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04/1D/wKhkGWaj3-yAYtPaAAJPkejKcTk007.jpg)
![西藏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04/1D/wKhkGWaj3-yAYtPaAAJPkejKcTk0072.jpg)
![西藏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04/1D/wKhkGWaj3-yAYtPaAAJPkejKcTk0073.jpg)
![西藏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04/1D/wKhkGWaj3-yAYtPaAAJPkejKcTk0074.jpg)
![西藏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5/04/1D/wKhkGWaj3-yAYtPaAAJPkejKcTk00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藏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上出现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经济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出现反映了A.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增长B.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C.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经济民族化发展特点2.下列三幅图示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势。它们反映的共同问题是A.大国结盟威胁和平 B.法西斯势力的猖獗C.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争夺 D.“冷战”局面的形成3.如表1933年中国重要工矿产品中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对比表产品民族资本外国资本外国资本与民族资本的比值(B/A)电力(百万度)5318911.68铁(千吨)1276004.72棉纱(千包)16176560.41棉布(千包)9040144251.60卷烟(千箱)5186851.32火柴(千箱)666690.10如表中的数据对比反映了A.民族工业的半殖民地特征 B.外国资本控制了中国命脉C.大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有限 D.帝国主义侵华方式有变化4.明初,设六科给事中。“明代虽罢门下省长官,而独存六科给事中,以掌封驳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参科,六部之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由此可知,六科给事中的设置A.有利于减少行政决策中的失误 B.引发了中枢决策的异变C.加强了对全国所有官员的监察 D.使得君主权力受到抑制5.《白虎通·嫁娶》记载:“王者之娶,必先选于大国之女。”《左传》也记载了春秋时期齐僖公想把女儿嫁给郑国的世子姬忽,姬忽不敢接受:“人各有偶。齐大,非吾偶也!”这一现象反映了A.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 B.尊卑有序的纲常伦理C.内外有别的阶级划分 D.等级森严的宗法规则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做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7.20世纪初,历史学家王国维在证明《史记•殷本纪》时总结研究方法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此二重证据法,唯今日始得为之”。王国维所言“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分别指的是()A.神话传说与出土文物B.古代书籍与竹木简牍C.文献记录与甲骨文字D.前人笔记与碑刻史料8.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A.秦朝郡县制B.西汉郡国并行制C.元朝行省制D.清朝军机处9.清朝初年,汉官不断上书要求皇帝重视为帝王讲解经史的“经筵”制度。康熙时期的“理学名臣”、讲官汤斌曾说:“讲官所职者大,君心正而天下治。”这体现出清朝初年汉族士大夫A.变革君主专制体制的尝试B.对儒家理想化政治的追求C.清除传统夷狄观念的努力D.恢复儒学正统地位的决心10.20世纪80年代,在山西太原的一些农村牲口的价格猛涨,“原来一批大牲口不过一千元,小毛驴只卖三四百元,后来大牲口涨价到一千五百元,小毛驴更时兴,涨到了八百元以上。”这主要是因为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继续C.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D.社会生产力倒退11.晚清政府前期依然维持着朝贡体系,坐等夷狄前来朝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洋务势力的推动之下,内设中央外务统管机构总理衙门、外于各国设立使馆。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政府A.固守传统的外交观念 B.在外交领域主动与世界接轨C.开启向西方学习先河 D.抛弃了天朝上国的原有旧梦12.透视法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家们独特的绘画技巧,它使原本平淡的画面呈现出勃勃的生机,运用这种方法达到凸显人的精神的效果。这表明,文艺复兴运动中A.绘画带有艺术家生活环境的烙印 B.画家强调光和色的变化C.画家注重将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 D.绘面不再以宗教画为主13.秦朝部分律法律法主要内容《田律》及时以书面形式汇报降雨量和受益田地的面积以及受灾的面积,中央政府严密关注生产进度等《厩苑律》规定四月、七月、十月和正月评比耕牛,奖罚制度十分明确,如牛因劳累而腰围每瘦一寸,主事者受笞打十下的惩罚等《仓律》不同身份人的口粮定量都做了严格明确规定等这一现象反映了秦朝A.农业上的精耕细作 B.法律体系十分完备C.经济管理的军事化 D.户籍管理较为严密14.下图是一位欧洲名人的航行路线。这次航行A.首次完成了世界环球航行B.引发了近代自然科学革命C.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D.为进化论产生创造了条件15.史料记载:"(甲午中日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民族工业举步维艰B.孟买棉纱质优价廉C.手摇纺车效率低下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16.“劳工神圣”是一战后出现于中国社会响亮的口号。据统计,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新青年》刊登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这反映A.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中国劳工的觉醒B.十月革命改变中国劳工阶层的社会地位C.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与方向D.知识分子关注革命思想和工人运动结合17.开通“海上丝绸之路”与开辟新航路两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都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 B.都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都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D.都推动了殖民扩张的加速18.玛奇(牧师)著有《量子神学》一书,力图用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之一——“量子力学”来阐释神学。他们常引用爱因斯坦的话:“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在西方,科学和宗教已经融为一体B.某些宗教观念影响到了科学领域C.科学观点也被引入到宗教领域D.宗教面临着来自科学的威胁19.《太平广记》中提到,唐高宗时,富商邹凤炽“邸店园宅,遍满海内,四方物尽为所收",并且“常与朝贵游"。《开元天宝遗事》等著述也提及很多富商的类似表现。这可以用来说明唐代前期A.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B.官商勾结垄断市场C.政府商业政策异变 D.商业资本操纵政权20.沿海走私的现象在整个明代一直存在,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态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海禁政策未真正实行C.海外贸易的范围扩大 D.传统手工业优势明显21.周灭商后,周公提出“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制,惟仁是亲”的政策,于是周武王“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令修盘庚之政,殷民大说(悦)”。这表明周武王A.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B.善于接纳大臣意见C.采取以殷治殷的策略 D.严格防范商代后裔22.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下列选项最符合文中“世界重建”的是A.雅尔塔体制/布雷顿森林体系B.欧洲联盟/欧元C.不结盟运动/亚非会议D.冷战/北约23.1930年代,美国漫威和DC两大漫画公司成立。至40年代,两大公司创作了许多有着超级能力的英雄,如超人、美国队长等,他们匡扶正义、除暴安良,为人们带来希望,深受美国及世界民众喜爱。这一现象A.体现了现代主义艺术的流行 B.反映了世界动荡不安的局面C.表明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电影技术的发展24.抗日战争时期,一部分历史学家将研究重点集中到宋金、宋元之际、明清之交、晚清等异族入侵的特殊历史时期。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树立民族自信心 B.吸取历史教训C.探寻抗战的方法 D.抨击日本侵略25.有学者在分析二战爆发原因时指出,1933年纳粹上台后,英国政府内部对德政策有过激烈争论,其中一种意见认为,英国要保持“行动自由”,英国的义务仅限于保持阿尔萨斯、洛林不再划归德国,不因法国的义务而受约束和牵连,不要卷入欧陆冲突。二战前夕,在是否与苏结盟问题上,英国政府的决策犹犹豫豫。正是由于英国政府的优柔寡断和动摇犹豫,破坏了希特勒最害怕的反侵略联盟,终于使希特勒决心提前发动战争。该学者意在说明A.世界大战的爆发具有偶然性与自发性 B.英国的代议制度削弱了制约战争的效果C.大国战略决策对世界战争发生具有重大影响 D.欧洲集体安全体系是阻止法西斯的最后屏障26.根据7月17日周恩来同志一天的行程安排表,推断当时周恩来主要是为了时间外交活动上午10:OO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秋普芳上午11:OO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下午13:OO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代外长范文同会谈下午16:50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A.以“求同存异”推动万降会议的顺利召开B.争取各国支持理解第26届联合国大会提案C.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与印度支那问题D.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举行中缅会谈27.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唐代诗人分布》和《宋代词人分布》图,二者的差异可以说明A.民族融合利于社会文化繁荣B.地域的差异逐渐影响文化特点形成C.宋代经济文化发展优于唐代D.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文化重心南移28.如图是1950年创作的漫画《和平签名》,该漫画反映了此时期(注:图中上方条幅文字:在中国争取二万万和平签名;左下方黑旗上文字:我们要战争;)A.中国人民捍卫新生国家的决心 B.北平和平谈判的历史进程C.帝国主义残余被和平力量清除 D.国民党失去大陆仓皇出逃29.“苏格拉底彻底改变了早期希腊思想家更多地关注字宙本质的倾向,使哲学研究变得更有意义,他把哲学根植在了人类的城市和家庭之中。”材料表明苏格拉底A.对道德价值砚有较高追求B.提出理性高于一切的观点C.扩大了哲学研究的范围D.认为知识与美德同样重要30.下列主张,出自王阳明的是A.克己复礼为仁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C.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D.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居正及揽大政,登首辅,概然有任天下之志。十年来海内前清。用李成梁、成继先,委以北边,壤地千里,荒外警南。蛮累世负团者,次第遭将刚平之。力年富国,文仓集可变十年,间寺(具部下设机构)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相近幸,严考成,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一时治绩炳然。——摘编自《明史纪事本末》材料二万历十二年....籍没张居正家,林连颜多,上日:“张居正钳制言官,蔽赛联聪,专权乱政,周上负思,谋四不忠,本当断棺戮尸,念效劳有年,姑免尽法……刚愎自用,成权震主。身死未,通遭剥夺,并籍其家,子补皆不保云。——摘编自《明史纪事本末》(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和材料对张居正的评价及依据。(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张居正“祸发身后”的原因。32.材料一隋唐科举考试中,进士科所试内容有诗赋、策问、帖经、杂文等。科举制的推行,突破了门阀世胄的垄断,“唐世科举之柄,颛付之主司,仍不糊名”,考官取人不能不顾众望所归者,名声往往是考虑因素之一。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材料二隋唐至宋,官僚政治因科举逐步加强完善,贵族政治逐步被弱化和改造,官僚政治由门第至上向科第至上演进。宋代实施“糊名”“誊录”“锁院”和殿试,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读书人和士大夫能否保持其身份地位,一概以科举为转移,官僚政治内部非身份性平等竞争增加,血缘贵族特权淡化。——摘编自李治安《关于秦以降皇权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的复合建构》(1)据材料一、二,指出宋代科举制出现了哪些变化。(2)结合王安石变法,说明这一时期科举制的主要作用。33.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沙糖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宋代的笔记文)(成书于1095年)有一则笑话:顷有秉政者,深被眷倚,言事无不从。一日御宴,教坊杂剧为小商,自称姓赵名氏,负以瓦瓿,卖沙糖。道逢故人,喜而拜之。伸足误踏瓿倒,糖流于地,小商弹指叹息曰:“甜采你即溜也,怎奈何!”左右皆笑。俚语以王姓为“甜采”。材料二《马可·波罗行纪》,亨利·玉尔的辑译记载:“在这座城市归属大汗之前当地人不懂得如何制作精糖,他们只是习惯于把蔗浆熬煮并澄取精华,冷却后,即变成黑稠糊。”材料三元代官修《农桑辑要》甘蔗一节有云:“其下截肥好者,留熬沙糖。”并收编了详细的“煎熬法”,是将甘蔗“压挤取汁”之后,“即用铜锅,内斟酌多寡,以文武火煎熬。其锅隔墙安置,墙外烧火,无令烟火近锅。专令一人看视,熬至稠粘,似黑枣合色。用瓦盆一个,底上钻箸头大窍眼一个;盆下,用瓮承接。将熬成汁用瓢豁于盆内。极好者澄于盆;流于瓮内者,止可调渴水饮用。”——以上均摘自《读书》2019.9(1)以上三则材料可以用来研究什么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可以得出什么重要信息?(2)你认为上述关于沙糖的叙述是否真实?请以三则史料的价值为依据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材料中的“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经济组织都是由新兴的民族国家组成的,是这些国家民族经济发展加强区域联合的需要。故答案为D项。A项,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增长”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区域经济组织的出现,不是强调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体系,排除。2、A【解析】
略【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无论是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对峙还是轴心国的形成,抑或是二战后冷战格局的形成,反映的共同问题是大国之间的结盟都会威胁到世界和平,故选A项;BCD项只符合部分题意,排除。3、A【解析】
1933年重要工矿业品中,尤其是重工业领域,外国资本占比明显高于民族资本,这体现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半殖民地特征,A正确;通过题干无法判断出列强对中国经济命脉的控制,排除B;经济危机更多的体现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题干中未提供生产和消费相关信息,排除C;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题干未体现出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排除D。4、A【解析】
由材料“掌封驳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给事中驳正到部”可知,六科给事中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审核,这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故选A项;六科给事中负责监察事务,没有行政决策权,故不存在引发中枢决策异变的说法,排除B项;六科给事中不负责对全国所有官员的监察,主要负责“封驳之任”,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明朝六科给事中的设置是皇帝废相加强君权的产物,D项说法错误,排除。5、D【解析】
“王者之娶,必先选于大国之女。”意思是国君娶亲,必然选娶的诸侯国国君的女儿。那么诸侯娶亲,也要迎娶卿大夫伯爵等低一级别的女儿为妻。郑国的世子认为自己的国家比齐国要弱小,所以他认为迎娶齐国国君的女儿不符合宗法规则,而不与齐僖公的女儿做亲,故选D;门当户对是普通百姓家庭的婚姻观念,材料是具有宗法规则的婚姻观念,A错误;尊卑有序是地位不对等,而姬忽和齐僖公不能体现尊卑关系,B错误;齐僖公和姬忽都属于统治阶级,不能体现内外有别的阶级划分,C错误。6、D【解析】
材料中“如是则地方绝无权”可以否定AC项,行省是“行中书省”属于中央中书省在地方机构,行省官员没有实权,一律听从中央,故D符合题意。【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7、C【解析】试题分析:“纸上之材料”即是文献资料;地下资料是考古资料,就他那个时期而言,是甲骨文的出现。王国维时期,甲骨文被发现并开始被译读,其他各项均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考点:历史研究·史学研究·史料8、B【解析】试题分析:汉初戒于“亡秦孤立之败”,分封一些同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但“有心裁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后来这些诸侯国的势力膨胀,严重威胁到中央集权。A、C、D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均可排除。故选B。考点:西汉的地方行政制度。点评: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其结果导致王国越分越小,实力削弱,无力与中央相抗衡,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从而完成了汉代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过渡。9、B【解析】
材料“讲官所职者大,君心正而天下治”反映了通过“经筵”制度正君心而治天下的儒家理想,故B正确;“君心正而天下治”并不是变革君主专制体制,故A错误;材料与夷狄观念无关,故C错误;当时儒学正统地位没有遭到破坏,“恢复”的说法错误,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君心正而天下治”,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10、A【解析】
依据材料时间“20世纪80年代”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自主经营,因此对牲口的需求加大。A正确;1982年五届二次会议作出了改变人民公社的决定,B排除;1992年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间不符,C排除;结合所学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因为落后生产关系不符合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这时生产力应该是进步了,D排除。故选A。11、B【解析】
据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在洋务势力的推动之下,内设中央外务统管机构总理衙门、外于各国设立使馆。”可知,清政府在洋务势力的推动之下,内设中央外务统管机构总理衙门、外于各国设立使馆,体现了清政府外交领域的近代化,主动与世界接轨,B正确;A不符题意;开启向西方学习先河的是魏源的《海国图志》,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抛弃了天朝上国的原有旧梦”,D说法错误。【点睛】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标志着中国外交的近代化。12、C【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该绘画技巧将产成于数学原理的几何透视法运用到绘画艺术表现之中,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因此C选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生活环境对绘画创作的影响,A选项错误;B选项是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印象派绘画的特点,排除;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题材仍然以宗教为主,且材料也未涉及绘画题材的问题,D选项错误。故选C。13、C【解析】
秦朝部分律法内容体现了政府“关注农业的发展状况”及与农耕密切相关的“耕牛”饲养,针对不同情况予以奖罚。对不同身份人的口粮也做了严格限制,这体现了经济管理的军事化,C正确;A与材料无关;材料体现的是秦朝的部分律法,B以偏概全;D与材料无关。14、D【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航行路线从英国西南部的城市普利茅斯出发,没有经过东南亚,从澳大利亚进入印度洋,由此可知是19世纪30年代达尔文为时五年的环球科学考察,故D项正确;首次完成了世界环球航行的是麦哲伦船队,但是麦哲伦船队是从西班牙出发的,与达尔文的环球航行路线并不一样,故排除A项;引发近代自然科学革命的是哥自尼的日心说,故B项错误;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的是哥伦布,故排除C项。15、D【解析】
根据“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可知,材料反映了纺织分离的现象,这是自然经济解体的重要表现,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家庭手工业,不是民族工业,A错误;孟买棉纱质优价廉,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冲击了手工纺纱业,是造成“纺”“织”分离的原因,“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体现出“纺”“织”分离,是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BC不属于实质,故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联系所学近代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分析解答。16、D【解析】
材料“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新青年》刊登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表明知识分子关注革命思想和工人运动结合,故D项正确;中国劳工的觉醒、中国劳工阶层的社会地位改变和民主、革命在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在材料未体现,排除ABC三项。17、C【解析】
试题分析: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殖民扩张的加速的是开辟新航路,两者相同的是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海上丝绸之路”对商品经济和世界贸易的改变有限,主要因为是其经济基础是封建经济。故C正确。考点: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的意义;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详解】18、A【解析】试题分析: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一个犹太裔家庭里,自称幼年时虔诚信仰深受宗教影响。根据“量子力学来阐释神学”“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可知科学观点也被引入到宗教领域;“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可知某些宗教观念影响到了科学领域,故BCD说法正确。题干不能说明科学和宗教已经融为一体,故选A。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论和量子论•科学与宗教的关系19、A【解析】
唐代前期富商“邸店园宅,遍满海内”,且“常与朝贵游”,这说明当时商人资产雄厚,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故选A;“垄断市场”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B;唐代依然坚持重农抑商政策,加强对工商业管理,政府商业政策没有发生异变,排除C;“商业资本操纵政权”的情况不符合中国古代史实,排除D。故选A。20、D【解析】
据材料“载货径赴日本和东南亚各国贩卖”“带货到国外从事走私贸易”“向国外贩卖商品”等信息可知,这时期主要以贩卖国内货物为主,体现了传统手工业占一定优势,D正确;自然经济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后,A错误;明代开始实行海禁政策,并且真正实行,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海外贸易范围扩大的现象,C错误。21、C【解析】
材料表明周天子派遣商朝贵族后裔管理殷商的百姓,这体现了以殷治殷的策略。C正确;材料未体现对地方控制力度的加强,A错误;接纳周公此次建议不代表经常接纳大臣意见,B错误;材料表明周武王重用了商代后裔,D错误。故选C。22、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晤,着重讨论欧洲领土变动、成立联合国、远东事务安排等问题。雅尔塔会议的决定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人们通常把该时期大国围绕战后世界安排问题所达成的一系列协议称为“雅尔塔体制”。大国在安排战后世界的政治秩序时,也关注到世界经济秩序。“世界重建”就是指的经济方面。1944年7月,44个国家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正确答案为A。欧洲联盟成立于1993年,欧元1999年问世,不结盟运动1961年诞生,亚非会议1955年召开,冷战1947年开始,北约成立于1949年,都是雅尔塔体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排除BCD。23、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萧条和世界大战使世界动荡不安,漫画公司创设的角色恰恰符合人们摆脱混乱和苦难的愿望,故选B。现代主义采用主观色彩极重的表现法,反对客观的描写法,强调主观随意的自由联想,从超级英雄的特点看,其不属于现代主义艺术的范畴,排除A;二战后美国才确立其超级大国的地位,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材料说的是漫画,而不是电影,故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24、A【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抗战时期,历史学家通过研究中国古代异族入侵的特殊历史时期来展现中华民族反抗异族侵略的不屈意志,使国人对抗日战争胜利充满必胜信心,因此A选项正确;其他选项均非主要目的,排除。故选A。25、C【解析】
该学者指出“正是因为英国政府的犹豫和动摇,破坏了欧洲反侵略联盟的建立,使得希特勒决心提前发动战争”,其意在说明大国战略决策对世界战争发生具有重大影响,C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世界大战爆发的偶然与自发性,A项错误;“代议制度”削弱了制约战争的效果与英国“在与苏结盟问题上”“犹豫不决”不符,B项错误;“欧洲集体安全体系”最终并没有建立起来,也没有成为阻止法西斯的最后屏障,D项错误。26、C【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周恩来的活动涉及到的会议参加国来看,有苏英法和东南亚国家柬埔寨、越南,说明这次会议是为和平解决朝鲜半岛和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故答案为C项。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排除A项;1971年中苏关系早已破裂,中国不会与苏联会谈争取支持,排除B项;D项只涉及缅甸,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点睛: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年中、苏、美、英、法及有关国家外长,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当会议陷入僵局时,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就印度支那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27、B【解析】
材料地图可见唐代诗人主要分布于关中一带,这与当时政治经济重心分布有关,而宋代政治重心分别在开封和杭州,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因此宋代词人分布于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由此可见地域差异逐渐影响文化特点的形成,选项B正确;材料中民族融合并不明显,选项A排除;材料仅仅是唐代诗人和宋代词人的分布情况简介,无法由此推断两个朝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优劣,选项C排除;宋代词人的分布区域既受到政治重心的影响,也受到经济重心的影响,不能得出文化重心南移结论,选项D排除。28、A【解析】
材料一方面反映新中国一方面要求实现和平的愿望,另一方面对威胁我国国家安全的行为要敢于反击,故A符合题意;北平和平谈判是1949年初,时间不符合题意,故B不符合题意;1950年,帝国主义残余依然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1949年4月,国民党失去大陆仓皇出逃,时间不符合,故D不符合题意。29、C【解析】
材料信息“苏格拉底彻底改变了早期希腊思想家更多地关注字宙本质的倾向……他把哲学根植在了人类的城市和家庭之中”说明苏格拉底把哲学研究的重点由探讨宇宙扩展到探讨社会生活中,即扩大了哲学研究的范围,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道德价值观,故A项错误;理性高于一切和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知识与美德同样重要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30、C【解析】
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主张内心反省,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等思想主张,故C正确;A是孔子的思想主张,排除;B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排除;D是朱熹“格物致知”的思想主张,排除。故选C。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评价和依据:材料一:肯定。巩固边防,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经济改革,增加政府收入;整顿吏治、邮传驿递。材料二:否定。专权乱政、谋国不忠、威权震主。(2)原因:改革触动豪强权贵和腐败官吏的利益;法律制度不健全(人治而非法治);明神宗昏庸腐化,废除新法;个人性格刚愎自用。【解析】
(1)评价和依据:材料一:根据材料一“十年来海内前清”和“治绩炳然”可知,材料一对张居正的评价持肯定态度。依据:根据材料“用李成梁、成继先,委以北边,壤地千里,荒外警南。蛮累世负团者,次第遭将刚平之”可知,巩固边防,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根据材料“力年富国,文仓集可变十年,间寺(具部下设机构)积金,至四百余万”经济改革,增加政府收入;根据材料“成君德,相近幸,严考成,核名实,清邮传,核地亩,一时治绩炳然”可知,整顿吏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0-2025年中国减速器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中国互联网+服装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
- 中国石化购油合同范本
- 2025年加油站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预案合同
- epc内部合同范例
- 个人网店店铺转让合同范本
- 2020-2025年中国无人船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劳务广告安装合同范例
- 作品著作版权合同范例
- 秦始皇嬴政人物生平介绍PPT
-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获奖课件
- 农村电商(农产品电商)运营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骨科无痛病房的建立
- 口腔护理技术
- 塑料成型模具设计(第2版)江昌勇课件0-导论
- 《西藏度亡经》及中阴解脱窍决(收藏)
- POWERPOINT教学案例优秀6篇
- 2022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英语试卷含解析
- 五年级下册《Lesson 11 Shopping in Beijing》教案冀教版三年级起点小学英语-五年级英语教案
- 2023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单招面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