高宗科举改革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归纳能力。(1)唐高宗时期科举改革的内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高宗远比他的前辈伟大的政绩是重新建立科举制度,并在他统治时期多次通过科举制起用官官员”“而是对科举制本身进行一系列大改变”“656年新设专科数学考试,与原有的两种考试一样,专为低级官员和庶民的儿子举办;658年创设了为特定应试人举行的殿试:681年明确了明经科考经书及其注疏,进士科考政治事务,从而再次确定了唐朝其后时间的科举形式”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2)对唐高宗科举改革的评价,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国家的首要的官员选举制在高宗时期得到了彻底改造,8世纪盛唐时期实行的选举制度基本上是高宗时期传下来的”,再联系所学有关科举制的进步影响来回答。【详解】32、(1)新发展:包租制租佃关系取得支配地位;永佃制的出现;佃农有权转让所佃土地。评价:佃农人身依附关系减弱;促进农产品商品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本质上依然是自然经济形态,佃农被剥削的地位没有改变(2)特点: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政策和法律并用的原则;分阶段、区别不同情况处理原则。影响:推动土地流转,有利于农业的专业化、市场化;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3)建议:根据生产力发展状况不断变革生产关系;政府应强化扶持农村、农业的职能;农村振兴是个系统工程,要不断加强基层政权、农业经济、村规民约等全方位的建设。【解析】

(1)新发展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